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援建
7762800000035

第35章 迷彩之师 (34)

到达乔庄后,金岐伟负责乔庄分指挥部办公室及宣传工作。他积极与家乡媒体沟通,开辟《鄞川携手,共建家园》专栏,全面报道乔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已刊出报道100余篇。他还在《青川公众信息网》、《今日青川》、《广元日报》等媒体刊出文字及图片报道150多篇,在地震灾区展现了鄞州人的真诚和勤奋。

2009年5月,县城重建启动后,宁波市援建指挥部整合人员力量,金岐伟被抽调到县城建设队伍中,和市指挥部综合协调组一起,主编由市指挥部主办的《青川县城重建》内刊。从那以后,并不是学新闻专业的金岐伟背着照相机,扛着摄像机,奔走在各个建设工地。写稿、拍照、编辑由他一人完成,每期文字量超过上万字。他白天忙着到建设工地采访,晚上则埋头写稿子。《青川县城重建》是浙江省各指挥部中最早开办的一份内部资料性报纸,受到了省指挥部、青川县领导和援建人员的好评,已成为宁波人一份颇具特色的“精神大餐”。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应该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炼,在学习中不断成长。”金岐伟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

舟山市援建指挥部朱转干出生于1981年,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物理系,援川前是普陀区发改局投资科农经科副科长。朱转干到灾区工作作好了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过去在乡镇工作过六年,还曾在一个偏远的岛上待过,那里一天只有一班渡船。”

最大的牵挂是入川时妻子已经怀孕七个多月。2008年11月11日回浙江,办理项目上的一些事,没想到正赶上孩子出生。“儿子叫朱铭典,现在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因为见面少,小家伙很少主动叫他,朱转干有些无可奈何地说。

舟山市援建指挥部还有一位“80后”——1983年出生的郑海贝。他的婚礼就是在红光乡援建板房里举行的。妻子叫华园园,在舟山骨伤科医院药房工作,两人谈了四年恋爱。2009年9月28日,在援建指挥部板房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婚礼,舟山市城建委市政管理局副局长张伟平等作为男方代表,华园园是舅舅、舅妈陪同来的。“虽然简单,但很有意义,终生难忘! ” 郑海贝摸摸脑袋,笑着说。

向绪爱出生于1980年12月,土家族,湖北省建始县人。2007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进入玉环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现任玉环县援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向绪爱是玉环县援建青川县姚渡镇的唯一一名“80后”援建人员。主要从事文字、出纳、后勤保障工作。由于向绪爱以前学的是行政管理和民族经济专业,对工程项目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入川以来,他凭着一股执著的干劲,以勤学实干来弥补不足,在援建这个大战场、大考场、大学校里磨砺自己,还收获了爱情。

2010年8月12日,向绪爱与曾莉茹在姚渡举行了婚礼。浙江新郎与四川新娘的这段姻缘还得从头说起。

2009年11月25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浙江嘉兴桐乡市任英语教师的四川自贡姑娘曾莉茹在同事的QQ空间里看到了向绪爱的照片:沐浴在阳光下的向绪爱,身后虽然一片废墟,却依然笑容灿烂。曾莉茹向同事打听起他,得知向绪爱在姚渡镇对口援建,她对这个朴实而富有爱心的小伙子产生了好感。以后每次和同事聊起他时,就特别感兴趣,同事十分高兴,为他们当起了红娘。

从那以后,向绪爱每天的援建工作,有了忠实的听众。而他对活泼开朗的曾莉茹也产生了好感,工作再累再辛苦,有了她的安慰也备觉温馨。

2010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七,过完春节回嘉兴上班的曾莉茹在武汉与同事碰面,恰巧向绪爱也在武汉参加同学会,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一见倾情,都发现对方就是自己生命中要等的另一半。

之后的日子,两人就在浙川两地奔波着,援建工作如火如荼,两人的交流更多还是靠网络和电话。不过,话题很广泛,谈工作、谈爱好、谈社会、谈生活,非常默契。当然,谈得更多的肯定是援建,因为,这是浙江和四川两地都关注的话题。

向绪爱说:“从美丽富饶的东海之滨奔赴百废待兴的白龙江畔开展对口援建,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向绪爱特别提到姚渡老百姓贴在大门上的一副对联——上联:地震中搭帐篷分板房党的恩情不能忘;下联:新年里搞重建谢援建顺利住进永固房;横批:感谢共产党。向绪爱说:“这些朴实的话语,就是对我们两年援建工作的最大肯定,再苦再累也值得。”

“现在,我更坚信两年前的选择,如果不来青川灾区,我会后悔一辈子!”

付丽容,一个普通的“80后”女孩,她不是浙江援建人员,但参与、见证了大援建。那一份独特的感悟和经历,让笔者觉得也应该记录下她的故事。

付丽容说:“那一段经历很特殊,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自己选择的路,现在,走完了第一段,因此叫它‘行在茶坝’。”

2009年4月初,付丽容在成都负责的一个工程告一段落,回家休假。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在青川援建的宁波建设集团需招一名工程人员,在工地上班,而且是在青川最艰苦的茶坝乡。她当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父母很不解,认为她不该放弃成都条件好的工作。在成都,付丽容已工作将近一年,而到青川,从实习生开始,一切从头再来。

但不知怎么的,付丽容就作出了决定。

4月6日,付丽容自己一个人坐上到青川的客车。从金子山下高速,车子开始进山了,山越来越大,路越来越险。虽然她也是广元人,但这是第一次走这样的路。一路上,心都悬在半空,甚至有点后悔自己作了这样突兀的决定。

提着简单的行李,在黄坪下车。天下着小雨,付丽容穿着单薄的衣服,路人的眼光有些怪异,可能是感觉她与这个小镇有些不符。

在黄坪小学的项目部,同事说因为下雨,当天到不了茶坝,只能等第二天转睛,看是否能到达。如此的小雨都到不了茶坝,那茶坝的艰苦也可想而知。

那一夜,住在黄坪项目部,付丽容失眠了。

第一次开始很仔细地思考人生,思考未来的路。到了灾区,到了茶坝,身边没有亲人的照顾,一切只有靠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已作好了心理准备。

第二天很早就起来,天仍然下着小雨,同事说:“到茶坝的客车要下午才有,这个天气小车是到不了茶坝的,所以只能坐客车去。”

付丽容很急切地想要早点到茶坝,想要早点看看那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

后来跟茶坝的工地联系上,说上午有运材料的车,付丽容很兴奋,早早地等在路边,生怕错过了。

第一次坐在那样高大的货车里,走在那样泥泞崎岖的山路上,到处是塌方,到处是山体滑坡。路面又很差,车子几度打滑、几度熄火,也几度心惊胆战。这样的车第一次坐,这样的路第一次走,如是换一种背景,换一种心境,或许早已吓破胆,早已退缩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付丽容说,心里竟有一种豪迈的感觉!

茶坝似乎是一个充满魅惑的地方,让付丽容如此急切地想早点见到它。车行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只要回头就可以看见身后行过的陡峭的路。

经过条条盘山弯曲的道路,四个小时后,终于到了茶坝。这里四面环山,抬头能看见的只有头顶这一片“井口”大的天,唯一与外界联系的就是来时那一条崎岖的山路。4月的茶坝春寒料峭,付丽容从成都过来一身轻装,而这里的人们还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棉衣里。

到茶坝的时候刚好是中午,赶上孩子们放学。这里的孩子很淳朴,可能是因为长期受太阳的照射,他们的脸上有一圈圈红晕,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捏一下;他们的眼神很干净,目光很清澈。付丽容想,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茶坝学校工程的所有混凝土都是在夜晚浇筑完成的。最怕的也就是浇筑混凝土,每次都要浇筑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是一天一夜。那些浇筑混凝土的夜晚是工人们也是付丽容最难熬的夜晚,工人们都戏称“商品混凝土”为“伤心混凝土”。

茶坝的气候很恶劣,付丽容有些吃不消,本来身体就差,终于病倒。自己一个人在卫生院输液,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可能是常事,可是对付丽容,却需要很大的勇气看着医生把针扎进自己的血管。因为身边没有人陪,不敢跟家人讲这里的情况,更不敢说生病了,当初是自己坚持要过来的,既然来了就要坚强,不能让家人担心。

第三章 (26)

付丽容说,在开工后的第100天,孩子们带着腊肉、蔬菜、水果到工地上来,每个人把自己的“礼物”抱在怀里,生怕弄坏了,脸上都写满真诚和感激。看着这些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关心,付丽容偷偷地流泪了,这是在茶坝以来第一次流泪,也是唯一的一次。工作上和生活上的艰辛都没让她掉泪,可是看着这些淳朴的孩子,淳朴的举动,无法无动于衷。工地平时封闭施工,外人无法进入,更不用说这些孩子了。一个女孩问:“阿姨,学校什么时候可以建好,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搬进来上课?”付丽容很坚定地告诉她:“就在今年9月1日,你们就可以进来上课了。”小女孩满意地说:“真好!”

2009年8月26日,工程顺利地通过了竣工验收,9月1日,孩子们顺利地在新学校里开学。看着他们开心快乐的笑容,付丽容也很开心。“行在茶坝”这一趟没有白来。

竹下公路项目试验负责人高钰毕业于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出生于1983年。

“到灾区是自愿报名来的,主要是想亲身体验灾区的生活,锻炼自己。”尽管自认为已做好充分准备,当2009年2月踏上青川的土地时,他说:“白家乡与杭州大不相同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这里每一个浙江来的同志感到了不适。”

高钰最大的不适就是这里太潮湿。晚上钻进温暖的被窝,第二天醒来时身上的棉被已变得格外厚重,伸手一摸,棉被外面好像被人浇了水一样,湿漉漉、沉甸甸的。“没过几天,每位援建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症状,才明白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辣椒。于是,大家都尝试吃点辣的,但对一些从不会吃辣椒的同志是多么大的挑战啊!”高钰说由于湿气重,他们的房间只要天一晴整屋子都是霉味,让人很难受。

这里的水格外珍贵,项目部的饮用水全部是从山外20多公里的竹园镇运来的。这里并不是没水,只是这里水中矿物质含量严重超标。高钰说:“记得刚来时,烧了一壶水,只见水中还悬着一些东西,冷却以后,仔细一看是水垢,因为太渴我就一口喝完。第二天准备再喝那壶水时,同事提醒说,你还是仔细看看水壶底,下面大约有一厘米厚的水垢呢。”

在这里生活的人基本都有过牙疼,高钰算比较严重的,半边脸肿得很高。在这里,每位援建人员都要面临超强度的工作。在灾区,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在抢进度,项目部更是一直加班加点。由于交通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材料非常紧张,工期受到制约,大家压力十分巨大,一般一天只能睡上六个小时。

高钰所工作的白家乡比较偏远,崎岖的山村公路,悬崖峭壁到处可见。在山崖边作业非常危险。这里属于矿产之乡,常年矿车不断,平均每天1500多辆次,而且道路崎岖难行,道路坡度较大,常有刹车失灵之类的险情发生,必须边注意来往车辆边工作。

高钰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十分牵挂,女朋友也一再催促竹下工程一期完工后就回去。但紧接着竹下二期工程又开工,高钰决定留下来。父母亲默默地接受了,但女朋友不能理解,五年的感情付诸东流。“说不痛苦,那是假的!”高钰说,“我只有承受。”

高钰负责竹下公路项目试验工作,他说:“相信再多的困难挡不住援建的步伐,一定会拿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感谢支持关心我们的人。”

作为杭州市援川人员中年龄最小的成员,沈高祥出生于1982年3月,毕业于宁波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在余杭区援建指挥部负责规划项目前期、农居示范点、场镇整治工作。沈高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着城建工作,这次参加援建,从建设局到乡镇,从理论学习到对政策的执行,再到直接参与项目的推进和管理,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沈高祥说,进驻后的前半个月,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跋山涉水、步行几十公里到达白家乡各个村及偏远的村民小组,掌握灾情、乡情、社情,让灾区的百姓知道支援他们的人来了,给他们带来希望。这半个月确实在各方面考验着指挥部的每个人,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精神面貌。午饭在下午两三点钟吃是经常的事,吃的东西也不太习惯,但大家就像在前线打仗的士兵,已经顾不得这些,只管吃饱肚子。经过实地调研,和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给后方汇报,梳理并初步制订了援建行动计划,余杭区编制了涉及教育项目、卫生项目、交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产业重建项目五大类共计13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