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曾阅散文集
7875100000071

第71章 奉答(4)

有云:“四时当而天地顺,百姓乐而金石诺。”打倒“四人帮”之后,侨乡晋江文艺创作确实出现空前未有的百花竞放的春天。就诗歌这个领域来说,单收入在选本上竟达三册。一是1979年8月出版了一本172页的《诗选》;一是1984年10月又出了一本243页的《飞花集》;一是现在又出了这本175页的《野芳集》。

一一把这十年来晋江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她的变化,真实形象地瑰集起来,无疑成为侨乡晋江灿烂的文化!

我们为有许多不同年代的作者充满友爱、融洽在一起而高兴!

这歌,有赞美新生活,对未来美好的追求;有对时代、历史的认识和感受;有讴吟开放、赞颂改革,对光明和希望的信念;有对乡土的眷恋,对海外亲友的怀念;有对真、善、美的颂扬,对愚昧和丑恶的鞭挞。

显然,这里收集的,不论在题材内容上,还是在技巧运用上;不论是诗的风格,及至文字调遣等等,都没能叫我们沾沾自喜!不过,相信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前进和壮大,不断发展和成熟。同时,也将以更敏锐的目光,在侨乡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去挖掘它深刻的内涵。

选入这书的诗作,都是由作者自行采撷于近年来发表在全国各省市及海内外各家书刊的作品。或许由于篇幅限制,或许由于衡量准绳、取舍角度种种掌握有异,必然还有许多好的诗作未能收入。这当然有待于今后继续完善。

以上几句话,无奈落入俗套,只是主持这一工作的李灿煌同志,出于责任感,要我入例,敢不奉命乎!恳请大家指教!

1989年8月于晋江

《望夫山》后记

民间文学是一切文学艺术之母。不论是我国,外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都无不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吮着民间文学艺术的营养长大的。

话是这么讲,无情和冷酷却曾经降落……

不久前,听到一位老作家说:“我的孩子指责过我:‘爸爸!你是作家,怎么去搞民间文学呢?’”

——我希望这话出自孩子的天真!

——我祈求这话是假的!

假如这是真的,也难怪。因为我们民族曾经在一段反常的空间生活着。

人民的心灵被扭曲,人民的语言艺术明珠也被沉埋了……

好在民间文学之所以是民间文学,就是在没有刊行园地的“万马齐喑”时代,它还是在民间为群众所传诵……

所以,我一直喜爱她!

我没想有机会出这个集子。因为我搞一点民间文学,是发自一点小小的责任心。我经常喜欢搜集、记录这些凝聚着人民智慧才华的口头作品。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这种爱好,保留着一些学生时期的记录稿。我不知它能用不能用,这无关紧要,她使我感到精神上的富足。

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版社一位热情的老编辑同志发现我的稿子,鼓励我整理出来,因而才出现了这个集子!

但是,我很惭愧,我既没有办法满足编辑同志的要求,也一定没有办法满足读到这些故事的同志、朋友们的要求。

——这是我水平限制,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1985年4月于晋江

《宰相曾公亮》后记

《宰相曾公亮》断断续续写了近20年,易了五次稿,杀青之后,又束在书橱四五春秋,笨伯搦管,倍觉劳劳!付梓之际,余绪多多,想起经受苦难折磨的母亲,在“十年动乱”中”冲着“横扫”“直扫”大破“四旧”风暴,把一些珍藏谱牒、线装文集等史籍,装入磁瓮密封,赶夜冒险埋在废宅,其忧虑与负重容颜,又在不肖儿眼前浮现。如今拙著面世,谅必可慰母亲泉下悃愊心灵也!

癸未清明,我回家扫墓,于山上遇到旅港族弟、学棣曾泉南先生,听他询问重建龙头山鲁国公曾“宣靖”祠宇,欣喜他对升文山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的重光赏以慧目,我即将编著《宰相曾公亮》略略告之,难得他尊祖敬宗之怀,答应襄助出版。这无疑是道德、伦理、心理……诸般文化因素所构成的民族精神之显现。

是的,曾泉南先生祖父是红甲吹手,我的先严是鼓手。旧时,凡村中婚丧喜庆,少不了他们出场“闹热”;他的先严文河,亦好管弦,是琵琶手,余小少时学唱南曲,每伴随“出阵”。泉南先生晚我多年,成人后继承其父隆业,旅港经商,于是谋面不多,但知道他关怀家乡教育事业。

家乡一所20年代末创办的老学校,虽然几经修缮,却是简陋不堪,后来由他鼎力翻新叠楼,岂料修建没经三两年,堵墙出现裂缝,上级教育部门勘验,定为危楼。村委会在积极筹建新校舍之中,举措窘步,泉南先生闻知,立即表示独资担负。噫嘻!一所规模可观的全新学校很快矗立在村头,路人无不称赞其德。之所以为人称颂,就是其行为寓有一颗博大之心也!

我很相信人的缘分。有这缘分,《宰相曾公亮》付梓才能打上圆满句号。文史界专家许在全先生精研曾公亮,请他写序时,满口金诺,感佩良深,是以谨泐数行,并鸣谢赐!

2003年8月于晋江

《晋江历史人物传》后记

宋朝王十朋守泉州的时候,听到南宫揭榜,温陵(晋江)中了许多人,对文明之邦赋予无限的敬佩,立即写了一首诗——

龙虎乡邦地最灵,

鲲鹏相继上南溟;

已闻元凯宾虞国,

行见渊骞冠孔庭;

帝遣伏波持使节,

天教平海会文星;

钤斋忽报捷音至,

一炷清香千佛经。

多年来,我们就想编撰一册《晋江历史人物传》。那时拟定的规模、范围、版本,乃至出版形式,都不是如今日出版的这等模样。

后来,在许在全同志的建议和指导下,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布置,筛选、讨论、研究和编纂,终于如释重负,在今天与读者们见面。对此,我们觉得无限快慰!

特别应该提出的是:本书如果没有菲华《椰风》文艺社社长王宏榜先生于去年访问晋江文学界、没有他在座谈中慷慨解囊,鼎力襄助,或许也不可能成为今日这种可观的版本;再则,本书如果没有海峡文艺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或许也很难如期问世。这里,谨此表示万分谢意!

一部仅仅选编五十个人物的《晋江历史人物传》,确实难以概括晋江历史先贤之全部。因此,我们希望这个工作不是结束,我们期望海内外热心家乡历史文化的有识之士,共同关注,不断开发。

由于水平局限,恳切冀求同行、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教!

1990年7月于晋江文化馆

《晋江古今诗词选》后记

丙子岁春,诗人、作家、企业家和政界台旌等十多位朋友下临寒舍作客。陋室空间有限,好在熟人不重豪华,弗讲气派,大家挤在走廊间,无沙发,小板凳粗椅,将就其乐。闲聊无边无际,但许多话题和当前人的精神面貌有关。源修兄说:金钱有招徕之技,文化有熏陶之能。小说家许谋清由此倡议,编一本《晋江古今诗词选》,展现晋江文化淀积轨迹。大家深表赞成,有人愿意筹资,有人愿作策划,编纂选辑,诸君举荐由余应承。余谬蒙信任,如负重担,尝知浩荡晋江,连及海洋!涉猎《泉州府志》、《晋江县志》、《福建通志》、《安溪县志》、《南安县志》、《武夷山志》、《西滨乡志》、《安平志》、《青阳志》、《夷坚志》、《全唐诗》、《全宋词》、《宋诗纪事》、《全清词钞》、《千家诗》、《全闽诗话》、《晋江文献丛刊》、《温陵弢社初稿》、《苏魏公文集》、《王十朋文集》、《蔡忠惠文集》、《陈紫峰文集》、《王遵岩文集》、《蔡道宪文集》、《陈见吾文集》、《焚书.续焚书》、《吴且园先生百哀诗》集、《啸川诗文集》、《历代诗歌选集》、《晋江历史人物传》、《临濮堂施氏族谱》、《西亭曾氏族谱》、《王氏族谱》、《金墩黄氏族谱》、《新店李氏族谱》及《刺桐诗韵》……有关卷帙和现代报刊、杂志,广泛汇集,着意采撷,并参校平日积蓄的卡片及笔记,选出近五百诗家,近九百首诗词。

适晋江市委在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举措,拨下一笔经费,计划编纂一套“晋江文化丛书”。灿煌君就此垂询余之意见,把《晋江古今诗词选》纳入丛书总体中。余深知责任繁重,对初稿反复加以厘定,删削或补充,并对入选诗家作了简介;这就是这部诗词选集的编纂过程。

诗选收古代261家436首,其中唐、五代26家54首,著名诗人有欧阳詹、罗隐(寓贤)、韩偓(寓贤)等;宋、元76家,132首,著名诗人有曾公亮、蔡襄、蔡确、苏颂、王十朋(寓贤)、朱熹(寓贤)、林外(千家诗讹作林升)、梁克家、曾慥等;明代94家,158首,著名诗人如陈琛、王慎中、李贽、俞大猷、何乔远、张瑞图、郑成功等;清代65家,92首,著名诗人如丁炜、吴鲁等;近、现代234家,419首,著名诗人有弘一法师(寓贤)、郁达夫(寓贤)、郭沫若(寓贤)、蔡其矫、白刃等。值得一提的是历代都有女诗人出现:唐代有萧妃(文宗之母);宋、元有谢希孟(欧阳修称她的诗“隐约深厚……”)无著(妙聪禅师)、延安夫人等;明代有潘燕卿等闺中侣倡结诗社;清代有丁报珠;现代则有倪端仪等等。

一千多年的晋江诗歌历程,看得到它在我国诗词发展史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有些诗,足以让世人振奋,如宋代名相曾公亮的《宿甘露寺僧舍》——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天拍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

曾公亮虽不以诗名,然而这首诗却写得不同凡响。奇怪是历代诗歌选本,不勤耕耘,竟把这明珠埋没!时至现在,才陆续发现诗评家对这诗加以评价。

又如林外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题临安邸》选入《千家诗》才脍炙人口,而他的《题滩旁驿壁》同样受到埋没,其诗云:

千古传名黯淡滩,

十船过去九船翻。

惟有泉南林上舍,

我自岸上走,

你怎奈我何!

这首看似乖张孟浪,荒诞倨傲,实则真言流泻,勇于冲破格律定式,表现诗人真正性格。妙章天成,然却一直被埋没在我国诗海词山之中。

晋江不但有“海滨邹鲁”之誉,更有“泉南佛国”之称。历史文化同时孕育许多富有修养的僧释仙道。唐、五代的智亮、谭峭,宋、元的草堂僧、张伯端(紫阳真人)、苏随(紫云先生)、无著(妙聪禅师)、白玉蟾(羽流)、释法辉、释大圭;明代的释真炽、木庵禅师(旅日);清代的何琦、释如幻;现代的弘一法师、释瑞今(旅菲)、宏船法师(旅新加坡)等等,在晋江诗词历史进程都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总觉得不论从古代部分看,还是从近、现代部分看,这里所选的仅仅是沧海之一粟。选稿初定,正逢我国著名诗人蔡其矫于清明节返乡,某日下临寒舍,余乘机求为作序,诗人兴兴然,并对编撰提出一些意见,爰具数言,以表敬谢!并冀大家指正。

1997年5月于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