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塔德也说:“独处时间是人生最神圣的一刻。”在喧嚣的尘世中,在茫茫的人海里,我们一不小心就被淹没了。我们成了一个没有声音、弱小而微不足道的个体。别人听不到我们,就连我们自己也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而只有在人生独处的那个时刻,排除了外界的种种干扰,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感受到我们个人的意志、思想、体验,乃至心脏的跳动,内心的痛苦,心中的渴望。独处是一种资产,需要我们自己来捍卫。
独处时,我们能获得安宁和平静,安宁与平静能够让我们有所发现,平静才能像镜子一样反照万物,在独处,我们能反省自己。我们要珍惜独处带来的那份宁静。在喧闹与繁杂社会中,我们迷失了自己,独处让我们有了从繁忙中解脱出来的小憩,有了聆听自己心灵的机会。
把握独处,了却了繁杂,抛弃了清规戒律,自觉或不自觉地寻觅一个安静的所在,独得一份轻松自在。心不被物欲所役,身不被世俗所驱,让人格升华,让情感净化,让心田润泽,何等的清爽。
对于一个有“自我”的人来说,一个人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然有时候免不了有些寂寞,但寂寞却是另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的时候,我们从一切纷繁复杂中抽身出来,找到了自我,也就可以面对自己的灵魂。
和别人在一起闲聊时,从古说到今,引经据典,但是,这只能说是闲聊和讨论;只有自己自由地翱翔于古往今来的历史杰作中,你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出去旅行,游山玩水,那只能说是旅游;只有自己独自面对广阔的大海和巍峨的群山之时,才能真正地拥抱大自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所以,对精神生活非常重视的卢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最不感到厌烦的事情就是独处,我最忍受不了的事情就是闲聊。”
很多人享受到独处的快乐,静静地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把不开心的事情全部甩到脑后,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有种惬意与畅快。这时,你的心不为形所设,身也不为世事所驱,这种我与万物竞自由的超脱状态,会让心灵在这种忘我的超然境界中得以升华。世态炎凉、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爱恨情仇、聚散离合……所有的一切都会在这宁静中变得遥远而又陌生,唯有一颗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心。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寂寞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无论我们怎么避免孤单一个人,但对于很多人独处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些人享受到了独处的好处。
独处,没有人打扰,没有人干涉,独享这份宁静,把一切繁忙琐事全都抛撒,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卸去所有的羁绊,不必掩饰,不必约束,不必警惕。独处时,自己就是自己,或许享受,或许痛楚,总在滋润着生命。不总是有人感叹那无根的飘零、无由的躁动、诱惑的世俗吗?拥有独处,才会给漂泊的心寻到一个诗意的栖居,让浮躁的心有沉稳的归宿,把世俗的心涤洗干净让它远离红尘。独处是美丽的,就好像人生漫漫旅途中一座心灵驿站。
独处是对人生中美好时刻和美好生活的体验,独处虽然有些寂寞,但是寂寞中却有一种充实的感觉。人在寂寞的时候,就是从人和事务中抽出身来,回到只有自己的境界,然后寻找自己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因为人需要进行自身内在的整合。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自身的内在记忆中的某个合适的位置上。只有经过这样一个整合的过程,外来的经验和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然后自我也就能成了一个既可以独立又可以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是否有独处的能力,影响着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自我内心世界,而这进而又会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独处并非是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拥有的一种能力。当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会有多种形态,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三种:
第一种状态是惶恐不安、茫然无头绪,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心情,一心想逃出独处的寂寞。
第二种状态是逐渐习惯自己周身的寂寞,静下心来,把生活弄得有条有理,利用读书、写作、交友或别的事情来驱赶寂寞,度过寂寞难耐的日子。
第三种状态是把寂寞当做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可以利用创造的契机,引发出人生内在的关于生命、价值、观念等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对于一些人来说,又似乎很难。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很快乐,有些沦落在自己的生活里,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了独处的本领。懂得品味寂寞的人,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是可以掌握自己生活的人,让我们做一个会和自己相处,会调节生活的人吧。独处中自有乐趣,寂寞中自有惬意,独处是美丽的,就好像人生漫漫旅途中一座心灵驿站。
§§第四章 单身男女,懂得在寂寞中洁身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