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大钊北京十年(交往篇)
7851300000110

第110章 李树彝

李树彝(1899—1932),又名焕业、却非,曾用笔名舒意、彝、介痴、介意。湖南酃县水口镇人。农民出身。7岁入家乡水口叶家祠读书,10岁进梅岗高小,后考入长沙岳云中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到当时被称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摇篮”的北京大学,在文学院读书。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经同乡同学何孟雄介绍加入了这个革命团体。1920年10月,李大钊等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基础,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同年11月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李树彝参加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最早的团员之一。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便把在北方各地开展工人运动,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1921年春,北京政府交通部为在唐山开办铁路职工业余学校,在北京招聘教员。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派人去唐山,以职工业余学校教员的合法身份指导工人运动,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李树彝愉快地接受组织派遣,自愿放弃学业,来到唐山。

在李大钊亲切关怀指导下,李树彝在唐山利用业校教员身份,秘密开展革命工作,组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唐山成为全国建团最早的十七个地区之一。1922年3月,李树彝主持召开了唐山青年团常委会,成立了青年团唐山地区委员会。同年4月,李树彝代表唐山地区工会和青年团,赴广州参加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上提出“订正中国劳动歌及劳动旗帜案”。会后回到唐山,参与领导了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工人的罢 工。同年,由北京党组织批准为中 共党员。8月,中 共唐山地方委员会成立,李树彝成为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

1923年5月以后,到山东同王尽美一起工作。在济南以教书为职业,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当年6月党的“三大”以后,中 共山东党组织帮助国民党筹建省党部,李树彝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1924年夏,李树彝到湖南安源路矿从事工人运动,担任工人学校第三校主事;1926年夏被派遣回到家乡酃县从事农民运动。先后协助国民党建立酃县党部,被选为县党部执委;1926年8月成立酃县第一个共 产 党支部——中国共 产 党特别支部,李树彝任党支部书记;1927年5月酃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李树彝任执行委员。1927年5月21日,反动军阀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李树彝被迫离酃县赴长沙,寻找党组织。

1927年10月,毛 泽 东在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安排李树彝在湘赣边界特委工作。1928年5月,毛 泽 东派遣李树彝回酃县开展工作,指定李为酃县县委书记。李树彝工作出色,受到毛 泽 东、朱德的表彰。1928年10月14日,湘赣边界特委在茅坪召开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李树彝被选为第二届特委委员。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昌盛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2年6月,湘赣两省敌军大规模进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李树彝隐蔽在安仁县太湖仙一个庙庵里,在国民党挨户搜查时被捕,虽遭残酷审讯,却一直不暴露其真实姓名和身份,坚守党的秘密;敌人毫无所得,将其杀害,丢在沿河的沙洲上。当天傍晚,被一位姓林的和尚发现,抬回佛寺不久,因伤势惨重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