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完美阴谋
7855300000022

第22章 姗姗来迟的第二战场

也许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可以提前1-2年结束,也就是说,第二战场完全可以提前一、二年,但英美却自敦刻尔克大撤退后4年才重返欧洲,这其中的原因与整个欧洲自十月革命以来的大形势十分密切。

实际上,一战后英法美等国对德国的严厉态度导致德国国内的仇恨情绪与日俱增,但英美法等国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抚平这股怒火,相反,他们甚至采取了纵容的政策,那是因为,在英法美看来,对欧洲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德国的纳粹主义,而是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苏联。他们认为德国的纳粹不过是一种复仇式的挑衅,况且,刚刚经历过一战的德国不会具有挑战英法美的实力,但刚刚建立的苏联则不一样,自彼得大帝后,这个昔日偏远的欧洲国家一跃成为能够左右欧洲形势的强大势力,最让英法美不能认同的是,这是一个传统的东正教国家,而现在又成了一个与自由资本主义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无论从宗教文明、社会制度、国家实力等几乎所有角度来说,苏联的威胁远远大于纳粹的威胁。

甚至,可以说德国纳粹是英、法、美一手扶植起来的,他们完全纵容了德国纳粹党从一个啤酒馆里一步步走向德国政治的核心,而没有动用一个小手指去干涉。但对十月革命英国、法国、还有美国则反映强烈,这时还没有走上首相之位的邱吉尔就叫嚣着说应该把共产主义扼杀在襁褓之中,为此,英法德等组织了十七国武装干涉,然而这支乌合之众的部队没能达到目的。在干涉失败后,他们转而希望苏联会因为社会制度不适于经济运行而自行崩溃,但这个希望直到1989年才实现,在20世纪20-30年代,苏联不但没有自行崩溃,相反这种崭新的社会模式却激发出一种发展激情,这反而使得苏联经济发展的相当迅速。欧洲再一次失望了,但他们却看到了另一个希望的烛光,那就是纳粹——他们当然知道养虎可能为患的道理,但他们希望只要吹适当的风,这股战火应该会燃烧到苏联而不是英法的领土上。于是,在希特勒上台后的一段时间内是欧洲最为险恶的一段时期,在这几年内,英国-德国-苏联之间的三角戏演的颇为惊心动魄:英国极力想促成德国与俄国的战争;而斯大林则与希特勒达成首先共同瓜分芬兰和波兰,然后再构筑一条和平的边界的想法,并且很快把这个计划变成了现实;而德国则充分利用自身具有发动战争的主动优势分别与英国、苏联进行秘密谈判,赚取最大的时机和战前利润,结果,无论是张伯伦还是斯大林事实上都被希特勒欺骗了——他首先用共同瓜分波兰和芬兰稳住了斯大林,然后打了英法一个措手不及;紧接着,再把英法驱逐出欧洲大陆之后,他又突然袭击了苏联,这差点让苏联亡国,只是由于苏联无与伦比的庞大战略纵深和严寒的冬天才让希特勒功亏一篑。

在此之前,当西方的希望苏联自内部崩溃失败后,斯大林也看到了英法培植纳粹的目的,这让他感到担忧,因为他明白,苏联尽管在经济上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但仍然大大落后于欧洲,尤其在军事上如果与德国单独面对面的发生战争,那么苏联军队恐怕很难与德国抗衡。为此,斯大林一方面积极与纳粹德国寻求谈判一方面利用纳粹德国对芬兰的入侵扩大战略防御的纵深,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单靠地理扩张的做法在德国闪电战面前已经过时。但在国际外交上,苏联则显得十分被动和孤立,斯大林早就看到了纳粹的扩张本质,因此,早在希特勒上台前,他就呼吁西方制止希特勒走向德国权力中心,但结果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当希特勒上台后,苏联继续向西方发出请求,希望英法等国对德国进行干涉,防止德国的战争机器发动起来,但同样没有得到任何理睬。而这时希特勒的扩张口号已经深入德国人心,整个德国都在为纳粹主义而变的疯狂,被一战压迫的喘不过气来的德国民众对英国、法国和苏联恨之入骨,因此对再一次发动战争在所不惜。

我们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就会发现,在希特勒从一个啤酒馆里的小丑走向德国政治权力的中心这段时间,英法和美国几乎什么都没做,这简直就是一种沉默的支持。而希特勒也因此看透了英法的心理,于是充分利用他们的想法,在演讲中高喊着反苏反共的口号,并且故意把德国扩张的方向以向东扩张领土为奋斗目标——显然,在今天看来,希特勒当时是在聪明地利用西方的心理在麻痹英法,以防止英法对德国进行干涉。而斯大林此时却忧心如焚地不断呼吁西方干涉德国,并且希望和西方建立反纳粹同盟,结果还是一样,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当然不会有任何回应,斯大林那时其实是在向他的敌人求援,怎么能得到支持呢?

可是这一切在这次纪念反法西斯六十周年里居然一字不提。甚至对捷克斯洛伐克为什么那么轻易地丢给纳粹德国至今也不做明确地解释。实际上,英法是支持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因为这是德国攻击苏联的必由之路,而看起来,德国也正按照英法的设想在向东扩张。今天,英法把慕尼黑会议只是描绘成一个满怀和平希望的人被德国欺骗,但在实际上,英法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同谋,正是他们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接受了希特勒的所有要求,而当捷克斯洛伐克希望和苏联建立同盟以求获得支援的时候,英法则声色俱厉地警告,如果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结盟,他们将把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争看成是反共产主义的战争,那么英国和法国将和德国站在一起。结果,可怜的捷克斯洛伐克实际上完全是被英、法出卖给了德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与英法一齐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还有波兰,波兰当时也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友,如果按照盟约,波兰应该有义务支援捷克斯洛伐克,但相反,波兰竟然趁火打劫,它实际上完全站在了德国一边,它甚至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了领土要求,为此,它得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特申地区。

今天,波兰是以二战中的受害国而可怜兮兮地站在世人面前,但实际上,波兰是欧洲的一个令人可耻的小丑国家。如果说德国和苏联对波兰进行了瓜分,那么在德国和苏联看来,这不应该是一场入侵和瓜分的非正义战争,而完全是一场复仇——因为波兰不但在1920年入侵苏联,夺走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0.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曾经占据了德国人占多数的土地,为的是建立波兰走廊;就连他的盟友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也曾在20世纪20年代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目的就是为了占领具有丰富煤矿工业的特申地区,只是那一次它失败了。波兰后来遭到苏联和德国的瓜分和被德国完全占领,实际上完全像是一个小丑咎由自取。

今天,对波兰的同情几乎掩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悲剧,实际上,真正值得怀念的应该是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可怜的人,因为它完全是被出卖的。同今天一般民众认为的不同,捷克当时并非是一个完全软弱无力的小国,甚至相反,捷克斯洛伐克当时拥有相当强大的武装力量:当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危机出现时,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动员了一百万军队,共计35个装备良好、训练有素的师,这比德国入侵的军队还多;另外,捷克斯洛伐克当时还有一条强大的防线,那就是当时仅次于马奇诺防线的一条坚固防御工事。但这一切都毁于一旦,完全不是军事上的,也不是入侵者具有多么大的优势,而是彻头彻尾的出卖:当时波兰、匈牙利和德国三国军队从三个方向攻进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最直接的求援者应该是苏联,但这条唯一的退路也被捷克斯洛伐克条约上的盟友英国和法国掐断了,于是,捷克斯洛伐克除了投降再没有别的选择了。

拥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的捷克斯洛伐克最终一枪没放就投降了,而且捷克斯洛伐克被从地图完全抹掉了,对此,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无奈地说:“我们别无选择!”相反,这35个师最后不是用来保卫家园,而是被希特勒用在了苏德战场上,对此,《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夏伊洛也在书中颇有感慨。

捷克斯洛伐克是欧洲大悲剧的第一场演出,然后就是波兰——当波兰和英法一起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它自己也被英法出卖了。英法出卖波兰的原因和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一样,因为波兰也是通向苏联的必经之路,而且,似乎波兰更有可能挑起苏德战争,因为波兰是一个领土广阔的大国,远比捷克斯洛伐克重要。当然,面对德国、英法的步步紧逼,苏联也紧张万分,它甚至向波兰提出建立同盟,而如果波兰答应建立同盟,那么苏联可以忘掉波兰在1920年占领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那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愚蠢的波兰此时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从猎人沦为猎物,即将被德国占领,它拒绝了苏联的要求。而英法这时却不断引诱苏联和德国走向战争,他们对苏联许诺道,如果德国入侵波兰,而苏联因此对德宣战的话,那么英法会支援苏联,并和苏联建立同盟;同时,英法实际上也在向德国暗示,如果德国入侵波兰,那么英法并不会真正向德国发动战争。

但英法的自以为是的阴谋却谁也没有欺骗的了,相反,英法反而被德国和苏联利用了,苏联和德国突然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当然,德国和苏联互相都明白,这只是他们之间短暂的和平,他们都各怀鬼胎:德国需要暂时稳定东部,然后没有后顾之忧地对法国发动闪电战;而苏联则希望尽可能多地争取时间,因为苏联现在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另外,在波兰拒绝苏联的联盟要求后,苏联也需要另外想办法阻挡德国的入侵,而夺回在十七国干涉期间失去的领土就是最好的一个办法,因为斯大林的军事思想还停留在地面阵地战的一战时期,因此他需要夺回被芬兰占领的列宁格勒北面的领土和被波兰占领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部分领土,以作为德国军队和莫斯科之间的缓冲地带。故此,苏联也需要和德国构筑和平,然后各自夺取他们所需要的领土——德国需要消除德国军队发动闪电战所需的地理障碍,而苏联也需要防止德国军队入侵的地理屏障。

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波兰,毛泽东有一段非常现实的评论:“在波兰政府方面,它是一个法西斯的政府,是波兰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它残酷地剥削工农,压迫波兰的民族主义者;它又是一个大波兰主义的政府,因为它在波兰民族以外的许多少数民族中,即在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犹太人、日耳曼人、立陶宛人等等一千余万人口的非波兰民族中,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它本身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政府。二十多年来波兰反动政府甘于驱使波兰人民充当英、法财政资本的炮灰,甘愿充当国际财政资本反动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波兰政府一贯地反对苏联,在英、法、苏谈判中,坚决地拒绝苏联军队的援助。而这个政府又是一个十分无能的政府,一百五十万以上的大军,不堪一击,仅仅在两个星期的时间中,就葬送了自己的国家,使波兰人民遭受德国帝国主义的蹂躏。所有这一切,都是波兰政府的滔天罪恶,如果我们同情这样的政府,那是不对的。在波兰人民方面,他们是牺牲者,他们应该起来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压迫,反对自己的反动的地主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自由的波兰民主国家。……在那白俄罗斯民族和乌克兰民族居住的一大块土地,还是在一九一八年订立布列斯特和约的时候,就被当时的德国帝国主义从幼年的苏联手里强迫地割去,而后来又被凡尔赛条约强迫地放到波兰反动政府的统治下面。苏联现在不过是把过去失掉的土地收回来,把被压迫的白俄罗斯民族和乌克兰民族解放出来,并使免受德国的压迫。”

同样,毛泽东对英法当时的做法一针见血地说道:“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拒绝了苏联,就是拒绝了和平。这一点,就是英国的路易乔治,这个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也是知道的。”

英法的阴谋在今天已经被媒体掩饰的快要看不出痕迹了,但在当时却是一目了然:英法眼看着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对奥地利、对波兰等德国东部国家一个接一个地吞并不但并不阻止,反而推波助澜,整个世界其实都很清楚英法美想干什么。而值得敬佩的是,孤立无援的苏联却用另一种方式给了英法美一记耳光,那就是与德国合谋瓜分波兰。相反,只有波兰小贵族还没有看明白,他们仍然相信如果德国入侵波兰,那么英法一定会干涉——但实际上英法却宣而不战,整个西线尽管在法理上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双方的军队也在对峙,但战场上却出奇的平静,双方的士兵也并没有发动攻击的意思,他们只是在阴冷潮湿的战壕里想办法睡个暖和觉。而德国对英法的企图心知肚明,在西线只留下一点象征性的部队,德法边界只有几个营,而且德军的活动就在法军士兵的步枪射击范围内,但英法军队却没有任何射击。

在二战后,英国总是以在波兰战争期间对德国发动过一些海战作为反击的榜样,但实际上这些海战微不足道,与其说是在支援波兰,不如说是仅仅是出于警告德国的目的,即德国可以占领波兰,但别忘了海洋是英国的。这些海战既无意义又无实效,英国根本没有想挽救波兰,甚至英法作为波兰的盟国竟然连一套如果波兰遭到入侵,英法如何实施支援的作战方案都没有。

与此同时,德国却对波兰进行有条不紊的占领,仅仅两周内就完成了占领工作。英、法之所以维持静坐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牺牲波兰满足德国,他们认为,德国在打下了波兰以后,德国的边界就直接推到了苏联脚下,也就没有了阻碍两国的第三者,因此,德国有了充足的战场,那么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战争需要的仅仅就是一个导火索了。但英法没有想到,继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之后第四个被出卖的国家就是他们自己,尤其是法国。

当法国和波兰一样的速度被德国占领后,英法才恍然大悟,希特勒利用了他们——但实际上,希特勒只是利用了他们,而没有欺骗他们,希特勒的确也是向攻击苏联的,在这一点上,英法并没有估计错误。而斯大林在大战略上应对正确,但在具体的估计上却错误不断,他先后上了希特勒的当:首先他被德国情报部门成功实施反间计,导致苏联军队在大战前夕出现异常的大肃反,这严重削弱了苏军的作战能力;其次,德国成功实施了发动战争的具体时间,而斯大林对此的估计要整整晚了一年,他甚至直到德军已经攻入苏联领土后还曾认为那不过是德军要发动对英国的“海狮计划”而实施的欺骗手段,目的是迷惑英国,他一直认为德国对苏联发动战争要到1942年春季。

英法尽管在法国沦陷后看清了希特勒本质,但却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又看到了期望已久的烛光:苏德战争真的爆发了。而这时他们的判断却令他们感到十分不舒服:横扫欧洲的德国军队到现在为止并没有遭受什么重大打击,因此德国军队几乎是完整的,那么,德国很有可能击败苏联,如果这样,那意味着欧洲重新出现一个拿破仑帝国,这对英国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或许,比预料的更坏,他们不希望东正教的俄国或者社会主义的苏联干涉欧洲,但更不希望拿破仑式的统一的欧洲出现,那不符合盎格鲁人的利益。

当然,希特勒也不是尽善尽美,他的错误就是给了英法一个回报:在敦刻尔克放过了英法联军。因为希特勒也明白,如果过于激怒英国,那么很可能导致英国全面反击,而希特勒的战略是,如果不能征服英国,那么就让英国放弃大陆均衡政策,承认德国对欧洲的统治。但显然,希特勒触了英国的底线,这是他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

实际上,英法希望德国攻击苏联也并非仅仅是英法的希望,几乎除了苏联之外的欧洲政府都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感到担心,无论是欧洲民众还是政府都对苏联感到惊恐,因此,他们在理想中也支持英法美对苏联的打击政策,只是他们并不希望以亡国为代价。然而,希特勒也明白欧洲人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敌视情绪,从战略上讲,希特勒也只有击败苏联才能获得一种正义:他统一欧洲是为了击败强大的苏联。从地缘威胁上说,也只有击败了苏联才能获得安稳。当时的欧洲也认为,英国和法国已经无法战胜共产主义了,因此只有依靠极端的纳粹军队才有可能击败苏联。最主要的是,欧洲的工业资本新贵们认同纳粹,法国和英国的软弱无能让他们感到失望,他们认为只有纳粹才能挽救资本主义,而且,他们认同希特勒的欧洲统一,因为这符合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需求,因此,希特勒的上台得到了德国工商业资本家的支持,而希特勒对欧洲的一系列战争实际上也得到了欧洲大陆众多资本家的支持,甚至他们支持让法国军队、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波兰军队接受希特勒的指挥,参加苏德战争——德国军队在苏德战场开始的阶段势如破竹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对此,《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夏伊勒也说,当时的欧洲把希特勒的战争看成是统一战争而并非是侵略战争——区别就在这里,英美希望德国发动的是反苏反共战争,而不是统一战争,所以,直到法国沦陷前,英美一直为德国提供种种便利。

丘吉尔比张伯伦、达拉第伟大就是因为他是盎格鲁民族最伟大的设计师和阴谋家,实际上,张伯伦尽管明白英国该干什么,但远没有丘吉尔那样的雄心大志,邱吉尔要的是盎格鲁最终支配一切——从这一点上来说,邱吉尔与希特勒一样是个纳粹分子。我们可以看到,从丘吉尔担任英国海军部长一直到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整个世界基本是按照丘吉尔的导演在进行,包括美国在内,年轻的美国也在按照丘吉尔的宏伟战略在进行。

当然,邱吉尔是伟大的盎格鲁战略家,但他在实际的军事指挥上则表现得相当拙劣,如果说戈培尔谎言说尽的话,那么他对邱吉尔有一句话是说得很准确的,那就是丘吉尔惯于把大败仗吹嘘为胜利。但这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鼓舞了英国人低落的士气,实际上自敦刻尔克轻松的大撤退就一切明了了——丘吉尔也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希特勒根本没有打算入侵英国,所谓的“海狮计划”纯属子虚乌有,只是一场对苏联的战略欺骗;而德国对英国的轰炸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英国政府放弃大陆均衡政治,承认希特勒的统一欧洲。但丘吉尔却开始实施英国算计了多年的宏大计划:在德国和苏联两败俱伤后把他们一举消灭,然后恢复欧洲的四分五裂局面,盎格鲁国家可以继续维持霸权地位。只是意外的,苏联在战后竟然成为能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也就是说,邱吉尔的计划最后还是失败了,他只能按倒一个崛起的国家,为此,他只有发动冷战遏制苏联,我们可以说,邱吉尔的计划直到1989年才最终实现。

英国在二战中的阴谋实际上很容易识破——英国在二战中所吹嘘的在英吉利海峡战役中彻底击败了德国空军,从而导致德国所谓的“海狮计划”流产,但实际上,这个谎言在1941年就不攻自破,德国在对苏袭击中空军表现的非常完整,也就是说,德国空军根本没有在英吉利海峡之战中遭到什么像样的打击。而且,这甚至可以说是丘吉尔和希特勒共同导演的一个欺骗历史和世人的杰作:那时的空军力量远远不如现代,谁都明白,美国直到科索沃战争时才能仅依靠空中打击完成战争——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投下的炸弹总量甚至超过二战总量,但仍没有解决地面问题,也就是说,空中打击根本不会决定大规模战争,只有地面部队才能做到,否则,美国也不会向阿富汗、伊拉克派遣大规模的地面部队了。科索沃是在力量对比悬殊的不平衡战争中一场攻击恐吓而已,而英国这样的大国决不可能因空袭就屈服,二战时的德国空军尽管强大,但远远不足以解决地面问题。因此,希特勒轰炸英国,做出攻击英国的假象以迷惑苏联,而丘吉尔也需要伦敦遭到轰炸迷惑欧洲民众,实际上,英国完全有能力在1941年就发动反攻。

邱吉尔正如戈林所言,他在毫无羞愧地吹嘘:“从来没有一次战争,像现在那样那么少的人决定了那么多人的命运。”他只是表明英国在用一种艰苦的战斗在维护英国的独立——而如果你细心品味这句话的话,那么你应该能品味出善于一语双关的英国人说这句话的更深含义——那场世界大战如果深究的话,只是几个人在操纵,而有几十亿人为之战斗。

英国甚至在波兰被吞并后还在与希特勒合作,甚至在挪威、瑞典这些国家遭到侵略上讲,也并非今天普遍认为的那样,是德国一个人干的,事实上是英国和德国共同入侵了挪威和瑞典,只是他们是以名义上的敌人在同时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者说,他们是竞争性的入侵——在挪威,英国和德国同时行动;在瑞典,德国抢先了。

自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直到1944年才在诺曼底重返欧洲,整整经历了4年,而这4年中英国只是在大西洋和德国潜艇周旋、在北非和隆美尔玩玩捉迷藏,而对开辟第二战场则并不感兴趣。在这4年当中,正是苏联遭受惊人损失的时期——实际上,在二战中,法国很早就投降了,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英国遭到了些轰炸,但轰炸造成的损失其实远没有媒体夸张的那样大;美国远隔大西洋,德国根本没有威胁到他本土;奥地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这些欧洲小国多数没放上几枪就投降了,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而整个欧洲战场上实际上就是苏联人和犹太人的损失最大,苏联人最终有3500万人死于这场浩劫,财产损失无法估量,也就是说,苏联的损失超过了欧洲所有国家的总和。

斯大林早就希望英国和美国开辟第二战场,但丘吉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为时尚早,英国还没有做好准备;或者英国只是装模作样地在北非缓慢地进行所谓的阿拉曼战役,然后是西西里岛,之后是意大利,甚至还计划延伸到巴尔干,最后才是能够直接打击德国核心的诺曼底登陆——如果我们稍加观察就能够发现,英美自阿尔及利亚到巴尔干实际上就是一条英美利益线,也就是说,英美仅仅是在维护他们的利益线,而并没有打算实施具有决定性效果的法国登陆。这些地区都是德国守卫最为松懈的地方,北非最早的驻军是不堪一击的意大利人,之后才换成了隆美尔,但他的这支德国军队几乎没什么像样的给养。英国人也并不急于击败隆美尔,只是维护利益线罢了。

战后,英国人过于夸大了北非战役的价值,其实,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战役、库尔斯克会战等一系列苏联战场上的战役才是真正的大决战,北非根本无足轻重,只是因为英国利益历来需要保持地中海的畅通才刻意在此维护势力存在。苏德战场上的大战役几乎都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大规模战役,而整个北非战役充其量仅仅是十几万人的捉迷藏,即不猛烈也不惊心动魄。而英国却把北非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相提并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实在是对苏联的一种侮辱,实际上,英美军队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打的最大的一场战役就是诺曼底登陆,其他所有战役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战斗,根本不能称之为战役。

实际上,就是这唯一一场战役,英美进行的也差强人意。早在诺曼底战役之前,英国还策划了一次卑劣的迪厄普登陆——之所以说这是一次卑劣的登陆战,那是因为丘吉尔根本就没打算让这场登陆战成功,或者说,这是一场故意策划的失败的登陆战。英国人组织了一支7000人的部队,计划在法国西海岸的迪厄普登陆,但英国决策者却有意在发动攻击前把消息“走漏”给了德国人,而当不知情的英国情报机构获得德国人已经知晓这次登陆的情报后迅即通报给了英军统帅部,但英军统帅部却置若罔闻,邱吉尔坚持执行这次登陆计划,但结果共计有5000人为此丧生——这是些可怜的加拿大人,而不是英国人。这些冤死者仅仅是替丘吉尔向苏联人传达一个信息:看,我们的努力失败了,我们还没有开辟第二战场的能力。

英国和美国真的没有作好准备吗?实际上英美完全具有开辟第二战场的能力,从敦刻尔克大撤退到诺曼底登陆足足有4年时间,而且从敦刻尔克撤退出来的英法联军保留了大部分实力,美国的工业能力也足以同时支持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战场。其间即使有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阻拦,但这不足以阻止英美之间的运输,尽管英美在战后宣传德国潜艇如何具有威胁性,但实际上德国对这条航线的威胁从来就没有达到能危及英国存亡的程度,而且在后期英国护航舰队的成功战术也有效击退了德国潜艇。相反,德国在二战任何时期都没有掌握过制海权,因此,大西洋航线尽管不能说是畅通无阻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也就是说英美间有足够的运输能力能保障一场大规模登陆站所需的战略物资,美国甚至能为前线的军官送去过生日需要的蛋糕和女人需要的口红,他们怎么能没有实力发动一场登陆战呢?但他们的确迟迟没有发动反攻,英美几乎是在慢条斯理地同纳粹德国作战,或者说,他们更喜欢坐山观虎斗。

相反,我们可以对比二战后机场迅捷的登陆战也就能得到些启示,如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从6月25日溃败到仁川登陆不到3个月。尽管仁川登陆远比诺曼底登陆要小得多,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但这其实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在两点上仁川登陆和诺曼底登陆是一致的——那就是美国拥有制海权、拥有足够的运输船队,对登陆战来说后勤供给能保障一半的成功,而达成战役的突然、快速、出其不意则是成功的另一半。仁川登陆就是一场漂亮的登陆战。但诺曼底登陆显然显得太慢了,即使再大规模的登陆战也不需要长达数年的准备,而且,越早发动登陆战德国的大西洋壁垒越薄弱;再者,当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德精锐和主力都调往东方战场,留守西线的并不多,但英国却避重就轻,不去攻击欧洲大陆却转向没有多少战略价值的北非——第一场登陆战竟然不是针对欧洲大陆而是阿尔及利亚,尚且也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一年之后。

另外,历史也不是像今天欧美宣传的那样,诺曼底并非是二战的转折点,其实二战真正的转折点是在苏德战场,应该说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成了德国一路所向披靡的终点,在这一战役中保罗斯的投降就意味着德国战争机器已经开始崩溃——其实闪电战并非没有弱点,这种战争模式要求的就是快,这在战争初期相当具有优势和威力,但一旦受阻,德国的战车就会顿时感到十分被动——这种冲锋的战争方式此时表现出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缺乏强有力的防守,德国军队就如同海啸,进攻的疯狂退潮也迅速。

今天英美的宣传只是把世人的目光集中在一些微不足道的战斗中——实际上,阿拉曼战役在整个二战中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而且并没有对战争进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英国在整个北非的战役都不如一些敌后武装的效果大。比较而言,南斯拉夫、意大利、朝鲜、越南、印尼、中国等地的沦陷区所产生的效果其实比北非要大得多,而且英国几乎是在有充足的物资补给的情况下,而沦陷区的战斗则多数进行的相当艰苦,仅以意大利抵抗组织陶里亚蒂领导的游击队总规模就达到近40万人,这其实比英国在北非的全部军队都多。

直到1944年,当苏联军队已经开始把德国军队驱赶出苏联领土、苏联军队开始向欧洲腹地推进的时候,英美才决定开辟第二战场。实际上,从政治上讲,此时的对手已经不是德国而是苏联,英美反攻欧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德国的失败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就已经注定,只是英美还需要苏联为这场战争付出主要代价,甚至这种政策一直执行到柏林战役。柏林战役的主力仍然是苏联军队,英美连最后一把力气都不愿付出,他们借口去寻找什么民族堡垒而躲开攻击柏林。其实所谓的民族堡垒不过是戈培尔撒的最后一个谎而已。

当英美军队和苏联军队从两个方向开始进攻德国的时候,他们同时也是在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结果打击德国变成了一场政治圈地运动,因而也不断制造出种种阴谋开始明争暗斗,如波兰那场暴动悲剧——当苏联军队攻击到华沙城下的时候,华沙的抵抗组织按照英美的授意组织了一场暴动,英美的想法是希望这些亲英美的抵抗组织能够借助苏联军队的攻击夺取波兰政权,从而在战后建立一个亲西方的波兰。但结果证明英美太自以为是了,苏联对英美的这些小算盘了如指掌,当华沙城内的抵抗组织发起暴动的时候,苏联军队竟然就在华沙城下突然停止了进攻,原本猛烈的反攻嘎然而止,这让西方和华沙城内的抵抗组织大为恼火,但也无可奈何。相反,德军却有条不紊地消灭这些抵抗组织,甚至可以按照图纸布放炸药以便把整个华沙彻底炸平,这导致二战后的华沙其实是一个完全的新城。

类似的例子在二战反攻期间和战后一段时间内屡屡上演,如在越南、朝鲜、印尼、菲律宾、希腊、土耳其等地,相当多的地方演变成了内战,他们的背后就是美国和苏联两大势力,他们都会屠杀原来的抵抗组织,只因为他们是亲西方或者亲东方的。如战后菲律宾的马科斯家族上台执政,就因为马科斯家族曾经是亲美的抵抗组织部队之一,相反,菲律宾和东南亚其他亲苏抵抗组织则受到打压,他们在战后政权中毫无地位;还有希腊,这个本来有可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最终在苏联和美国的角逐中倒向了美国,结果当希腊共产党交出武器后英美开始大清洗,希腊共产党因此覆灭;另外、法国、意大利同样都存在大量亲苏的游击队,但当法国和意大利成了西方阵营的成员后,这些可怜的游击队最终悲惨地解散,甚至遭到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