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着陆
786700000007

第7章 着陆(7)

滨江城里有一条十分有名的河叫清江,它是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从滨江县城北边的玉屏山上望去,活像一条飘在城中的玉带。

此行的目的地星云宾馆就位于清江上游的三角洲上。这是滨江最豪华的酒店,真正的旅游四星级。主楼高七层,远远望去,活像一只破浪前进的航船,因而又被当地人称为“游轮酒店”。贵宾楼位于主楼附近的三角洲前端,这里三面临水,是个观景的绝佳之处。里面分布着四幢小楼,每幢小楼分别有四个诗意的名字,东楼名清江春晓,南楼名清江夏韵,西楼名清江秋趣,北楼名清江冬境,代表着四个季节,也栽植着最能代表这四个季节的花卉:桃花、荷花、桂花和梅花。

星云宾馆原名滨江招待所,黎秋任县长时,全国兴起一股改制之风,这个招待所也列入改制之列,但它因欠银行二百多万的债务无人问津,最后还是黎秋做通刘广财工作改制成功,刘广财也在这上面狠狠赚了一大笔。

刘广财是玉屏乡石洼村的土老冒,带着几个本家兄弟在北京搞装修,接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工程,当年就赚了20多万,他想都没敢想这辈子会挣这么一大笔钱。然而接下的好事一发不可收拾,刘广财不满足于不打小闹,成立了星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几个小工程,后来又进军房地产业,一路顺风顺水,按老辈人的说法这是财运到了,“运来如山倒”,大把的银子直往刘广财口袋里跑。就如现在过马路遇红绿灯一样,有时在一个路口遇上绿灯,很可能会一路绿灯,而越心急烦燥的人,往往是一路红灯,这叫欲速则不达。

黎秋和刘广财这个山里佬是怎么认识的呢?原来黎秋在北京有一个熟人,也是他的“靠山”,名叫杜少华,是部队某医院的退休教授。这个人虽说军衔只是少将,本事却了不得,据说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找他看过病。在京城高层中,杜少华的知名度很高,他要是找人办事没人敢不给他面子。照说黎秋和杜少华非亲非故,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去,两人怎么会接上火呢?原来还是那场运动,杜少华作为知识分子臭老九被下放到滨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先是文斗,接着升级到武斗,杜少华在革命小将眼里是被“流放”到这里的,自然是斗争的主角。正当杜少华悲观绝望之时,黎秋出面救下了他。杜少华知道在那场浩劫中,多少像他这样的人白白失去了生命,因而他对黎秋感恩戴德。“拨乱反正”开始后,照说黎秋这样靠运动起家的干部还是哪里来回哪里去,但因为杜少华说话,加上他民愤不大,手上没有命案,就留在县委会当了秘书。那时的秘书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很快黎秋就当上了副县长,接下来一路高升至南江市人大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