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台湾不能说的秘密
7833200000029

第29章 李登辉为何要将台湾推向“民主自由”?

蒋经国在台湾主政时期,国民党当局对“台独”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政策,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只要主张“台独”,都将一律问罪,并依法严处。因此,“台独”势力虽然一直得到日、美等外国势力的支持,但却只能流亡海外,在岛内没有生存和活动的余地。许多“台独”分子曾多次闯关,以图回到岛内开展活动,但都未能成功,有时即便潜回了岛内,被发现后不是判刑就是驱逐出境。那时候“台独”的总部在美国,在岛内的“台独”活动则处于地下状态。

1988年李登辉接替蒋经国主政以后,表面上仍然坚持反“台独”的立场。他在“继位”后的第一次记者会上就表示:“目前的‘台独’,依法来说,是非法的,将绝对以法来处理。”他还说:“如果要以‘台独’的问题做一个口号的话,依法必须要处理。这是台湾现在最不安定的因素之一。”而实际上,李登辉却在加快“政治革新”的过程中,强调要以“开放其名,控制其实”,树立起“自由民主”的形象,对“台独”逐步实行“争取重于打击”和“沟通协商”等明显宽容的政策。

在这个进程中,李登辉还曾明确表示:“台独结社权为宪政运作的一环,言论主张部分受宪法言论自由保障。”于是,台湾当局便以“言论自由”为借口,将“台独”言论有罪,改为视其有无具体行动来定罪,从而为“台独”谬论在岛内的广泛散布提供了舆论空间;甚至还以“政治民主化”为借口,将“台独”分子定位于“异议人士”,为海外上了“黑名单”的老牌“台独”分子和被流亡在外的“台独”头目返台,放宽了入境的限制,创造了宽松的政治气氛,借着所谓的“结社自由”,还允许在台湾岛内成立“台独”组织和允许海外的“台独”组织回台活动,甚至迁回岛内等等,从此,“台独分子”可以自由出入台湾,并在岛内结社集会;海外的“台独”组织也可以自由迁回台湾。这就为“台独”势力在台湾岛内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李登辉上台不到半年,就批准了“台独”分子把持的“世界台湾同乡会”回台举行第十五届年会。这是海外“台独”势力转移岛内的开始,也是岛内外“台独”势力合流的源头。这次会议通过了“六项政治决议”,提出要“建立新国会、新政府、新国家。”海外的“政治受难者联谊会”,更是提出要在岛内巡回开展“台湾新国家和平改造运动”,对此,李登辉也都逐项照准。

李登辉对“台独”分子如此宽容,使得许多的“台独”分子都倍感意外。从此,岛内外分裂势力相互配合,掀起了一场“突破黑名单,争取返乡权”的风潮,一大批原先被国民党通缉而流亡海外的老牌“台独”骨干分子,大肆闯关回台。而李登辉则步步退让,虽曾以“预备叛乱罪”先后拘捕了一些“闯关回台”的和在岛内“策动暴力示威”、开展“街头运动”的老牌“台独”分子,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修改了相关法规,大幅度地放宽了“台独”分子回台的入境和组织开展活动的限制。

1989年台湾三项公职人员选举期间,“台独”分子公然以“台独”主张为诉求,海外受通缉的知名“台独”分子还返台为民进党助选,李登辉和国民党当局对此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1990年,李登辉授意召开“国事会议”,专程特赦了一大批“台独”分子出狱,包括“台独联盟”总头目张灿鍙在内的大小“台独”头目,尽数“无罪释放”。李登辉还曾以个人名义邀请了一大批海外“台独”组织的成员回台参加“国事会议”,并且“共商国事”,其中,特邀的还有有着“台独教父”之称的“台独”头目彭明敏。前两任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当年曾4次闯关均告失败,1989年9月27日他再次闯关时被查获,被判处10年徒刑。但仅仅过了半年,即1990年5月,他就神奇的被李登辉特赦释放,随即又作为民进党的顾问受邀参加李登辉主持召集的“国事会议”。这些昔日被台湾当局列入“黑名单”关押的、通缉的阶下囚,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李登辉的“座上宾”和“贤人”以及“谋士”。岛内舆论更称这次“国事会议”为李登辉与“台独”分子的合流开了先河。

1991年6月4日,遵照李登辉的指示,台湾当局的“高检署”正式宣布撤销对彭明敏的通缉令。这位被称作“台独教父”的李登辉的同窗好友,终于结束了海外20多年的流亡生活,并且神气的“衣锦还乡”。这个彭明敏原本是台湾大学的教授,因煽动“台独”被台湾当局通缉,1966年9月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下逃离台湾到了美国,遂成为总部设在美国的“台独联盟”的新旗手和“台独运动”的“精神领袖”。

由于李登辉的保护和支持,随着大小“台独”头目从海外返台和被特赦出狱,海外“台独”势力迅速完成了迁回台湾岛内的任务。1991年10月20日,“台独联盟台湾本部”在台北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岛内外“台独”势力实现了合流,“台独”活动也从“言论主张”转入着手实施的阶段。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海外的“台独”组织始建于50年代中期,1955年9月,被台湾当局通缉的廖文毅等串连日本的几个“台独”组织,例如“台湾民主独立党”、“台湾自由独立党”等,成立了“台湾共和国临时议会”,1956年2月又成立了“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廖文毅自任“总统”。这就是最早的“台独”联合组织,活动基地就在日本。后来,廖文毅等先后投靠了蒋总裁,势力随之衰落,“台独”的活动中心逐渐由日本转向美国。1966年夏,留美的台籍大学生张灿鍙、蔡同荣、王能祥等人,成立了“全美台湾独立联盟”(简称“台独联盟”),总部在美国新泽西洲,下辖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南美等6个本部。其成员除头面人物外,都是秘密的。该盟还有三个较有影响的外围组织,即“世界台湾同乡会”、“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台湾人权协会”。“台独联盟”成立后,一直都以“台独”组织的“正统”自居。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地位已逐渐由民进党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