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奇主政艺昌闽剧团,驾轻就熟,像驾驶一艘装备精良的舫舟,遨游八闽大地演出市场的河海。在他的引导下,60多名演职员,抵达一个又一个风光旖旎的乡戏港口。他敢于投入,花百把万元资金,购置了小车、大巴客车各一辆,改善了现代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设备,有了宿舍和排演场,职员有了温暖的家,演出早出晚归,晚出早归,居有定所,饮食温饱,于是精神抖擞,把戏演得气象万千。社会进步了,群众日益增长对物质文化的需求,特别在人口比较集中、经济发达的侨乡,日久弥深,艺昌的精彩演艺,不期然走进了百万闽籍乡亲的心中。有的一连上演几十场闽剧。这些演出,自然成了文化下乡实事、喜事、热闹事。如谁家结婚,老人祝寿,孩子生日,出国出境移民劳务,开网吧办企业做生意赚大钱,干啥都要谢戏,捐款献戏成了乡风民俗的时尚,简直与鲁迅笔下《社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剧场即市场,源远又流长!”抱着这种理念,敷之一双犀利、前瞻的眼光,王文奇摸爬滚打,在传统闽剧中卓有成效,闯出一条阳光道。剧目好中选优,不吝高薪聘任名家主演生、旦、净、末、丑等多种角色,演艺精益求精,连同编导谋略,音乐设计,舞美布景等同样人尽其才,各领风骚,配合默契,产生轰动效应,使人感到团队和谐的情韵。传统剧目,推陈出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强的有《白扇记》、《金龟母》、《天豹图》、《明君贤后》、《白蝶香柴扇》等。2002年,《淑女情》参加福建省第七届民间戏剧大赛,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凸现爱情的感伤,悲剧的结局震撼人心,表演精彩纷呈,博得了观众好评,荣获优秀演出奖。当时闽剧界老前辈、老艺人刘小琴、李小白、唐秀山、倪小玲、叶巧云、杨铁城等应邀观看演出,赞赏该团演员精神饱满,阵容较强,行当时新,台风严谨,不愧是榕城地区民间职业剧团的佼佼者。王文奇因此成了全省闻名的年轻闽剧家,闽剧滋养王氏家族发家致富,下洋王厝里成了闽剧专业村,王氏族亲三分之二从事文艺表演。王文奇事业有成不忘回报桑梓,近年族人献资百多万元人民币,兴建了王氏宗祠。王文奇慷慨解囊,并欣然命笔题联“梨园妙舞百态千姿开眼界,艺苑清歌南腔北调掘胸怀”,以金饰牌匾镶在宗祠一对顶梁大柱上,寄托了对闽剧深厚情怀。
王文奇身先垂范,既是一个领导有方的指挥员,又是一个称职的勤务员,实践着“文德文风击节剧坛企祈百世其昌,奇人奇事横戈艺海遥祝一帆风顺”温馨的梦。当我看到他所撰论文《花开沃土,根扎民间,介绍福建省连江县艺昌闽剧团》,在“新世纪第二届全国地方戏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宣读和发表的荣誉证书,不由得感慨万千。如今时代进步,人的观念也在变化,过去,喜欢看闽剧的多是中老年人,而现在,艺昌人演闽剧,年轻人也很有兴趣,乡土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发扬光大。我们福州人乡情乡心浓烈,一到春节过年,归心似箭,总是扶老携幼,从五湖四海回乡团圆,除了探亲访友,还喜欢看地方戏闽剧过过瘾,有的戏迷甚至把艺昌闽剧好的片段,录音磁带、碟片,带到海外或港澳台等地区,爱听就听,爱看就看,跟亲人共赏乡戏愉乐。
走进王文奇剧团,不论是排练,还是演出,平时准军旅生活的紧张、团结、严肃、活泼作风令人信服。一个意气风发、短小精悍、生龙活虎、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团队,在福州百家专业、民间剧团激烈竞争中茁壮成长,处处流溢乡音乡情,辅以现代演出手法,突破传统题材的局限,与时俱进地创新,融艺术表演于时代主旋律中,不愧为一支文艺战线轻骑兵。
2007年1月11日
兰金泉精制“黑珍珠”
连江长龙,有畲族同胞2000多人,主要从事茶叶生产。这里是久负盛名的产茶区,出好茶的地方。一位日本友人说:“这里青山绿水茶叶飘香,是个风水宝地。”
长龙的茶叶,早就闻名于世。1910年,长龙的“鹿池茶”曾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银奖;2007年,长龙的畲峰乌龙茶又荣获全国第七届“中茶杯”乌龙茶类一等奖。2011年10月,在台湾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茗茶评比会上,长龙的“黑珍珠”乌龙茶再次力挫群雄,品质登极,荣获桂冠。消息传来,茶农奔走相告,整个茶乡沸腾了。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一点不假。长龙是个山区,山高、水清、雨沛、雾重,光照明丽,土壤肥沃,得天独厚。自然环境固然是出好茶的先决条件,然而要出名茶,则事在人为,与种茶人、制茶人关系重大。兰金泉就是一位制茶高手,一位与茶结缘的农艺师。
1959年,兰金泉出生于连江县长龙镇总洋畲族山村,现任福州喝好茶茶业有限公司厂长、技术总监。他于1982年毕业于晋江地区农校,回到故里后旨在改变故乡长龙茶叶品种单一、老化等落后面貌。他一心事茶,潜心钻研,达到入痴入迷境界。他在产好茶的基础上,创出名茶。“黑珍珠”,就是他呕心沥血制出的名茶。于是,兰金泉被聘为国家一级评茶师、农艺师,成了山沟沟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兰金泉事茶之路并不平坦。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刚从校门进家门再到山门的他,虽然满腔热情想为家乡茶叶振兴做点事,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事与愿违。那个时候,乡亲们还是坚持传统的茶种和种植方法,施肥喷药,手摘炭焙,粗制滥造,茶叶多项指数往往超标,质量上不去,茶叶滞销,茶农亏本了。兰金泉也从中尝到了苦头。为了转变生产模式和种植技术,发展茶叶生产,兰金泉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党的优惠的民族政策,决心闯出茶叶生产与制茶的新路。于是,他三顾茅庐,专访茶界泰斗张天福,拜省茶叶科学研究所陈荣冰所长为师,又“三上桃山”,为茶农举办茶叶培训班,提高茶农整体素养,带领茶农走科技兴茶之路。
“说千道万,不如实实在在做一样。”2005年,根据种有机茶的技术规范要求,兰金泉在故乡荒山上新开垦了50多亩茶园,试验引种乌龙茶良种金观音,以点带面,起科技示范作用。结果,试验成功,让茶农看到了实效。于是,兰金泉把良种良法推广到全镇1000多亩乌龙茶园的种植上。与此同时,他开办了畲峰茶厂,形成生产、精制、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接着,他把种植名茶“黑珍珠”作为“重点工程”,从生态环境到制茶质量道道把关,实行现代科学管理,一点也不含糊。经过3年艰苦奋斗,终于攻下了“黑珍珠”种植与制茶难关,使它成为茶商喜爱的热销名茶。2008年10月,茶界泰斗张天福和县委书记刘嘉水专程到畲峰茶厂考察黑珍珠的制作情况。清香扑鼻、品质兼优的“黑珍珠”脱颖而出,得到张天福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