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用人细节全书
7845700000006

第6章 发布命令——员工服从是成功管理的第一步

站稳立场

有些主管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后,只要上司稍加干涉,就会迅速收回决定。

V公司的X科长就是如此。“你的提案因处长反对,我将它删除,你不要生气。”“本来预定在下星期做的调查,现因S部门有异议,暂时取消,请你和有关部门联络一下。”他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推翻计划。同时暗示错不在他;甚至,他也是受害者,企图引起下属对他的同情与谅解。这样是不对的。

与其如此出尔反尔,倒不如不下决定。若是因为有人干涉,即却步不前,则未免过于庸懦无能。也可以说,是不具责任心,同时又缺乏主见的主管。

假如真正由自己所下的决策,遭到强烈的反对,应该有辞去主管职位的勇气和决心。也就是说,只要立场坚定,即使牺牲自己的职位,也在所不惜。

话说回来,由于X科长所下的决定,往往不尽详备,资料的收集也不够齐全,所以常常受到外来的干涉,这一点他必须负起完全的责任。

万一自己的决定有错误时,应坦诚向上级表明,并声明愿担负一切责任。切莫向上级提出辩解,或者想用很暧昧的态度,将它应付过去,这样是不配当一个主管的。

X科长在职两年间,始终不知反省,终于被调走了。像这种主管,能做两年,也算运气不错的了。在这种人底下做事,有几个下属能忍受一个月以上?由于东方人还存有官官相护、人情的观念,所以才会有这种混饭吃的主管。

不过,今后社会似乎不会这样了,当主管对本身错误的决策未能坦白认错而谋求改进,必然无法获得年轻下属的支持,而导致惨痛的失败。

头衔并非实力

做新主管,尤其是那些升迁快速的主管,难免会自命不凡而盛气凌人。其实,他的升官很可能只是由于运气特别好,或者按资历排到他;然而,他本人却以为是自己才能及努力所赐,难免造成一种自大之心理。这种人常以其头衔自豪,妄发言论或任意否决;平日好管闲事,走起路来神气十足,不可一世。

“年轻人应多学习,像我当年是爱动脑筋的。”

“最近人才愈来愈少,愈来愈差劲。”

他喜欢如此数落他人,以自抬身价。部属们尽管表面不敢吭声,心中却着实不是味道。

的确,有不少主管并非靠“实力”而是靠“头衔”来工作。最好的证据是:当他即将退休时,即可发现下属一反常态,不再听其指示了。当他尚有头衔时,经常可以听到下属阿谀献媚的话,一旦即将离去,再也无人对他百般讨好了。

因为有了头衔,纵然毫无实力,仍会有些狐群狗党围绕在身旁,就像蜜蜂飞向花丛采蜜一般,这些下属也是为了获得一点点利益,才如此趋炎附势的。但是像这样的下属,即使身边再多,也是多余的。

有一天,当你即将调往别的单位,这些下属就会如海水退潮般地离你而去。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若你将届退休年限,他们必视你为全然陌生之人,再也不加理睬。

“我们认为他和总公司关系不错,所以即使他讲了些没道理的话,也都忍耐下来。什么!他现在要被调走?真是太好了!以后我们可不再理他了,活该!”

“他已经辞职不干了,好呀!这下没什么好生气的了。”

为了不使下属在背后如此说你,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靠“头衔”工作。

不要滥用权力

“这是业务命令,你就照这方法做;不然,我会将你开除。”

像这种不顾下属立场、强制的命令方式,是身为主管所要绝对避免的。因为这样,只有徒然增加下属反抗的心理,而收到相反的效果。

M公司之部长N,向其下属O科长发出命令,要增建一间办公室,需马上出蓝图。于是O科长与其下属牺牲了星期假日,终于赶出来一张详细的设计图。星期一早上准时交到部长手中,没想到部长却说:“这件事你不必做了,因为星期六我自己做了一下,结果还很不错,所以把你的设计图拿回去吧!我的图就在这儿,你拿去实施好了。”

O科长回去后,深觉对下属有无限歉意,然而又不好意思向他们说明。自此后,下属均不再听其指示,甚至在背后说他无能。

一个真正优秀的主管,绝不会依靠权力来行事。再说,下属本身也知道要敬重上司,那你又何必处处表现出你的权力呢?

可是有些主管,当下属不按他意而行时,往往不愿花点时间与下属商谈一下,马上搬出权力,想借以操纵下属。即使他不是用很强硬的态度,但此种行为即明白表示,他不相信下属的能力。

“要相信下属”,这是最重要的。当你期待下属有所表现时,第一步——你要相信他的能力。

无论多不可靠、多无能的下属,一旦你命令他工作,即不可轻视他的能力。对他的努力行动应尽量给予援助,即使自己有好的构想,也要放在心里,在下属未提出比自己更好的提案前,要耐心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意见和忠告。

将计划付诸实施

当下属提出好的构想时,应马上施行。切莫以为这是他人的构想,有损自己主管的面子,或等以后再做。如此,将会失掉大好机会。

“我不做的话,谁来做?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再做?”

某家机械工业分公司的主管,就将上面的话作为座右铭。这两句话虽不含什么大哲理,但却相当具体而踏实。

这位主管,几年前曾为了要实行某一构想,想与总公司有关部门洽商。这时,人事科长却说:“可能会被反对,而我们又无说服他们的自信。”

企管科长说:“若要整体施行,则有些部门会发生不适合现象;而长时期做下去,又容易产生困难……”

而营业科长也说:“既没有预算,规划又不完备;而且亦无前例。我看先去探总公司那边的意思及顾客的反映再说吧!”

结果,这个结构想就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而作罢了。不久,被同业的其他公司抢先做了,枉费了此一构想。

这些科长所说的话,大体说来并无错误,只是眼光太过狭窄了。他们是本着“不做不错”的原则,又想十全十美,因而坐失良机,贻误了大局。

这个主管经过这次教训后,才深切体会决断的重要性——“必要时由自己决定即可,只要观念正确,为了贯彻实施,不需要考虑太多,否则将会抱憾终身。”

因此,以后只要他感到犹豫不决时,便看看壁上这两句话,而自问自答。结果,大半都能获得满意的解答。

“即使未能完全实现,但因心里想的已经做到了,便会产生一种满足感。”的确,有时内心的意愿,并不能完全付诸实现,然而,“咒骂黑暗,不如点燃蜡烛。”再小的起步,也是值得欣慰的。

命令的技巧

一个忙碌的工作单位,任务往往一件件接踵而来。此时若要指示下属,只能象征性地揭示重点,而无法顾到全面的解说。

“请在明早以前写好这份报告书。”

“那件事你和对方商量好了吗?若可以的话,就马上到××政府机关去申请。”

在平时,下属通常有他自己的行事计划,当上司突然下达指示时,他不得不将原来计划加以调整,或删去一部分,或追加一些。假如这只是偶尔的现象,倒无所谓;若是经常发生,下属难免会心存不满。因此,当你下命令给下属时,不妨多加几句话。

“我知道你现在很忙,很不好意思!不过……”

“我想你可能头一次做这件工作,不过……”

说这些话对你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却能让下属感到你站在他的立场着想,而心甘情愿地让步。用命令不如用上面这些话,更能使下属为你效命。

不做强硬的压制

某制造业公司Q,有一员工利用休息时间,在草地上练打高尔夫球,球打到了某位同事。另一公司R,员工在公司在楼屋顶上,练棒球投球,一时没接好,球掉到楼下,打伤了马路上一位老人。

这两家公司在当天立刻下令严禁运动。此后,员工在休息时间只有晒晒太阳了。

像这样的压制方式,只会引起员工的不满,甚至因而影响工作情绪也说不定。因此,主管应该拿出一个适当的办法才对,比如:做些铁丝网或栅栏,使他们能安心运动;或者设置简便的运动设备。总之,光是看到不好的一面而加以强制,实在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另一个实例是:S药厂有位职员,设立了一个“经营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分析公司的经营方针,可是过了不久,人事科长却以为他们专在批评公司,即加以禁止。

像这样的行为,实在可笑,同时更说明了主管本身的无能。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确实明了他们讨论的内容,并给予必要资料及思考线索,指引他们走向更正确的讨论方向才是。

鼓励相反的意见

喜好强调“人和”的主管,通常不愿下属间发生任何争端,当下属彼此间稍有异议时,便会说:“你们在一起工作,像这种小问题都无法获得一致见解,实在不好,你们应该相互合作才是。”

同样的,这类主管也不喜欢下属和他有分歧的意见,如果恰巧有四五个不同的看法被提出来,他往往会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地说:“因为有许多很好的意见被提出来,今天就到此为止,以后再找个机会,大家好好讨论。”

这类主管忘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一致的意见,不见得就是最好的。

当下属对你的方案没有异议时,并不能证明此项提案就是完美无缺的,也许他们只是不好当面批评。这时,你切不可沾沾自喜,应鼓励他们提出相反的看法,如此集合多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才能使你更上一层楼。

妥协或折中,并不代表调和或完善。要知道良好的相处,往往不是因相互忍让而来的,反而是争吵的结果。

下面提供几点,作为你这方面自我检讨的参考。

(1)是否诚心征求下属提出和自己不同的意见?

(2)是否于下属未发表任何意见前,即说出自己的结论?

(3)是否能轻松地在上级面前,提出与他相反的见解?

(4)是否时常努力作多面性思考,并奖励下属如此做?

此外,尚有一点须特别注意:当下属A、B二人各提出不同的方案时,若决定采用A的方案,则对B的态度,必须委婉。

“A较好,你差了些,故我采用了A。”仅是如此说明,不但严重地伤害了B的自尊,更难让他心服。应该告诉A和B说:“二位辛苦了,今后有需要的地方,还是要请你们多加帮忙。”如此,即使提案不被采纳,也会觉得辛苦是有值得的。

最要不得的是:明显地让下属有胜者与败者的感觉,这样将造成他们之间的隔阂,甚至产生敌对的态度,这在你的人事管理上,将是一大败笔。

命令的七个要素

在成功的企业经营上,命令或报告的要素有“5W H L”,这是每一位主管及下属都应当了解的。

“5W H L”是指Why,Who,When,Where,What,How,Love。

Why(目的、意图、理由、背景等),例如:“为了更进一层推展业务。”

Who(主体及客体、人物),例如:“全体员工要遵守A科长的指示。”

When(日期、日记、状况),例如:“从11月1日上午10点到12点。”

Where(场所),例如:“地点在总公司一楼第一层会议室。”

What(对象、内容、事项),例如:“改正有关文书处理规定的内容。”

How(方法、手段),例如:“使用幻灯片或实物的图片,加以讨论。”

Love(感情)例如,“请……”

具备以上七者就是一份完整的命令或报告。

遇到能干的下属,上司的命令只要2个W左右,即可顺利完成。若再详细的话,就会损害到下属的自主性。但若是下属向上级提出报告时,则需要具备完整七个要素。

通常主管在下达命令时,总会忘记加上七要素,其实,忽略或重视这点的话,对命令产生的效果,可就大不相同。

一家精密工业公司的常务董事G,向N科长发出了一项命令并如此说:“我想这件任务,对你可能有点勉强,但还是要特别拜托你尽可能做好,至于其他的一切反应或后果,都由我来负责。”

听完这些话,N科长觉得非常安心,并能体会G常务董事的心情,于是不辞劳苦,全力以赴,执行任务。

因此,此项经营计划就顺利地完成了。二年后,N科长被提升为经理,这时,G常董又命令他说:“又要辛苦你了,下个月初你到德国分公司出差,时间为两星期,要做的就是……这些而已。”接着又说:“你不必报告什么,爱怎么执行就随心所欲好了。”

像这样的主管,就是懂得如何使用七要素,也必是一个成功的主管。

不要僭越权限

一些从最下层职位慢慢升到主管阶层的人,他们的通病是喜欢夺取下属的工作。客人来时,他们会亲自带领客人参观;工作上有了困难,也会自己计划,自己谋求解决之道,这叫做“带头指挥”。他们不仅主持会议,连记录也一手包办。虽命令下属拟订计划,却不甘示弱,暗中也在从事拟订工作,欲与下属一争长短。

遇到这种“全权作业”的主管,下属内心会想:“我们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些事就让他一个人去做好了。”因而失去了能动自发的精神;不但耽误了正常的作业,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大局。

总之,即使自己精明干练,能够独当一面,也绝不能夺取下属分内的工作。换句话说,主管应尽可能将权限让给下属,自己专心于处理问题或策略方面的工作,否则,下属是无法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