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杰出经理人7大营销新手段
7823400000026

第2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舍掉顾虑上阵

·黄金寓言·

哥伦布年轻的时候,曾经过着海盗生活。这在当时不是值得惊奇的事,因为当时一些良好的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海盗船上去工作,使孩子可以增长一点见闻,品尝人生,而且还可以赚一点钱。

在他们看来,只要这种事情不被官方捉住,也就无所谓羞耻与卑贱,要是不幸被逮着了,也只好自叹命运不济了。

还在求学的时候,哥伦布偶然读到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圆的,他就牢记在脑子里。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后,他大胆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圆的,他便可以经过极短的路而到达印度。许多有常识的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取笑他的想法。因为,他想向西方行驶而达到东方的印度,岂不是是痴人说梦话吗?

他们告诉他: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然后又警告道,你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你的船将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这不是等于走上自杀之途吗?

然而,哥伦布对这个问题很有自信,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让他实现这个冒险的理想,他想从别人那儿得到一点钱,助他成功,但一连空等17年,还是失望,所以他决定不再向这个“理想”努力了。

由于他忧虑和失望的事太多了,竟使他的红头发完全变白了——当时他还不到50岁。灰心的哥伦布,这时只想进西班牙的修道院,去度过后半生。正在这时候,罗马教皇却怂恿西班牙皇后伊莎贝露帮助哥伦布。教皇先送给哥伦布65元,算是路费。但他自觉衣服过于褴褛,便用这些钱买了一套新装和一匹驴子,然后启程去见伊莎贝露,沿途穷得竟以乞讨糊口。皇后赞赏他的理想,并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项冒险的活动。

麻烦的是,水手们都怕死,没有人愿意跟随他去,于是哥伦布鼓起勇气跑到海滨,捉住了几位水手,先向他们哀求,接着是劝告,最后用恫吓手段逼迫他们去。

另一方面他又请求女皇释放了狱中的多名死囚,答应这些死囚如果冒险成功,就免罪恢复他们自由。一切准备妥当,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一个划时代的航行。

航行没几天,就有两艘船坏了,接着剩下的一艘船又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哥伦布亲自拨开海藻,才使船得以为继续航行。

在浩瀚无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67天,也不见大陆的踪影,水手们都失望了,他们要求返航,否则就要把哥伦布杀死。哥伦布用鼓励和强压手法,总算说服了船员。

天无绝人之路,在继续前进中,哥伦布忽然看见有一群飞鸟向西南方向飞去,他立即命令改变航向,紧跟这群飞鸟。因为他知道海鸟总是飞向有食物和适应它们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预料到附近可能有陆地。果然哥伦布很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当他们返回欧洲报喜的时候,又遇上了四天四夜的大风暴,船只面临沉没的危险。在十分危急的时候,哥伦布想到的是如何使世界知道他的新发现,于是他将航行中所见到的一切写在羊皮纸上,用腊布密封后放在桶内,准备在船毁人亡后,使自己的发现能够留在人间。哥伦布他们总算很幸运,终于脱离危险,胜利返航了。

哥伦布的探险成功了。

虽然哥伦布甚至不知道自己发现的是美洲新大陆,他还以为,自己是发现了一条到达印度的新航路而已,而把美洲红皮肤的土人,也称呼为“印度”,但他那种无畏、勇敢和坚持到最后一秒钟的精神,却值得作为我们的模范。

直击销售:

在松下幸之助辉煌的一生中,最具决定性的日子是1917年5月15日。这一天,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辞掉了令人羡慕,还没干满两个月的电灯公司检查员工作。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难险阻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旅途。

当天,松下幸之助起得很早,把辞职的理由在心里念了一遍又一遍:“不要犹豫,男子汉要有决断的勇气!”

这天,主任原本打算派他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还没开口,松下幸之助就将写好的辞呈交给了主任。

主任接过他的辞呈,非常吃惊,疑惑不解地问道:“松下君,我并不想挽留你。但是,你今年开春才升任检查员,辞职不是太可惜了吗?公司对你这样器重,你是前途无量呀,你辞职后能做什么呢?坦率地说,我不是泼你的冷水,而是认为这根本行不通,你可得三思而后行啊!”

松下幸之助听完主任这番话,信心有点动摇了,觉得自己的辞职确实是太冒失了,但他很快镇静下来了,用果断的口气说:“谢谢主任的关心,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还是让我辞职吧。”

松下幸之助辞职的决定确实使人费解。他十五岁入电灯公司,由于技术精湛,二十二岁就当上了检查员,该公司还没有过像他这样年轻的检查员。公司对松下寄以厚望,谁想得到,他竟然放弃金饭碗,执意要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其实,松下幸之助从见习生涯开始,就有了创业念头。

松下幸之助十五岁进入电灯公司做见习生,这里的见习期通常要半年至一年,松下因为好学上进,只三个月就被提升为内线员。他的脱颖而出,令众人不敢小觑。

松下幸之助认定电气是个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因而在技术上更加精益求精,并且立下“要以此发迹”的野心。

那时的电气工都以求知为新潮,他也下决心读夜校,经过一年的努力拿到了预科文凭。接着,他又进了电机科就读。

这种学习跟他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但松下幸之助却感到极为困难,因为,他只接受过四年正规的小学教育。

于是,他知难而退,中途辍学了。

他的父亲松下正楠安慰他:“只要做成大生意,你就可以雇用许许多多有学问的人为你服务,因此,不要在乎你有多少知识。”

后来,松下幸之助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松下幸之助的内弟井植薰,曾任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的社长,他是这样评价当时松下的行为的:“在常人看来,电灯公司的检查员是个稳定的铁饭碗,而松下却感到寄人篱下,压制了自己的能力。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奠定了松下幸之助创建巨大事业的基础。”

的确如此,松下幸之助认定自己决不是小河沟里的泥鳅,创业的野心一直在他的脑海里翻腾,为了自己的远大目标,他选择了自己熟悉的行业,一步一步从头做起。

生产电气器材必须设立厂房,但松下幸之助的自有资金还不到一百日元,又从朋友和原来的同事那里借到一百日元,这才勉强解决了办厂的资金,厂房就设在自己一家人居住的简陋平房里。但是,松下由此起步,终于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松下电器,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企业家。

能取得后来的成就,按松下自己的说法是因为他的运气特别好。

但是,日本的电器商是如此之多,运气为什么独独钟爱松下幸之助,而不降临别人身上?

著名企业家井植薰对松下的“运气说”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诠释:“人生(对于男人来说,实际就是工作)只有依靠一些重大的转折机遇,才能实现固有的价值,而转折机遇不是上天恩赐的,它来自于像松下幸之助这样孜孜不倦的追求。”

松下幸之助在漫长的创业路途上,当然也碰到过许多艰难和曲折,但在他人生的每一个紧要关头,都能逢凶化吉,即使有时出现错误的判断,最后也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事实上,松下电器王国不是凭运气缔造的。作为这个王国的决策者,松下幸之助有许多过人之处。他除了拥有商人的精明,还潜藏战士的斗志、军师的谋略、政治家的远见和将军的果敢。

享誉世界的“松下电器王国”,实际上是由松下幸之助所具备的许多优秀的素质构建而成的。

松下幸之助成功的实例告诉了推销们这样一个道理,工作除了要有限定的目标外,还要有非凡的野心。因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越高,人生之路才会出现超越前人的非凡风景。

销售感言:

任何一次推销工作,推销员都应具备一种悲壮的牺牲精神,“不成功,则成仁”,当然这样说有点严重,但有些人往往会这样想:这个不成功就罢了,反正还有下一个客户。这种想法有了,就减小了成功的机率,可见,切断一条退路,就相应地多了一份机会。

野心是迈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动力。一个处处都为自己设想好了各种断路和失败的借口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同样一个目光短浅、缺乏冒险精神的推销员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