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些记者写稿,没有素材的时候很苦恼,有了素材的时候也苦恼,为什么?是因为不会选择素材。选材的过程,其实是记者对采访到手的新闻材料做一个再认识、再鉴别、再取舍的过程,目的就是把紧扣主题的新闻素材提出来。打个比喻,主题好比一根针,素材就是线,所有的线要绕着针走,而不是绕着绕着就绕开去了回不来了,这样就会乱起来。新闻主题一经确定,采访本和材料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果断舍弃。
多一些“三农”新鲜稿
一般我们说的股民,都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股东,而农民也成了“股东”,的确是件新鲜事。我们做新闻,抢的就是新鲜,今天一版头条《6500名“农民股东”笑开颜》就是一篇很新鲜的报道。
新鲜在哪里?首先是题目新鲜吸引人,我们常说新闻标题是“眼睛”,这篇稿子用“农民股东”这个新农村建设中的新鲜事物作点题,非常醒目,吸引读者。
其次是内容组合新鲜,稿子不长,千字左右,但把当湖街道的曹杨、三北两个村两种不同的农民分红的内容组合在一起,体现了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多样性。比如三北村是我市首个进行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造的村,2006年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里的农民成了合作社股东。村里投资700多万元建造了5幢标准厂房用于出租,年收入可达96万元,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也能让“农民股东”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也能够坐享村里分红。
最后是说变化说得新鲜,报道引用市农经局农经总站站长的原话,对“农民股东”这件新鲜事进行了点评:“没有股改之前,村集体产权人人有却等于人人没有,一笔糊涂账。而城市近郊土地被大量征用的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较富,农民群众对集体资产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方法更为关注,股份制改造后,将集体资产量化到人,通过资产运作让农民坐收红利。”
加快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在平湖的具体落实,这篇报道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切入点,最终落脚在如何探索新机制、新方法,提高农民收入。“三农”报道内容非常多,很多新闻淹没在大量的农村“四季歌”中,如果不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没有认真梳理发生在农民身上的新鲜事,记者就很可能与这样的好新闻“擦肩而过”。
希望在审稿时,多看到一些这样的新鲜稿。
(2008年1月3日)
这篇新闻还是“空手而归”
今天二版“新闻双周刊”,是记者探访我市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后采写的《不要让来平湖的游客“空手而归”》。稿子选题非常好,标题也很吸引人,做得也比较及时。
先来看看做这篇深度报道的背景:市旅游局最近牵头召开了一次旅游商品开发座谈会,我市不少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会上,许多人认为我市的旅游商品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后,遇到了瓶颈。记者想通过这次座谈会,为平湖和旅游商品开发给出一些答案。整篇稿子从瓶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产生的根源又在哪儿、如何才能破解这些难题三个问题入手,以“有多少商品让游客动心?”“旅游商品为何长不大?”“旅游商品突围路在何方?”三个小标题,把通过大量调查采访获得的信息呈现给读者。但是直到看完“旅游商品突围路在何方”这最后一段,仍然是停留在“路在何方”,绕了一圈,还是把问题抛给了读者。
从新闻价值分析,我市旅游商品市场的确是个短板,而且存在已非一朝一夕。比如东湖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游客在游览之余,想带一件有关东湖的纪念品回家都不能如愿,景区里销售的明信片、扇子、风铃等都是景区通有的“大路货”,没有平湖特质。旅游商品品种单一,缺乏平湖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购物点建设存在“小、弱、散”现象,是我市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样的深度报道,应该是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一个热点。而这一现象,从政府层面和百姓层面都已经熟知,需要的是我们党报记者如何通过调查采访,给政府决策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谋。记者也试图用“旅游商品突围路在何方?”这一重点章节来抛出一些独特观点。记者除了交代政府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扶持企业开发旅游商品政策外,还采访了旅游部门负责人和一些专业人士,但说的内容都是官方表态或者笼统的举措,了无新意,更无建设性可言。看来,读者读完报道后,对平湖的旅游商品未来,还是“空手而归”。
“新闻双周刊”版面是一个聚焦热点、关注焦点的深度报道栏目。深度报道不仅要发现问题、揭示现象,更要给出思路、提供答案。这个答案,一方面可能是从记者或者媒体的角度去解读和启发,另一方面通过记者对专业部门、权威人士的采访来给出答案,而不是泛泛而谈、隔靴搔痒,甚至无病呻吟。
(2010年8月20日)
用心做好这道“鱼菜”
连续三期,一版推出了“透视西瓜灯文化节系列报道”,这组深度报道为为期一个月的西瓜灯文化节画上了一个句号,留下了一些思考,我将这组报道称为最后一道“鱼菜”。
在我市农村,农家招待客人上菜时有个习惯,就是最后上的一道菜是鱼,客人要是吃到主人烧的鱼上桌了,说明没有其他菜了,最后上的这道“鱼菜”一般都做得“浓油赤酱”,非常入味,既是年年有余(鱼)的谐音,也是一桌菜的终结。这组系列报道就是这样,一方面浓墨重彩,深度总结,给明年的节庆活动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是传递了节庆活动已经结束的信息。
西瓜灯文化节是我市的传统节庆活动,群众参与度高,持续时间长,如何做好节庆的报道,也是需要我们采编人员费一番功夫。今年的这组系列报道应该说就是一个突破,让热热闹闹的节庆活动,在静下来之后,能够“余音缭绕”留下一些思考。
一起来看看这三篇系列报道。开篇之作《群众的节日·百姓的舞台》,题目很平实,内容很翔实,反映了“群众的节日”这一主题,一只瓜灯,一城之乐,水上嘉年华、湖畔音乐会、西瓜灯雕刻赛成为百姓的免费文化餐。特别是百姓风采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成为群众的“露天歌厅”,开放式的互动,给百姓带来了欢乐,报道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打造无门槛的百姓舞台”,这也正好回应了政府倡导的节俭办节理念。第二篇《灯节“支点”撬动经济创新》,记者从一盏瓜灯切入,以灯为媒,借助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客商投资,这也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新闻解读。最后一篇《打好“文化牌”提升“软实力”》,记者以思考者的角色,透视地方文化节如何通过持续的节庆文化活动,形成文化品牌,增强文化涵养,提升一个地方的“软实力”,继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硬实力。
这道“鱼菜”,从新闻综述的角度来看是成功的,但从深度报道的内涵来看,还是显浅,写现象篇幅过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偏少。当然,这跟记者的知识积累和写作功底有关系,但如果学会“借力”,在每篇稿子中约请参加这次节庆活动的部分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投资商来点评、提炼,可能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引导力,也提升了深度报道的主题。
(2010年9月29日)
经济报道可以做得更“活”
最近一周,经济报道的量有明显的增加,比之前的内容也有更多亮点,小切口反映了发展大主题。
《农民合作社有了自己的“钱柜”》一稿就做得不错,新闻点很好,挖掘得也比较深,讲的是平湖成立新当湖资金互助社,成为嘉兴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今后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遇到资金上的困难,可以找互助社帮忙。此稿以互助社这一农村新生事物诞生为切入口,把新闻事件置于“新仓经验”的大背景下。
“新仓经验”是平湖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1955年,毛泽东同志对平湖新仓供销社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的“新仓经验”进行了批示,“新仓经验”由此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对我国合作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仓经验”的精髓就是合作互助。这篇稿子以此为背景,一方面体现了平湖对“新仓经验”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对“新仓经验”的创新,稿子的立意一下子就提高了。同时,记者还交代清楚农民资金互助社不是“民间集资”,是经过省银监局批准设立的,确保了新闻的权威,打消了农民的顾虑。
另外,《国税收入“晒”出转型发展变化》这一稿子角度选得很好。“全球百件衣,平湖有其一”,平湖是服装大市,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但记者从国税收入的数据对比中发现,传统产业正在联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共同发展,外贸出口增长快速,折射出口型产业的成长,而个体税收入的增加,说明百姓的消费结构等正在发生变化……虽然是一篇700字左右的稿子,但写得很扎实,把生硬的数据通俗化。
经济新闻是党报的一项重要宣传内容,与其他新闻报道相比,其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县级党报,每年的经济报道体量很大,很多经济报道都显得中规中矩,程式化呈现。而今天审阅到的上面两篇经济报道,记者打破了老框框,不再“干巴巴”,写出了一点新意,提升了经济报道质量。
创新经济报道,对采编人员的要求很高,不但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宏观、微观经济的脉搏,还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把小地方的经济现象与大市场的经济脉络联系在一起“同频共振”,这样在经济题材的把握上就可以做到准确无误,在写稿时找角度、抓趣味、说通俗,这样的经济报道一定不是刻板的,而是“活生生”的。
(2011年1月19日)
跳出总结写消息
市“两会”召开之前,一般都要做一些成就回顾报道,但这次对人大、政协一年来的工作亮点回顾报道,总结的味道很浓,或者说就是一份总结。
市人大常委会一年的工作亮点回顾题目是“推动发展 倾心为民 务实履职”,又用推动发展、倾心为民、务实履职作为稿子的三个小标题,与主题“高度一致”,完全重复;市政协一年工作亮点回顾的标题是“增进共识 凝心聚力 服务大局”,文中小标题终于与人大的稿子有区别了,也不重复主题了,但是却变成了这样:“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科学服务大局”“加强团结联谊、凝聚各方力量”。这两篇报道的写法是把总结搬到了新闻纸上,标题、小标题也是总结的“三大段”。新闻“总结”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可读性差,继而影响传播力。
人大、政协的宣传政治性、政策性、程序性强,但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人大、政协的工作成就回顾报道,也应该跳出总结,用新闻的手法、角度去呈现工作成效。新闻与总结的不同,主要在于受众不一样,写法不一样,结构不一样,标题不一样。因此,记者在采写工作成就报道时,一定要严格把总结与新闻区分开来,跳出总结材料,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现场,把工作新闻化,以达到生动有趣的宣传效果。
(2011年1月21日)
材料只是新闻线索
最近一周审阅的多篇稿子,感觉材料痕迹太深。基层记者写新闻,可以从材料中来,但不能往材料中去,要走出来。材料只是给了线索,提供了素材,而不是给了成篇的新闻。
《社会保障织起民生“保护网”》一稿,都是数字堆砌和材料语言。比如“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用工氛围……”,这类是典型的总结材料文风。而稿子中大量的数据,又是从材料中随手摘来,面面俱到,“去年一年,全市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作、生育、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4.33万、4.49万、3.43万、1.79万、3.14万,其中养老保险率达到96.2%,走在嘉兴前列……”这串长数据的前后段落中,还用了其他一串串长长的数据。千余字的稿子,抄的材料和数据就占了一半以上。
另外,还有《工商部门多样化服务给力经济发展》《打一场“美丽乡村”环卫整治攻坚战》等,内容跳不出材料的圈子,新闻现场和新闻语言寻觅不见。本来就工作性很强的报道,因为“材料化”而变得更加枯燥乏味。
现在记者去开个会,或者到部门、乡镇、企业去采访,总能够捧回一堆材料,包括各类总结、方案、文件,甚至调研报告等。事实上,捧材料也是采访的一种方法,但只是一种补充性的方法。材料能够提供新闻的一些线索和背景资料。
再回过头来说《社会保障织起民生“保护网”》一稿,其中说到了和谐劳动关系,这就为记者提供了一个线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工作内容,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得怎么样,最有发言权的是企业的员工,记者应该到劳动保障部门去找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得比较好的企业,然后去采访这些企业的员工,让他们说说工资有没有足额发放等,这样写出来的新闻就有了人物,有了现场。而对数据的处理,不能数之不尽,挑一两个重点数据写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养老保险率达到96.2%,这就是一个走在其他县(市、区)前列的数据,可以拎出来展开写,其他一些平平的数据可以忽略不计。写新闻要找亮点、重点,对数据的引用一样要突出重点。
(2011年2月28日)
这笔新闻“账”理得好
大凡成为省里的工作试点,对县市报来讲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这次平湖市成为浙江省县(市)长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工作试点,说白了就是老市长与新市长“新老交替”交接班。今天一版头条《理好旧账 明白交接》的新闻让人看了耳目一新,新风扑面。
老市长离任,新市长上任,一般都要办理交接手续,但是这次不一样,明确交接的经济“账”,不仅要让政府的账本上剩多少钱、欠多少账明明白白,还要明确哪些事项已办完、哪些事项还未办等,让离任者和接任者在传递“接力棒”时翻好旧账、盘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真正让新老干部实现明明白白交接。对于这一项全省试点工作,记者应该如何理好这笔新闻“账”呢?
市长离任交接是一项程序性很强的工作,一般的报道方式就是会议新闻或者用新闻通稿。这次记者别出心裁,通过写现场,把老市长离任留下的账和新市长接手的账,交代得明明白白。在写老市长交旧账时,把大部分内容公开了出来,包括群众关心的任期末全部政府性资金情况、任期末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任期末土地资源情况、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情况、政策制定情况、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个人管理的公有财产移交情况、移交情况表等方面。
新市长如何接棒同样受人关注,记者从新市长接任后的表态着笔,呈现新市长“理好旧账”的态度:提升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决策透明度,提升政府软环境建设等。虽然只是一些宏观层面的表述,但也是理好旧账的上任宣言。
记者在理这笔新闻“账”时,还通过省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的点评,深化了新闻的主题,使这项全省试点工作通过新闻的形式传播给更多市民。
当然,记者如果现场采访一下新老两位市长,用两位市长的原话,来点题这项全省试点工作的实际意义,新闻就会变得更加生动,传播效果会更加好。
(2011年11月29日)
挖掘“明星”背后的正能量
祖籍平湖的NBA球员林书豪在当地刮起了一股“林风暴”,也吸引了国内外媒体前来平湖采访,作为地方小媒体,我们应该怎么去报道?今天看到稿子《平湖刮起“林旋风”》,看了几遍,感觉总是不满意。
近2000字的稿子,三分之一在写林书豪在NBA取得的耀眼成绩,还有三分之二在写平湖青年特别是在校高中生如何近乎狂热地“追星”,跟林书豪争合影、求签名、索篮球、要球衣。记者对NBA情况很了解,新闻延伸做得也比较好,稿子也很有现场感,看得出是前期作了一些材料准备的。但是县域党报主要是面向当地读者,对NBA的关注度有限,报道学生狂热“追星”也不符合主流价值,而且也无法与前来采访的一些重量级体育时尚类媒体比拼。
稿子不满意,新闻又不能缺失,唯一的办法就是“重起炉灶”,因为原稿无法改,方向上有问题。后来就与记者一起讨论,明确一要满足大多数读者,二要讲细节有故事,三要把正能量引导出来。可此时林书豪不在平湖,采访已经不可能完成。我们只能再重新梳理林书豪在平湖的足迹,通过第三方的讲述,来展示林书豪身上的正能量。
记者重新采访了接待林书豪的侨办工作人员、与林书豪一起打球的平湖中学教师、受到林书豪当面鼓励的高中学生等,从他们的印象中,还原林书豪回平湖活动的点点滴滴。经过记者连轴转,晚上交出了稿子,标题“平湖人眼中的林书豪”很直白,讲述“特别谦虚和懂事”“脚上有伤还坚持上场”“亲切得就像大哥哥”三个小故事,从三个侧面把NBA球星的形象立体化,就像邻家孩子一样亲切可爱,释放了进取向上、阳光乐观的满满的正能量。
传播正能量是党报高唱的主旋律。近年来,很多地方通过“明星”“名人”宣传来提升知名度、美誉度。林书豪是平湖的一张阳光名片,是年轻人追逐的对象,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作为当地媒体,在大量国内外媒体聚焦下,如何“独辟蹊径”做出“接地气”的特色新闻来,的确需要作深度的思考。“明星”“名人”不常有,但我们抓新闻、找角度的状态和传播正能量的责任要常保持。
(2012年2月20日)
说开去还要“绕”回来
今天一版排的头条内容是一篇重磅稿子,标题是《谁让群众不满意就告诫淘汰》,主要内容是我市强化机关作风建设,今年开始实行乡科级领导干部、一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末位告诫、淘汰制度。这的确是一个重磅“炸弹”,无疑会在机关单位“炸开锅”。
从稿子的内容看,是一篇对方案的解读稿子,记者跳出了方案本身,用新闻语言对近乎严厉的方案作了温和的解读,而且也采访了市委组织部领导,体现了方案严肃性和权威性。但是稿子的元素用得太多,篇幅也太冗长,超过了2000字。在新闻要素的选择上,记者把从组织部门拿到的材料,一股脑儿塞进稿子里,说得很开。比如组织部门在作风建设中如何抓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提升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这一段就展开了200多字,还有在干部作风建设中的一些创新做法得到上级肯定等。这些内容的确是提升作风建设、加强干部自律的一个方面,但没有紧扣今天要报道的主题,这些新闻素材虽然不错,但不能服务于“末位告诫、淘汰机制”的新闻主题,只能作为新闻背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最后对这篇稿子进行了“瘦身”,砍掉了很多远离主题的新闻要素,留下了1000多字的干货,整篇稿件结构更加紧凑,表述更加凝练,突出了“领导干部末位告诫、淘汰”这一组关键词。同时稿子也清楚交代:“所谓末位,是指在各考核单位年度考核中量化得分处于最后若干名次的人员。”
我们一些记者写稿,没有素材的时候很苦恼,有了素材的时候也苦恼,为什么?是因为不会选择素材。选材的过程,其实是记者对采访到手的新闻材料作一个再认识、再鉴别、再取舍的过程,目的就是把紧扣主题的新闻素材提出来。打个比喻,主题好比一根针,素材就是线,所有的线要绕着针走,而不是绕着绕着就绕开去回不来了,这样就会乱起来,弱化了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一经确定,采访本和材料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果断舍弃。
(2012年3月28日)
多为群众发声
今天审稿,为民生稿《小区附近开歌舞厅 听证会居民说不行》鼓掌。作为党报,就是要多为群众发声。
这篇民生报道主题是一场听证会。群众对听证会并不陌生,电价听证会、水价听证会、物业费听证会,虽然也有群众代表参与,但很多听证会都只是形式,最终听证会变成涨价会。所以在每次听证会的报道中,我们应该给群众更多发声的机会,让群众真正的心声吐露出来。在这次听证会报道中,记者客观地记录了群众代表的感受。
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今年4月初,市民王女士向市文广新局提出申请,拟在市商业文化广场A区三楼开设一家歌舞厅。收到王女士的申请后,市文化与环保部门在对王女士所拟立的地址进行考察后,于4月27日在报纸上刊登了公示。在公示期间,市文广新局接到了多名东湖丽景小区居民打来的电话。他们一致认为,歌舞厅的开设将破坏社区安静的生活环境。针对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市文广新局决定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市环保、工商、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悉数到场。对于小区附近要建歌舞厅一事,居民代表普遍持反对意见,他们主要提出交通、噪声、卫生3个方面的问题。一名居民代表提出,歌舞厅开设后,附近停车量增加可能造成附近路段堵塞,而且出入该娱乐场所的顾客将与小区的居民共用一条车道,这势必影响小区内居民的出行和安全。另外,歌舞厅的选址离他们居住的小区只有10多米,音响和空调外机等都是噪音源,这些将严重影响居民正常作息。最终由于周边以及附近居民对该项目反对意见较大,主管部门已正式批复,不予批准申办,并将申办材料退回。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原则。作为县级党报,我们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当好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这次听证会前,很多人都认为是走过场,但是从结果看,政府部门充分听取了群众的声音,充分考虑了群众的利益,百姓意见得到采纳。作为党报,理应抓住这个新闻点,在稿件篇幅上加大处理,在版面位置上加重处理,在稿件内容上突出民声。通过报纸的宣传,为群众发声,这也是党报践行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2年6月1日)
要多说传统节日的“内核”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平湖百姓非常看重的一个节日。在“洋节”纷纷涌入的舆论环境中,如何唤起当地百姓的民俗记忆,弘扬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县级党报需更多引领。今天二版刊发的《端午唤起平湖人民俗记忆》一稿就做得非常及时,内容上也紧扣了平湖地方民俗特色,让读者看了可以产生共鸣。
端午作为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印记。媒体如何能够从大量被同化的节日符号中,挖掘属于平湖的元素?平湖这方面的习俗还是比较多的,包粽子、吃黄鱼、划龙舟、插艾草、挂香囊……从稿子内容上看,记者在形式上从三个妇孺皆知的“三大样”入手,通过“挂香囊、包粽子、赛龙舟”这三样平湖特有的、年年持续的传统活动形式,唤起平湖人对端午节日的记忆。
形式的唤醒是为了抓住传统节日文化内核,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今天这篇稿子中看,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记者抓取的三个新闻镜头中,“内核”的要素还是不够。在报道市协进职业技术学校组织老师包粽子过程时,应该把孝敬老人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因为记者报道了粽子煮熟后,协进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带着粽子走访了社区几位老人,但是没有进一步深化主题,把活动引导到尊老孝老这一传统美德上来。再如在报道龙舟比赛中,只是描写了现场激烈的场面和加油助威声,没有很好地把当代人“劈波斩浪、力争上游”创业创新的精气神展现出来,屈原精神作用于古代,也作用于当代,应该找到结合点,提升传统龙舟比赛在当下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我们特有的民俗符号,在21世纪的今天,传统节日依然在民间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当下人口流动量增加,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我们平湖就已经有30多万流动人口,民俗文化的融合度、契合度更高,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涵,作为主流媒体,就要针对新的情况和形势,挖掘一些新的内容,通过传统节日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宣传传统节日的“内核”所在。
(2012年6月22日)
“说”,不等于鲜活
最近的几次编务会议,我多次说到记者写稿要鲜活,要见人见事见物。这个星期值班审稿,发现了一种“鲜活”的怪现象,就是新闻表达中,大量地引用采访对象说话内容,形成了另一种“新闻腔”。
先来看记者采写的反映城市文明交通稿子中的两段文字:
“原来,这个路口行人抢道很多,现在有了这个‘车让人’标识,文明礼让,交通顺畅了。”开出租车多年的纪师傅跟记者说,很多驾驶员在路口遇到行人都能够让行人先行,但有时候着急,根本顾不上礼让行人。马路上有了“车让人”这个醒目的标识,就如同设了一道无形的道德文明之墙,驾驶员会下意识地减速让行。
“我市从今年5月份就开始设立‘车让人’的路面标识。接下来,还将在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继续添置,以减少车与行人抢道的现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说,在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设立“车让人”标识,车遇行人等一等,其根本目的还是通过文明礼让,为市民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上面不到300个字的内容,几乎有一半是重复的,而且引号内直接引用的说的内容,跟引号外间接引用的内容又是重复出现。“说”得太多,就是累赘,成为另一种新闻“八股”。问题是记者还把这样大量引用采访对象说的话,当作让新闻鲜活起来的手段,在写稿时大量引用、大量重复。很显然,这种鲜活不是新闻本身所需要的。
事实上,记者写稿时运用直接引语,可以打破新闻表述程式化,让新闻整体活跃起来,增加读者阅读愉悦感。但是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语言不是随心所欲的,是要根据新闻的内容和传播的需要来决定的,不能为说而“说”,为鲜活而“鲜活”。
直接引语是一种语言学上的概念,是指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在新闻写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直接引语要为增强新闻真实性、现场感服务,实现深化新闻主题、凸显人物个性的目的。因此,记者在引用采访对象原话时,首先要基于新闻人物说的话能体现重要立场和观点,其次不能是新闻场景或者要素的重复。再回过头来看上面这两段话,虽然一个是代表普通驾驶员在说,一个是代表主管部门在说,但说的内容同质化,删除说的内容,一样能够让新闻事实独立存在,而且原话也没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如果要保留出租车驾驶员和交警大队大队长的原话,就要作精简处理,让表达更加清晰,观点更加突出,传播效果更加流畅。另外,对于交警大队大队长的原话也可以删除,可以用交代新闻背景的表述来展示。
(2012年7月6日)
救助报道当客观呈现
救助报道是党报记者“铁肩担道义”的责任体现,通过新闻的力量,为一些贫困家庭、弱势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在做这类报道时,一定要拿捏好分寸客观报道。
今天和前天,我们二版的民生版面连续推出了读者求助、记者救助的报道。今年只有13岁的学生,小时候父母离异,近两个多月来他和外婆一直在医院照顾患癌症的母亲。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原来租的房被房东收回,人也被赶了出来,母亲在医院里因为费用不足而无法进一步治疗,孩子学费都没有着落,读不起书。读者和网友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呼吁,让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这对母子度过困难期。
应该说,记者接到网友和读者的求助,通过版面和新闻网站宣传,引起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这是无可非议的事。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忽略了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在稿子中过度放大了这对母子的贫困程度,以博取社会的同情和捐助。标题用了“13岁男孩每天为患癌母亲换尿不湿”,因为13岁还是在校学生,更加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同情,舆论会不自觉地偏向一边,而不是客观地呈现。很多读者也有疑惑,此刻,我们的政府部门在哪里?慈善机构在哪里?
报道见报后反响很大,除了社会上热心人士希望捐献爱心款外,还有很多部门打电话过来表示报道有失偏颇,主要争议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政府有关部门一开始就关注并按政策送去了帮扶资金,日常开支可以确保;二是医药费用直接由街道通过医保结报,不存在费用不够得不到治疗;三是孩子读书学费不存在问题;四是在整个报道中忽视了政府部门的客观存在,以及起到主要的帮扶作用,这也是引起部门对报道产生异议的直接原因。
安排记者再作深入采访,了解到部门反映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为什么第一篇报道中记者没有采访到这些内容?主要原因是家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选择性把困难说大说多,这种心理也完全可以理解,但记者不应该被采访对象牵着走,应该多采访相关的部门,通过外围的采访来证实求助家庭目前的真实情况,多听听相关部门的真实声音。如果的确掌握了个别部门不作为,也可以通过记者的采访告知,让部门参与进来。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因病因伤因残致贫的人和家庭的确值得社会同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这是社会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宣传报道,大力弘扬。但也要理性地看待实际情况,像今天这则新闻刻意地放大贫困家庭的“苦难”,以此求得社会关心扶助,而把政府部门的帮扶“隐藏”起来,这样的救助报道显然是不完整、不全面、不客观的。
今天见报的这篇《爱心如潮,给母子带来希望和鼓励》,既是一篇后续报道,也是一篇补救报道。在这篇报道中,要求记者补采访民政、慈善、街道、学校等相关部门,报道帮扶事实,让读者全面了解政府部门在扶贫帮困中的主导力量,同时对社会爱心人士的爱心举动作了报道。希望记者能够再跟进,继续做好后续的报道。
事实上,现在政府的扶贫帮困机制日趋完善,慈善机构捐赠力度也在加大,能够满足一般家庭的基本保障。记者在采写求助报道时,一定要把这部分的新闻事实交代清楚。如果一味地放大贫困现状,突出社会扶助,而淡化政府帮扶,一方面容易引起社会与政府的对立,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报道的客观公正性。
另外,我们在采写求助报道时,也要保护求助对象和家庭的隐私,在涉及未成年人时要用化名,也不要点出所在的学校,以免给孩子学习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伤害,造成心理阴影。
(2012年8月27日)
“导语病”一种
今天一版副区的三条新闻“导语病”复发。“记者日前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为进一步掌握全市工业企业用地及投入产出等绩效情况,加快……”“日前,记者从市发改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油菜、大麦、小麦和农村住房等4个险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投保工作……”“日前,当湖街道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试点,据悉……”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段落,从字面上理解,导语首先是要有导的功能,引导、诱导读者往下看,拿什么引导?就要有鲜活的语言。范长江曾经说:“新闻写作对导语的要求很高,要写得有魅力,令老百姓看了非读不可。”可如今,我们报纸上的很多消息不怎么引人爱看,甚至出现“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窘境。深究其原因,固然在新闻的“内容为王”上做得还不够,但与有些导语写得太马虎、太枯燥不无关系,像上面提到的三例新闻,毛病就出在导语上。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和编辑如果不用心、不重视导语的写作和后期编辑,就会得一种“导语病”。“导语病”有形形色色的症状,常见的有这么几种类型:
“获悉型”,如上述提到的几例,一开头就“据悉”“获悉”“了解”……读者看了这样的导语,实在是不想往下“了解”了。
“为了型”,这类多为工作性报道,如“为更好地服务村民,镇便民服务中心今天开始启用了智能排队叫号机……”“为了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即日起市市场监督部门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检查”等。这类写法公文化味道太浓,文字生硬,了无生气,是导语的致命伤。
“经过型”,这同样是在写工作性报道时容易犯的“病症”,如“经过六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城区新华路终于完成拓宽改造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件件有了着落……”等。这类导语概念化、“八股”腔,读者同样嗤之以鼻。
当然,要克服和根治上面这些“导语病”,需要记者多花一些心思,多学习一些新闻写作的技巧。
多花心思就是要重视导语构思,舍得花时间。有一次在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培训,教授在讲到新闻导语时说,要用写整篇新闻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时间来构思和推敲,写好了导语就等于写好了消息。
多学习技巧就是善于积累提炼,多看上级党报记者写的导语,大报记者的视野和写作手法都高人一筹,作为县市报记者,在写导语时可以从模仿开始,多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我在编务会跟大家交流时经常说:“如果记者实在不能写好导语,那么可以从大报上学习五六种导语的写法,然后结合消息内容轮番使用。”这样的结果肯定也比犯“导语病”强。
导语写作的方法有很多,比方说可以用鲜活现场的“开门见山”,用新闻人物的对话“先声夺人”,用环境的描写“身临其境”,用设计的问题“自问自答”等。这样“见人见事见物”的鲜活导语,相对“据悉”“据了解”“为了”“经过”等乏味的导语而言,可读性增加不少,真正能够形成导语的“磁吸”效应。
(2013年2月26日)
多呈现“本土化”
最近几期报纸的版面,上级电视电话会议的消息特别多,一是因为年初,“一年之计在于春”,上级及时部署全年工作;二是因为电视电话会议速度快、传播广,会议效率更高。
省级、嘉兴市级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我们应该怎么报道?答案是做好结合文章,突出本土信息源。今天《我市组织收看省政府质量奖表彰会》就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省政府召开的会议,全省县市一级都在收听收看,会议的内容是全省性,仅仅省级层面的会议内容,全省“一个声音一个调子”,更何况这样的会议新闻在省报上一定也有刊发,我们县市报只是“层层传达”。但是如果在报道省级电视电话会议的内容中,融入与本土有效关联的信息,那么新闻的内容和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今天在报道省政府质量奖表彰电视电话会议时,记者只是把省里的会议做了一个新闻由头,消息的主体部分介绍了我们平湖市近年来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推进“质量强市”,设立市长质量奖,并把亮点工作展开报道,同时又结合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平湖下一步如何落实会议精神作了展望和解读。
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说,与身边有关的新闻更受关注,更能吸引人。在省级会议报道中融入本土化元素的好处,就在于让新闻具备了地方特质,增强了可读性,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发展。
(2013年4月2日)
把人物写活
最近推出的一组人物小通讯写得比较鲜活,有人物个性特征。从《当好最小的“官”》《当好经济发展的“参谋长”》《财政金库的“好管家”》等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每个人物的定位。
人物报道重要的是写人,围绕人物对新闻事件进行叙说。我们策划的这组系列人物报道,主题是身边的“作风建设标兵”,标兵具体的指向就是人,所以策划一开始,我认为我们的定位就要准确,通过人物来展示作风建设的事迹,把人物“立体化”,而不是“假大空”。
记者在采写时,特别注重人物特点的挖掘,并围绕作风建设主题讲故事,一讲故事,新闻就鲜活了。比如《当好经济发展“参谋长”》一稿,写的主角是市发改局局长,这位“参谋长”是如何忙工作的呢?稿子中有一个细节写得非常符合身份:“前几天在陪同来平湖调研的上级领导到企业时,他拎着一只大箱子上车,车里人不解地问,到企业调研还要带上箱子?他笑笑说,今天下午要到省里争取资金和项目,为了节省路上来来回回的时间,就把行李箱带在了身边。”
再比如《财政金库的“好管家”》中,主角是市财政局主管财政金库的副局长,这是一位很会算账的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花10元能够把事情办到90%的水平,而花20元也就只能办到95%的水平,那么他就会考虑选择花10元的方案,他说花财政的钱要讲究效益最大化。”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贵在《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中讲到,人物新闻是用消息形式报道人物活动与事迹的新闻体裁,其中就专门提到写人物要“活”。他说,人物的语言、活动、思想风貌及细节,是新闻事件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物新闻的特点又正在这里。今年以来,我们推出了“身边的道德模范”“寻找身边的雷锋”等3组人物通讯,报道了30多位先进个人,集中时间、版面让先进人物“群像化”,形成宣传的声势,应该说做得一组比一组好,这些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人物,因为个性鲜明而被读者记住,从而更好地启发、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这比很多篇幅冗长、主题缺乏、内容空洞、写法枯燥、发号施令式的长篇通讯更加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2013年5月3日)
“准确”是突发事件报道的关键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县级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应对?今年我们经历了“8·30”安全事故和“菲特”强台风两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主动担当起社会责任,及时、客观、准确地引导社会舆论、缓和社会矛盾,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和传播力。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做得最好的就是抓住了“准确”这一关键词。
8月30日上午7时40分左右,位于独山港镇穗轮村的平湖市申平塑胶有限公司车间突发事故起火。平湖和邻近的上海消防部门迅速调集力量前往扑救,9时04分左右,火被扑灭。此次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5名伤者被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现场处置、医疗救治、善后安抚、事故调查、排查整治、信息发布等工作组迅速开展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伤员救治,“一对一”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安抚,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事故原因调查,迅速在全市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及时准确发布信息。
“8·30”安全事故发生后,我们编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把准确、全面、及时作为报道坚守的原则。事故发生后,文字、摄影记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并于当天就在平湖网上通报了事故最新进展情况。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几次紧急会议精神,每天上午和下午召开编委会,既做好规定动作,又跟进自选动作。从9月2日至5日,连续4天在一版重要位置作了跟踪报道,大篇幅推出了《全面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市领导赴镇(街道)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146家喷涂企业全部停产整顿》《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等15篇稿件,有效引导了社会舆论。同样,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期间“菲特”强台风来袭时,报社党组、编委连续召开3次防汛救灾宣传报道策划会,确定了突出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干部群众生产自救、全市上下互助守望传递正能量的宣传主旋律。连续3天兵分几路赶赴林埭、广陈、新埭等几个受灾严重的镇和防汛办蹲点采访,连续推出了《直面暴雨涨潮,奋起抗灾自救》《抢险救灾,我们在一线》《风雨同舟传递正能量》3个防汛救灾的专题版面。配合刊发了第一评论《全力以赴 防汛救灾》和“第一视点”深度报道《风停雨止,我市水位缘何仍居高不下?》,详细解释水位居高的原因,消除群众疑惑,疏导公众情绪。
平湖网连夜赶制了“众志成城,防汛救灾”的网络专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一线记者的最新报道。《平湖手机报》、“微博平湖”和微信“看平湖”以特刊等形式,推出了多篇洪灾后用电安全、出行安全、卫生健康等方面的提醒稿件,指导居民群众做好灾后安全工作。
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对媒体应变能力的挑战,也是对采编队伍战斗能力的考验。事实证明,我们经受住了挑战和考验,锻炼了队伍,磨炼了意志。前天,市委书记对我们报社的这一宣传报道专门作了批示,充分肯定。
(2013年10月9日)
讲好“棋局”背后的故事
今天一版有一条体育赛事的新闻,古力、李世石两位当今围棋界泰斗级的人物在平湖展开博弈,而作为当天现场讲解员的常昊、华学明也同样是我国围棋界重量级人物。这项赛事不仅引起当地围棋爱好者关注,更有CCTV5+频道现场直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都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报道,浙江新闻门户网站、腾讯、新浪、网易等10多个重点网站也作了报道。作为当地媒体,报道体育赛事虽然是弱项,但作为发生在当地的重要新闻,主流媒体不能缺位。
应该说记者这篇《十番棋“回家”古力李世石平湖巅峰对决》稿子写得比较扎实,现场感也很强,捉对厮杀的氛围相当激烈。但是没有很好地交代这项围棋界顶级赛事,为什么要在平湖举办,离开这个新闻背景,报道赛事的价值就大打折扣。所以稿子退下去,让记者补充新闻背景,并作延伸报道内容。古力、李世石用心走好“十番棋”,我们新闻工作者也要认真走好新闻背景这步“棋”,讲好“棋局”背后的新闻故事。
下围棋讲究“走一步看三步”,做新闻也一样,光写新闻现场不行,还要看看新闻背后的新闻,也就是新闻背景。用好新闻背景能够深化新闻的主题,有利于读者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加新闻的知识性、可读性。比如今天这条“古李十番棋”的新闻,读者除了想了解比赛过程和结果,更想知道这场棋局为什么摆在平湖?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后来经过记者补充,这篇报道体育赛事的新闻内容就非常丰满了,信息量也增大了。加入新闻背后的内容为:“十番棋也称十局棋,是围棋比赛的一种形式。275年前,中国古代围棋‘棋圣’范西屏与施襄夏曾在平湖这个江南水乡小镇留下了名垂千古的‘当湖十局’,两人关键之处的精妙杀法直到现在还被围棋界视作经典。275年后,‘十番棋’再次回到平湖家乡,古力和李世石2位中韩围棋的领军人物致敬棋坛先贤,再次上演围棋界的巅峰对决。”
记者还补充采访了市棋类运动协会秘书长,让这项重量级赛事报道跟平湖贴得更近,通过这次“古李十番棋”在平湖举行的新闻传播,对我市近几年围棋事业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让新闻产生了延伸效果。
(2014年2月24日)
莫将背景作导语
今天审读一版头条稿《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的“平湖样本”》,开头是这样写的:“去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6个县(市)分别赋予了6项不同的改革试点内容。作为‘资源小市、经济大市’的平湖承担了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工作。一年来,按照试点工作要努力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的思路,我市以工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以企业分类评价为基础、以要素价格差别化为手段,全面推进‘四换三名’工程,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省级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新常态下的平湖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像这样把新闻背景作为导语来写的,前段时间在审稿时也发现几例。通讯是新闻表达的一种形式和体裁,新闻的导语和背景是有明显区分的。我们通常写在通讯开头部分引导阅读的语言文字就是导语。导语的内容一般都是从新闻的最大价值着笔,体现新闻的时效性、新鲜度,有描写、叙述、议论、比喻等手法,目的是吸引读者眼球。好的导语都是文字简洁、描写生动,一句话就是短而精。
今天这篇通讯的开头从“去年年初”切入,从新闻的要求上看,时间上没有具备新闻要素。从表述的内容上看,倒是具备了新闻背景的内涵。我们通常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新闻背景材料,让报道更加完整,这些背景材料包括与新闻主体事实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情况、自然环境、数字资料,通过这些背景材料的交代,在新闻报道中起到对新闻说明性、注释性、对比性和提示性的作用。
这篇通讯稿《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的“平湖样本”》,其导语完全可以从已经取得的成效,即能够体现新闻价值的内容入手,用设问的形式,写出鲜活的导语。比如改成:“如何以工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以企业分类评价为基础、以要素价格差别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些事关平湖转型发展的问题,平湖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而这一漂亮答卷正是得益于一年前承担的由省委、省政府赋予平湖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试点。’”至于试点工作的具体内容,可以在下面并列式的叙事中穿插,文字不宜过多,点到为止。
导语和背景都是新闻报道所不可或缺的要件,在日常审稿时,我跟记者、编辑交流比较多的,也是关于导语和背景的运用。虽然导语和背景没有原则性的界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认为还是很容易辨识的,导语需要新鲜的时间要素、表达鲜活的语言要素和高度提炼的价值要素,新闻背景则一般不具备这些要素,也不需要在新闻一开头就“迫不及待”地交代,最常见的做法,是在新闻主体中“见缝插针”进行表达,让新闻更加完整。
(2015年1月22日)
人物报道重点在人
今天二版“身边的好支书”栏目,以“把百姓冷暖扛在肩上放在心上”为题,报道了曹桥街道章桥村党总支书记的事迹。通读这篇人物小通讯,感觉内容空洞,形象模糊,是一篇个人工作总结。
首先这个标题就取得大而空。“把百姓冷暖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这句话,对报道每一个干部都适用,没有个人的特质。其次是通讯的主体内容重点写了开展的工作,缺乏新闻现场和生动语言。
“他探索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三检’工作法,突出重点,从机制上入手,尝试着去解决村里的监督不到位、监督难的问题。”
“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原有4052头生猪,养殖户278户,到去年年底,全村生猪存量仅为381头,养殖户24户,村里成功实现了‘无猪村’的创建。”
“他筹措资金近300万元,硬化全村道路10公里,改造危桥2座;成立曹桥街道第一个慈善工作站、第一家村级商会……”
全文800多字,有三分之二的篇幅在介绍工作,而作为人物通讯中人物的信息被忽略了。“身边的好支书”的策划定位是人物通讯报道,这就要求以人物为主、工作为辅。写人物就要讲人物故事,以人带事,把所做工作反映出来,这样的人物就立体、丰满,富有个性化特质。
今天见报的这篇人物通讯,完全可以从一个小的故事切入。比方说村里实现“无猪村”,养猪是农民祖祖辈辈的习惯,那么这名村支书是如何劝退农民放弃养猪在农业发展上转型提升的呢?再比如改造危桥,资金从哪里来,改造后老百姓如何受益等,这里有很多故事可讲,能够吸引读者,也给其他村干部做群众工作提供借鉴,而其他的工作业绩不需要面面俱到,用一两个小故事就能够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人物通讯是我们县级党报较为常见的报道形式,我的观点是人物通讯重在表现人物的品格、个性和精神面貌。处在县市级,平凡的人物居多,要把普通人物写得感动人、感染人、教育人,还是要从“人”的特征入手,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人物写活了。
(2015年4月21日)
此番无新意
我们都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但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都能够作为新闻来报道,我们需要的新闻事实是有价值的事实,这是新闻取舍的“标尺”。
今天二版刊发了一篇稿子,标题是《“农家乐”登陆美丽乡村》,报道了农村生态环境好起来后,大城市游客来农村乡间旅游的日益增多,带动了农村的一些小餐馆,原来一些“不上台面”的野生土菜大受欢迎。标题中“登陆”两字看起来很有气势,其实了无新意,报道的内容也跟“农家乐”登陆美丽乡村完全是两码事:一、这些土生土长的“农家乐”小餐馆很多年前就开设在村部或者小集镇,并不是现在“登陆”;二、即使“农家乐”是现在登陆的,但农村办起“农家乐”并不是有价值的新闻,就像“星巴克”登陆大上海,你说这是不是新闻?“星巴克”登陆美丽乡村,“农家乐”开进上海滩,这才是有价值的新闻。
从今天这篇报道的主体内容理解,这个标题如果是《乡村“农家乐”吸引城里人》才是妥帖的,题达文意。
这篇稿子内容没有很大价值,而且标题也弄巧成拙。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一定要好好推敲,用一个好标题把好内容激活,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2015年5月14日)
放大地方元素
今天编务值班有个待稿,嘉兴市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在我们平湖召开,嘉兴市委书记、市长等四套班子领导出席。
一个上级高规格的重要会议在县级开,这对于县级党报来说,不是做不做报道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报道的思考。我个人认为,嘉兴层面的会议,《嘉兴日报》会作详细的会议报道,我们县级党报要做的报道,就是要突出平湖地方的元素,不能写成一篇常规的会议报道,而忽略了平湖的内容。
首先要了解这个会议安排在平湖召开的背景。记者要提前介入,掌握全市这方面的工作情况。一般来说,上级会议安排在某地召开,某地在会议主题方面肯定有工作特色或者经验值得借鉴推广。平湖在农户集聚、新农村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成效显著,走在嘉兴前列,嘉兴会议安排在平湖召开,就是要推广平湖的做法。
其次要掌握会议议程中有没有出现平湖特质的内容。在会上,平湖市委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经验介绍,并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反响良好。
有了上面两点情况的掌握,安排记者采访时,就定好了报道的角度和主体内容,放大了地方元素,所以会议报道写得非常成功,用了大量的篇幅突出了平湖工作亮点。
上级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在县级举行,这种情况每年总会碰到几次,从新闻服务的角度看,县级党报不能缺位;从新闻宣传的角度看,要做出差异化的报道,会议活动的大新闻由上级大媒体做,我们要挖掘本土元素,切口虽小,但小有小的好处,鲜活、贴近,当地读者不陌生。
(2015年6月10日)
数字是个宝 选择很重要
数字也是新闻语言的一种,恰到好处地运用数字,能让新闻更加完整可信。但如果过度使用数字,甚至堆砌数字,那么就会给人带来枯燥乏味的感觉,新闻的可读性会受到严重影响。
今天一版头条是关于全市中心工作问题会商督办月度例会的报道,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数字跃然纸上。不妨选择其中两段看看:
“……项目推进方面,1至5月,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2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年度计划的44.2%、‘百日会战’任务的75.5%;‘两退两进’方面,上半年全市累计腾退低效建设用地64宗,面积1011.85亩,其中直接收回35宗,面积707.78亩。”
“1至5月,完成河道清淤疏浚182.8公里、河道综合整治27公里,分别占年度任务的73.1%、45%;拆除违章猪舍面积6.98万平方米,生猪存栏量从年初的7.96万头减至2万头以内;累计复垦土地面积517.9亩,完成全年土地复垦任务的51.8%;累计开发土地面积185亩,完成全年土地开发任务的37%……”
这些数字的罗列,简直就是统计报表的“复印件”,公文味道浓,表述语言呆板,与新闻语言的鲜活、生动要求相去甚远。像这种情况,每年的月度、季度、半年、全年等时间节点,都要推出工作成效类的新闻报道,工作性报道只要见人见事见物,也能够写得生动活泼,但是如果过多去“输入”数字,不但让读者望“数”生畏,还容易出现差错,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大会的新闻报道中,在大量引用数据时,把美元错写成了元,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我们有些记者在写工作成效类报道时,总喜欢用这句话:“数字是枯燥的,但它最有说服力”,然后写下一长串的各类数字。明明知道数字是“枯燥”的,却仍乐此不疲,个中原因还是对数字运用的把握能力不够强。
当然,我不是说新闻中不能出现数字,适当、通俗、准确地运用数字,不但能够增强新闻的权威性,还能够让百姓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年初在报道民生福利时,通过对财政投入数字的分析,记者在大量的数字中,只用了“我市民生财政支出达58.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9.8%”两个数字,其他教育投入、卫生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等数字和增幅,都没有出现在稿子中,然后用“我市近八成财政用于民生”作标题,对去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向百姓倾斜作了报道,大量的新闻事例代替了大量的统计数字,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数字是个宝,关键看我们如何使用好。记者和编辑在采编过程中要学会分析数字,用新闻语言和新闻事例来解读印证,有选择地引用数字,让数据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015年7月6日)
“三农”新闻要紧扣“三点”
这一周值班审稿,看到几篇关于“三农”的新闻稿,内容都很好,特别是报道平湖农业接轨上海的《平湖绿色菜园子 丰富上海菜篮子》一版头条稿子,紧扣了平湖现代农业发展的脉搏。《“三位一体”构筑农户增收致富网》《美丽乡村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线上线下互联互通 构建农产品发展体系》等系列报道都非常出彩,值得肯定。
我们县级党报做“三农”报道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和感情。“三农”宣传报道应该说涉及面很广,如何从大量信息中获取更有价值、更有分量、更有推广意义的题材,一直是报社做好“三农”宣传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认为,记者在采写“三农”新闻报道时,要紧紧围绕下面几个点去展开。
一是把服务“三农”作为切入点。主要是做好相关政策解读,让惠农政策落地生根。前期推出的《农机补贴惠农增收》《被征地人员生活更有保障》等都为政策服务类新闻稿。对农事的服务也是非常贴心,比如在水稻病虫、蘑菇线虫病、果园病虫害等综合防治方面向农民提供农技知识。
二是把正确引导作为着力点。围绕“两新”(新农村新社区)工程推进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积极做好舆论引导。以新仓镇为例,记者抓住了发生在新仓的两条新闻,做好引导性的报道。新仓的芦川花苑是“两新”工程的一个新建小区,今年起引进物业管理,农民可以享受城里小区一样的物业管理,我们对这一创新模式进行报道,主要目的是引导其他镇(街道)的新农村新社区管理从中受到启迪。在新仓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后,又对该镇的创建经验通过报道进行传播,对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他还对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机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深化公共医疗体制改革等政府关心、农民关注的热点进行及时了宣传引导。
三是把农民增收作为落脚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落脚点就是要让农民增收。围绕增收这一目标,我们尝试转变宣传思路,鼓励和引导农民既看田头,又看市场。比如前期推出的《“订单粮食”助农增收》《一只番茄背后的科技含量》《“一田两制”互利双赢》《土地流转“转”出新活力》《农产品经纪人:“跑”活农村经济》等20多篇引导农民跟着市场节奏走的稿件,加强了对市场的分析性报道,既有可读性,又给读者带来思考,很好地引导农民种植养殖不要跟着感觉走,而要跟着市场走。
“三农”是我们的新闻“富矿”,我们县级党报作为“近水楼台”,要多花一些心思。我们单位的大多数记者编辑都从农村来,对农村是有感情的,也熟悉农村的情况,了解农民的心思,这些优势要发挥好,要时刻关注农业、农村、农民,记得“三农”宣传是我们县级党报的永恒主题。
(2017年6月19日)
不能“一直挂在嘴边”
7月初,二版推出了“党员先锋 榜样力量”栏目,主要宣传报道一批百姓身边的好党员好支书。从目前刊发的三个典型来看,“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但是记者写先进人物还是把握不好,显得刻板和程式化。
比如《甘当社区“红管家”》一稿,宣传的是一名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创建党建品牌“红管家”,围绕职工子女托管难、特殊人群融入难、毁绿乱种管理难、车辆乱停引导难、老年群体就餐难等问题,创立三点半学堂、车管家、绿管家、爱的手链、饭管家、慢时光读书汇等项目,并通过一些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既然有这么多的便民项目推出,记者应该从其中某一个项目切入,追踪一下这个项目到底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哪些方便,同时让居民来评判项目的成效。但是记者通篇都是在写这些项目本身,如何策划、如何实施等,最终还用这样一句话:“凝聚党员力量,为社区谋发展,为居民谋福利,这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把有血有肉的人物变得“抽象化”。
“凝聚党员力量,为社区谋发展,为居民谋福利”这三句话更像是一个社区支部书记的行动口号。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一直把类似口号挂在嘴上,就会让群众觉得浮夸、不真实。百姓看干部,不是看说了什么,而要看干了什么。所以,作为县一级的党报,直接面对社区读者,这些百姓身边的先进人物宣传得可不可信,百姓一看就知道。
宣传基层典型是党报传递正能量的重要内容,这些典型都来自基层一线,事迹平凡而普通,语言朴素而通俗,言行举止跟普通人没有多大的差别。我们在报道他们的事迹时,一定不要任意拔高,写成“大而全”“高大上”的人物,让百姓产生陌生感、距离感。
曾经听过嘉兴日报资深记者应丽斋的讲课,她在写人物通讯时,表达的主要方式就是以讲故事为主。讲故事就需要情节、细节和环节。情节是骨架,可以让人物立起来;细节是血液,可以让人物活起来;环节是相貌,可以让人物亮起来。情节用来串起故事主题,细节用来刻画人物性格,环节用来对稿子谋篇布局,布局得好,就可把人物写活。所以,我们在写基层人物时,千万不要再出现“一直挂在嘴边”这样刻意、生硬的表述,避免把人物写“呆”了。
(2018年7月26日)
深度报道不是简单增量
深度报道是县市级党报的一大优势,也是做好主题报道的有效方法和载体。但是深度报道不是简单地把篇幅写长,把配图放大,而是要通过记者独特的视角,精心策划,挖掘提炼,创新包装。
深度报道,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深入挖掘题材,高度提炼主题。但是最近值班审读到的几篇深度报道,实在差强人意,只是在报道的体量上达到了数千字的要求,而在内容上无法体现“深”与“度”。
《筑好大舞台 发展更精彩》是一篇反映平湖上半年通过经济创新工程,在工业平台、服务业平台和农业平台等平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的报道。全文一共3600多字,作为策划的整版深度报道,字数已经满足版面需要,但在具体内容上,看不到深入的现场采访,也读不到记者提炼的观点,只是把半年以来的工作性成就罗列一下,交代了如何制订方案、取得了什么效果、收获哪些数据等,都是一些面上的东西,既枯燥乏味,又缺乏重点,明显现场挖掘不够。
《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是一篇报道平湖小城镇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度报道。这篇报道是为迎接省里检查而策划的形象宣传稿,从项目速度、文化深度、民生温度三个方面总结报道了小城镇整治的成效。但是作为一篇迎检报道,应让前来检查的专家或者普通的百姓看到报道后真正感受到平湖这项工作的特色亮点,以及与其他城镇不一样的地方。但综观稿子内容,许多在全省有特色的、创新的工作都淹没在洋洋洒洒的平淡表述中,缺乏提炼的高度。
深度报道重在挖掘的“深入”,贵在提炼的“高度”。深度报道是记者通过系统的采访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因此,今天审读的这两篇稿子,无论是对内容的深入挖掘,还是对主题的高度提炼,作为深度报道而言,显然是不成功的。记者在策划深度报道时,一定要做足功课,通过大量的采访和线索梳理,通过并进式、递进式的写作结构,写出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结构清晰、思辨性强的主题报道,凝结成一篇篇生动的“新闻文本”。
(2018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