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时间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人之存在总是特定时空中的存在,空间因此成为哲学历久弥新的反思命题,正如黑格尔在《自然哲学》一书中所说:“空间本身究竟是实在的,还只是事物的属性,这在过去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首要问题。”空间的辩证思考是历史上不同空间理论反思的辩证融合,是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综合与扬弃。空间问题的思考必然受制于特定时代的局限,不同时代的哲学思维方式决定着空间问题的不同理解,因此,对空间理论思考的历史进行描述和梳理,有助于空间问题的合理解决。从哲学思维方式上看,人类的空间理论反思大致可描述为: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认识论;以生存—实践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生产论;以后现代哲学为基础的空间权力论。生存—实践论哲学的空间辩证思考既吸纳了空间认识论的研究成果,又克服了其局限与不足,并为空间权力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成为本书思考空间问题的哲学基础。
从古希腊开始,空间的探究就已经成为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议题。古希腊哲学以本体论追问为主要特征,本体论也就是关于存在的学问。存在离不开空间,任何存在都是空间中的存在,因而,关于存在与空间的哲学思考,自然也就成为本体论追问的重要内容。然而,空间为何物?空间究竟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还是一种虚空性的存在?在古希腊哲学中,空间始终处于存在与非存在、实存与虚空、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悖论之中,如果说空间是一种存在,那么它就应该是可以感知经验的实体性存在,但是空间又是与一般存在物不同的存在,或者说它是一种不可直接感知经验的非存在。这些问题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悖论性难题。难怪亚里士多德一再慨叹:“空间看来乃是某种很强大又很难把捉的东西。”
如果说本体论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是什么”,那么,近代哲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何以可能”,这就是西方哲学史上所说的“认识论转向”。以本体论追问为基础的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预设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分离,通常我们称之为主客二分的二元论立场。空间认识论研究建立在以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传统认识论哲学基础上,预设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认为存在着一个与人无关的纯粹的客观实在世界,人凭借主观的意识(理性精神或感觉经验)能够反映或认识客观的外在世界。认识世界与自身离不开主体的感觉经验和理性认知。然而,无论是理性主义依靠理性逻辑来认识世界,还是经验主义依靠感觉经验来认识世界,他们都试图通过对自身意识或经验的自识与反思来探寻人与世界的奥秘。理性主义以理性认知为第一原则,认为理性逻辑是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可靠根据,只有依靠自明性的理性逻辑,明晰准确地认识自我才有可能;经验主义以感觉经验为第一原则,确信“除了感知以外,我也永不能感知到任何东西。因此,形成自我的就是这些感知的组合”。经验唯物论强调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认为空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事实,只要运用经验科学的认知方法就可以认识作为物理事实的空间;先验唯心论侧重空间意识的先验性、主观性研究,强调主观精神意识的第一性,将空间理解为一种先验的意识形式或精神形式。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与人的理性认知和感官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以几何学为基础的理性空间论和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感觉空间论。
对于崇尚理性主义的西方哲学传统而言,数学—几何学一直具有理性奠基的意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数是万物的本原”,致力于从数量关系与空间的几何形式结构把握世间万物的内在本原,演算推导出宇宙天体构造和运行的几何模型,由此确立了以几何学为基础的理性空间论。被誉为“几何学之父”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可谓西方科学史的奠基之作。康德曾说:“几何学是综合地却又是先天地规定空间属性的一门科学。”欧几里得几何学以数学逻辑建立起一种抽象的、理想的空间模型,运用不变参数的几何图形来描述空间,使二维或三维空间获得统一而固定的结构。与几何学的科学奠基同步,欧几里得几何学空间理论也从此确立起权威的解释地位。在康德看来,我们之所以具有空间的几何学概念,源于所具有的某些先天的直观或纯粹的直观能力,这种空间的感性直观形式既不是经验的结果,也不是推理的结果,它是先天的直接被给予的。
与几何学空间论所主张的先验性或超验性不同,一些哲学家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试图恢复空间的感性现实性,建立起感觉空间论。与理性主义不同,经验主义从感觉经验出发,认为如果离开感知,事物的存在与否就无法判定。“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离开了感知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只有运用经验科学的认知方法,才能认识作为物理事实的空间。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空间观之所以不同,主要在于前者侧重从抽象方面理解空间,而后者侧重从感觉方面理解空间。近代英国经验主义代表人物贝克莱以经验论反对抽象的观念论,他认为关于时空和运动的概念只能相对于各种可感的事物来理解,它们应该是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因此,贝克莱批驳了牛顿的绝对空间论。在他看来,牛顿的错误有三个方面:第一,牛顿假设了空间在心灵之外存在;第二,绝对空间与可感事物根本无关;第三,绝对空间是用抽象的方法得出来的,而抽象的方法是错误的。总之,空间必须依靠人的感觉而存在,绝对空间概念脱离了各种可感的事物,因此是不可理解的。经验主义注重感官经验的空间思想对现代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心理感觉的空间理论。经由心理学感知经验的分析和描述,空间被划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划分并未真正解决空间的悖论和分裂,人类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与探索依然困难重重。对此,美国当代哲学家桑塔耶纳认为:“人对感觉空间和形象空间的感知、任何有关纯粹空间的几何模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表述自然的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问题,或者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它们的真正标准,这个问题只能是暂时性地或局部地得到解决,而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解决。”
应该肯定的是,空间认识论研究从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观相互作用的角度求解空间之谜,揭示了空间的认识属性,提供了空间的认识论基础,对于其后的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空间的认识论研究由于并没有克服本体论研究所遭遇到的空间悖论,因此,其所具有的缺陷与不足也十分明显。第一,空间的两元分裂。认识论的空间研究预设了主体与客体的两元分立原则,导致空间思考陷入空虚与实在、绝对与相对、超验与经验、理性与感性、心理与物理的割裂分离状态,使空间问题始终无法摆脱本体论所残留下来的形而上学品性。第二,空间的形而上学化。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导致空间问题最后被简化为唯物与唯心、空间是不是第一性的存在等形而上学的争辩。在认识论的视阈中,空间越来越抽象化、同质化、简约化、平面化、空洞化,即形而上学化。第三,空间哲学对科学的僭越。传统哲学建立在科学理性主义或科学实证主义之上,自诩为一切科学的科学,试图揭示或发现世界存在的普遍规律。这种自信或自大无限夸大了哲学的界限,使哲学成为所谓最高的科学,由此僭越了科学的空间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物理学对传统物理学的挑战,空间问题的多维度思考彻底颠覆了传统认识论哲学的时空观,宣告了形而上学时空观的无效。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新版序言中指出:“在传统意义上,‘空间’一词更多地让人联想到数学,(欧几里得)几何学及其定理,因而它是一个抽象物:没有内容的空壳子。……至于说到各种学科对空间的研究,它们最大限度地分割了它,空间按照被简化的方法论前提而遭到随意的肢解:地理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等等空间。空间至多被当作一个空洞无物的领域被扫描,作为对其内容漠不关心的空壳子来看待,但它本身却是被某些秘而不宣的标准所规定:绝对的、光学的、几何学的,欧几里得的——笛卡儿的——牛顿的。我们也许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空间’,但却是把它们归拢到一个干巴巴的概念当中。”列斐伏尔认为离开实践论视阈,空间就会成为某种悬浮于空中的抽象之物,成为形而上学研究的纯粹客体,空间因此变得神秘难解和晦暗不明。空间生产实践论的出场,才真正解决了传统本体论和认识论所面对的悖论难题,使空间研究最终摆脱几何学或物理学的科学主义局限,社会实践性成为空间特性的本体论根据。
第二节 以生存—实践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生产论
对空间问题的回顾与分析表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空间理论不仅无法解决空间的悖论,反而加深了横亘在空间悖论之间的鸿沟,使空间问题陷入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空虚与实在、绝对与相对、超验与经验、理性与感性、心理与物理的分离割裂状态,空间越来越抽象化、同质化、简约化、平面化、空洞化,即形而上学化。本体论或认识论哲学的形而上学特性,使空间成为等待人去直观反映或理性认知的纯粹客体,成为超离于人、抽象于人的纯粹存在,空间因此成为一种绝对的、抽象的、永恒的、无限的、静止的实体存在或神秘存在。
马克思以实践哲学思维方式开启了西方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实践论转向。实践哲学思维方式以实践的优先性取代理论的优先性,强调人的感性生存实践的重要意义,从而开启了对传统形而上学哲学的批判与颠覆。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解放与自由,为此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人道主义”。与传统形而上学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对人的存在及其命运的思考,始终建立在现实、感性的实践基础之上。传统形而上学将人理解为抽象的、精神的存在,而马克思则从现实的感性活动,即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从而描述人的生存境况,揭示人的存在方式的本源性秘密,由此创立了生存—实践论哲学。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看到马克思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从本体论超验空间、几何学认知空间到经验论感觉空间是怎样把空间抽象化、理性化、科学化和绝对化的。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无论是先验论,还是经验论,空间都因其形而上学性而变成与人无关的冰冷实体或神秘本体。与传统的形而上学不同,马克思则从现实的感性活动即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描述出人的生存境况,揭示人的存在方式的本源性秘密。传统形而上学空间理论关注超验的本体、先验的理性或抽象的物质,却遮蔽了人类世界的关怀。
马克思对人及其存在的思考,始终建立在现实、感性的实践观点的基础之上,确立了生存—实践论哲学。“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从生存—实践论视阈出发,突破了主客二分的传统认识论局限,认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源泉,正是通过实践生产活动,人类创造了属人的第二自然——即“人化的自然”,完成了主观与客观、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的统一。因此,从实践观点看,空间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空间是通过人类实践被生产出来的,空间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生产性),空间的属人性——即空间的意义便也通过人类的历史实践过程被生产创造出来。也正基于此,空间的文学意蕴和美学意义才得以彰显。
虽然,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早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哲学基础,但在空间研究领域,传统认识论的地理学空间观念却一直主导着空间研究的视野。因而,如何从实践观点出发来看待空间问题,也就成为当代空间转向所必须解决的理论课题。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列斐伏尔将马克思的生存—实践论引入到空间研究的领域,提出“空间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这一著名概念,将马克思的社会分析批判转化为空间的分析批判,开创了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地理学派。正如美国学者迈克·迪尔在《后现代都市状况》中所说:“列斐伏尔对空间生产加以分析的方法完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对空间加以正确认识的话,将可以使马克思主义重新焕发活力。”列斐伏尔从三个方面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生存—实践论哲学,建构出空间生产理论。
首先,列斐伏尔从马克思“自然的人化”的思想出发,提出“自然空间消逝”的理论。列斐伏尔将马克思“自然的人化”的理论思想作为建立“空间生产”理论的哲学基础,因为只有在生产实践论的哲学视阈下,才可能正确理解“空间生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对此,索亚概括总结说:“列斐伏尔作了如下区分:自然界是被天真地赐予的语境,而堪称‘第二自然界’的空间性,是业已转换的并在社会得到具体化的空间性,缘起于人类有目的的劳动的应用。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并成为唯物主义对空间性阐释的地理学主题和对象的,正是这种第二自然界。”在列斐伏尔看来,自然主义空间观把空间视为一种纯粹的、中立的客观物质,空间被预设为抽象的自在的自然物质或第一性的物质,显然,这种自然主义空间观有悖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点。
其次,列斐伏尔以马克思的辩证法为方法,提出超越二元论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反对二元论是列斐伏尔一贯的思想方法,他认为正是由于二元论的诱惑,才导致形而上学的简化论,这种简化论把意义缩减为两个术语、概念或简单要素之间封闭的、非此即彼的对立。列斐伏尔在《在场与缺场:表征理论》中指出:“长期以来,反思性思想及哲学都注重二元关系。干与湿、大与小、有限与无限,这是古希腊贤哲的分类。接着出现了西方哲学范型的概念:主体—客体、连续性—非连续性、开放—封闭等。最后则有现代的二元对立模式:能指与所指、知识与非知识、中心与边缘……(但)难道永远只是两个项之间的关系吗?始终有三项关系,始终存在他者。”“既然两个项是不够的,那么终究有必要引入第三个项。”在空间的三个领域中,客观的物理空间、主观的心理空间和实践的社会空间构成辩证统一的复杂多重性。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涉及许多空间概念,如绝对空间、抽象空间、共享空间、资本主义空间、具体空间、矛盾空间、文化空间、差异空间、主导空间、戏剧化空间、乌托邦空间、认识论空间、家族空间、工具空间、休闲空间、生活空间、男性空间、精神空间、想象空间、表征空间、自然空间、中性空间、有机空间、创造性空间、物理空间、多重空间、政治空间、纯粹空间、现实空间、压抑空间、感觉空间、身体空间、社会空间、社会主义空间、社会化的空间、国家空间、统治空间、城市空间、透明空间、真实空间、女性空间,等等。无疑,列斐伏尔的用意在于,通过这些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的概念来表达空间的复杂多重性:空间是一个具有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多重空间,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
最后,列斐伏尔以马克思生存—实践论为哲学基础,创立了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空间实践哲学——“空间本体论”(spatial ontology),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解列斐伏尔空间实践论的关键是如何理解“空间生产”这一概念。空间生产并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而应理解为空间本身的生产。列斐伏尔明确地表明他所提出的“空间的生产”,是为了完成从空间中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到空间的生产是令人惊异的说法:空间的生产,在概念上与实际上是最近才出现的,主要是表现在具有一定历史性的城市的急速扩张、社会的普遍都市化,以及空间性组织的问题等各方面。今日,对生产的分析显示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强调空间本身的生产,其实质就是明确实践观点的空间本体论意蕴,确立实践对于空间的优先性、构成性或本源性。空间因此成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被不断生成、建构、重组。列斐伏尔以此为基础,将空间视为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平台。
从实践的观点看,空间是生产的,是社会实践创造的产物,空间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是实践的。马克思认为,人在生产劳动或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一个属人的世界,一个“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的世界,即一个属人的空间。因此,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生产性),空间的属人性以及空间的意义与价值便也是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被生产创造出来。正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人类创造了属人的第二自然,从而完成了主观与客观、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的统一。在实践性的空间领域中,客观的物理空间、主观的心理空间和实践的社会空间构成辩证统一的复杂多重性。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空间完成了物质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总之,实践化或实践性的空间决定了空间的社会实践性特征,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多重辩证空间。为此,后现代地理学家索亚继承和发展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将这种多重辩证的实践性空间称之为“第三空间”,由此提出著名的“第三空间”理论。在他看来,关于“第一空间”的探讨,偏重于从客观的、自然的、物质的方面来理解空间,并试图运用几何学原理建立起关于空间的形式科学;关于“第二空间”的认识,偏重于从主观的、想象的、精神的方面来理解空间,从文化想象的地理学中获取主观的空间观念。与“第一空间”不同,“第二空间”强调主观构成性因素,主张精神优先于物质,主体优先于客体,用艺术取代科学,用想象对抗真实。而“第三空间”理论既是对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认识论的解构,又是对它们的重构。在第三空间里,主体与客体、抽象与具象、真实与想象、先验与经验、同一与差异、精神与肉体、实在与表征等诸多因素聚集统一为一体,从而弥合了第一空间偏重客观、第二空间偏重主观的二元分裂对立。正是由于空间的社会实践品格,第三空间才得以实现或完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辩证统一,作为社会实践产物的第三空间因此具有辩证融合性和差异敞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