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苏轼由密州知州改为徐州知州,四月赴任。同年七月十七日,黄河于澶渊之曹村决口,“东流入钜野(今山东省济宁市附近),北溢于济(济水),南溢于泗(泗水)”(苏辙《黄楼赋序》)。八月二十一日,大水抵达徐州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准备)畚(běn,簸箕)锸(chā,铁锹),畜土石,秋芻茭(chújiāo,干草,饲料),完窒隙穴(堵塞堤上洞隙),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有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苏辙《黄楼赋序》)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徐州城随时有危险,此时一些富人争相逃出城外,躲避洪水。苏轼说:“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阻止了富人出逃,从而安定了民心。苏轼又亲自到武卫营,动员官兵一起抗洪抢险。武卫营的卒长也被苏轼为民着想、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动,大声呼喊说:“太守犹不避涂潦(泥水),吾侪(chái,辈)小人效命之秋也。”遂拿起工具率领士兵光着脚,穿短衣去修筑东南长堤。堤成,大水冲到堤下,终不能入城,城里百姓这才安定下来。但因雨不停,河水暴涨,在此危急关头,苏轼“庐(居住)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从而不仅筑起了护城大堤,而且又加固了城墙。另据苏辙《黄楼赋序》云:“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糗(qǐu)铒(米麦制成的干粮)以济之,得脱者无数。”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战胜了这场特大洪水,保住了全城百姓的生命财产。大水退后,朝廷只派人堵塞了澶渊曹村黄河的决口,未能顾及徐州。苏轼认为“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于是请求增筑徐州城。观察水势,用木头加固;修成木岸,以防洪水再来。木岸完成,朝廷降诏褒奖,徐州百姓和苏轼更加亲近,并永远思念他。
抗洪取得最后胜利,于是苏轼就在苏州城东门修建了一座大楼,以黄土涂饰,取其“土实胜水”之意,称为黄楼。此楼为徐州人合力所建。楼成,苏辙过徐州,“将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苏辙的《黄楼赋并序》以及其所撰《东坡先生墓志铭》中,对苏轼徐州抗洪事均有详细叙述。
作为一位封建官吏,面对无情的自然灾害,苏轼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安危:洪水来之前,早作准备;洪水到来时,安定民心;情势危急时,他身先士卒,坚持在大堤上抗洪数十天,过家门而不入;洪水过后,又加强堤防,以防后患。历史上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世代传为佳话。但当我们提到大禹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