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7823900000029

第29章 德育评价(4)

所谓学校德育评价亦称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指德育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校德育工作状态所进行的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

学校评价的主体一般是各级国家机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和教科研等专业机构以及学校自身,评价的对象是学校。评价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评价信息的反馈与调控,坚持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二)学校德育评价的内容

学校德育评价包括德育条件、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等三个方面的评价。

1.德育条件的评价。

德育条件包括德育规划、德育组织、德育环境、德育经费等诸要素,这是德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

(1)德育规划。德育规划包括德育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校德育工作以及整个学校工作起着导向作用。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性质要求和质量标准。不同学段的学校(大中小学)应根据党和国家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学校的实际分别确定本校的德育总体规划、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制定本校的分层次的德育规划、目标。德育工作目标的制定能充分反映学校领导班子的办学指导思想与德育决策水平。其评价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德育工作计划是把德育目标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组织方案、指标框架、工作环节和活动进程,反映了学校的实际管理水平。对工作计划的评价主要是看其针对性和导向性,重点是看其能否真正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而不流于形式。

(2)德育组织。德育组织包括德育机构、德育队伍和德育制度。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德育组织的建设状况。德育机构是保证实施德育目标,落实德育计划的必要的组织保证。在学校主要有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德育科研教学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等。评价德育机构主要看是否在党委(总支、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了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学校德育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有效开展工作。德育队伍是学校实施德育管理,开展德育工作、实现德育任务的骨干力量。评价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以及这支德育队伍作风是否扎实、分工是否明确合理。必要的德育制度是学校德育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保证,它反映了学校德育管理的水平。评价德育制度主要看其是否科学、全面、规范,看其是否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3)德育环境和经费。德育环境包括学校周边社区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时局环境、精神氛围等;也包括德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的德育设施、德育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社区环境、校园环境、心理环境、时局环境、精神氛围是实施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隐性因素。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校应该尽量利用正面影响,克服负面影响,营造一个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氛围。因此,评价学校德育环境既要看客观存在的校内外的德育环境状况如何,更要看学校为改善这种环境所进行努力的程度如何。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合理确定并保证德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评价的标准主要看经费是否足额,来源渠道是否畅通,使用是否合理、有效。

2.德育过程的评价。

学校德育过程包括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科研、德育建档等诸要素,它是学校德育的活动轨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面。评价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考察其德育工作环节及过程来总结经验、诊断误差、实施纠偏,达到鉴别、调控、强化和导向的目的。德育过程的评价在整个学校德育评价中居于最重要地位。

(1)德育常规。德育常规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依法治校、班级管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些学校德育的日常工作。依法治校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的要求,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它包括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制度管理学校;法纪的宣传教育等项内容。评价依法治校主要看是否依法,是否经常性地对师生进行法纪教育。班级管理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学校育人最主要最有效的形式是通过班级组织和班级活动进行的。评价班级管理主要看学校对班级德育工作的指导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班级德育的工作水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是学校德育的三个途径。教书育人耗用时间持久,作用对象面宽,渗透领域广泛,导向直接,影响深远。管理育人要求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要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着眼教育、从严要求、注意方法,使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服务育人反映了以学校为主体的育人意识,它不仅是指学校后勤员工的感化作用,校园环境的净化作用,也指广大教职工的表率作用。评价这三项指标主要看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和表率作用。

(2)德育活动。德育活动包括校内活动、校外实践以及心理咨询三个方面的指标。它是学校德育过程管理的核心,反映了学校德育管理的动态水平。校内活动主要有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礼仪活动、突发性的教育活动等形式。在高中阶段还有业余党校活动。在大学阶段有党课学习小组活动等具有大学特点的活动。校外实践主要有校外兴趣小组活动、德育基地活动、家校联系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形式,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德育的认知水平,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评价这两项指标要看其是否具有导向性和常规性,其质量水平如何。心理咨询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处于不同年龄时身心发展所进行的心理教育而提出的评价要求。这是考察学校关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造就未来时代需求的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一种导向、强化指标。心理咨询是近年来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这项指标的评价主要看是否经常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否定期举办心理辅导讲座。

(3)德育科研和建档。学校德育工作与德育科研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这是因为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德育科研搞得好,抓住了德育的规律,用于指导德育工作实践,就会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反之亦然。重视并抓好德育科研是学校领导管理艺术的重要体现。德育科研包括专题研究和学科渗透两项内容。对这项指标的评价主要看科研成果及其运用的情况。德育建档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结果处理和档案建设这两项内容。设置德育建档这个评价指标主要是考察学校德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3.德育效果的评价。

学校德育的全过程一般要通过德育效果表现出来,评价一所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优劣,对一所学校的德育状况进行“德育诊断”,德育效果占有重要位置。德育效果集中体现在校风校貌、师生品德和社会评价这三个方面。

(1)校风校貌。校风校貌是学校德育各要素作用的综合反映,也是学校德育阶段性预期目标达到程度的一种生动表述。校风校貌包括校园风气和师生面貌两项内容,对这项指标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师生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氛围是否好;集体舆论是否健康;学校凝聚力是否强;师生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是否正确。

(2)师生品德。学校除了要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外,还要持续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师生品德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考察学校德育工作是否落实的试金石。对这项指标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看其进步的幅度及在同类学校中所处的地位。

(3)社会评价和学校特色。学校是社会化的学校,学校德育工作应该追求良好的社会效应。在评价这项指标时,要注意全面性,抓住主要方面。此外,学校德育工作特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评价学校特色要注意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三)学校德育评价的实施

学校德育评价既是一个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的过程,又是一个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过程,还是一个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调控和改进的过程。在评价时,既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注意评价结果的导向性。

一般来说,学校德育评价无论是自评还是他评都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评价准备。

评价前充分的组织和准备,是评价顺利进行并保证其结果客观公正的必要前提。做好评价准备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机构、明确分工。学校要建立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在校长(党委)领导下,由政教处(德育处或学工部)具体组织实施。

(2)优化队伍,培训提高。建设一支稳定的、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德育队伍,是做好德育评价工作的组织保证。

(3)宣传发动、协调关系。要做好教职员工的宣传发动工作,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

(4)疏通渠道、保障实施。要疏通好管理渠道和经费渠道,建立评价工作的激励机制,保证德育评价严肃认真、科学公正地顺利进行。

2.确定评价目标。

在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价时,应根据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工作的重点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针对性的评价目标,拟出针对性的评价方案。学校德育评价指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努力方向,其涉及面很广。在确定评价目标时一定要区分重点和难点,明确评价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要求,并可根据工作要求,设计出新的评价指标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

3.选择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的方法很多,在评价实践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灵活选用。在信息收集阶段主要采用表格测评法、走访座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资料查阅法,以及现场观察、观摩法等。在信息整理阶段主要采用比较参照法、统计综合分析法、反馈调整法等。在结果汇总定性阶段主要采用模糊综合测评法和评分、评等、评语综合法。从总体来看,要坚持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经常性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客观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4.收集整理信息。

这是评价实施的核心阶段。主要是根据评价的目标要求,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来收集各种德育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测评。收集信息时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整理信息时要注意做好分析综合的工作,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要害。在做出结论时,常常是用数值表示的。但只用数值表示,这并不能科学地反映评价结果,因此,需要把定性语言描述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并以定性分析来说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5.处理相关的问题。

由于评价对象和评价者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评价工作的主持者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出现情感效应、定势效应、晕轮效应、自卫效应和诿过效应等不良现象,使评价结果真实可靠。同时,要对评价结果作出妥善处理,以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并写出评价报告,为评价对象改进工作和上级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班级德育评价

(一)班级德育评价的涵义

班级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或学习专业,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的接受德、智、体、美、劳等教育的基层单位,是学生赖以成长的、相对稳定的中观人际环境。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因此,班级德育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评价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所谓班级德育评价,亦称班级德育工作评价,是指德育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班级德育状态所进行的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判断。班级评价主体一般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德育机构以及班级自身,评价的对象是班级(包括班主任),班级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反馈、调控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鉴定功能,优化班级德育工作,明确方向,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班级德育工作不断改善,最终达到预定目标。班级德育是整个学校德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班级德育评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