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孩子
7852300000044

第44章 作者后记

在新千年到来之时,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写出了著名少先队教育家段镇的传记《解放孩子》,而采访却用了将近10年之久!

1991年1月,我轻松愉快地来到上海,出席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研讨会。当时,我没有任何写作计划,只是抱着对段镇的敬仰与兴趣而来。会议期间,参加了上海闵行区华坪小学的“小队长招待会”之后,强烈的创作欲望在我心中熊熊地燃烧起来。

坦率地说,深深震撼我的并非段镇的献身精神,而是由于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给孩子带来的解放。从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小脸,从那一双双闪耀着智慧的眼睛,我看到教育创造的奇迹。于是,我决定创作两部长篇作品,一是儿童小说《金猴小队》,二是为段镇写一部传记。

《金猴小队》很快就完成了,并改成8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还获几项大奖。实际上,《金猴小队》不过是段镇思想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更完整更辉煌的就应是他的传记,可传记却迟迟难以动笔。我专门来段镇家住了10天,获得极其丰富的素材。如果像我以前写的《孩子,抬起头》那样,写成一部教育小说,早可以问世了,但我总觉得会可惜了如此珍贵的历史。这期间,发生了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引起的教育大论争,我身为作者被卷在漩涡中心,去做了一系列课题研究。不过,我一直在采访段镇,采访一切与他有重要关系的人,尤其是地下工作期间的战友们,如胡德华、吴芸红、祝敏、王业康、施德铨、颜学琴等人。我最终决定,老老实实写一部传记,那怕“糙”一点,也要“糙而不俗”,即宁肯损失许多文学性的描写,也要将段镇的最有生命力的思想留给他钟情一生的少先队,把他的真实而传奇的经历讲给广大热心教育的读者。这便是《解放孩子》一书的由来。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书在写具体的少先队活动方面着墨并不太多,而重心在揭示段镇一系列教育思想的形成与要义。这正是作者的本意。在作者看来,奇妙的队活动固然魅力无穷,但制高点仍是教育思想。早在20世纪初,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夫人提出了“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一个世纪过去了,人类这一伟大使命并未真正完成。我之所以固执地选用《解放孩子》为书名,既是因为这表达了段镇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核心,又渴望在新的世纪彻底完成这一神圣责任。我很赞成教育家陶行知关于解放儿童的伟大主张。他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高峰,而真正的思想高峰无不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耸立起来的。写完《解放孩子》,我的第一个直觉是:任何一个少先队工作者,都值得读一读它。这并非因为我的文笔如何,也不因为段镇的身份怎样,只因为这段历史是不能忘记的,这段探索是不可忽视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段镇和他的同事们的执著追求,已经为新一代少先队工作者留下了一个个路标。

大文豪歌德说过,作家是庄稼的收获者,而更应当感谢的是培育庄稼的人。我写完《解放孩子》一书的感受正是如此。段镇用半个多世纪的心血,培育了姹紫嫣红果满枝的少先队百果园,而我不过是将丰硕的果实采摘下来奉献给大家品尝。

在这里,我首先诚挚地感谢段镇老师的慷慨无私。他不但提供了包括日记、通信在内的大批珍贵资料,还热情、耐心地接受了我近10年的无数次采访。他的夫人李蕙芳老师甚至应邀北上,专门接受作者的采访,就连当年恋爱时穿的旗袍颜色写错了也纠正过来,力求事实准确无误。

对本书写作贡献突出的人员名单中,还应特别提到的是刘元璋、沈功玲、邱从实、赵国强。刘元璋老师提供的材料,使50年初期少先队岁月栩栩如生,并蕴含了丰富而温馨的教育思想。如果没有他的相助,会使本书的红篇失去不少光彩的。赵国强作为现任的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长,他主编的《建队五十年上海少先队大事记》,对作者理清史实脉络功不可没。作者在邱从实家居住和采访的日子,对“自愿组队”这一重大改革的了解及思考获益甚大。沈功玲是段镇最主要的合作者,也是本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特殊贡献在于对本书的总体把握,其深刻的见解使段镇的形象更真实、更完整、更和谐。段镇、李蕙芳、沈功玲、温航等人逐字逐句审读了本书初稿,并提出若干具体而非常必要的修改意见,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失误。

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完成《解放孩子》的写作任务,得到中心的经费资助和多方支持。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青研中心主任郗杰英、团上海市委书记薛潮及上海市少工委和《少先队研究》杂志社的各位同志,均给予作者以鼓励和支持。

由于特殊的原因,书稿交到北京出版社的时间较晚。令人感动的是,责任编辑徐莉萍侠肝义胆,勇挑重担,牺牲许多休息时间,全力以赴做好编辑工作。在出版社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使本书如期在2000年六一儿童节前出版,并向第四次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献礼。

在本书问世的时候,我谨以红领巾的敬礼,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朋友的鼎力相助。或许可以说,我是少先队事业培养的作家。从《英雄少年赖宁》到写全国十佳队员苏进、杜瑶瑶,从《金猴小队》到《夏令营中的较量》,从《孩子,抬起头》到《解放孩子》,不都是少先队生活给我的灵感与激情吗?

为少先队工作的岗位都是魔椅,谁坐上它都会返老还童。不信,您可以试试,而本书可能成为您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