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7875300000079

第79章 从朝鲜引出的台湾问题

大帅爷在日本当了5年的殖民总督,成了比天皇还要牛的肚脐眼,他已经习惯了老子天下第一的位置,习惯了独断专行,实际上这次大帅爷去台湾就是自作主张的。

美国国务院也认为应该派人去一次台湾,向蒋介石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劳他大驾去朝鲜了,但这个人绝不应该是大帅爷。在日本问题上和大帅爷长期打交道的他们,本能地感到大帅爷肯定会捅一个什么娄子出来。

大帅爷果然捅了娄子。

杜鲁门在朝鲜战争的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是一场有限战争,没想过要把事闹大,尤其不想导致中国或者苏联出兵参战。对于杜鲁门来说,已经扳倒了德国和日本这两大法西斯国家的美国,战胜一个朝鲜是不应该存在任何问题的,如何能够在避免中国或者苏联介入的前提下解决危机才是最重要的。

罗斯福和蒋介石夫妇关系不错,但杜鲁门和“国民政府”没什么瓜葛,在马歇尔调停国共冲突未果之后也就开始了打酱油。后来在中共取得革命胜利之后杜鲁门和他的国务卿艾奇逊一直被美国保守派视为“丢掉中国的罪人”,但杜鲁门还是照样打酱油,在1950年1月5日还发表了那个著名的“台湾不干涉声明”,在这个声明里杜鲁门在宣布美国无条件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之后,“美国对台湾或任何其他中国领土都没有野心,在目前美国不想在台湾取得特别权利或者特殊利益,它也无意使用它的武装部队来干预当前局势,美国政府不会采取导致卷入中国内战的方针。同样的,美国政府不会向在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者军事顾问。在美国政府看来,台湾的资源足以使他们能够得到他们认为保卫该岛所必需的东西。美国政府建议,根据现行的立法授权继续执行经济合作署目前的经济援助计划。”这就不但表明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将继续打酱油,甚至可以解读为即使中共渡海攻击台湾美国也照样袖手旁观。

但是朝鲜战争开始之后,杜鲁门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甚至都有说法是当时杜鲁门,比已经发生了的朝鲜危机更加重视可能会发生的“台湾危机”,所以他立即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别看大帅爷不重视朝鲜,但他特别重视台湾,成天神神叨叨地念叨“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这种心情可能是因为当年日本从台湾起飞去把大帅爷炸得灰头土脸好不狼狈有关。所以他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前一天6月24日还向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提出了一份强调台湾战略地位的备忘录,而这份备忘录在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之后,在杜鲁门召集的由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各军种部长、参谋长参加的联席会议时又被布莱德雷拿出来讨论了。杜鲁门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把台湾问题和朝鲜问题扯到了一起,和这份备忘录以及提出的时间有很大的联系。

但是承认台湾战略意义的杜鲁门和大帅爷还是不同,他命令当时还在菲律宾的第七舰队北上进驻台湾海峡还是从防止出现第二个朝鲜出发,命令原文是这样的:

共产党军队对台湾的占领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以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行动的美国军队。据此,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作为这一行动的应有结果,我还要求在台湾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行动,第七舰队将监督此事的进行。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和约的签订或者联合国的审议。

这道命令看起来有两层意义:首先当然是保护台湾不受中共进攻,避免出现第二个朝鲜从而使得美军可能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第二也是在让中共这边放心,国民党败走台湾之后,在军事上虽然不能直接对大陆造成压力,但还是能够凭借其保有的空军力量对大陆进行骚扰。这里所说的骚扰并没有什么感情上的含义,而是说实力并不很强的国民党空军对大陆不可能进行像太平洋战争时的美军,对日本进行的那种“战略轰炸”,只能进行一些“骚扰性轰炸”。

共产党接管上海之后,国民党空军几乎每天都来上海轰炸,每天上午从9点钟左右开始就成了防空时间,但这种轰炸并不造成什么军事上的压力。就拿发生在1950年2月6日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二六轰炸”来说,国民党空军出动的也就是4个批次17架轰炸机,造成的损失其实有限,更大程度上带来的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因为当时国民党空军轰炸的主要目标是发电设施,而当时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因为缺乏能源而无法进行工业生产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权是很头疼的,而且这种轰炸随着共产党军队防空部队的逐步强大,以及苏联的军事支援也逐渐减小了规模,当然完全绝迹是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的事情了。

但是杜鲁门的这个“六·二七”命令也是很莫名其妙的,最后的那几句话埋下了一个“台湾地位未定”的地雷,成为了“台湾独立分子”必定要引用的圣经,阿扁甚至在下台后还在为美国最高法院作证的信件上落款“前中华民国流亡政府总统”,根源都是来自杜鲁门的这道命令。

大帅爷捅的娄子不是什么“台湾独立”,而是超越了杜鲁门命令的界限,杜鲁门6月27日的命令只牵涉到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并没有撤销1月5日声明中的“不向国民党军队提供军事援助以及军事顾问”的限制。但大帅爷却自作主张地调了3个中队的作战飞机去了台湾,而无论是五角大楼还是布莱尔宫(Blair House,因为那时的白宫摇摇欲坠,在大修,所以杜鲁门在总统任上几乎没住过白宫,住在布莱尔宫)还都是从报纸上才知道这则消息的,这怎么能不让杜鲁门怒火中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