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有些愤怒了,这并不是对日本分裂祖国的行为感到愤怒,而是对日本人背信弃义,取消他的帝位尊号而愤怒。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溥仪还是不得不屈就这个“满洲国”的“执政”,不管怎么讲,他还是在即位以来第一次“亲政”了。为了这第一次“亲政”,溥仪煞有介事地将“执政府”办公楼改名为“勤民楼”,然后每天早早起床,前往“勤民楼”“办公”。但不久他就发现,无论大小诸事,他这个“执政”只要在呈上来的文件上签个字,和那些“总长”们聊聊天就算完成“办公”了。而“军国大事”,都是由日本人担任的“次长”们决定的,甚至“满洲国”的大小官员,都是由日本人提名,然后他宣布任命的。这个“执政”,原来只是做一个招牌傀儡而已。
溥仪有些气馁了。但一年后他又重新振作起来,原因是日本人见他任“执政”期间非常听话,于是准备满足他当皇帝的愿望。在日本人的同意下,溥仪于公元1934年3月1日第三次登基,就任“满洲国皇帝”,年号“康德”。
溥仪满心欢喜地坐上了日本人为他搬来的龙椅,开始享受君临天下的一切“尊荣”:无论是在称呼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日本人似乎也对他有了足够的尊重,一切均按照日本天皇的礼制来对待这个“满洲国皇帝”。尤其是日本人于公元1935年4月为他安排的访日之行,更让溥仪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在日本,溥仪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庞大的护航舰队、裕仁天皇亲自迎接、检阅日本三军、日本举国上下的“热烈欢迎”。使飘飘然的溥仪回来后就大谈满日亲善,说什么无论是满洲人还是日本人,“如果不忠于满洲皇帝,就是不忠于日本天皇,不忠于日本天皇,就是不忠于满洲皇帝”,等等。
溥仪并非不知道自己不过是日本人的傀儡,但他只要拥有表面的权威就可以了,至于是否有实权,他现在也不是那么看重。但随后日本人炮制的“帝位继承法”和命令溥仪的弟弟溥杰与一个日本女人完婚的举动,令溥仪彻底放弃了恢复祖业的妄想,不再追求实际的和名誉的皇帝,只求保住性命就行。于是自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溥仪唯日本人之命是从,签发大量出卖民族权益的政令、军令,到后来更是连自己的祖宗都不敢祭祀,把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于公元1940年请到长春,作为祖宗供奉起来。还得战战兢兢地听“准父亲”日本人吉冈安直对他的训斥,只有到这时,溥仪才会想起从临来东北前,身边的人所说的那句话:“不要忘了石敬瑭!”
溥仪傀儡皇帝的生涯直到公元1945年8月15日才算结束。这天,苏联军队进入东北,抓获了准备乘飞机逃跑的溥仪,并作为重要战犯,送到苏联关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