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军和磊磊都是独生子女,深受父母的宠爱。他俩是同桌,但各自为政,互不相干,也不愿和其他同学交往。军军身体不好,经常病假,即使来了也只是在教室里坐着,和同学无话可谈。有同学找他玩,马上拒绝,害怕对方。磊磊也是独来独往,不爱搭理人,即使有人招呼他,也不屑一顾,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理睬他们。
军军和磊磊都属于不合群的孩子。他们在社会环境中显得害羞、胆怯、孤独、退缩,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朋友,怕见生人,更不愿意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愿独自一人呆着。心理学把这种不合群现象称为儿童社会退缩行为,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因为人是社会的实体,正是在群体交往的社会活动中,人才了解自己,认识别人,才有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不合群的孩子和缺乏社会交往的孩子,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卑感或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例如军军因缺课较多,成绩不理想,因此自卑感很强,总觉得低人一等,怕和周围人接触,怕受到别人嘲笑打击。因此,干脆独自一人不与人交往。磊磊却是另一种类型,因为聪明、机灵而经常受到大人夸奖,自以为自己是神童,觉得和同学玩是浪费时间,一个人看书有劲。不合群的孩子常常经不起挫折,适应性差,这给孩子以后特别是成年以后的学习、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
孩子不合群,是由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例如:气质属于“抑郁质”的人容易显得不合群。这种先天的神经类型的原因,人们自然是无法选择的。而后天的因素则与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了。不合群的孩子基本上生活在封闭式家庭环境中,家长不让他与邻居朋友接触;不让孩子到外面和其他朋友玩耍,担心会学坏样,染上坏习气。独生子女家庭又没有兄弟姐妹可结伴活动,结果除了上学,几乎整天关在家里,没有合群的条件。另外,孩子不合群与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有关,有的家长平时让孩子享受特殊的待遇,全家都为他服务。如果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心理就不平衡,自以为别人不关心他。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仅导致孩子脱离了周围的朋友与有趣的愉快生活,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进取心,甚至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因此,孩子不合群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家长和学校老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改变不合群的状况。
1.向孩子讲明合群的意义,认识到合群的重要性。首先要向孩子讲讲“合群”的好处。个人是生存于群体之中,依靠群体而发展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群体就没有个人。一个好孩子要学会敞开封闭的心扉,在群体中获得人生的乐趣。这需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特别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的闪光点。具有合作团队的精神,才能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2.帮助孩子建立群体的观念。家长要想方设法巩固和促进孩子的群体观念,让孩子从与不同类型的孩子合群做起,逐步扩大合群的范围。让孩子逐步与更多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锻炼。时间一长,自会有乐趣,有思想交流,有情感融洽,自己学会解决矛盾。通过交往活动,使孩子懂得合群的好处,增添合群的乐趣,不断扩大交往面。
3.参与社会交往。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例如到公园里和陌生的孩子一起玩电动游戏;在新村里主动和邻居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到少年宫或游乐场寻找小朋友一起活动。大量的交往机会是在学校里,可以和同班同学交往;和兄弟班同学交往;做小辅导员,帮助一年级小朋友建队;争取做图书管理员,为同学们服务;在兴趣小组里与兴趣相投的小朋友一起训练等等。身边交往的机会很多,家长只要做有心人,就可以培养孩子主动积极与别人建立良好的正常人际交往的习惯。
4.家庭教育不搞特殊化。在家庭中不要让孩子特殊化,要培养孩子与家庭其他成员以及与别人家孩子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即使发生矛盾也要冷静、宽容、谦让,千万不能无原则地袒护孩子,否则会使孩子无法在群体中自立。还要让孩子养成大家为我服务、我也要为大家服务的观念。帮助孩子克服自大和自卑心理,正确地认识自我和他人。
5.多鼓励孩子的进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看到孩子合群了,应该由衷地高兴,并热情地接纳他的朋友。即使朋友有些缺点,也不要粗暴地干涉。帮孩子分析,让他自己去权衡,千万要尊重孩子交友的权利。平时可以经常向孩子介绍一些同学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接近同龄伙伴,向他们学习。当孩子表现出点点滴滴的微小进步时,要充分肯定,使孩子逐步树立起自信心,渐渐地合群起来。
总之,孩子合群,喜欢交往的性格,是在交往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性格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家长要不懈努力,坚持数年,必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