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7828300000044

第44章 《中国丛报》所见由广州至澳门的两条水道

中外史料与古旧地图文献互证法的应用:清代广州至澳门内河水道相关问题研究

《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月刊,为近代著名英文报刊之一,清道光十二年(1832)5月创刊于广州,创办人兼主编为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1839年春迁澳门,1844年再迁香港,1851年(一说1853年)停刊。该刊刊载有不少关于澳门的记事,新近已有学者将有关内容摘录译出,为研究澳门史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其中所记载的有关历史地理的资料尚未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

《中国丛报》第17卷第8期(1848年8月)载赫德(M。Isidore Hedde)所著《沿“百老汇河”从广州至澳门的一次旅行——丝绸之乡顺德见闻》中提到:“在[虎门河道]两边的许多炮台上,画有虎头以吓唬海盗。这段河道通常被来自澳门的葡萄牙快艇和来自北面和邻近的南澳、香港、伶仃洋等的帆船使用;但广州与澳洲、海南岛,所有与安南王国交界的中国沿海、东京(Tonkin)和交趾之间的当地贸易,通过内河水道进行;这条水道被当地人称为大黄滘,被英国人称为‘百老汇河’。”

值得注意的是,赫德在其游记中还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意是说,在1844年11月25日,两位与在华法国传教团有关系的绅士意迪依尔(M。Jules Itier)和赫德,想雇一条当地的帆船经由上述的那条“内河水道”从广州去澳门,但船主告诉他们没有这种可能性,理由是那条“内河水道”没有风力和水量,还有无数海盗出没,所以主张通过虎门水道,因为“它更安全,旅客能在20小时到达澳门”,但与赫德同行的“绅士”意迪依尔显然无意继续保持风度,拔出手枪威胁船主,坚持要从原先预定的路线去澳门。后来发生的事实似乎支持了外国人的意见:“在清晨,一阵大风吹起,他们拔锚启程,不久就过了马骝洲——‘猴子岛’,沿着拱北或‘神父岛’海岸而行,其后是一条通往前山寨的通道,葡萄牙语为Casabranca,这里是军民府——管理外国事务的中国官员的驻地。他们不久就安全到达了在内港入口处的娘妈角炮台。他们的航行,距离估计有80英里,在46小时内完成。这段距离据说比经虎门短,但由于需要风,较适合蒸汽船行驶,利用它将是澳门与广州之间的更好的交通手段。”赫德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至少告诉我们一些知识,就是上述那条“内河水道”的里程大约是80英里,比虎门水道要短一些,当地帆船航行这段距离所需时间在46小时以内,那条“内河水道”的南段要经过即马骝洲(又称“猴子岛”)水道,沿拱北或“神父岛”(当指澳门半岛)而行,就可到达澳门内港入口处的娘妈角炮台。

赫德的记述无疑颇有价值,因为他指出了当时从广州至澳门实际上有两条常用的水道,一条是人们熟知的虎门水道,另一条则是“内河水道”,当地人称为“大黄滘”,英国人称为“百老汇河”。赫德在其游记中称“广州与澳洲、海南岛,所有与安南王国交界的中国沿海、东京(Tonkin)和交趾之间的当地贸易”都通过后一条水道进行,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这条“内河水道”在当时可能是除虎门航道以外,广州与澳门之间另一条相当重要的商船航道,却是毋庸置疑的。另据金国平、吴志良先生《1535说的宏观考察》一文中所引大英博物馆藏《中国诸岛简讯》:“从亚马港(澳门)取海道前往广州,可走两条路:一条叫内线,即沿著亚马港所在岛屿的西侧,途经香山,前往顺德岛。另外一条叫外线,即沿著亚马港所在岛屿的东侧,穿过一个小海湾,途经许多小岛,前往顺德岛。从右侧也可以去广州,返回可走同一路线。外线无东风,较快捷,因为没有内线那么多海潮。”所说与赫德略同。另据王頲教授研究,明中叶由香山县境经水路至广州有四条水道可通:“虎头门”南偏西的航线,也就是“金星门”水道,几乎是擦着本县的岛岸行驶;“鸡啼门”、“虎跳门”等两条水道,分别沿着“黄梁岛”的东岸、西岸航行;由前山水道西走磨刀门入香山内海便是澳门与“会城”的真正通道。看来,广州到澳门间的内河水道,至少从明中叶开始就为人们所熟悉并积极利用了。

中外史料与古旧地图文献互证法的应用:当然,广州到澳门间的“内河水道”,除了“大黄滘”和“百老汇河”这两个名称,在清后期也有人称之为省河西路,如林福祥即谓:“粤东由零丁洋入虎门,是为省河东路;由澳门入香山,是为省河西路。”大约“内河水道”是一个泛称,“大黄滘”、“百老汇河”和“省河西路”等名称则似乎分别是当地民众、洋人和官方所给定的不同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