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
7871800000031

第31章 在资本市场高处逃顶 (1)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中国投资人为什么总是做着违背常理的事,越到高位,越是有人跟风,即所谓的“追涨杀跌”。要知道,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在高位保持理性。越是高位,越是考验一个人的胆识和谋略的时候。

我经常讲,美国有今天的强大,与华盛顿高位时飘然而退有关。试想,一个开国总统,连任两届后,说退就退,而且,在位时没有为自己谋一点私利,退下来就返乡务农,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华盛顿高位而退,美国并没有因此而衰落。

我有很多朋友是民间高人。我每有大事,都会找他们请教。因为今年要出版两本书,这两家出版社的编辑都要求我提供个人照片。我平时不怎么照相,也没有合适的照片,就临时找人拍了几张照片。朋友听闻后,只和我说了一句话:等你的照片上了书的封面,你的事业就到头了。

再到书店一看,那些用个人照片做书籍封面的个人,基本已经走到事业的巅峰状态,我就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写书,重在开启民智,而不是扬名。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就释然了:有什么必要把自己的照片放在封面上呢。

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是至理名言哪!

道理很简单,但是,任何人对各自目标的预期都不一样,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高位在哪里,脑子里一片混沌,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高位。

我们处在一个混沌的时代,我们对经济的把握,仅仅只是对数据的把握,不能完全在资本市场制胜。当然,外汇市场是个例外,因为外汇市场已经很难操纵。那么,我们在这个时代还必须与时俱进,学会因时因地处理自己的投资问题。

在资本市场上,我们曾经在原油的高位顺利逃顶;在中国股市6124点的行情和3478点行情中,我们分别在5800点和3300点的时候飘然而出。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轮资本市场的逃顶呢?

大炒家基本出逃

在高位逃顶的人,在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中,往往是位高权重之人。他们往往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高位出逃,而留下一批中小投资人最后割肉。这是一件很悲剧的事。由于股市易于变现,机构投资人要出逃,中小投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所以,在高位出逃方面,我们主要来讲讲楼市,因为这涉及到众多在高位买房的刚需群体的切身利益。

这一轮的加息通道是在2010年10月开启的。随后11月,央行发布数据,银行存款储蓄环比减少7000亿。这个数据当时就引起了我的重视,我当时心中的一个问号是:这些储蓄存款去了哪里?

股市波澜不惊,可见很少有资金大量流入;理财产品一时火起,但是,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也不信任它们,因此,即使有资金流入,据推算一个月也只有区区200亿到300亿之间;拿去放高利贷,会有一部分,也不会在一个月涌入,因为有机构测算,尽管全国很多城市高利贷泛滥,但放贷额度总量不会超过500亿。流入楼市和金市的资金,总额不会超过2000亿。也就是说,还有4000多亿,那么,这么多的钱去了哪里?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卖了房子,还了贷款,钱都流回银行了。只有房地产才会有如此之大的吸附和释放能力。

再看看全国二手楼和新房的销售额,同时放大到一个天文数字,环比和同比都超过40%,达到全年房地产的销售顶峰。再看看后面,紧接着,一线城市宣布限购,北京市主要领导表态,坚决将房价降下来。在市场上,中小投资人还在拼命博傻,而大投资人一个月内就拉高出货,而且,出得干干净净,神不知鬼不觉。

这个顶逃得利索。

第二次储蓄大缩水,发生在2011年4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这些钱到哪里去了呢?除了楼市炒家还贷款外,还有一部分流向了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再就是一部分贷款买房者因为通胀和加息,原先的收入已经不够支付月供,便将存款取出来缴月供。还有一大块,是由于楼市炒家的大逃亡。

这一次楼市炒家逃顶也算成功,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一线城市房价的滞涨,并由滞涨走向普跌。

大的炒家基本出逃,现在留在楼市的炒家只是中小炒家,资产只等缩水。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8月26日下发通知,计划将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从2011年9月5日起实行分批上缴。这意味着大量资金将被冻结,相当于未来6个月内上调两至三次存款准备金率。其实质意义,远远高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为同时取消了支付工具承兑汇票,对流动性造成灭顶之灾。房价大跌的趋势就此生成。

不研究M2的投资人,几乎完全不能发现大的楼市炒家的出逃,还在做着住宅保值的黄粱美梦。所以,对许多自住型的买家来讲,有足够的时间选择买点。那么,什么样的市场状态才是买入时机?

再来看看市场。

许多关注何时可以买房的朋友,不要听信开发商的忽悠。房价的拐点是有规律可循的,房价的买点也是市场自动生成的,选择得当,能减少很多损失。下面是我根据6大数据初步判断出房价买点的趋势和时间节点,供大家参考。但不要把它当做买房依据。这个判断建立在2011年9月以前的货币政策和调控政策的基础上,请大家根据新推出的货币政策和调控政策,作出适时的判断,就要更加准确一点。

房价为什么会大跌?答案很简单,贷款买房子,房子升值了,抵押房子,利用升值部分再贷款买房子,房子继续升值,继续抵押。钱从银行借出来,货币被创造出来。现在,过程反过来了,变成为了还贷款,卖掉房子。钱还给银行,创造的货币消失。所以,只要银行储蓄存款大幅减少,那就一定是与楼市炒家出逃有关。这个货币回收的过程一旦开始,后果就是资金链断裂,通缩蔓延,房价大跌。金融证券从业人员都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银行储蓄什么时候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在哪一月份?

我们发现,银行储蓄存款大幅缩水,是在2010年11月,银行存款储蓄缩水7000亿元,市场一片哗然,谁也不知道钱去了哪里。炒家出逃为什么发生在11月份?道理很简单,这一轮的加息通道是在2010年10月份开启的,央行破天荒从一次加息0.27%突然改为一次加息0.25%。也就是真正楼市炒家逃顶的时候,剩下的炒家去玩吧。这一次炒家出逃后,房价还在往上涨,大炒家的逃顶神不知鬼不觉,相当成功。

2012年中国房地产迎来四大拐点

首先我们来看人民币,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在人民币升值到顶的时候,也是本轮通胀的末梢,同时,在外贸上出现连续三个月的逆差。那么,按常规,人民币将停止升值。这时不仅仅只是买房的时机,也是购买美元的最好时机。这个底部的确认,有三大特征:一是连续三个月的贸易逆差,不管差额多大,这一项指标就当正式确立;二是中美经济和战略和合作关系一直在维持,这个时期内没有大的风波;三是中国的中小出口企业出现大量倒闭的现象。

从时间节点上判断:人民币目前已经升值3.6%,离2011年的预期目标6%还有2.4%的空间,看来升破6元,要到2012年的6月至7月之间。

其次是央行停止加息,这一条表明通胀停止,滞涨开始。

央行加息与否,是有很多数据在支撑的,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我们所关心的一大数据,因为统计局的变来变去,已经很不可信,不妨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参照——其实也没有别的数据可以参照。也就是说,CPI回到3%以下,是央行停止加息的主要依据。管理层要不要央行加息,主要是看CPI是不是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