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点管理学
7844300000035

第35章 当好伯乐,识别杰出员工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能识别杰出员工的伯乐,因为杰出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唐朝韩愈的名篇《马说》中的名句,道尽了古往今来所有怀才不遇或者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日益深入人心。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想成功,就必须是一个善于识才的伯乐,千方百计为企业发现和寻求急需的人才。

有这样一个故事:1929年,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去参加一次国画展览会,展厅里许多画都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唯独一幅挂在角落里的一幅标价仅8元的《虾趣》令他驻足良久。陪同参观的人员七嘴八舌地介绍作者齐白石的情况,有的说齐白石年纪大,有的说他当过木匠。但徐悲鸿认为这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当即要求展厅负责人将齐白石的这幅画移挂到展厅正中,与自己的《奔马图》并列在一起,并亲自将标价改成80元,还在说明栏上注上“徐悲鸿标价”五个字,而他自己的那幅《奔马图》才标价70元。此后,徐悲鸿专程拜访齐白石,请他担任艺术学院的教授。他认为齐白石是画坛千里马。在徐悲鸿的一再推举下,齐白石走出茅屋,从此蜚声画坛,成为现代国画的一代宗师。

徐悲鸿发现齐白石这样的人才,完全是根据其作品的质量,而不是根据其年龄、文凭、出生和其他因素,即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该怎样识别人才呢?

比尔·盖茨告诉我们,“最好、最杰出”的员工身上一般都有以下10个共同特征。这10个共同特征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很强。具有这十大特征的员工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员工,公司应尽可能地提拔并重用他们。

第一,对自己所在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好奇心,并亲自使用该产品。

第二,在与客户交流时,以极大的兴趣和传道士般的热情和执著打动客户,了解他们欣赏什么,不喜欢什么。清醒地知道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哪些不足,或哪里可以改进。

第三,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后,乐于思考如何让产品或服务更贴近并帮助客户。

(前面提到的三点紧密相关。成功取决于员工对产品、技术、服务和客户需求的了解与关注。)

第四,与公司制订的长期计划保持步调一致。

第五,对于周围事物具有高度洞察力,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六,能非常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第七,尽量去学习了解公司业务运作的经济原理,为什么公司的业务会这样运作?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如何才能赢利?

第八,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那些随时注意整个市场动态的员工才是真正的好员工。

第九,善于动脑子分析问题,但并不局限于分析。他们知道如何寻找最佳的行动时机,做到思考与实践相结合。

第十,最后一点,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当然,识别一个真正的人才是非常不易的,因为真正的人才就像“千里马”一样,一般不会显山露水,而那些“伪千里马”才会到处显示自己、吹嘘自己。那么管理者在识别千里马时如何才能做到去“伪”求“真”呢?这就需要管理者在选拔人才时要避免以下几个问题:

1.避免“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人们对人对事的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很多管理者在识别人才时,往往根据第一印象来判断其是否是人才,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长期的出色表现才是企业所需要的。因此,管理者在识别人才时,应该全面地看人,不能顾头不顾尾,不能用最初的印象来左右对其客观评价。

2.避免“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保留很长时间。例如,多年不见的朋友或老同学,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人的最近表现不错,就把他原来的一些不好的表现忽略了,或是一个人最近表现不好,就把他以前的功绩给抹杀了。因此,管理者在识别人才时,不能只看他近期的表现,综合地、全面地看整个过程才是智者之举。

3.避免“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白遮百丑”。因此,管理者在识别人才时,不能因为他的一点优点而看不到其他的缺点,这些缺点有可能影响他所从事的工作。

4.避免“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一种“以己论人”的效应,就是常说的“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比如说,自己喜欢什么东西,就认为别人也喜欢这个东西;自己讨厌什么东西,就认为别人也讨厌这个东西。可事实上,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的观点大相径庭,我们不能强加于人。因此,管理者在识别人才时,要避免投射效应,不能只挑选和自己性格、习性相同的人委以重任,而让那些和自己性格、志趣不同的人却遭受冷遇,这样的结果很可能造就一批投领导所好的“马屁精”,而失去那些有真材实料的人才。

5.避免“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它通常不是以直接经验或事实材料为依据,而单纯凭一时的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的。比如,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精明,这就是刻板印象,不一定正确。因此,管理者在识别人才时,不能因为一些固定的看法而不去深入了解他,这些固定的看法有些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管理者不能凭一些固定的看法而导致“千里马”的埋没。

学习要点:

掌握优秀员工的十大特征。

选拔人才时应避免的问题:避免“首因效应”;避免“近因效应”;避免“晕轮效应”;避免“投射效应”;避免“刻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