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256

第256章 张挹兰

张挹兰(1892—1927),原名秀兰,笔名怡兰。湖南醴陵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在祖父张大藩支持下勤勉自学,十一二岁即能阅读古文,乡邻称为“女秀才”。17岁嫁为人妻。不甘困守锅台,于1915考入醴陵县立女子高等小学。1919年秋,只身前往北京求学,次年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预科,并与湖南同乡、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结为好友。1921年夏,应聘到南洋苏门答腊首府棉兰当华侨教师。1922年夏,返回北京,先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和北京大学教育系。

张挹兰历经放足、求学、包办婚姻等民国初年中国妇女共同的经历。李大钊在课上说:你们看这个“家”字,不就是束缚妇女的符号吗?关在门里,喂猪养鸡,打扫庭院,怎么办?你们看,苏联不是已经用“儿童公育”的办法来解放妇女吗?只有摆脱了家务琐事,参加了社会活动和赢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妇女才有解放和自由可谈。李大钊那石破天惊的话语使张挹兰突然发现脚下的道路是如此宽敞。她登报宣布离婚,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1925年4月,在北京大学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中山主义实践社”。不久,当选为实践社理事,并加入中国国民党。“五卅运动”后,更加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斗争。1926年4月,当选为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北京特别市党部妇女部秘书。1926年9月起,主编市党部刊物《妇女之友》,亲自为该刊撰写了《新妇女的使命》、《妇女运动述明》等文章。12月,发起组织“妇女之友社”,当选为主任。

1927年1月,任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长,在李大钊的领导下,肩负起领导整个北京妇女运动的重任。3月发起组织了北京“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不久被奉系军阀逮捕。4月28日,与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一起被判处绞刑,壮烈牺牲。她是20位烈士中的唯一女性和最后一名走上绞架者,在目睹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残酷行刑过程中,仍毫无惧色地从容走上绞刑台,表现了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时,执刑的敌人见张挹兰是一个弱女子,便想动摇她的意志,拦住她说:“你年纪轻轻,又是个女流之辈,搞个什么革命?现在只剩你一个人了,只要你说一声今后不干了,就放你出去。他们都死了,没人知道。”张挹兰斩钉截铁地说:“跟着李大钊先生去殉我们的事业,是我最崇高的荣誉!”

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目击了张挹兰被带出监牢时的情景,她回忆说:“她那天穿得特别整洁、干净,头发梳得也很齐整。”《顺天时报》也报道说:张挹兰“下车时面现喜色,昂首挺身而入”。女子临刑若是,其凛然之壮,足令懦夫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