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网络都是网络惹的祸
7762900000014

第14章 网络儿童色情已成全球危害

2001年4月2日,美国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公众普遍认为,儿童色情是互联网上最危险的事物。

这次电话调查一共访问了2096人,其中1198人为互联网用户。

调查结果显示,7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对于计算机病毒忧心忡忡,80%的人表示网上诈骗令他们担心,82%的人担心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从事犯罪活动。但是,高达9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最担心互联网上的儿童色情。另外还有超过一半的人,将儿童色情看作是互联网上最危险的事物,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人们对其他网上犯罪活动的担心程度。

调查人员之一的苏珊娜·福克斯说:“美国公众对于网上儿童色情简直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尽管这一事物也许并未触及某些上网用户,但大家都对此表示了最大程度的担心。”

恋童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儿童色情业即使没有被完全根除,似乎也被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挑起了儿童色情业的发展势头,从而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1997年,美国有189人因为持有、制造和散布儿童色情图片被法院判决有罪。

1998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了700起网络色情案件,其中绝大部分都和制造儿童色情制品有关。

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更是增加到了2856起。

《世界新闻报》曾经公布了恋童癖患者的名字和照片,结果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据《世界新闻报》反恋童癖网站公布的数字,在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有案底可查的恋童癖患者是11万人,比例相当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的7‰。专家指出,实际数字可能还要高得多,因为被抓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在这些人中,没有明显的阶级差异,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其中只有大约35%的人是自由职业背景。根据独立机构对500名恋童癖者的调查,他们每人平均骚扰过的儿童人数多达380名。

恋童癖的主要行为方式

所谓恋童癖,是指一个成年人的性要求和性反应,部分或全部有意识地指向那些13岁以下的儿童。

事实表明,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恋童癖者,把兴趣放在与那些少男少女发生的性活动上,这种行为一般称之为青春恋。他们的主要选择对象是那些13~15岁的少男少女。

恋童癖主要见于男性,分为同性恋童癖和异性恋童癖两类。至于性行为方式,同性恋童癖者通常采取口交和肛门交;异性恋童癖者通常采取口交、肛门交和阴道交媾,其中采用较多的是阴道交媾。

这两类恋童癖者在性交时都会在儿童身上造成外伤和咬痕,有时甚至因为恐惧和羞辱而杀死儿童。

恋童癖的病因目前还不明朗,有人认为是心理精神因素所引起的,例如心理上、性心理上、智商低下和精神疾病的影响;也有人认为与身体机能损伤如阳痿、酒精中毒、衰老或大脑损伤等有关。

网络儿童色情活动对家庭的危险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据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调查,很多孩子在操场上就迫不及待地交换从网络上得到的色情图片。遗憾的是,虽然网络儿童色情已经被认为是最危险的事物,可是怎样阻止它泛滥成灾却似乎无计可施。

泰国历来是同性恋和恋童癖者最向往的地方,然而自从有了网络,俄罗斯的情形更为突出。俄罗斯除了走私毒品、军火、妓女以外,还有大量的儿童色情制品,包括照片、录象带、DVD等等。

声名远扬的意大利神父

福图纳托·迪诺图是一位意大利神父。1996年的一天,他因为觉得互联网的用处很大,便开始为附近的孩子们提供上网机会。

有一天,一位小女孩提出她想搜寻“棒棒糖”,于是神父便帮助她输入了意大利俚语slurpy。他再也没有想到,这个带有性交之意的词汇,给他提供了“恋童癖者解放阵线”的信息反馈,让他非常震惊。

通过该网站的链接,神父浏览了其它一些网站,并且发现了一些人专门写给幼童、引诱他们上当的书信。

神父说:“我很走运,幸亏我是个信教之人,不然,相信我一定会为了伸张正义,扛一挺机关枪把这些邪恶之人统统干掉。”

当然,福图纳托·迪诺图并没有真的开枪,可是他找到了另一种伸张正义的途径。

在以后的4年时间里,他和3位同事搜查了几千个相关色情网站,挖掘到了那些无良暴徒的犯罪证据,其中包括强奸儿童甚至婴孩的照片。

调查人员在他的协助下,终于破获了一宗总部设在俄罗斯的国际恋童癖者犯罪团伙,随后又根据线索追查到了美国的同类组织,引起了全球轰动。

2001年3月26日,这家名叫“蓝色兰花”的儿童色情网站,一共收到了美国与俄罗斯发出的15张逮捕令,9名嫌犯落入法网。

陷入危险境地的“仙境”

2001年1月英国警方宣称,在1998年的一次联合行动中,他们粉碎了一个大型儿童色情网站,逮捕了来自12个国家的107名男子。这是有史以来破获的最大儿童色情网站。

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网站名叫“仙境”(Wonderland),由大约200名恋童癖者组成,已经运转了整整2年,受害儿童超过1200名,最小的只有1岁。

这个网站规定,凡是加入网站的成员必须拥有1万张以上的儿童图片,并且允许同其它成员交换图片。在调查过程中,一共发现了75万张儿童图片。

在此以前的2000年10月29日,意大利将1491名意大利和非意大利人一起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们非法在网上提供或者下载儿童色情照片。

这恐怕是意大利最大的一起案件了。

荷兰的儿童色情走私集团

同一年,荷兰警方破获了臭名昭著的儿童色情物国际走私组织“阿波罗集团”,他们在搜查到的16张光盘里辨认出了200名儿童受害者,其中连3个月大的婴儿也受到明显的性侵犯。

据荷兰的专案小组负责人赫尔克估计,荷兰国内有1万名恋童癖患者。最初人们似乎都在回避这一问题,但赫尔克说:“如果周五晚上荷兰国家电视台给我5分钟时间,我能让所有的荷兰人一夜难眠。”

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网络色情服务业一直是互联网产业中为数不多的赚钱行业,但是无庸置疑,这种最危险的事物正在给网络用户和服务商带来同样的威胁。

2001年2月21日,网络色情服务业遭遇到了寒冬:总部位于纽约的BuffNET网络服务公司,因为向客户提供儿童色情网站入口而被判有罪。

虽然该公司一再表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服务器上竟然有非法的色情内容,但是法院还是以“非法提供便利”为由,宣布BuffNET网络服务公司必须承担责任。

法院的裁决引起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异议,他们声称,网络服务公司根本无法控制互联网中传播的各种信息,因此它不应当对此类事件负责。因为以前也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所以,如果法院裁定BuffNET网络服务公司有错,就会与以往惯例不符,而且还会为今后网络服务商的工作带来极大难度和不可预测的风险。

矫枉必过正

上述观点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风险就是风险,法院最终还是这样裁决的。因为网络儿童色情已经发展到了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矫枉必过正的地步。

2000年7月,英国《世界新闻报》用一整版篇幅刊登了49幅恋童癖者的照片,并且附有详细的身份资料和住在哪个地区。同时,提供了一个网站(网址是www。forsarah。com),人们可以从这里查到是否有恋童癖者住在自己周围。

该报声称,8岁女童萨拉·佩恩事件是导致它发起这个对付恋童癖者运动的原因。

萨拉·佩恩于7月1日在英格兰南部西苏塞克斯失踪,两星期后她的赤裸尸体在距离失踪处15英里的田野被发现。

然而反对者说,这样的举动过于草率鲁莽。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一些差错。而且,即使没有出现差错,被曝光者也可以搬家,从而变得更具有危险性。

这个观点不无道理。但是无论如何,曝光比不曝光要好,它至少能给恋童癖者带来威慑力和震撼力。

黑客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黑客通常给人们以一种负面影响,但是由于他们具有高超技术,所以在关闭儿童色情网站方面却大有作为。

据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反色情女黑客Blueberry称,在开始的4个月,他们拿掉了500个儿童色情的UPL。

据介绍,她在3年前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并且连上了网络。在网上冲浪时她发现了许多令人恶心的地下色情网站。于是在1999年自愿加盟Condemned。org网站,从事反儿童色情的工作。

与此同时,一个名为“互联网天使”的志愿组织,也正在追杀那些儿童不宜的色情网站,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该组织一共包括6000多名成员,遍布14个国家。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互联网上巡逻,寻找儿童色情网站,对其进行跟踪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该组织旨在利用特殊技术和调查工具,发现儿童色情网站的服务器,对这些不良网站进行打击。他们每天可以发现70个儿童色情网站,并且已经帮助政府部门逮捕了数百名不法分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事实上,儿童色情网站多如牛毛,光靠事后剿灭实在是力不从心。

2000年7月25日,美国一个名为“北美男性——男童性爱联合会(NAMBLA)”的恋童癖组织,由于怂恿其成员奸杀数千名男童,而遭到这些儿童家长的集体指控。

原告律师弗瑞索利称,NAMBLA一直以神秘和阴险而臭名昭著,在不同时期大约有300~1300名成员。如果法院判决NAMBLA败诉,那么,受害男童的父母将得到应有的赔偿。

然而,NAMBLA仍然公开为那些恋童癖成员提供有关男性与男童之间进行性行为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在他们的网站上,他们支持所有人获得在自愿条件下任何方式性爱的权利。

他们声称:“不管参与者的年龄如何,NAMBLA都毫不含糊地反对所有强迫和非自愿的行为,包括性或者是其他方面。”

怎样保护孩子不受网络色情侵害

专家建议,在保护孩子不受网络色情侵害方面,以下一些措施值得注意:

尽可能少地泄漏信息

要告诉孩子,除非得到父母的允许,否则永远不要把自己的真实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电子信箱等个人资料告诉网上的任何人。

时刻保持必要的警惕

上网的电脑要放在能够受到父母监视的地方,不要放在孩子的卧室或单独房间里,掌握哪些人与孩子保持联系。

使用必需的扫黄工具

要采用定制的网上工具,以防止和自己孩子年龄不相称的链接,这些工具有虚拟巡警、网络保姆、虚拟看护者等。

使用工具但不迷信工具

这是因为任何屏蔽软件都不是绝对安全的,所以,家长只能使用它帮助阻断用关键词搜索的、你所不希望看到的链接,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知道怎样寻求帮助

网络犯罪同样可以像现实生活中的犯罪一样被抓住,一旦孩子受到侵害,要向公安网络警察报警或请专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