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7760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确定什么样的金融发展路径最有利于本国金融业的发展及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不仅可以引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在国际上享有我们应享有的权利,在竞争中不断增强我们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对外金融的发展面临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风险的考验。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各国的金融市场,从宏观上促使全球金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从微观上产生了进入东道国金融领域的外资力量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金融问题已经成为一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从近些年对外金融发展的实践来看,取得了一些很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在有效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和优化对外金融发展战略,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

1.金融全球化为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形成无国界金融;二是金融活动按同一规则运行,在全球范围形成统一的金融体系,资本、资金市场按国际通行规则运行;三是在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总的来说,金融全球化,就是指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跨国发展,巨额国际资本通过国际金融中心按国际规则在全球范围迅速运转,同质的金融资产形成统一的价格。金融全球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具体表现为:资本国际流动频繁,流动规模急剧膨胀;各国货币利率、汇率关联度不断增强;金融活动跨越时空限制,全球金融市场日益融为一体;金融市场准入限制日渐宽松,跨国银行和银行跨国经营不断增加;金融风险的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围绕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从金融全球化的动因来看,资本的逐利性和金融竞争压力是金融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生产、贸易的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是金融全球化的直接推动力;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大潮和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活动为金融全球化打造了制度基础;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金融全球化已经打开了传统上设置在各国、各地区之间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的障碍,加速了金融资源的全球流动,一个高度紧密联系的一体化的全球金融体系与高度开放和高度流动性的真正的全球性金融市场正处在越来越快的生成过程之中。

从经济金融化到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寻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并以此实现经济发展和福利增长的方向与途径。金融全球化力图突破传统上由国家、地区界限所构成的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藩篱,从而形成一个高度开放的、统一的、高度流动性的全球金融市场,为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这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金融领域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个市场上收益的均等化将成为资源配置改善的一个显著指标,体现出全球化给金融交易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提升,并反过来大大促进了有关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2.金融全球化为中国对外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一般来说,金融全球化的好处是:为跨国投资、融资活动提供便利,获得国际资本的补充,从而弥补国内投资和对外贸易的两个缺口;使投资者不限于国内市场,而且能到世界各地寻求高收益的机会;与国际资本流动相伴随的有形资本形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知识的转移以及市场的开拓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能为一国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推动因素;为金融机构之间的国际竞争提供舞台,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质量,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说,通过参与金融全球化,不管是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还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或是其他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学习并借鉴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以及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宝贵教训,使中国有可能直接迅速地采纳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安排,避免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多走弯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甚至赶超。

从某一国的角度来观察,在经济金融开放中应履行的义务实际上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获取走出去进入外国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权利,并最终增加我们的国民福利。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不管各民族国家,各经济体之间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有怎样的差异,但事实是各民族国家各经济体之间是在相互依存中实现它们各自的不同利益及不同发展模式与政策取向。金融全球化在最近一二十年改变着世界各国和全球经济金融的运行方式,促使经济决策的制定者必须以全球性的视野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意味着一国再也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毫不受外界影响地发展对外金融,经济金融的对外开放成为其金融发展不可回避的初始条件。

3.实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对中国商业银行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现代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发展迅速,其所占业务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们通过大规模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或建立代理关系,形成全球性的营销网络,在国际范围内从事金融服务。近些年来,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了适应金融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潮流,正在加快步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步伐,大力拓展国际金融业务。例如,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业务、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运用以及在国际市场筹资、融资或参与国际银团贷款、设立境外金融机构、设立跨国分支机构和营销网点等。所有这些都证明了近年来中国对外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金融发展的一大特征是金融运行机制的一体化和竞争范围的国际化。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基本精神就是奉行市场开放与自由竞争的原则。因此,决定各国金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基本相同的。“金融先行”、“金融优先”等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发达国家也把继续推进和深化金融发展作为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分享其他国家国民福利增长的重要手段和动力。由于维护和管理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统一性金融竞争规则“缺位”,现实中产生了两种互为矛盾的现象。对于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跨国机构,在一国层次上已经无法控制其可能的金融垄断或是反竞争行为,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球统一性金融竞争政策的形成和实施都具有迫切性。统一性竞争规则的建立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主张市场力量决定竞争力,倾向于把开放市场准入作为国际金融竞争政策的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则根据本国金融发展中的资金供求矛盾,更注重把限制金融机构滥用市场力量作为金融竞争政策的目标。对于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而言,在获取国家金融竞争力的政策和方式上,国家行为就不应仅表现在微观金融政策上,只是帮助改善本国金融机构对外竞争的具体条件,还应表现在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金融政策上,一方面金融对外开放的进程要与中国金融竞争力的增强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的合作中努力维护本国的金融利益。从理论上讲,无论国际竞争规则如何制定,对外金融战略是唯一决定其是否对本国发挥有利作用的先决条件。

(二)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调整与优化的意义

1.全球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促使中国对外金融战略的调整与优化。金融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质,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与不稳定性。金融全球化破除了传统的市场界限,使一国金融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的金融面临更多的和更激烈的竞争,而金融业的资本聚集能力以及对一般经济的渗透和控制能力,将使金融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最主要领域之一,也成为大国间竞争、争夺与博弈的战略性新领域。而中国对外金融所面临的最大压力,恰恰在于它在尚未充分完成经济金融化、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不得不参与到竞争更加激烈、风险也更加巨大的金融全球化中去。金融全球化带来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格局,对迄今为止尚不强大的中国金融业而言,阵痛必定不可避免。金融全球化的利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由于在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等方面强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可以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获取金融全球化的大部分利益,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金融霸权”和“金融侵略”的目的。而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机构相对羸弱、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以及金融制度效率低下,使它们在参与金融全球化时获取的利益相对较小,甚至需要放弃更多的代价。在今天金融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条件下,中国必须调整与优化对外金融战略,努力实现经济强国和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的明显增强,全球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迫使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运作机制、服务功能等方面都不得不进行深刻的调整。中国的商业银行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商业银行整体的竞争力和业务规模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从融入全球金融化大潮的角度观察,又必须承认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商业银行海内外竞争力不平衡,海外经营总体实力十分薄弱,业务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与世界经济金融发达国家的跨国银行相比差距甚远,缺乏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度参与;二是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拓展业务很少,银行业跨国经营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等国家和地区,表明中国银行业在跨国经营方面尚缺乏综合性选择能力;三是银行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能力较弱,金融技术落后,金融工具和品种单调;四是缺乏高素质的国际金融人才。在海外金融机构中熟悉国际金融业务、通晓法律、会外语、能审计、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缺乏,这种种情况都制约着中国对外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全球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中,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培育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金融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每个国家都需要检视传统的金融发展观、金融发展模式以及金融发展战略并采取新的相应的对策,不断地调整与优化本国的对外金融发展战略。

2.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使得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必须在维护金融安全的情况下不断调整和完善。金融安全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经济金融波动、危机、威胁和侵袭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而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金融全球化要求一国的金融业向全球拓展,一国的金融体系也随之主动或被动地实行对外开放。金融业竞争压力的加剧经常促使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的投机倾向增强,金融机构在资产扩张时往往容易选择那些预期回报率高但风险也高的项目,一旦遇到宏观经济波动或其他冲击,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很容易转化为现实,轻则导致较高比率的坏账,重则导致金融安全防线沦陷,引发金融危机。由于金融具有极强的渗透与扩散功能,金融资源的流动具有高速和跨国界的特征,所以一旦某一个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出现异常波动或危机,就很快在全球传递,产生各相关经济体和各民族国家间的联动、互动、国际传导、传染,瞬息之间形成地区性乃至全球性危机。而金融危机具有逐渐累积、不易察觉的特殊隐蔽性和突然爆发的巨大破坏性,这就会立刻危及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优势的巨大压力,而且面临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风险。一个国家的金融震荡、经济危机,很可能迅速蔓延到政治、军事领域,导致政局动乱,危及国家安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金融危机给一些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得金融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且被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一国在实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时首先必须考虑金融安全与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而言,金融稳定和发展在经济与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重要性大大增强,对外金融发展战略开始承担起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必须在维护金融安全的情况下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3.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中国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中国金融业与世界金融业的融合度日益提高。按照经济学理论,国际金融市场扩张、国际资本流动加快、金融机构及业务跨境交易等金融全球化趋向能够使不同国家生产、消费、贸易和金融风险分散,资金能够配置到资本稀缺国家,从而提高所有国家的福利水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经济改革成果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实体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总体规模大大提升,并跃居世界前列,但虚拟经济相对落后,金融制度建设滞后,抵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较弱。中国“强实体、弱金融”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被动地位,成为全球金融风险的被动承担者。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说明,由于发达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在维护金融安全能力上的不对称,发达国家可以任意将金融风险分散给世界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可以主动重新配置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资源和金融风险,而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接受。从长期目标来看,中国要真正融入世界经济金融环境中,将视野拓展到全球,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及风险防范问题实质上就是改变中国在目前金融全球化中的被动地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和平崛起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国。要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不能仅从国家层面来解决,诉求于全球制度性框架和规则的重建,而是应考虑如何在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中转换角色,不断调整与优化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从被动的金融风险承担者转变为主动的分散者,成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大国。

二、中国目前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

结合目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之一: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现在,国际银行界先后出现三次并购浪潮。其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的第三次银行海外并购浪潮更是迅猛,影响也更深远。在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迈出了海外并购的步伐。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波并购浪潮发生在1993~2005年,在此期间,中资银行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不多,规模较小。第二波浪潮是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出现了质的变化,表现为交易数量和单笔交易金额的提高;从走出去的地区来看,中资银行的投资遍及非洲、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并购视野大大开阔。

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真正“走出去”后,中资银行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广阔的市场,更有重重的陷阱和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既要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和客观条件,更应充分认识到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首先,面临国际规则的挑战,具体包括国内银行体制与国际惯例有差距,并购的决策与审批程序不同和政策法律环境复杂的挑战等;其次,缺少对国家风险的评估机构和机制;最后,由于我国并购实践有限,对并购后的全面整合管理经验不足。

中国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借鉴国际银行海外并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不断调整与优化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战略。首先,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必须追求规模经济原则、效率原则和创新原则。在三大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应该制定明晰的海外并购战略,例如,要制定海外并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选择并购地区,慎重考虑并购目标,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其次,要合理管控海外并购风险。商业银行海外并购与国内并购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要涉足海外市场,面对与本国迥异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法律体制,所以,中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海外并购扩张时,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跨国战略所隐藏的巨大风险,加强对商业银行海外并购风险的防范。最后,要高度重视并科学组织并购整合。银行在成功实施并购之后,最迫切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便是并购后的整合。这一阶段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效果,是衡量商业银行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并购目的,中国商业银行应该从战略整合、组织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等四大方面进行把握。

(二)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之二: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利弊分析及战略选择

从1996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走过十四个春秋。近几年来,国内几大商业银行纷纷掀起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高潮。伴随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权疯狂减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96~2002年的起步阶段;2003~2004年的探索阶段;2005~2007年的全面展开阶段;2008~2010年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阶段。我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结构安排相似,大多是具有雄厚资本、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大型跨国公司,尤其是跨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所占比例最大,占到70%以上;按国家和地区划分主要集中于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中国香港、瑞士等国家和地区。海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参与已经覆盖了三个层次,即: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心的跨区域的商业银行;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从近些年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践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助于中国银行业的商业化运作;促进了商业银行制度的规范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但与此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指导思想是:以股权换制度、以股权换技术、以股权换信用文化,但目前看这一指导思想并没有实现。同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影响了中国的金融安全问题。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引进策略。目前我国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主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整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机制。包括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应遵循的原则、适时增加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模式。二是审慎选择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要对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国金融领域的目的进行深入调查,谨慎地区分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国内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自身的战略发展和经营优劣势,选择那些与自身目标契合的互补型战略投资者,切不可贪图名大,只有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战略投资者资源,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三是科学合理地估算出让股权价值。我国商业银行在出让股权时,不仅要考虑净资产,更要考虑其无形资产和品牌价值。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可以考虑采取拍卖竞争机制。近些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定价时基本是采取一对一的讨价还价方式。但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约束,引资银行并不知道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其真实的评估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做出最优的选择。采取拍卖竞争机制是一种可以使商业银行更好地了解战略投资者真实评估价值的有效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战略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为自己争取有利地位,竞争越充分,越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也越有利于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四是加大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监管力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法律还一直没有制定出来,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监管力度。因此,应积极吸收国外成熟经验,逐步形成一套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能促进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统一、透明、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作为监管部门,既要保护本国民族金融业,遵循法律,用强有力的手段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又要充分发挥外资在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应加强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监管,不断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之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主权财富基金的产生与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内因看,主权财富基金对一国经济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从外因看,首先,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使得石油出口国及出口导向型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从而为其主权财富基金的设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其次,由于美元不断贬值及美国国债收益率过低迫使各国纷纷设立主权财富基金来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最后,金融全球化为主权财富基金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合理利用外汇资产、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成为当务之急。2007年9月,中国政府设立了第一个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是中国在巨额外汇储备压力下的一种改革,其成立被视为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投资渠道与方式的有益尝试。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自成立伊始就强调拓展海外投资,并采取了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手段和多元化投资经营策略,在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确保主权财富基金保值增值方面的成效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客观上增加了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自主进行资产配置的难度和操作风险;二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内部运行机制存在着一系列弊端,严重阻碍了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

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刚刚起步,投资经验相对缺乏,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主权财富基金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在各国不断加强对主权财富基金监管的力度、对监管的国际规则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要在短时间内找到高效率的发展之路也绝非易事。鉴于目前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在海外投资方面应考虑以下战略:一是定位于商业化、专业化和独立化的运作模式;二是系统规划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运用的策略,包括基金的投资目的、投资范围、资产组合、目标收益率等;三是加强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中的风险管理;四是健全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绩效评价机制;五是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透明度,从低度透明逐渐过渡到中度透明、高度透明;六是加强对流入中国的海外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始终将国家安全以及保持竞争优势放在维护国家利益的首位。

(四)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之四: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汇率作为国际经济联系的枢纽,是一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是一国对外开放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中美两国作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更加频繁,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反倾销问题、反补贴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方面。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有:一是美国政治利益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美国的总统大选和美国的利益集团两个方面;二是商业竞争因素;三是中美贸易发展不平衡;四是中美贸易依存度的不对称性。中美两国间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使美国不断地向中国施压,使人民币汇率承受着较大的调整压力。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看,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逐年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了七个阶段: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汇率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浮动汇率制度;双重汇率时期;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期;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时期;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时期。每一阶段的汇率制度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也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在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做到:(1)必须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机制。可以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方式来根据实际经济运行的需要合理地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2)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外汇市场的基础建设对于汇率制度的改革来说至关重要,高效率的外汇市场应该有较多的市场交易主体。完善做市商制度,抑制外汇市场价格的过度波动。同时,增加交易币种,丰富交易工具;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重视外汇市场的有效管理。(3)建立汇率风险监控体系;一是针对整个国家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建立汇率风险监控体系;二是针对企业与个人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建立企业内部的汇率风险监控制度。

(五)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之五: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战略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哪一次金融危机,都迫切需要所有的国家一起努力来渡过难关。但是,现有的一些监管合作的国际规则是向发达国家倾斜的。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等重要国际金融机构中,发达国家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如果把国际金融市场比做一场大游戏,那么,谁制定游戏规则,谁就更容易在游戏中获胜。参与制定规则的国家就有更多的从未来的国际金融发展中获益的机会。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我国迅猛发展的金融经济现状和日益上升的国际经济地位相比,仍不够全面和充分,很多已经开展的监管合作仍旧停留在原则性的联合声明和框架协议上,并没有具体和实质性的举措。另外,我国未充分参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而有关规则不能充分反映和保护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导致总体的合作成效不尽如人意,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途径、内容和工作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进一步认识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尤为必要。中国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在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的前提下,应考虑在恰当的时机按照权利与义务平衡、分摊与自愿原则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增加在IMF和世界银行中的份额,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投票权,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积极参与国际新金融规则的制定,掌握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和修正权力,力争在金融全球化的潮流中占据有利地位,使新制定的规则能够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利益,避免由于监管规则的不合理给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利益带来损害。同时,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法规,积极参与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除了参与国际性的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之外,中国还应积极地参与区域金融监管合作,通过区域金融监管合作可以更好地防范金融危机,使区域内国家更好地进行金融沟通和金融监管,最终使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业都健康发展。

(六)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之六:反美元霸权,走强国强金强币之路

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交易货币和结算货币。美元霸权使美国有条件保持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持续顺差和经常项目的持续逆差,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实现其对全球经济利益的巧取豪夺。

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来看,货币的国际化是以强大的经济体实力为支撑的。经济实力是实现本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只有支撑该货币的经济体的实力达到一定量和质的积累,其发行的货币才具有可靠的物质基础。货币一般被视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动摇了美元霸权的经济基础,但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霸权一时还难以撼动。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强国,拥有庞大的资源,拥有全世界约20%的产品和50%的军费开支,有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顶级研究型大学,连欧洲人也不得不承认“美国还是世界的董事长”。

中国经济的崛起可以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这场金融危机为我国走强国强金强币之路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成为国际进出口市场的主要提供者。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24500亿美元,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额的外汇储备作支撑就可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而稳定的汇率也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中国的经济实力与货币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在短时间内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实力。因此,我国还应继续推进金融强国与经济强国之路,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全力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完善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将人民币由准周边化发展至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至区域化,最终人民币将真正实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