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7858400000073

第73章 期刊

上海新报

中外日报

中山大学学报

中外新闻七日报

暨南学报

香港华字日报

申报

万国公报

东方杂志

外交公报

美国研究

历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近代史资料

学术研究

岭南文史

文史资料选辑

丰顺文史

吴川文史

吴川春秋

广东文献(台湾)

中华杂志(台湾)

美国研究(台北)

传记文学(台北)

国史馆馆刊(台湾)

美国研究(台北)

循环日报(香港)

历史文献

历史档案

档案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美国历史评论》)

Far Eastern Quarterly(《远东季刊》)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哈佛亚洲研究杂志》)

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

North China Herald(《北华捷报》)

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太平洋历史评论》)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一书是我退休前就计划写的一部书稿,但一直没时间完成。退休后在没有太多牵挂、较为集中的时间以及平和心境下写就而成,而且比预定的时间还要早。对我们这类人来说,写书并无他求,只是既然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不写真有点可惜。写书的过程中,有时反而感到带给自己超负荷的透支:苦思苦想、挖空心思、彻夜难眠、绞尽脑汁、刻骨铭心、疏忽家人、远离朋友……。然而,由于长期养成的习惯,每天坐在电脑前触碰键盘,推敲自己想做的事,自视为最大的享受,是一种快乐。

我之所以执著地要完成这本书有诸多原因。其一,测试一下自己退休后有没有毅力和恒心去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也要测试自己的智力是否也退休,自己是否行进在“老年痴呆”的路上。其二,写此书的目的并非为陈兰彬树碑立传,而是有更深层的考虑,因为陈氏经历过中国历史上的几个史无前例事件。他是第一位率领幼童赴美的留学生监督,第一位中国驻美公使,第一位受清政府派遣赴古巴调查华工的中国官员,他在华盛顿建立第一个中国驻美使馆,在旧金山、夏威夷、古巴建立第一个中国领事馆。他的活动反映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突破,体现了近代中国在外交上迈开艰难的第一步,这就是写此书的价值所在。但是,过去没有一本陈兰彬的专著,基于此,我要把历史的真实写出来。其三,关于陈兰彬的资料比较分散,目前发掘得很不够。我曾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和档案馆尽其所能深挖资料,后来又有机会在香港大学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学术访问,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又通过馆际互借的方法,寻找了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所藏的有关资料,似乎对陈兰彬以及他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自己学习历史已经几十年了,在一种责任感、使命感的驱使下,下定决心要把这本书写出来。其四,经过史料的鉴定,觉得以往对陈兰彬的评价欠缺公允,有些史料分析不符合当时历史的现状,甚至有些说法一直以讹传讹。为此,我想写一本尽量符合历史事实的历史书。

我尽我所能,十分投入地写成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史料说话,还历史的本来面貌,也不厌其烦地引用了同时代人的所见、所闻、所说,让我们更加走近历史。同时,我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观点,坦诚自己的看法,但并不渲染自己的观点,更不会用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2008年12月,在广东省吴川市召开“纪念陈兰彬出使美国130周年学术研讨会”,章开沅、张海鹏等著名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根据发掘的新史料,用新的视野写出了有分量、高质量的论文,对陈兰彬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会后,我根据新的史料又就陈兰彬的一些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并写成《陈兰彬与晚清外交》初稿,并请丈夫林家有教授为我把最后一关。

相依相伴了四十多年的老伴,从来都是我的文稿的第一个读者,也是第一个挑剔者,他总是能找到文章的致命伤,或是能在啰里啰嗦的文卷中,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加以概括,我一直很欣赏他的那份本事。但是,这次他审查我的初稿时却出现了状况。连续的出差参加学术会议,完成他自己的书稿,审阅别人的书稿,已经耗费了不少精力。之后,当他看完我的书稿最后一章时,突然因劳累过度胃出血而住院,最后一章是在医院里看完的,这令我深深内疚和不安,幸好老天爷眷顾,一个多星期后他病愈出院,才除掉了我心头上的负罪感。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时刻都为我国历史富有深厚的、沉淀的文化积累而震服,为先人跋涉的足迹所感动。现在看来,出国留学、派官员出国处理外交事务,均是正常的活动,但在闭关锁国的局限下,走出国门就需要勇气,我们的先人在知识准备不足,国内外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走出国门,开始了解世界,与各国打交道,实在不容易。历史走到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中国,晴空万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历史,因为那一幕幕的历史启迪着我们,教育着我们,使人奋发、催人向上,让我们牢记历史,放眼未来。

梁碧莹

2009年国庆节写于中山大学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