家庭中的成人多为中青年成员,他们尊老爱幼,以自己的方式求得旅游中家庭的和谐,他们常以提议式、赞同式、询问式、回答式、总结式、破坏式、反对式、道歉式来处理家庭旅游矛盾。他们实际上是家庭旅游中的核心,处事谨慎,待人接物冷静,尊重别人,常以“我个人想法是、我认为、我明白”表现出随和谦恭,实际上是以柔克刚,左右局面。
儿童的自我状态表现良好,有好奇心、创造心、想象力、冲动性,他们的行为常跟着感觉走,有时很自然,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任性调皮;有时很顺从,从天真走向拘谨,从常常的“啊!呀!多好哇!”的放任到“是、好、下次再不……”。
在家庭旅游动机中,父母总是迁就孩子,所以旅游时也明显地以儿童为主。尤其是在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给孩子太阳怕他热,给孩子月亮怕他冷。隔代父母比父母更溺爱孩子,他们会主动压抑自己的心态去顺从孙子、孙女。年轻父母表面上征求父母的意见,尽量照顾父母的要求,但更多的是首先以孩子为重,舐犊情深,而他们自己总是任劳任怨。俗语说“父母是儿登天的梯,父母是儿拉车的牛。”年轻父母是应当也能够把包括自己在内的家庭成员的心态调适到最宜进行旅游活动的程度。
旅游活动中游客心理的变化
游客在不同旅游活动阶段心理活动不同。
(1)初期心理——求新奇、求安全
一个人到外旅游,希望摆脱繁琐的事务、日常的紧张生活,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人,尽情地享受快乐的旅游生活。一方面到新的地方后兴奋激动,有猎奇、追新、求异、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语言不通、人地生疏、环境又不同,因而产生惶恐感、孤独感、茫然感和不安全感,存在着戒备心理、拘谨心理以及怕被人笑话的心理,这种不安常常表现为唯恐发生不测,有损自尊心、危及财产和生命安全。所以旅游者要调整好心理,将注意力转移到轻松愉快的游览活动中,进入良好的游览心理状态。
(2)过程心理——求全、求放松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之间、游客与导游员之间渐渐熟悉了,对环境也逐渐认识了,游客消除了初期的戒备心理,开始感到轻松愉快,产生悠闲、放松的心理,此时一方面往往忘却控制自己,思考能力不知不觉减退,自行其是、性格暴露、个性解放,甚至出现放肆、傲慢、无理的表现。开始变得比较懒散,时间概念差,群体观念更弱,丢三拉四、自由散漫。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求全心理,以为我是花钱买乐,旅游部门应该一切全包,对旅游活动要求理想化,希望在异国他乡能享受到在家中不可能得到服务,对旅游服务横加挑剔,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出现过火的言行。再一方面,会提出更广泛更深刻的问题,甚至有不友好的问题。对此,旅游部门要十分精心、认真的组织活动、耐心解答游客的问题,努力去做好旅游团内部的团结、互助工作。而作为游客则要克服心理上的弱点,以保证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结束前心理——情绪波动,以我为中心旅游活动的后期,即将返程,游客心情波动很大,此时旅游者可能会突然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东西未买、行李又怕超重、朋友还要再会,他们对尚未结束的游览恋恋不舍,又希望有时间处理个人事务,收拾行李,上街购物。此时旅游部门会留出充分时间让游客处理自己的事情,也会帮助游客对尚未完成的工作进行弥补,甚至让对活动不满、肚中憋气的个别游客有机会发泄不满和怨气,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如何求同存异,宽容礼让
旅游团是一个整体,来自五湖四海,又是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内部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宽容礼让、求同存异是上策。
首先应看到,世界如此之大,而能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时光,这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对待团队中老人、妇女、儿童,则要关爱、尊重;在少数和多数之间,提倡随大流,尊重大家的意见,因为旅游界有——“为大家服务”的原则,具体为“为大家服务,多走一步者优”,只有随和、善解人意,才能得到他人的欢迎、信赖和关心,才能感受到亲切、温暖和快活。如果你的性格和团队中个别人的性格不和,有些时候意见往往不同,这时也要注意一是不争执,为一些芥蒂小事争得脸红耳赤,没有必要;二是离开,避免接触,便于消除矛盾。
其次要看到,旅游部门是为你服务的,你和旅游部门的关系实际上是平等的人际关系和不平等的角色。旅游部门是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令行禁止,是旅游部门和旅游者通常的准则。
保持最佳的情绪和游兴
通常人们旅游时一般都会产生求全心理,往往把自己置放在“旅客即上帝”的地位,把旅游活动想象的理想化,在游览活动和生活方面提出种种意见、建议、要求,有时甚至对旅游活动的安排横加指责挑剔。
其实旅游即使是豪华等级的旅游,也不会事事都符合自己的个人意愿,更不可能以影视中的理想浪漫的旅游为标尺来衡量旅游活动。有时活动安排和原有安排有变化,比如原本计划乘飞机却被迫改乘火车,游客肯定会不满,但导游说明经过努力购不到机票的原因后,游客可以这样想:不能及早到乙地,失去了在部分游览时间确实可惜,但坐火车旅行可沿途浏览风光,这是享受了乘飞机旅游享受不到的乐趣。俗话说“后退一步,海阔天空”,要知道此时导游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另外对旅游行业提意见时,不可苛刻、指责,即使有益、正当的意见也要注意说话方式,因为有些你注意了,而旅游行业是一时疏忽,有些你想到了,旅游业未必想的到,“合理而可能”是旅游业的服务原则,当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服务应该严肃批评,而某些要求,比如“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等之类是无法实现的,就不应当得理不饶人了。再则,旅游服务人员全心全意地为你服务,甚至当遇到危险时,还千方百计保护你的安全。所以旅游者与旅游部门相处时不应当抱着麦当劳的服务原则——“顾客永远是对的”,而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尤其是旅游途中,一个导游员要组织活动、安排食宿、导游讲解、协调关系,确实不易,他们也需要别人理解,能满足游客一切要求是他们感到最欣慰的。
旅游活动成功的基本条件是精神饱满、游兴很高,并不时产生新的游兴。
旅游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人们的兴趣受职业、年龄、地位、文化水平的影响,也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游兴分间接游兴和直接游兴,间接游兴是受别人感染影响而引起的兴趣,如导游的讲解,同团游客的影响;直接游兴是景物的形象和知名度,如长城、黄山,以及特定旅游活动,如放风筝、探险引起的兴趣。
如何保持游兴,一是要有热情,不要一副“曾经沧海”的态势,对什么东西都冷漠,每一个景点都有动人之处,“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静下心,仔细观赏,定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二是要克服自以为是的心态。导游任务之一就是调动游客的游兴,他往往会选择观赏景点的最佳角度,把握观赏节奏、观赏时机,掌握空间位置和距离,让你得到愉悦。所以要耐心的听导游讲解,因为这些毕竟是他们“十年磨一剑”,反复实践后才琢磨出来的方法。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听听周围游客的分析。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一定要真正的从心理上超脱于日常生活中功利的、社会的考虑,超然物外,自由地进入审美境界,才能尽情地享受美,真正获得观赏景观的愉悦;只要你暂时摆脱烦恼和不愉快的心情,暂时切断与紧张、繁琐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就能在旅游中获得新的心理乎衡,获得赏美带来的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