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完美阴谋
7855300000004

第4章 伦敦的雾

在英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没有哪一年没有阴谋发生,在英国自罗马帝国的军队离开这片岛屿之后这里就成了阴谋家的乐园。

伦敦浓重的雾也许总能让人感到这座城市总是隐藏着很多罪恶,事实也正是如此。古老的宫廷权力之争与欧洲的政治利益几乎从来就是完美的青白蛇舞,这其中有的是简单粗糙的阴谋刺杀,有的则是惊心动魄的政治较量,他们如此引人入胜,以至这种用鲜血和黑暗写就的历史时常出现在舞台上,时常赢得掌声和叹息。

在玫瑰战争后,兰开斯特家族的都铎·亨利七世以胜利者的姿态成为英国国王,之后亨利八世继承王位。但这位国王是一位新教教徒,他断绝了与罗马天主教的宗教联系,解散了英国天主教的宗教体系,许多天主教贵族、僧侣和教徒因此遭到打击,他们的财产被没收,地位一落千丈。但他们的痛苦没有忍受多久,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没能在王位上坐多久,王位就归了爱德华六世的姐姐玛丽,而这位玛丽女王却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继位不久一切就都恢复了原样,被没收的财产还给了原来的天主教贵族和罗马教会,但玛丽女王也没能享受多少荣耀,她很快死去。然后就是伊丽莎白·都铎女王时代,她和亨利八世一样都是信奉新教,于是英国的天空再次变换颜色,新教又一次成为英国国教。

然而,伊丽莎白的王位却颇受争议,因为她是亨利八世和安娜所生,但这个名叫安娜的倒霉女人后来却被亨利八世杀死了,在天主教看来,亨利八世处死妻子那么就意味着他们的婚姻已经终结,而伊丽莎白因此身份就变得不那么正统,天主教徒因此认为她没有资格继承王位。英国天主教徒因此支持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玛丽·斯图亚特因而也声称自己应该是英国女王,因为她获得了当时欧洲强国西班牙的支持,她的妹妹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菲利二世,而西班牙是欧洲最强大的天主教国家——由此,围绕英国王位的争夺展开了一系列的阴谋,甚至罗马教皇庇护五世也参与进来。

西班牙国王菲利二世与罗马教皇庇护五世的共同语言是,他们都希望通过支持苏格兰女王玛丽登上英国王位来改变英国:英国是西班牙最大的威胁,是西班牙海上竞争最强有力的对手,西班牙希望能通过控制英国女王这一核心位置来削弱英国;而罗马教皇庇护五世的要求则简单明确的多,那就是希望英国回归到天主教。

然而,西班牙、罗马教皇和玛丽女王的暗杀阴谋却屡屡被精明过人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她得力的情报头目沃辛海破获。实际上,西班牙和罗马教皇所选择的这个苏格兰玛丽女王只是一个荒淫的女人,她的政治能力远比她的容貌要逊色的多,相反,伊丽莎白一世则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皇。

苏格兰女王玛丽1548年与法国王储法兰西斯二世订婚,法兰西斯二世后来继承了法国王位。他们于1558年完婚,但法兰西斯二世不久就死去,1561年,已经成了寡妇的玛丽返回苏格兰,此时由于这桩婚姻苏格兰获得了法国的保护。回到苏格兰的玛丽女王一刻也没有闲着,她首先嫁给了相貌堂堂的小贵族达恩列,但当她感到厌烦的时候,她就与她的情夫博斯韦尔伯爵一起谋杀了她的丈夫,之后,玛丽宣布与博斯韦尔结婚。此时,政治手段平庸的玛丽与苏格兰贵族的矛盾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最终,这个淫荡的女王在苏格兰内战中失败,她竟然选择了向她更大的政治对手伊丽莎白一世求援,结果当她来到伦敦后就被囚禁起来,此后直到被送上断头台,她在囚禁中度过了数十年。然而,这种囚禁生活看起来并不寂寞,从她被囚禁的第一天起,她就一直忙碌着与西班牙人秘密联系,策划夺取英国王位。

当然,这种阴谋夺取王位的计划由来已久,当伊丽莎白一世登上英国王位后,玛丽随即提出异议,认为伊丽莎白不具有继承英国王位的资格,玛丽之后就开始与西班牙秘密商议如何夺取英国王位。此时,一个叫朱福特的人也开始与玛丽和西班牙人接触,看起来他是一位忠心支持玛丽女王人,然而,他的真实身份实际上是沃辛海属下的一名间谍,他接近玛丽女王的目的就是要弄清她和西班牙人打算干些什么。1585年,朱福特在巴黎居住了几个月,在此期间,他与支持玛丽的彼哲特大主教及另一个叫摩根的人进行了秘密会晤,然后这两个人把朱福特推荐给了法国大使沙特涅夫,精明的朱福特经过多次接触逐渐打消了这位法国大使的不信任,他此后把一封信交给朱福特,让他想办法带给玛丽女王。朱福特随即离开法国回到苏格兰,他在他的故乡斯塔福德郡的亲亲家住了下来,因为距离这里几英里的地方就是恰尔特里城堡,玛丽女王现在就被伊丽莎白一世囚禁于此。

当朱福特在恰尔特里城堡附近住下后,他开始想办法把这封信送到玛丽女王手中——当然,伊丽莎白一世和沃辛海早已了解信的内容,但他们仍然不动声色地让朱福特继续完成信使的任务,目的就是将计就计,一举破获这个愚蠢的阴谋。

朱福特巧妙地利用了这里生产的一种名声不错的啤酒,啤酒的产地就是不远处的一个名叫巴尔顿的小城,啤酒商人是一个被称之为“老实人”的人,他每星期都要去一次恰尔特里城堡送啤酒。朱福特把信藏一个水壶里,然后又把水壶放进了啤酒桶双层底的中间。当玛丽的秘书拿到啤酒桶后再取出来,然后再把玛丽女王的回信用同样的办法送给朱福特,结果,这场游戏实际上就在沃辛海的眼皮底下“秘密”地进行着,而狡猾的沃辛海则像是一只老猫一样冷笑着躲在桌子上面看着桌子下面的几只老鼠的密谋——西班牙与玛丽所有的信件往来都被沃辛海看过,尽管这些信都是用密码写的,但沃辛海属下还有一位得力的助手,那就是密码专家托马斯,他破译了所有密码,玛丽女王的一切阴谋也就摆上了伊丽莎白一世的桌面。此时,法国大使与玛丽女王的所有信件几乎都交给了朱福特来传递,尽管“老实人”曾提醒玛丽女王要堤防这位信使,但玛丽女王认为法国大使和彼哲特大主教信任的人也应该值得她信任。于是,伊丽莎白一世的一位间谍就差不多成了玛丽女王最主要的信使,即使朱福特不在,他也让“老实人”把信传递给他推荐的朋友托马斯·佩恩斯,这仍然没有引起玛丽的警觉。信件在到达朱福特或者他的朋友托马斯手中之后,他们一一秘密拆阅,然后重新封装好再送给约里克郡的一个人,这个人再把信送到法国大使馆。

朱福特甚至能够深入到西班牙和法国人的密谋中,一起参与他们的策划,西班牙人在研究种种计划,如他们想把伊丽莎白女王和沃辛海一起干掉,或者把玛丽女王从囚禁之地劫持出来,但朱福特告诫说,如果玛丽女王有任何越狱企图,那么看押她的人就会立即处死她。而朱福特对暗杀计划却大加赞同,他甚至与西班牙驻英国大使孟杜斯一起建议使用暗杀计划,孟杜斯明确说,如果暗杀成功,英国贵族们不会反对玛丽成为英国女王,而英国的对西班牙外交政策也会因玛丽而改变,菲利二世最终同意了这个计划。

更有甚者,西班牙人竟然委托朱福特去寻找一个合适的执行人,于是朱福特就找到一个名叫巴宾顿倒霉鬼。他是一个天主教徒,相当富有,他是玛丽女王坚定的支持者,但这个人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可以参与解救玛丽女王,但刺杀伊丽莎白却违反天主教教义,因而他拒绝执行刺杀任务。朱福特只好再找一个敢于冒险的家伙,这个人就是赛凡奇。并且,最终为了能够使事情一次成功,西班牙人最后选定了6个人参与这项秘密计划。

西班牙方面的直接策划者是托马斯·摩根,他也是一个老道的特工,但他始终没有看穿朱福特,这使得玛丽女王最终因此丧命——托马斯·摩根并非仅是一个冷酷的特工,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他认为如果把暗杀计划和劫狱计划告诉玛丽女王的话,一旦事情没有成功,那么玛丽女王肯定要被以同谋罪处死。因此,他接连写了两封密信告诉玛丽女王应当不参与任何具体的暗杀计划和劫狱计划,尽量在这两件事上置身事外。但玛丽女王除了收到这两封信之外突然又收到了第三封信,而信的内容却截然相反,建议玛丽参与具体行动,以便配合,显然,第三封信是伪造的,它出自笔迹模仿高手费列普斯之手。但这个愚蠢的女人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并且为这两项计划显得相当兴奋。

费列普斯甚至还模仿巴宾顿的笔迹伪造了另一封信,这封信向玛丽女王详细介绍了暗杀计划,共有6个支持玛丽的英国贵族参与了这项计划,还有在暗杀的同时会向法国、西班牙请求军事干涉、煽动英国天主教徒发动暴动等。但玛丽女王并不十分赞同暗杀伊丽莎白,她在回信中只赞同外国武装干涉和天主教徒发生暴动,对暗杀伊丽莎白却持否定态度,但这封信还是被费列普斯修改过了,内容就变成了玛丽女王非常希望尽快执行暗杀计划。

甚至,巴宾顿、西班牙驻伦敦大使孟杜斯还有西班牙和法国方面不仅信任朱福特,他们也一直认为沃辛海的秘书普利也是他们的人,因为他们曾得到他的帮助。巴宾顿几乎把所有计划都对普利说了,他告诉普利,英国将发生三件事:外国入侵、伊丽莎白遇刺和苏格兰女王玛丽登基。

接下来,戏剧正式开始了。

其实,天主教和西班牙方面也不是完全毫不知情。在8月,参与计划的天主教神父巴拉特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一个了解暗杀计划的仆人被证明是伊丽莎白的间谍,也就是说,暗杀计划可能已经泄漏。但此时事情已经成了骑虎难下,当巴宾顿听到这消息后大惊失色,他随后就做出了决定,他打算用出卖同谋者来换取自己的生命,他让普利告诉沃辛海,他打算揭露一桩政治阴谋,但没有得到回复。而不久就传来巴拉特和另外几个参与计划的贵族遭到逮捕的消息,这让巴宾顿更加惊恐不安。第二天,他邀请沃辛海的一个助手吃饭,在餐桌上,他看到一个人递给这个助手一张小纸条,巴宾顿偷偷看到了内容:“不要让巴宾顿溜掉,看住他。”他立刻就明白了。

显然,英国人认为到了收网的时候了,巴宾顿等所有参与计划的人无一漏网,皇家军队也来到了恰尔特里城堡,玛丽女王因参与谋杀伊丽莎白而被送上断头台。

而此时感到惊慌的还有两个人,那就是朱福特和费列普斯,因为费列普斯相当清楚兔死狗烹的道理,他对朱福特说:“老弟,你我有可能受到参与阴谋的指责啊!”费列普斯一语惊醒了朱福特,无论是伊丽莎白还是沃辛海都不会愿意让这桩阴谋中的阴谋大白于天下的。因此,朱福特躲了起来。

1587年2月8日,仍然显得年轻美丽的玛丽女王被处死,这个放荡的女人可能至死都不明白,其实她是被阴谋背后的阴谋送上断头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