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女生小蕊的班主任是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常常夸奖学习认真的小蕊,并说小蕊长得很像他的妹妹。从那天开始,小蕊脑子里尽是老师的影子。“如果我是老师的妹妹有多好!”脑子里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上课时,她只要一看到老师的眼睛,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小蕊感到管不住自己的眼睛,她越警告自己别盯住老师看越是想看,就是用手捂住眼睛,可仍旧感到眼睛的余光在看老师。她不知如何是好,学习成绩下降,变得沉默寡言。大伟是一个16岁的高一男生,由于外语比较差,教他外语的年轻女教师常常帮他补习功课。老师漂亮的容貌,银铃般的声音,还有身上散发的阵阵清香,令大伟不禁怦然心动,脑子里时时出现老师的面孔,并由此幻想出许多与老师恋爱的故事。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男女,逐渐注意到两性的差别,并对异性产生美好的感情,有很多青少年都会把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当成倾慕的对象,尤其是朝夕相处的老师,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牛犊恋”。
由于老师们大都有知识、有修养,比较成熟,再加上对学生们循循善诱,热情帮助,这很容易使男女孩子对其产生倾慕和好感。
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发是最根本的原因。异性老师身上优点更为突出,有成熟的人格和成功的事业,如果再加上英俊潇洒,那绝对会成为男女孩子爱慕的对象。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可能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为师生恋是很难有结果的。一是此种情况常常是单相思,即使自己爱得死去活来,对方一点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会认可;其次,老师们多数都已进入婚恋阶段,有自己的意中人,还有的已成家。
实际上,类似的“恋师”现象在中学生中十分常见。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是少男少女性意识、性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虽然它的产生对当事人的学习、人际交往、良好人格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但仍然不能否认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少男少女独立性的最高体现就是热切希望飞出“巢穴”,脱离父母的监护,在社会中驰骋。但是,少男少女的社会经验不足,活动能力又太差,在他们感到束手无策、茫然四顾时,身边那些有智慧、有才华、充满成熟美的长者,便自然而然闯入他们的心扉,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一般说来,这种对长者的迷恋会在一二年之内逐渐消失,逐渐过渡到把同龄异性作为眷恋、向往的对象。
学生出现恋师情结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般而言,中学生的“恋师情结”多属一种纯真的精神人格向往。中学生迷恋的异性教师,往往是那些仪表、风度、智慧和人格出类拔萃,对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爱,深受学生钦佩敬仰的人。如一位中学生谈到对自己老师爱慕的原因时说:“我希望做一个像他那样充满智慧、爱心和完美的人。”青少年在被崇拜对象折服的同时,通过模仿和自居机制,常常产生一种自我完善的迫切意向,表现出较高的进取心和行动的积极化。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迸发出饱满的热情,力求取得优异成绩,以引起这些老师对自己的好感和注意。中学生的“恋师情结”,透射出青少年对美好事物的纯真向往,具有一定积极的潜在动力作用。
2.心理的闭锁性和不切实际的虚幻单恋。“恋师情结”者大多具有闭锁心理,他们极少向父母、师长或同伴吐露内心的这种隐秘,把自己的情感深藏在心底,或是通过日记独自倾诉,同时将倾慕对象过分理想化。多数具有这种情感的学生,常会把这种感情发展为一种炽烈虔诚而又虚幻的单恋。这种理智与情感、幻想与现实、冲动与压抑的激烈思想斗争,常常搅得他们焦虑不安,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3.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与个性差异。学者认为“恋师情结”存在某些性别差异,一般以处于青春萌发期的少女居多。这可能是由于青春期的女孩对情感的要求比较深刻和细腻,渴望被人理解和保护,以及与男孩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差异有关。在个别差异方面,这种情感的发生以内向型的中学生居多,尤其是在社会适应不良、缺乏家庭温暖与关爱、性格孤僻的青少年中较易发生。
4.不稳定性。大多数青少年的“恋师情结”都是难遂其愿的。由于“恋师情结”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单相思,被倾慕的教师往往并不知晓,即使偶尔有所觉察,大多也能以一种慎重、得体的态度,巧妙地加以处理。所以随时间流逝,这种得不到强化的情感会逐渐淡化,只留下一缕美好而温馨的回忆而已。随阅历增长和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青少年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地崇拜偶像,甚至发现原先爱慕崇拜的偶像身上也有某些常人不可避免的人格弱点。这时,许多青少年开始能够比较理智地判断自己与对方在各方面的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差距。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他们原有的痴情会随自我意识的成熟而逐渐冷却消退。
掌握了学生产生这种情感的心理特征,如何对学生进行辅导呢?以下就是一些建议:
1.尊重学生情感,注意教育方式。“恋师情结”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可能产生的一种正常的阶段性心理现象。对于发生这种情感的中学生个人来说,它既有积极的内涵,又有某些负面影响。由于闭锁性,“恋师情结”客观上很少给集体或他人造成危害。但是,过度的情感压抑和持续的内心冲突,往往容易导致个体的自我心理失调,诱发某些精神症状或病态人格的发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家长和老师要理解学生的这种情感,以个别辅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同时,要把正面教育与暗示性引导巧妙结合,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智处理自己的情感。
2.提高学生评价能力,促进自我意识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自我评价与评价别人的能力,是减少和消除“恋师情结”发生的有效手段。心理教师可通过“我是谁”、“自画像”、“个性发现”等团体或个别辅导方式,提高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多关注那些识别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的青少年,帮助他们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防止他们误把某些品德不良的年长异性当作“英雄”崇拜迷恋,造成不良后果。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保护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的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天职。
3.组织集体活动,增加与同龄人交往。缺乏集体交往,与同龄人沟通不畅,是促发“恋师情结”的客观因素之一。学校、家长和社区应联合起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旅游、劳动、演出、文学社团、科技小组等),增加他们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促进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这对于转化和消除某些青少年的“恋师情结”具有积极意义。
4.通过模仿和升化机制,挖掘“恋师情结”的潜在动力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成长过程中的这种美好情感和追求理想自我的强烈动机,迁移到更有价值的精神领域的不倦追求中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个人情感的顺利转化,使心灵和情感得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正确教育和引导下,青少年“恋师情结”的消失和转化,无异于心理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青少年对自我的一次超越和重新发现。
青少年男女正常的异性交往对性心理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与多个异性同学保持友谊关系,就能更客观地看待对方,也能通过比较来明白异性真正的优点是什么。这样的少年男女,心态比较平和,内心充实,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不太容易钻牛角尖。反之,性格内向,朋友较少或根本没有朋友的人,容易陷入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极端,不容易从情感漩涡中走出来。
由此看来,为青少年创造更多与异性交往的机会,鼓励男女同学间发展友谊,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对他们性心理的健康发育实在是有益而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