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873300000016

第16章 做一个卓越的员工(3)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回来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瑞敏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瑞敏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瑞敏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说:“速度。”

张瑞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人生好多事岂不也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为你等待,也不会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赶在别人的前头,永远比别人快半步。永远也不要停下来,这是竞争者的姿态,也是胜利者的姿态。

比别人抢先一步发现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拥有“第三只眼睛”。某汽车维修公司的李经理,1992年夏天偶然听到市外委一位工作人员说,有位美籍华人想投资,但不知做什么项目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经理当晚就找到有关专家请教有市场前景的投资项目,并以最快速度草拟了计划书,第三天她胸有成竹地敲开外商所住的饭店房门,滔滔不绝地分析市场行情,终于打消了外商的疑虑,满心欢喜地把钱交给她经营。当初身无分文、如今已是年创利税三四百万元的中型公司老总李某回忆自己创业经历时,感慨地说:“捕捉商机的眼光比资本要重要得多。”

比别人抢先一步还需要有当机立断的勇气和智慧。有些人对一个来之不易的良好机会总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去问别人,问了10个人有9个人说不能做,这样,随波逐流,机会就放弃了。事实上,机遇来之于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90%以上的人还不知道,还未认识,等90%的人知道了就不再是新生事物了。

其实,人的一生就像一场长跑比赛,只要你永远比别人抢先半步,而且永远不越轨,你就永远不可能落后于别人,最后的胜利也就非你莫属了。

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

面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考虑的角度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在公司里,老板与员工是站在不同位置的人,这就决定了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也就是说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难产生相同的意见。

老板考虑问题,一般都从公司的利益出发,也就是从宏观着手。他考虑的不是保护某一个员工的利益,而是维护公司或者部门的整体利益。虽然他面对的是一件小事情,但他要考虑这件事情对全局的影响,也就是点对面的带动。

员工考虑问题,往往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个人利益的得失,也就是更关注局部的利益,而很少与公司或者部门大局联系起来。这并不是说员工不懂得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关系,也不能说员工目光短浅,只是因为所站的位置不同,考虑的角度不一样,导致了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就导致了员工对许多事情的理解也就不同。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站在公司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明确公司的利益其实就是自己利益的来源。‘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公司是大河,公司职员是小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替老板想着公司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替公司想着自己的利益。尽管许多人都明白换位思考的道理,但是,习惯站在公司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却是一种职业修炼,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观培养。尤其是当你进入一个新公司时,你必须记住:你不可能改变你的公司,除非你再次调换工作。否则,你就要学会了解公司,适应公司的文化。

你要去想,假如我是这家公司的老板,我喜欢用什么样的员工?对待这样的事情我该怎么处理?从公司的利益出发我又该如何选择等等的这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被你想明白了,你也就能理解公司的决策。

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意味着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的老板是谁,管理层都期望你不要坐等指令,而希望你积极主动地工作,为公司有所作为。

一位女孩曾受聘于一家外企,刚进公司的时候她是一名普通的文员,她的工作是每天拆阅、分类大量的公司信件,工作内容虽然有些单调,而且工资也不高。但是这位女孩却并没有因为工作单调而放弃进取,她不但认真的对待每一份文件,把本职工作做得无可挑剔,而且每天下班后都要继续留在办公室里加班,并没有人要求她加班,她也完全可以不加,因为那些并非自己职责内的事——诸如替自己的上司整理文件,把一些资料归档并建立电子信息等等。老板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所以他需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资料。为了把那些他需要的文件整理好,她尽可能地充分想到上司需要的最新资料和信息,而且她还要站在公司的立场认真考虑每一件工作的处理方式。她一直坚持这样做事,并不在意她的上司——公司老板有没有注意自己的努力。后来老板的秘书走了,在选拔新任秘书的时候,老板很自然的想到了这个女孩子,因为她一直在默默的担当着秘书的这个角色。

这个女孩并没有因为自己得到了提升而停止自己的努力,她还是依旧下班后经常加班,努力的把每一个细节都替公司考虑好,她习惯了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她这样做的结果是,上司很快注意到了她,不久她就晋升到了办公室主任的职位。

后来这个女孩子的卓越能力得到猎头的关注,纷纷为她提供更好的职位诚邀她加盟。为了挽留她,公司多次为她加薪水,与最初做一名普通办公室文员时相比已经增加了十几倍。为此,老板并不感到自己付出的薪金太高,因为这个女孩子总是从公司角度出发去思考许多问题,让自己一直处在被别人需要的状态,使公司感到她不可或缺。

如果你能够像这个女孩子那样思考问题,你就一定会在公司中茁壮成长,你完全可以使自己变得像老板一样重要,除非你在头脑里限制自己这么做。只有如此,你才能脱颖而出。

学会从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以下三个要点需要把握:

1.考虑全局

考虑每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从自我的胡同里走出来,把事情置于全局的背景下,分析事情是否合情合理,做法是否恰当。当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决策才会保持双赢,而不是只为了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却使全局利益受损,从而让上司抓住把柄。

2.辩证地看问题

公司有时作出的决策,在你看来也很有可能很不明智,甚至显得有些弱智,似乎是没有经过全面权衡。实际上,公司作出的每个决策都已充分考虑了执行的可能性。你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在看上去不明智的对立面,就是这个决策产生的理由。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一项决策的产生,自然有它的理由。辩证地看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事情让你看着不顺眼,你也就不会跟公司的决定产生太大的抵触情绪。

3.不要感情用事

考虑每件事情,假如掺入了个人情感,可能就会对事件本身出现偏颇,因为你的个人喜好与立场很容易左右你的判断,如果再掺入你的个人恩怨,那更容易有失公正。所以,你在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时,一定要先撇开个人情感,理性地去考虑,这样才会作出正确的判断,理解上司的真正意图,并心平气和地接受。

在员工看来,公司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办法和决策并不高明,甚至都不能服众。但是那是你站在自己的思维角度上得出的答案,如果你学着站在公司的位置,来个换位思考,也许你会了解到其中的良苦用心。

这样,你就会消除对公司的误解,自然就不会同上司产生矛盾,影响自己在职场的发展。如果你习惯了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时间长了自然会培养出宏观决策、统筹安排的能力。这对你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