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7824500000082

第82章 学生有攀比心理,怎么处理

许多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发现,孩子有时候要求买一些名牌的东西,吃、穿、用都追求名牌效应,当问他们为什么时,很多会解释说:“别的同学都是这样的,我就也要这样的,要不多不好意思呀!”其实像学生这样的攀比心理非常的常见,有的学生吃的、用的差了,就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学生的攀比心理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促使学生在物质享受方面向高档次看齐。当这种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便会有一种挫折感、自卑感。这种心理的存在,必然会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长期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既扭曲学生的心灵,又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更主要的是攀比心理的存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1.学生攀比心理的表现形式

(1)比物质水平:如比穿着,看谁的衣服是名牌;比学习用品,看谁的铅笔盒高档;比零用钱,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等。

(2)比家庭条件:如比谁家的房子大、装修档次高、父母当的官大、钱多、车子好,家中生活用品高档等。

(3)比外表长相:比穿着等。

(4)比荣誉:比谁在班里当的“官”大,比谁受教师的喜欢等。

2.学生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1)虚荣心、表现欲强。学生普遍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喜欢引人注目。因此,他们一有时尚的衣服、新潮的玩具,就会向同学炫耀;如果看到别人有比自己好的东西就不服气,要去买比他更好的。

(2)自我认识能力不够。由于年龄较小,学生还不清楚什么才应该是自己最大的拥有,因此一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由于缺少自信,因此便追求外在的物质方面的满足,以此寻求自己的骄傲资本。

(3)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随着人们经济生活逐渐富裕,一些腐败奢侈之风在媒体中的披露。孩子的心灵无意中受到了污染及负面影响。

(4)家庭教育的不当。现在不少家长溺爱之风很盛,不愿孩子受一点委曲,只要孩子开口,他们都会无条件地满足,而且千方百计地在物质上想比人家的孩子好。无意中流露出了互相攀比的思想与行为,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的形成。

3.减少学生攀比心理负面影响的策略

(1)故事教育,榜样引导

低年级学生普遍爱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心理需要的特点,用讲故事来引导学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骄傲的孔雀》这篇童话,主要讲一只孔雀以为自己很美丽,到处与人比美丽。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有工夫也没有心思与它比美丽,它很伤心。老马告诉它一个人只有外表美是不行的,要做对人们有用的人,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富有趣味的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达到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的效果。

(2)班会活动,寓教于乐

利用班队会进行教育的好处是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的教育往往是最生动、最有效果的,记忆也最为深刻。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师节的礼物》、《夸夸妈妈和爸爸》、《我跟同学比什么》等主题活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设计《我跟同学比什么》这一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互相攀比物质享受、长相外表之类东西的弊端,懂得要互相比学习、比进步。活动第一步,说例子:班上一个女同学,她来自农村,父母花了很多钱让她到城里学习,她却无心读书,每天与同学比衣服、比零食,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可她仍然不知悔改,每天向父母要钱,父母不给时竟偷拿别人的钱物。第二步,组织同学讨论:这位同学的行为是否正确,她错在哪里。第三步,每个同学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行为或想法。第四步,再次讨论,我们同学之间应该比什么。最后小结。通过这次活动,全班同学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了盲目攀比的坏处,明白了同学之间应该比学习、比进步、比能力、比努力,这才是有意义的。

(3)学科渗透,潜移默化

学科教学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科教学中特别在班队课与思想品德课中,应该努力渗透、适时引导,以达到潜移默化之功效。

(4)心理教育,个别辅导

攀比心理的引导与教育,应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如针对班里盲目跟随社会上互相攀比名牌的不良风气,上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名牌的书包能给我带来什么》。活动过程如下:第一步,请同学们说说书包的作用。第二步,教师从同学中拿出两种书包,一个是一百多元的名牌书包,另一个是二十多元的普通书包,然后从学习的角度问学生这两种书包有什么区别。第三步,请这两个书包的主人说一说不同价格的书包分别带给他们什么,特别是那个拥有名牌书包的学生,让他说说用这个书包是不是比其他同学多学到知识。第四步,引导同学们讨论:我们学生应该追求什么,是名牌的书包,还是努力的学习;是高档消费,还是优异成绩。最后,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得到的感想、体会。这堂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学生明白了名牌书包和普通书包在学习成绩的获取上,作用基本相同;优秀的学习成绩与书包的价格没有很大关系,而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态度。

有些同学存在的攀比心理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如一位女同学,长得很漂亮,经常得到大人的夸奖。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便逐渐注重起穿着打扮,并常以自己的美丽为骄傲,渐渐地学习上不求上进的苗头出现了。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一现象,对她进行了一次个别辅导。先以聊天的方式,逐渐把话题引到主题上;然后讲了一个“社会见闻”:有两个学生,一个长得很漂亮,穿衣服也很好看,但学习很懒,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因此成绩很差。另一个则相反,她家庭条件不怎么好,平时总是穿着很朴素的衣服,长相一般,但她学习十分刻苦,工作积极主动,由于品学兼优,深受教师和同学的喜欢。最后问这位女同学: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她一下子就脸红了,明白了教师找她谈话的目的,于是很快认识了自己平时的不足,明白了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谈话结束时老师说:“真才实学能让你更美丽、更可爱。”她很高兴地离去,辅导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研究成效分析

(1)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学生的攀比心理负面效应较多。在攀比过程中,他们的心理负担很重,有的学生经常担心自己比不过别人,有的学生只想让人家永远比不过自己,自己永远是最好等等。于是费尽心机,不思茶饭,疏忽学习。通过不断的引导与教育,学生们认识到了盲目攀比的可笑与幼稚,心理恢复平衡,内心从此宁静,思想重新纯洁,促进了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若让他们放弃内在的品质,去追求外在的条件,错误地将物质享受、家庭条件等当作是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不清楚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的很重要的事情——努力学习,这会影响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老师在引导与教育中,要努力让学生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所在,一个小学生首要应该做什么等等。通过家庭教育导读、班会活动、心理教育、学科教学渗透,使学生慢慢树立正确的攀比观。

(3)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受到家长欢迎

小学生的盲目攀比,直接造成了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为了穿得比别人漂亮、吃得比别人高档、玩得比别人潇洒,经常向父母要钱要物,父母虽然知道不好,但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心疼还来不及,迁就的家长多于引导的家长。现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了正确的攀比内容,他们就不会向父母乱要钱、乱花钱,为家庭节省了一笔开支,为家长减轻了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家长是打心眼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