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江苏南京人,原籍浙江嘉兴。少承家学。1909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胡小石一生长期执教,著作等身,文史大家。曾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国文部主任,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与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等。
胡小石无党无派,早年很少介入政治活动。但他为人真诚、正直,中年身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然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深恶痛绝,同时为百姓、社稷的命运常怀忧虑,因而也就自然接近那些忧国忧民的共 产 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
1920年11月,胡小石离开上海北上,受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之聘,任该校教授兼国文部主任,与同在该校执教的李大钊相识。李大钊与国文系师生专门欢迎胡小石并合影留念。胡小石与李大钊十分投缘,过从甚密,晚上常常步行去石驸马大街后宅李大钊家中闲谈。胡小石曾对其女弟子程俊英说:“守常兄是一位爱国爱民的学者,他整夜伏案写文章,想用马克思理想的共产主义救中国,达到世界大同的境界,我钦佩他,欢喜他,他是我的一位益友。”
有一次,北京高校师生发起“索薪运动”,李大钊、胡小石都参加了,大家围在新华门外抗议当局拖欠教师薪水,吁请派员解决问题。但半天无一名官员出面会见。李大钊义愤填膺,振臂高呼,突然因悲怆过度而昏厥在地。站在他身旁的胡小石极度震惊,多少年后言及此事,仍为李大钊的赤诚与义愤而感叹不已,他说:“守常兄平时极为温和,想不到他那天反应会这么激烈。”
1922年7月,胡小石辞职南返。女高师大部分同学请李大钊作陪,欢送胡小石,并在学校大礼堂前假山上摄影留念。胡小石手捧一束鲜花,站在中央,李大钊立其旁,其余师生分立于前。
1924年胡小石出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不久,李大钊南下广州途经南京,曾专门下车,登门拜访胡小石。1927年4月,李大钊慷慨就义,噩耗传来,“先生哀之甚至,其后辄形诸梦寐”。
“九·一八”事变后,胡小石目睹外患日深、民不聊生,常有愤世嫉俗之语。胡小石为著名书法大家,曾为热心帮助中国人民抗日的陈纳德将军书写祭文。1946年,国民党为蒋介石六十寿辰祝寿,朝野各色人等竞相效忠,或撰颂辞,或献九鼎。当时有一“民意机构”派人与胡小石商洽,许以重金酬谢,请他为蒋介石六十寿辰书写寿文。胡小石即一口回绝。声言:“我只会给死人写祭文,不会替活人写寿文。”1947年5月,中央大学爱国学生率先发起“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胡小石同情和支持进步学生的爱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胡小石欣然出任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成员,兼任文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