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家灵通百变36招
7845500000024

第24章 欲取姑予打动顾客

招术精解

顾客是企业的生命,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一切都要以打动顾客为目的,一切都要以顾客为中心。欲取姑予,就是以小利换大利,以短利换长利,通过给予顾客一定的优惠和好处,来打动顾客,博得顾客的好感,诱导出顾客的信任与满意,从而帮助商家更多地促售商品,更大的获取利润。

理论透析

欲取姑予:顾客盈门财源广进

在商战中,要使顾客上门购买商品,乐于掏腰包,首先要慷慨地给予顾客一系列的免费服务,营造出一个打动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刺激顾客消费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欲取姑予”当然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盲目蛮干。欲取姑予的成功,是需要先决条件的。

首先,要准确地摸准市场的脉搏,了解市场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相应的决策。

其次,要当机立断,抓住机遇。

最后,对“欲取姑予”的对方,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欲取姑予”的招术,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例如,顾客购物,营业员先给他一个“笑脸相迎”,服务得殷勤周到,“上帝”就不会吝啬钱财;购物的环境高雅整洁,井然有序,“衣食父母”就乐于光顾;货物价廉物美,顾客就会盈门。商人们如果只是贪婪地把眼睛盯住“上帝”的钱包,赤裸裸的想要掏空他的口袋,那必然会适得其反。

案例及评析

案例1.先给你两部车

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2000年度50富豪之一的李晓华曾经上过山,下过乡,在黑龙江插队八年,回京后待过业,到处干临时工,洗碗打杂,烧锅炉,什么都干过。他是如何发迹变富的呢?善用“欲取姑予”之术,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1988年,当时李晓华在日本经商,他从报上偶然看到一则“101毛发再生精”风靡海外的消息,当即感到机会来了,立即返回北京,谋求取得“101”在日本的经销代理权。可是李晓华的努力最初并未见效,厂方以无货为由,拒李晓华于门外。但李晓华并不灰心,想尽各种办法接近“101”的发明者赵章光,当了解到他们厂里职工上下班交通有问题时,李晓华当即表示,愿意无偿提供一部大客车和一辆轿车。一个月后,李晓华如约将一部日本豪华客车和一辆德国造的奔驰280捐赠给了厂方。于是,李晓华成了赵章光的挚友,顺利地取得了“101”在日本的经销权。赵章光给李晓华的价格特别优惠,每瓶10美元,而在日本,每瓶卖80美元,还是供不应求。日本人对这种大陆来的使毛发再生的神奇的魔药,崇拜得“五体投地”,发疯地抢购。李晓华用飞机把“101”从大陆成批地运到日本,滚滚财富也就源源不断地进了他的口袋。

欲取先予,这是大智者所为,应该说,这一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实际操作起来,则见出水平的高下。许多人都是因为究竟能否“能”到而拿不定主意,终于因畏畏缩缩舍不得先“予”而错过了发财之机。

案例及评析

案例1.先赠后卖,大开销路

在美国有一家油漆店,老板为了推销油漆,给500个准顾客邮寄了漆刷的木柄,请顾客到他的店中领刷子的另一半。

结果呢?由于有物无“声”,只有100多人应召前往,没有达到吸引来大批顾客的初衷。

于是,他改换了一个方法,给1000多准顾客邮寄漆刷,并附上一封“声”色并茂的信函:

“朋友,您难道不愿意油漆您的房子,让贵宅换上新装吗?为此,鄙店特地赠送您一把油漆用的刷子。

我店从今天起3个月内为特别优待期,凡是手执信函来我店的主顾,油漆一律8折优惠。

敬请别失去好机会。”

区区馈赠使许多人产生了好感,觉得有一把刷子不好好利用未免暴殄天物,有750人到商店来购买了油漆,并成了这家商店的老主顾。

评析:

这个油漆商在这里就用了“先送后卖”之计,他通过送给准顾客一把油漆刷子,让顾客藕断丝连,欲罢不能,最终达到了吸引顾客的目的,损失了小的利益,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案例2.吃亏吃出财富

1989年,当时新闻界陆续报道了不少虐待老人的事例。杭州“知味观”饭店经理在日常生活中,也耳闻目睹了一些不尊重老人的行为,为此愤愤不平。他决定在本店为长寿老人免费举办点心宴,以此宣传中国人敬老孝老之情和传统美德,进而吸引顾客,扩大经营,搞活生意。

于是1990年春节前后,他在《杭州日报》刊发“公告”:“知味观为真诚鸣谢众人关心和支持,现特举办免费寿星点心宴——凡满90岁至95岁者,供应点心宴一桌(含家人10位),100岁以上者,供应点心宴三桌(含家人30位)。请凭本市区居民身份证联系。”

此消息一见报,就在全市引起轰动,一下了成了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读者纷纷打电话问:“是真白吃,还是假白吃。”

当人们得知是“真白吃”后的第一个星期天,“知味观”前人头攒动,寿星点心宴会厅灯火通明,简直成了杭州市又一新景点,自然也成了记者们抢抓的新闻素材。

这一天,三世同堂的,四世同堂的,来了23家。每桌免费提供点心,有虾肉小笼包、幸福双、长寿面、糯米素烧鹅等7道价值80元左右的菜点。寿星们和家人们品尝美味佳肴之后,无不夸赞“知味观”为他们创造的这份天伦之乐。其中还有不少老先生提笔留言:“人寿道圣明,年丰方知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才会出现寿星宴这种创举”等等。

结果,1990年“知味观”营业额达到470多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4,利润上升40%。

评析:

吃小亏占大便宜,知味观的老板可说是探谙此道。免费寿是点心宴虽然使饭店白送给人家吃了几桌饭,但经新闻媒体一报道,生意则大大火爆起来,此举不仅赚了钱,而且得到个宏扬传统美德之名,可谓是名利双收。

案例3.一送一卖,牵住顾客

一年冬天,美国冰类食品的销售势头见涨,于是人们大量需要冰棍、冰淇淋的说法逐渐传播开去。

本来就跃跃欲试的冰商们以为机会到了,高速度大批量地生产了冰棍、冰淇淋。

谁知道,人的口味却是变幻无穷。冰商们生产出来的冰凉之物,没有遇上热心的消费者,惨了,门可罗雀。

其中一位冰商四处奔走,想方设法要出售陈货,但是处处碰壁。在回家的路上,猛然间看见了一张马戏团的海报,一时灵性大发,推销商品有希望了。

于是,他马不停蹄地与马戏团联系,在剧场入口处给观众赠送炒热的“咸豌豆”。人们边看马戏边吃豌豆自然是一件舒心的事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在演出休息时,突然冒出了一群卖冰棒,卖冰淇淋的小孩。人们刚吃完精心炒的“咸豌豆”正感到喉头干得直冒火,一见“冰冰凉”的好东西,那还不是求之不得的事。

一连5天,这位冰商终于将积压的冰棒、冰淇淋全部推销给了看马戏的戏迷们。

评析:

这位美国冰商,先是实情实意送“咸豌豆”,燥其热;紧接着卖冰棍,降其温。

这一送一卖,就显出了这位美国冰商似乎平地起风雷一般推销滞销货的过人之处。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为了刺激市场需求,往往采用多种优惠手段,来吸引顾客。

不过,“一送”一定要有声有色吸引力强,才能够达到“一卖”的目的。

案例4.馈赠礼品,促销有道

美国药品大王、现在世界上五大制药商之一的查理斯·威格林先生原来只开一家规模很小的药房。他曾认为开间药房没出息,因此无心经营。

有一天他问自己:“我能舍弃这间药店吗?既然不能,那么我怎样在这小小的药店里施展我的才华呢?”

终于,他下定决心,药店的生意要做下去,而且一定要把它做好。他采取了送货服务的方法,终于使生意越做越大,他也从此越做越开心。他后来叙述自己如何使顾客满意而招揽生意的:“假如有人来电话购货,我一面接电话,一面举手示意伙计备货,并立刻送货上门。”

有一天电话来了,他大声回答道:“霍斯福太太,两瓶消毒药水,1/4磅消毒棉花。好,罗斯福18号,知道。还要别的什么吗?啊,今天天气真好,没有出去散步吗?还有……”他一边在电话里和顾客聊天,一边指挥伙计取齐货物,马上送去,伙计也训练有素,每有电话就密切配合,在接电话几分钟内,物品已送到霍斯福太太的门口,而他们还在继续通话。这时,霍斯福太太在电话里说:“对不起,门铃响了,威格林先生,我得马上去开门,再见!”

威格林放下听筒,面露喜色,他完全可以想像得到霍斯福太太那种既惊讶又高兴的样子。

由于顾客无意中的传播,威格林先生的药房销路大增威名大震,他从一间小小的药房,扩展成公司,并成立了制药厂,后来分公司开遍了美国各地。

评析:

如果与顾客们打交道时,总是以友好的、开朗的态度提供服务。从而顾客就会对你的信誉建立良好的印象,更乐于与你打交道。顾客以后肯定光临你这家,把他们的钱放进你的口袋。

案例5.营造气氛,招徕顾客

东京的四谷浴室曾经征求客人们的意见。征求结果得知,客人希望“在沐浴后身心都很舒畅,这时如果能够在屋顶纳凉聊天,欣赏街市风光,就再好不过了”。不多时,该浴室10楼屋顶上就出现了露台和几座凉亭。露台各角落设置了开满鲜花的小花园,花园里有一座喷水装置。凉亭四周种满了玫瑰花、桂花,散溢出阵阵花香。浴客们可悠闲地坐在高处,从那儿欣赏市景,置身于仙境般的气氛里,沐浴着春晖夕阳,这对于过着枯燥无味日常生活的人来说,无疑是十分迷人的。自从有了屋顶花园,这家浴室每天都爆满。

评析:

营造购物气氛以招徕顾客的经营谋略在现代商战中屡见不鲜。在市场销售活动中,企业如能在购物环境方面动些脑筋,通过大造声势,装点气氛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以此沟通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商海侠语

开公司,就要图利。但不能急于求成,有些事越急越容易乱。在向顾客进行销售时,千万不要想一下子就把“上帝”的钱包掏尽。那会适得其反,欲取姑予,先放再收,如此经商焉能不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