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援建
7762800000029

第29章 迷彩之师 (28)

秦肖回忆道,记得到广元的第三天,他去了一趟青川,惨重的灾情令他痛心不已!当时身上有2000元钱,全捐了出去。随后在曾家山参加全市2008年农村公路现场会,局长李秀洪让他讲讲初到灾区的感受。当时他只说了几句就有些哽咽,再也讲不下去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如何更快更多更好地为灾区做点实事。

两年过去了,灾区在悲壮中生长着希望。秦肖说;“伤已逝,尘亦平,一条条崭新的油路通向灾区的每一个角落,一幢幢漂亮的民居矗立山水之间,一张张雨后绽放的笑脸开遍城镇乡村,我知道我的青春已写入这片新生的土地。广元,我生命中的第二故乡!”

见到王星,是在2010年6月15日,端午假期期间。和其他节假日一样,挂职干部们基本都是在灾区度过的。

王星出生于1970年,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建设专业,研究生专业是岩土工程。他说去过次数最多的地方就是四川和北京,特别喜欢四川的历史文化气息。

王星援川前是宁波市房产交易与权籍管理中心主任、宁波市建委副局级干部,挂职广元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9年3月,广元出入口海口路延伸段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宽阔的路型、高大美观的银杏树令人赏心悦目。海口路延伸段长610米,道路宽40米,人行道宽9米,车行道宽7.5米,非机动车道宽3.5米。打通了城区西南出口快速通道,缓解了交通拥挤状况。海口路延伸段工程被广元市民推选为“利州之星”十大工程之一。这其中就凝聚着王星和广元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心血。

海口路延伸段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王星便是这个工程的负责人,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那段时间,人们都说王星“不是在海口路工地上,就是在去海口路工地的路上”。

王星至今还十分清晰地记得,2008年8月底的一个黄昏,他第一次来到海口路的情景。当时,整个路段和周边环境状况很差,污水横流,臭水沟里还漂浮着动物的尸体。一名年轻的农村妇女,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坐在那里,无奈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他。王星这时才明白,为什么市委、市政府要把海口路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打造。“海口路并不是最完美的,但如果了解它的过去,就会知道这是一项紧贴民心民意的工程,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需要、盼望的工程!”谈到海口路,王星很有激情、充满着感情。

的确,在2009年3月前,进入广元城区的车辆都要经过嘉陵江4号桥拐三道弯才能进城。马华说,他作为市长,每次陪客人,在这时脸上是最挂不住的。地震前因为缺乏资金,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王星说,决定打通海口路时,有人说,简单做一下,有变化就行了。但马华很坚决:“要做就做好,一步到位!”

王星拿出一张方案图讲解起来:“这是第二个方案,也是付诸实施的方案。现在从4号桥看下去,海口路是一个完整通畅的视觉主轴,至少实现了三大功能:出入口畅通,周边人居环境改善,南山居民内涝问题的解决……”

在建设中,王星和同事们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拆除了6500平方米左右的建(构)筑物,完成了这个建设中的第一件难事。这其中,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皮,不亲自参与是难以臆想的。王星说:“在海口路的打造中,既要符合‘协调风格、统一打造’的要求,又要节约资金出实效。大家齐心协力,还真找到了关于拆迁地块整合建设的最佳方案,政府因此可以最少的投入换来尽可能多的公共利益,而企业作为合作方也获得了相应的商机,政府与企业双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

作为广元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部分,“杉溪”安居房项目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为了忠实于“民生”两字的意义,针对场地内沟壑纵横,存在高压走廊的现状,王星和同事们精心组织设计方案评选活动,优化室外场地设计,寻求合理的土石方挖填方案,科学降低建设成本,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王星担任征地拆迁组长,亲自处理复杂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祖坟的迁移,要照顾风俗、情绪、时令等多个方面,可以说跑疼了腿,磨破了嘴。边进场施工,边解决问题,为尽快开工创造了条件。

与王星交谈,这位工学硕士缜密和严谨的逻辑尽在其间。王星认为,工程建设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科学的精神贯穿始终,在民生工程中是如此,在环城北路、高教园区道路建设中也是这样。所以不论是复杂工程还是普通项目,他都要走遍每一寸场地,全面了解有关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在中途接手环城北路工程之后,王星没有机械地执行原有设计方案以追求进度,而是根据利益相关方反映的情况,多次带队赴现场研究问题,组织交通、规划、设计、沿线住户等当事人或者利益相关方两次召开集体会议,发现并排除了两项重大隐患、一项明显疏漏。特别是纠正了部分同志存在的“道路工程可以未经勘察就进行设计”的认识偏差。

王星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推进市建设系统投融资平台的整合工作。把局属有关企业和全部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一并纳入待整合范畴,理顺关系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责明晰、结构合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1+X(子公司数目)”的公司组织结构,使城投公司逐步成为“借、用、管、还”四位一体的投融资平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项目业主。由于整合工作涉及人、财、物等重大调整,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依法有序,而且还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不引发纠纷和上访事件。王星说:“目前人员调查和清产核资已经圆满结束,平台组建方案也已基本确定。”

王星认为,挂职干部“说广元话、办广元事、做广元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表现在能愉快接受分内分外的工作。

当采访快结束时,王星谈到了家庭。

2008年7月2日组织与他谈话后,妻子洪源源当夜没说一句话。第二天早上,也没多说什么,但看得出是很开心的,只说了一句:“你去吧,好好干!”让王星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在挂职的两年来,妻子从来没有打电话诉苦、抱怨。其实,王星很清楚,她多么不容易:当时女儿才9岁,上小学二年级;岳母有高血压、心脏病,常生病住院;女儿身体不太好,洪源源自己也有高血压,老老小小几个病人都得妻子一人照顾。王星说:“我很感激她!”

采访结束时,王星拿出他写的四首词说,这也算一点心得吧。

山摇地颤,

重建何惧难?

不到广元非好汉,

屈指行程过半。

红旗漫卷青川,

万马激战犹酣。

民生民心安定,

指日便可凯旋。

在挂职团队的12个人中,马亚明的工作跨度最大。

马亚明援川前是杭州市农办副主任,挂职期间从三农战线转到搞对口援建服务和扶贫开发,工作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

罗曼·罗兰说:“唯有心灵使人高贵。”与马亚明朝夕相处两年,广元市援建办副主任郭良这样评价:“马亚明就是一个使人心灵高贵的人,他对事业忠诚,对朋友耿直,对下属温暖。与他相处,如沐春风,很愉快!”

马亚明说:“服务工作、协调工作看起来很琐碎,也没有什么闪光点,但细节背后体现的是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干部素质高低。”

对口援建广元市的有浙江省、黑龙江省、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四川省内四个市等。省、市、县三级共建有44个指挥部,援建干部有近400名。各援建省、市、县对援建工作非常重视。两年来,马亚明和同事们完成了400多批(次)各方面的考察慰问团的接待协调工作。他直接全程参与了百余批(次)党政代表团近2000人的接待,对每一批(次)考察团队都能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细节着手,与灾区的干部职工一起认真当好联络员、指导员、服务员的角色。做到一个代表团一个接待方案、一份基本情况材料,让每批考察团都能有所学,有所得,满意而归。

对口援建是特殊时期的一项特殊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实物量,对于异地他乡的各指挥部来说,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都碰到了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如建材供应、用电、用水、通信保障及项目审批等。马亚明和同事们抓调查研究当好参谋,随同领导召开不同形式的现场协调会。积极做好指挥部来广元采购、项目咨询的协调服务工作,尽力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入川以来,马亚明与援建办工作人员一起完成了百余期的援建动态编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各级领导和对口援建单位。

“发挥优势,尽力做好广元与浙江方面的协作发展工作。在做好挂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工作中的优势为广元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马亚明说。

对口帮扶是一项传统工作,早在1996年,浙江省就开始对口帮扶广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深化广元市与浙江省对口帮扶关系,两年来,马亚明先后撰写了《浙广对口帮扶工作回顾与对策建议》、《对口援建服务中的问题与建议》和《浙江省产业援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这些建议都已被采用,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第三章 (20)

马亚明在来广元挂职前,一直在杭州市农口系统工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比较熟悉。为加强两地农业的合作与交流,推进灾后农业产业发展,在派出单位杭州市农办的大力支持下,马亚明参与策划组织“杭州市优质农产品迎新春大联展”广元入展工作,两次从杭州市农办争取了100余个免费展销摊位给四川省畜牧局和广元市农办,组织了近百家企业200余人到杭州参展。广元农产品第一次在杭州展会上亮相,引起了多方关注,起到了宣传促销作用。同时还参观了杭州的现代农业,并与相关企业和杭州市农办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两地农业今后合作搭建了平台。针对广元食品加工水平不高、企业技术含量低的现状,马亚明牵线联系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助理、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食品界的领军人物励建荣到广元召开专题座谈会,为下一步校企合作打下基础。

马亚明联系落实杭州市农科院从杭州市科技局争取12万元资金,定点帮助青川县开展食用菌产业升级改造。

马亚明牵线爱心人士来广元结对助学。2008年底,马亚明与竹园镇小学的贫困生李杨结成对子,两年来共有八位贫困生在他的介绍下与浙江省政府机关和省青旅的爱心人士结成对子。

听挂职团队的同志讲,马亚明是最不容易的。两年间,妻子病重做手术,母亲去世,他都未能及时赶回家中照料。马亚明说:“这是我最大的愧疚!”马亚明的母亲张秀娣2000年患肺癌,身体状况一直很差。2009年11月19日病危,马亚明中午12点赶回杭州,母亲当时已处于深度昏迷,下午4点离世,一句话也没有留下。马亚明说:“母亲曾任过12年的村支部书记,对我一生的成长影响很大。”“认真做事,诚恳对人,不贪小便宜”是母亲常对他说的话。

“在灾区工作两年,适应环境,发挥优势,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采访结束时,马亚明再三嘱咐,他自己所做的工作很平常、平淡,没什么好写的。如果要写,请代他表达一下对后方单位、同事和各界对前方工作支持的由衷谢意。“没有后方鼎力支持,我们在灾区的很多想法不可能变成现实。”他建议广元市开展一些活动,针对东西部发展的差距,浙江援建留下了什么和援建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等,展开思想大讨论,有利于升华援建的精神理念和内涵。

出生于1963年的石鑫炯,按年龄是挂职团队的“老二”,挂职广元市教育局副局长,性格沉稳、温文尔雅。认识他,是作为文友,交流作品开始。一本设计精美大方的《重建希望——四川广元震后教育重建纪实》的编著者便是石鑫炯。这部作品记录了广元教育战线积极应对地震灾后的感人事迹和全国人民对广元教育恢复重建的支持、帮助。市长马华还为这本书题写了序言。

石鑫炯1984年8月毕业于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学校即留校工作,从学校的文书岗位干至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2008年7月挂职广元市教育局副局长,协助局长分管办公室、体卫艺科、后勤产业科和对口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