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希利尔讲世界史
7818300000027

第27章 世界的主人亚历山大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20岁时会在哪里?做些什么呢?可能那时候你正在上大学,可是20岁的亚历山大已经成为了马其顿和希腊的国王。这位杰出的年轻人觉得他的王国太小,他要统治整个世界。于是,他踏上了征服世界的道路。

亚历山大第一个要征服的就是在150年前曾经侵略过希腊和马其顿的波斯,他要让这个昔日的侵略者为他们当初的侵略付出代价。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出击。在他的领导下,军队势如破竹。很快,部队就穿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到达亚洲,击溃了前来应战的波斯人。

面对胜利,亚历山大并没有骄傲和自满,他下令乘胜追击。很快,亚历山大和他率领的军队到达了一个名叫弗里吉亚的地方。在那里,亚历山大听到了一个传说——在弗里吉亚的庙宇里有一个神奇的结,叫“戈尔迪之结”。据说,谁能打开绳子上那个奇怪的结,谁就能征服波斯。

亚历山大听完这个传说后,便来到了系着绳结的神庙。他拿起那个奇怪的结看了看,发现它根本不可能被解开,于是他果断地举起宝剑。一剑挥下,绳结被亚历山大砍成两段。亚历山大干脆利落的行为,在今天被称为“快刀斩乱麻”,意思是人不被细节纠缠,干脆利落地解决问题。亚历山大在斩断了戈尔迪之结后,继续他的征战。他的部队有如神助一般所向披靡。很快,他便征服了庞大的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从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身上,学会了治理国家的方式。他征服波斯后,就在那里普及希腊语,推行绘画和建筑的技巧以及他恩师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希腊哲学先贤说过的名言警句,他甚至还将希腊全民竞技运动会带入了波斯。

征服波斯并没有让亚历山大觉得满足,他很快便将目光投向了埃及。似乎再没有什么能阻挡亚历山大的征伐脚步,他的军队很快就攻占了埃及。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亚历山大大帝在尼罗河入口建造了一座城镇,并用自己的名字给这座新城镇名命。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海港城市亚历山大。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期间,亚历山大城的海港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海港之一。

在亚历山大城的港口处,有一座名叫法洛斯的小岛。亚历山大命人在岛上修建了一座高大的法洛斯灯塔,这座灯塔有30多层。30多层的高塔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出色,但我们必须考虑当时人们的建造条件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好,建造一座这样的高塔实在是一件宏大的工程。

每当塔上的灯亮起的时候,光芒穿越重重迷雾,几十千米外的人都能看见。人们考虑到法洛斯灯塔的高大和在当时技术条件下修建的艰难程度,因此把它列入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亚历山大对陌生的土地、陌生的民族总有着强烈的征服欲望,他不断地向东方前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走远一点,再走远一点,亚历山大和他的部队已经离马其顿和希腊越来越远。

亚历山大从来不在任何一个地方久居,在他看来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故乡。很快,10年过去,亚历山大带着他的部队到达了印度。这时,亚历山大已经30岁。这时,那些跟随亚历山大东征西讨的战士已经开始思念家乡。他们与把世界当成故乡的亚历山大不同,他们渴望回到希腊,回到自己的家里。他们生怕此时如果还不归乡,大概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与朋友。

于是,亚历山大带着思乡的将士,踏上了回归希腊的旅程。此时,在大多数希腊人看来,他们所能知道的所有地方都已经被亚历山大征服,因此,希腊人认为,亚历山大是世界的统治者,于是他们把亚历山大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踏上归途的亚历山大最终没能回到希腊。公元前323年,他路过巴比伦。在这座曾经荣耀一时的城市里,亚历山大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庆祝自己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可是,就在他高兴地享受宴会的欢乐气氛时,他却突然死去。这一年他只有33岁。

纵观亚历山大的一生,他的征战使他所领导的希腊和马其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不论是辽阔的疆土,还是所向披靡的军队,亚历山大都足以令历史上的许多国王黯然失色。亚历山大不仅仅是一位开明的帝王,更是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和军事家,缔造了前人无法想象的辉煌业绩。

亚历山大曾娶过一位名叫罗克珊娜的波斯女子。尽管她为亚历山大生下了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孩子却在亚历山大死后才出生。因此,亚历山大缔造的大帝国没有继承人。

于是,人们便遵照亚历山大的遗言,在他的将领中间举行比武,从中选出最强大的人,作为下一任统治者。

比武产生了四个获胜者。一个帝国不可能由四个国王来领导,于是,他们决定把完整的帝国分为四份,每人统治其中之一。由于这四人并不如同亚历山大大帝那样英明神武,因此除了当时统治埃及的托勒密一世将埃及治理得井井有条外,其他地方的统治者都因为不会管理国家,而令他们的国家土崩瓦解。由亚历山大大帝建造的帝国就好像一块大岩石裂成了几份,然后被风化成细沙,风一吹,呼地一下便消散了。

“藏宝箱里的日记”——亚历山大图书馆

除了著名的海港及灯塔,亚历山大城还拥有当时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在图书馆里,书都是用木棍卷起来的卷轴,卷轴上的每一个字都是由作者或者抄录的人一笔一笔写上的。

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建造者是托勒密一世。托勒密生活在公元前367年至公元前283年,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在亚历山大的帝国分裂后,他当上了埃及的法老,把都城定在了亚历山大港,并在该地修建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大约建于公元前259年。埃及的历代国王都以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为目的。据说当时每一艘进入亚历山大港口的船只都要被搜查一遍,只要在其中发现图书,就一律收入亚历山大图书馆。

很快,这座图书馆拥有了大量珍贵的藏书:有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有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作品真迹原件;有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手稿真迹;有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手迹,等等。据说图书馆藏书最多的时候,有各类手稿50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