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走进科学
7756600000025

第25章 执着追求(2)

关于衰老的研究

衰老的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关心的问题。谁都希望能长寿,能多活些年头。中国古代的帝王、统治者,甚至梦想长生不老。出于这个目的,人们必须研究衰老的过程和原因。

梅契尼可夫对衰老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而且是结合他有关免疫的现象来研究的。

梅契尼可夫发现:不论是肌肉、神经、泌尿系统,肝脏、肾脏,还是卵巢等等组织和器官,当本身机能开始发生退化后,机能紊乱,出现一些异常的组织和细胞。对这些异常的组织和细胞,人体的吞噬细胞也把它们当成外来的异物,要把它们吞噬和消灭。

其实,这种生理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进行着,这就是新陈代谢。老的、不起作用的细胞,吞噬细胞把它们清除了,新的细胞才产生出来,代替旧的细胞。

到了衰老的时候,这些吞噬细胞吞噬老化了,变成了无用的细胞和组织。问题就出在这些吞噬细胞上。正常情况下,吞噬细胞完成任务后,就离开他们战斗的处所,但在衰老的人体里,这些细胞并不离开,而是逗留在原处,本身也成为没有任何用处的细胞,并逐渐被结缔组织所代替。

结缔组织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疤痕。疤痕不具有生理功能。如果肾脏组织被疤痕所代替,就不再具有分泌和排出尿液的功能;肝脏被疤痕组织所代替,就不再具有分泌胆汁的机能……全身所有的组织都出现这个现象时,衰老就降临了。

梅契尼可夫还认为:衰老还与人体肠子里的细菌有关。他指出,人体肠子里的细菌,经常在分泌毒素。年青时,人体机能还旺盛,不至于中毒。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长期受这些细菌毒素的影响,逐渐发生中毒的现象。

为了消灭这些中了毒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白细胞就把它们吞噬掉,自己本身也被结缔疤痕组织代替。

这又是人体衰老的另一个原因。

梅契尼可夫还认为:人体肠道中除了别的细菌能分泌毒素以外,还存在一种乳酸杆菌,这种杆菌会分泌乳酸。而乳酸对那些分泌毒素的细菌和它们分泌的毒素,都起着抑制的作用。

由此,梅契尼可夫曾经极力主张,人应经常喝用酸牛乳,使乳中的乳酸杆菌在肠道中繁殖,这样对人体会有好处,人会因此而长寿。

梅契尼可夫在巴黎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还在1912年被推选为法国科学院的外国院士。

1916年7月16日,梅契尼可夫在巴黎逝世,享年71岁。

勇于探索的埃尔利希

在19世纪末的德国,除了声名远扬的细菌学家科赫之外,还有一位在免疫学上功勋卓著的伟人,他就是被人称为“血液学和免疫血液学之父”的埃尔利希。

埃尔利希1854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特恩,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

埃尔利希少年时即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主要得益于家庭环境的熏陶。

中学毕业后,埃尔利希考入弗劳兹瓦夫大学医学院学习,之后,又转学进入斯特拉斯堡、弗莱堡等大学,1878年从莱比锡大学医学院毕业。

埃尔利希在频繁转换学习环境的同时,接触了各学院当时最新的医学知识,为他在医学上取得成就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毕业之时,埃尔利希有幸见到了细菌学创导者科赫和病理学家赫丹兴,这两位科学家当时都名噪一时,但对无名小卒埃尔利希却都尽力提携,丝毫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他们在这个青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科赫同细菌不懈斗争的精神给了埃尔利希极大的鼓舞,他幻想着能够发明一种彻底消灭细菌的武器,解救在病魔折磨下的芸芸众生。

科赫预料到埃尔利希将来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来,推荐他到欧洲规模最大的病理研究所见习。

几年后,埃尔利希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细菌学研究领域最有希望的后起之秀。

埃尔利希要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他的目标首先瞄准一种寄生于人体和家畜体内的细菌——锥体虫,将其作为“捕猎”的对象。

这时他已经在法兰克福医院化验所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和助手。

埃尔利希和他的日本助手秦佐八郎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埃尔利希想:既然染料能使细菌着色,使它因着色而最后死亡,那么它能不能在体内杀死细菌呢?

他把一只小白鼠关在笼子里,给它注入一滴含有锥体虫的血液,再给它注射染料,结果小白鼠死去了。

埃尔利希又换了一种染料,还是没有成功。

几年过去了,埃尔利希试验了当时所能提炼的100多种染料,可是没有一种染料能挽救染上锥虫病的小白鼠的生命。

由于夜以继日地工作,埃尔利希32岁时就得了严重的肺病,他不得不放弃一切工作悉心调养。

由于自己的患病,埃尔利希更深刻地认识到探究人体免疫现象的重要性。

病情稍有好转,埃尔利希就回到了实验室。

“如果在染料里掺入一些硫化物,使它们在血液里能更快更好地溶解,也许能杀死锥体虫了吧?”埃尔利希有一天忽然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他把这个想法跟助手秦佐八郎说了以来,得到了他的赞同。

秦佐八郎是一位很有见地的医学博士,对埃尔利希的帮助也非常大,埃尔利希后来在获得诺贝尔奖时说:

“我永远怀念,同时希望天下人都知道,我的东方好友秦佐八郎给予我的极大的协助”。

新的实验又紧张地开始了。

他们把掺有硫化物的染料注入含锥体虫的小白鼠体内,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小白鼠身上抽一滴血,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们惊喜地发现:血液中的锥体虫越来越少,最后完全消失了。

埃尔利希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便遗憾地发现:小白鼠不久也痛苦地死去了。原来,硫化物不仅杀死了锥体虫,也毒死了小白鼠。

实验又失败了,但毕竟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发现,埃尔利希决定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探索下去。

这时,一种治疗非洲流行的昏睡病的新药——阿托克西尔研制成功了,这种药可以有效地杀死人体内的锥体虫,但副作用太大,不少人治好了昏睡病,眼睛却失明了。

经过研究,埃尔利希发现阿托克西尔是一种含有砷的毒药,能严重地损坏人的视神经,与含硫染料毒死小白鼠是同样的道理。

“能不能改变阿托克西尔的成分,使它只能杀死锥体虫,而不损害视神经呢?”埃尔利希想。

他立刻着手进行实验,和秦佐八郎一起合成了数千种“阿托克西尔”的化合物,并对其一一筛选,编上号码。

埃尔利希和他的助手一次又一次把阿托克西尔的各种化合物注射到有锥体虫的小白鼠身上,仔细地进行观察,然而,一只只白鼠都可怜地死去了,药品的毒性还是太大。

化合物已经实验了605种了,实验还是没有成功。

埃尔利希和秦佐八郎都有些灰心:难道这个设想错了吗?

这时,时光已经走到了1909年的春天,在这条充满艰辛的科学道路上,埃尔利希已经度过了将近5年的难忘时光,这5年里,他付出了多么艰巨的劳动!可是成功却像一个虚无缥缈的影子,可望而不可及。

“再进行一次实验吧,也许下一回会成功呢!”每当失败时,埃尔利希就这样鼓励自己。

这一次,埃尔利希又搬出了这一战胜自己的“法宝”。

埃尔利希将编号为606号的化合物——二氨基二氧偶胂苯粉剂小心地用蒸馏水稀释,注射到一只患有锥虫病濒临死亡的小白鼠身上,然后专注地进行观察。

奇迹!这只萎靡不振的小白鼠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唤醒了,变得越来越活泼。

埃尔利希兴奋极了,他从白鼠身上提取了一滴血样,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惊奇地看到锥体虫正在被迅速杀死!

这是不是一次偶然的成功呢?埃尔利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抑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又将第606号实验药剂注射到一大批患锥虫病的小白鼠身上,结果,这批小白鼠全都恢复了健康,重新在笼子里蹦跳起来。

实验室的所有人员也都高兴地欢呼起来,5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这种淡黄色的粉剂就像导弹一样,在人体内专门跟踪追击锥体虫,却不伤害人的神经,可以说是治疗昏睡病的特效药。

1910年4月,在巴恩巴登内科学年会上,埃尔利希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发明。为了纪念他们606次艰苦的实验,他把这种新药称为“606”。

埃尔利希并没有止步,他设想:能否利用“606”来治疗梅毒病人呢?

梅毒是20世纪初西方提倡“性开放”的恶果,是一种无药可治的性病,患上梅毒的病人只有一个结果:等死。

埃尔利希和秦佐八郎为了实验,一天晚上悄悄跑到法兰克福最低下的娼妓区,找到一个患梅毒已奄奄一息的妓女,给她打了一针“606”药剂。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那个妓女竟然康复了,这证明梅毒已不再是绝症,而“606”正是攻克顽症的“克星”。

一时间,全球轰动,各国制药厂纷纷制造这种杀灭梅毒的注射剂,而信件也像雪片般飞向埃尔利希的实验室。

“606”还有不足之处,就是还有一定的毒性副作用,许多患者用药后,全身皮肤发黄,严重的甚至死亡。

埃尔利希和他的助手们又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考验,终于在1912年,制成了比“606”更有效、更安全的新药“914”。

“606”和“914”不过是埃尔利希许多重大成就中的一项,使他获得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原因则是他对免疫力的研究。

他对免疫现象的研究早在1890年就开始了,他曾指出,免疫血清具有溶菌作用,有溶菌作用的抗体称为介体。他把介体看作是反应过程的中间环节,具有两种亲和力,一种是对补体的亲和力,另一种是对红血球的亲和力,每种血清都有作用于各种敏感抗原的多元补体。

1896年,他发现了重氮反应,1897年他创立了“侧链学说”,这期间他发表了权威性著作《免疫论文全集》。

有一本杂志专门总结了埃尔利希对现代医药的四大贡献:①细菌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细菌致人死命,但一时一刻没有细菌,人也就无法生存。②细胞与体素的分别研究。③各种免疫的缜密探究。④化学医疗的创导。

埃尔利希对人类的贡献不仅是他的研究成果,他百折不挠,勇敢探索的精神也是后人要继承的可贵财富,他曾对人说:

“做事就怕松弛,一松弛就不可收拾;读书独怕疏忽,一疏忽则心不专矣。疏忽是错误的开始;松弛则是堕落的根源。”

1908年在斯德哥尔摩颁奖仪式完毕后,埃尔利希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他没有渲染自己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却以大量动人的词语赞扬了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助手们,他最后说道:

“科学的研究没有国籍的限制和种族的隔阂!在诸位赞佩我在医药上的些许成就的当儿,我有一个愿望,愿今后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们,首先要免除门户之见。”

由于肺病的影响和过度的劳累,1915年8月20日,埃尔利希在他61岁的时候,倒在了他奋斗一生的医学研究道路上。但他留下的“606”和“914”则像一个路标,指明了后人向科学高峰攀登的方向。

一个新元素的诞生

在巴黎求学的日子

巴黎,索尔本街区。

宽阔宁静的广场上,一群雪白的鸽子在安静地觅食。

正是午时,阳光毒毒地射着,游人不多,巴黎大学高大的建筑物阴影下,只有一个妇女似睡非睡地摇晃着婴儿车。

一个身穿粗布长裙的姑娘站在那两扇大开的门前,手里不停地挥动着自己的宽檐帽子,她的脚下,是一只看不出颜色的大旅行箱。

天太热了,她的脸通红,挥动的帽子也没能使热度减轻分毫。

这就是巴黎!这就是梦寐以求的巴黎大学!

她走进门,一阵清爽的凉意扑面而来,抬头观望,啊,这大厅多高!这天花板多美!大厅里那些年轻活泼的青年男女们,是多么兴高采烈!

一颗备受压抑、屈辱的心在这充满自由和活力的环境中,慢慢地舒展了……

“你好!是新来的吗?”她正在观赏,正在沉思,一句热情的问候在耳边响起。

她惊觉,注目观望,一头红发首先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没有说话。

红头发以为她没有听懂法语,又改用俄语问道:“你好!从波兰来吗?”

那种屈辱的感觉顿时又涌上了她的心头,他为什么要用俄语?既然他判断自己是波兰人,为什么不用波兰语?他不懂吗?

不错,她的祖国是在备受沙皇俄国的欺凌和压迫,她的民族是在侵略者的铁蹄下苟延残喘,她的母语是在遭到统治者无端的扼杀,可她仍然是一个波兰人,她的心被耻辱的火烧得发烫!俄国人不准波兰人说自己的语言,她偏说!俄国人规定女人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她偏学!一个24岁的姑娘不能拿起枪反抗侵略者的统治,那就用智慧、用头脑来说明自己吧!

她紧绷着嘴唇没有吭声,沉默了好一会儿,她才用波兰语说:“是的,我是波兰人。来这里求学。”

红头发明白自己无意间伤害了她,一个来自备受压迫的民族的人,其自尊心往往是敏感且脆弱的。

“来,我——带——你。”他也改用波兰语,他学得不到家,说起来生硬,每个词都像炒豆子一样是蹦出来的。

她禁不住乐了,自己为什么要强求他呢?法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人人有选择的权力呀!

红头发也笑了,又说:“我——马蒂尔德,理学院。”说完提起她的旅行箱,示意她跟他走。

她擦了把汗,跟着他向前走。

她的耳边充斥了各种各样的议论:

“看这个丑小鸭!一定是从哪个乡下来的!”

“看哪,她的衣服上还有补丁呢!”

“她有多大?30了吗?”

这时,红头发就会不停地驳斥他们:

“古德利,闭上你的臭嘴!她可比你的鲁曼丝漂亮10倍!”

“苔丝,你的衣服倒是漂亮,可衣服里面却装着一个大草包!”

……

他们用的是法语,他们以为她不懂,可她全明白。在波兰时,她就自学了法语,就是为将来在法国留学铺平道路。

来到教导处,她要了表格,然后用法语对红头发说:“谢谢你,马蒂尔德。”

马蒂尔德一下子愣了,张大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她填完了表格,又仔细审视了一遍,然后在名字处端端正正地写上自己的名字:玛丽斯克罗多夫斯卡。

玛丽精通法文,在波兰时又自学了中学所有的物理和化学知识,所以她很自信,自信能轻松地跟上大学的课程。可在巴黎大学上的第一堂课,她就像迷了路的异乡人,找不到一点感觉。

教物理的是一位从耶鲁大学毕业的教授,他的法语讲得很快,还穿插着许多难以理解的俚语,对法国人来说,听他讲课也许是轻松的享受,但对从异国他乡来的人——比如玛丽来说,就像听一部天书。玛丽还在脑子里翻译教授所说的上一句话的含义时,下一句话又接踵而至,一堂课下来,她甚至没有听懂教授所讲的话,就别提理解他所讲述的深奥的物理知识了。

玛丽呆呆地坐在座位上,脑子里如同灌满浆糊。一想到自己每年要花掉400法郎的学费,在这里却如同傻子一样耗费光阴,她就感到非常难受。

马蒂尔德走过来向她打招呼,她只是笑了笑,她没有心情。

日落时分,玛丽坐上一辆去拉维垒特路的公共马车,她的姐姐布罗尼雅住在那里,为了节省费用,玛丽只能住在姐姐家。

公共马车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玛丽下了车,向100米外那座旧公寓走去。她的心情依然不好,像有块石头沉甸甸地压着。

布罗尼雅亲热地迎上来:“玛丽!怎么愁眉苦脸的?难道浪漫美丽的巴黎也不能让你高兴起来么?”

“布罗尼雅,你应该明白,我听不懂课,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布罗尼雅笑了起来:“就因为这个?这没什么,我刚来时比你还要惨,不懂法语……又没有认识的人,放宽心吧,玛丽,一切都会好的!”

玛丽勉强笑了笑,算是回答,然后径直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天晚上,她房间里的灯光一直到凌晨才熄灭。

一个月过去了,即使玛丽花费了别人成倍的时间,她听起课来依然非常吃力。

布罗尼雅家经常有客人来,有时是来玩牌,有时是约她一家人去参加舞会,每一次布罗尼雅都要拉上自己的妹妹。

玛丽很难控制自己,她本身就是一个爱玩的姑娘,每次姐姐家来了客人,她都经不住姐姐的劝说,便加入到他们欢乐的娱乐圈里去。这样去了几次后,她发现自己太经不起诱惑了,这样下去,别说赶上功课,恐怕连毕业也成问题。

玛丽决定搬出去,在巴黎大学附近另寻一个住处,一来可以省去大量浪费在路上的时间,二来独处也可以抵挡难以抵挡的诱惑。

虽然布罗尼雅家充满了温情,玛丽还是搬了出来,在拉丁区租了一间狭小潮湿的小阁楼,开始了她一生中最艰苦的求学日子。

从学校回来,她一头又扎进了厚厚的书本中,等到天黑下来,她就搬上课本,到附近的“圣日维尔图书馆”学习,那里暖和,可以省下煤和灯油。

10点钟,图书馆关门了,在工作人员带着敬意的眼光中,玛丽回到自己的小屋,点上灯,一直学习到凌晨两三点钟,直到熬得两眼通红,头脑发胀,这才躺到床上去。而早晨6点多钟,她就又爬起来,预习完一天的功课,匆匆吃完早饭就去学校上课,剩下的时间或去实验室,或去图书馆。

玛丽从不做饭,她甚至不知道那鲜美的汤是如何做出来的,她的食谱是面包、黄油和茶水,日复一日,绝无变化。

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烹调呢?省下这些时间,可以读好几页书呢。

为了消除困倦,玛丽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休息方法:洗衣服。只需闭上眼睛,机械地搓来揉去,问题就解决了,既洗完了衣服,也让自己的脑子得到了休息。

即使是铁打的汉子也难以经受这么长时间的比修道士还要清苦的生活,何况一个柔弱的女子呢?终于有一天,玛丽昏倒了。

这天,玛丽上完了课,正要起身离去时,忽然觉得一阵晕眩,眼前一黑,便一头扑倒在地上。

教室里一片惊呼之声,同学们手忙脚乱地把她抬到两张并起的桌子上,一阵忙乱之后,玛丽终于无力地睁开了眼。

“天哪!斯克罗多夫斯卡,你的脸色苍白得可怕!应该马上去看医生!”马蒂尔德建议。

玛丽摇摇头,去医院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她的每一个铜子都用得合乎其位,根本没有这笔额外的支出。

她强撑着要起来,头一阵晕,又无力地躺倒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马蒂尔德决定马上把她送到学校的医疗所,玛丽拦住了他:“马蒂尔德,如果你肯帮我个忙的话,我将不胜感激。”

“说吧,斯克罗多夫斯卡,我听着呢。”

“你能到拉维垒特路去一趟吗?去找我的姐夫,他是一个大夫,他住在A35号。”

“我这就去,斯克罗多夫斯卡。”

两个小时后,玛丽的姐夫急匆匆赶到,他看到玛丽那苍白的脸色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她太缺乏营养了。

这位大夫跟着玛丽,来到她的小屋,在这个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的小屋里,他只看到了一个干净的碟子和一个空空的平底锅,旁边惟一可以算做食物的东西,只有一小包茶叶。

他明白了,严令玛丽把书本都留在这里,带上自己的衣服,硬把她拉回到拉维垒特路自己的家中。

看着瘦弱且疲乏不堪的妹妹,布罗尼雅心疼极了,她不停地追问自己的丈夫,玛丽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何以会如此憔悴?

医术精湛的大夫不说话,只是用笔在一张单子上飞快地写着:烤牛肉、脆马铃薯、鱼子汤……

“这就是她所需要的药。”最后大夫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布罗尼雅,去准备吧,她必须马上服用。”

半个小时后,玛丽坐在桌前,一口一口咽下姐姐亲自为她烧的菜:一大块带血的烤牛肉、一盘油煎的脆马铃薯片,一大碟热气腾腾的鱼子汤。

过了一会儿,玛丽的脸色奇迹般地有了血色,布罗尼雅这才松了口气:“玛丽,以后再不许这样了,至少不能饿着自己!”

晚上,玛丽是在姐姐家睡的,11点钟,布罗尼雅亲自到她的房间,为她熄了灯。

一个星期后,玛丽又呆不下去啦,这怎么行?同学们都在学校听课,自己却躲在这里享受!

身体已经恢复正常,应该赶紧回到自己的那个小阁楼里去,功课已经耽误得太多了。

玛丽悄没声地又回到了自己的小屋,于是清苦的日子又开始了。

玛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业和试验上,她从不参加游玩,也不参加学校组织的舞会,不过她倒是经常和人谈话,但话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

有不少学生都开始注意玛丽了,这位不慕虚荣、穿着一身有补丁的衣服的姑娘,让几个同学由敬佩而萌生爱意,红头发马蒂尔德甚至开始向她写情书了。

可玛丽对此却毫无反应,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打乱她的生活轨迹,一种追求完善、向往科学的欲望在时时激励着她。铁石般的意志可以阻挡任何外来的诱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的毕业考试上,玛丽以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物理学学士的考试。

新的生活从此扬起了风帆。

最不像科学家的科学家

巴黎西埃尔路有一所普通的房子,由于地势低洼,青砖墙下污渍斑斑,绿茸茸的青苔一直爬到了两米高的窗栏,只有房后那美丽的小花园,可以暂时让人忘却它带来的阴冷之感。这里,就是巴黎理化学院的青年教授皮埃尔居里和他的新婚妻子玛丽居里的家。

玛丽是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皮埃尔的。当时她需要一个实验室进行自己的研究,有人便把皮埃尔介绍给了她,说他可以为她提供一个实验室,就这样两人认识了。对科学的挚爱,把他们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经过一年多的交往,玛丽终于变成了居里夫人。

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苦然而非常甜蜜,他们骑着自行车,沿着风景如画的乡村道路,周游了大半个法国,在激动人心的蜜月之后,他们便选择了这处僻静的地方住了下来。虽然房子不是太好,但这里很安静,搞研究恰到好处。

现在,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四处透风的大木棚子里,这对令人尊敬的夫妇却像两个干粗活的工人,皮埃尔的粗布长袍上沾满了墨黑的污渍,正用一根又粗又长的铁棒用力搅动着一个沸腾的大桶,桶里冒着蒸气,还散发着刺鼻的怪味,而玛丽则围着布裙,不停地往桶下的火堆里抱木炭,汗水从她的额头上淌下来。

两人都不说话,只有熊熊的火在燃烧着。

时间就这样分分秒秒地流逝着。

“皮埃尔,休息一会儿吧。”时近中午,玛丽对居里说。她一脸倦容,腰几乎像折了一样。

皮埃尔停下手里的铁棒,心疼地看着妻子说:“玛丽,我看你还是休息几天吧,你的气色不太好。”

“没关系,大概是离火堆太近的缘故……休息一会儿就会好的。”玛丽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她真怕皮埃尔因此停下这项旷日持久的研究工作。

大约两年前,一次玛丽在测定沥青铀矿石的放射性强度时,惊奇地发现它的放射性竟然比纯铀还要强好几倍,玛丽以为自己测量结果有误,于是又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发现每一次都一样。玛丽知道,在铀矿中所含有的已知元素中,除了铀以外,其他都不存在放射性,因此这只有一种可能:铀矿中还存在着一种未知的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玛丽被自己的设想所激动,皮埃尔从学校一回来,她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设想告诉了他。

皮埃尔听完后,双掌一拍,喊道:“妙极了!我亲爱的玛丽,你的假设完全有道理!我们一起来寻找这种未知的元素吧!”

“不过,我估计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非常微少,或许只占到矿石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否则科学家们早就把它鉴别出来了,所以……”玛丽停了下来,这项工作的艰巨性足可以让一百个壮汉闻而生畏。

“别为这个担心,亲爱的。”皮埃尔说,“只要它存在,我们就一定能把它分离出来!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工作嘛。”

要想从矿石中分离出这种未知元素,只有采用加热煮沸蒸发过滤的笨办法:先将铀等其他已知的元素一个一个分离出去,直至找到那个放射性元素的藏身之所,除此之外无捷径可走。

于是皮埃尔找到了这个大木棚子作实验室,随即夫妇二人便开始工作了。

他们将沥青铀矿放入大桶,混入化学试剂和酸,然后加热煮沸,将元素一个个分离。

无数个日夜过去了,他们在实验室里每天都要工作8个小时以上。累了,就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饿了,就啃一口从家里带来的干面包。

桶里的溶液越来越少,最后,到1898年的7月份,他们终于把所有的成分都分离了,他们惊喜地发现:钡元素溶液和铋元素溶液竟然都具有放射性!这证明,未知的放射性元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这一成果可谓来之不易,因为结果表明,新元素的含量还不到铀矿石的百万分之一!可想而知,他们付出了多么辛勤的劳动!

胜利在望,夫妇二人索性就住在了四处漏风的木棚子里,什么时候困了,就在这里睡上一会儿。

又是半年过去了,终于,钡溶液和铋溶液都被分离成了很少的一点溶液,无疑,这就是那种未知元素与钡和铋的混合物。

玛丽把与铋混合的那种放射线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处于沙皇俄国暴虐统治下的祖国波兰,而把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

居里夫妇兴高采烈地向科学界通报了这一伟大的发现,然而,科学界对此却表示出极大的怀疑。一位物理学家表示“这不可理解”,而一位资格很老的化学家则毫不客气地说:“把你们的纯镭拿来,我就相信你们。”

这件事使两个年轻的科学家明白:要想证实自己的发现,就必须拿出来确实的证据——纯镭。

夫妇二人犯了愁,他们不是在乎为此要付出的不可预测的时间,而是对提纯所需的成吨成吨的铀矿石无能为力:要想提炼纯镭,就必须处理大量的铀矿石,他们根本无法筹措到这笔数额巨大的钱去买矿石。

两人一筹莫展。

这样的日子过去了几天,玛丽终于说:“要是我们把房子卖掉……”

皮埃尔摇摇头:“这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的房子顶多值6000法郎,可一吨铀矿石最少也得8000法郎,何况我们至少需要六七吨铀矿……”

皮埃尔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直直地盯着那堆处理后的残渣,忽然他用手一拍额头,兴奋地喊道:“天哪,我早该想到的!”

聪明的玛丽立刻明白了他指的是什么:“对了,我们可以买铀矿渣!”

这真是一个妙主意:沥青铀矿是提炼铀的,因此剩下的矿渣肯定含有那两种未知的元素,把这些废物买进来,不是一样可以提炼镭吗?这种被矿主们遗弃的废物,想必价格不会太高。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清晨,一辆四轮马车终于装着满满的沥青铀矿渣赶到了,这是一位奥地利铀矿矿主免费提供的,居里夫妇只需要付运费就可以了。

于是,一次更艰苦、更枯燥、更漫长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如今,又是几百个日子过去了,居里夫妇已经处理了近四吨铀,但成功的目标却还遥不可及,两人的脸上总是挂着疲惫,身体总是像散了架,工作却一天也没有停止。

可是,玛丽越发憔悴苍白的脸却让皮埃尔担心,他劝玛丽好好在家休息几天,劝她不要把工作量搞得太大……可玛丽不听,她怎么能让丈夫一个人在蒸笼般的木棚子里受罪呢?怎么能让每天的日子松松垮垮地流逝过去呢?

这位从不知道享受、从不害怕吃苦的女子,瘦弱的身体里好像蕴含着无穷的能量,铁一般的意志支撑着她,成功的希望召唤着她!

皮埃尔终于发怒了,他甚至采用威胁手段,说如果玛丽不注意身体的话,他宁可让实验寿终正寝!

玛丽在执著的丈夫面前作了让步,每当丈夫看自己的眼光充满疼爱和关切时,她就主动提出休息一会儿。

但,那堆熊熊燃烧的火却一刻也没有熄灭……

树叶绿了,又黄了。

从木棚子经过的行人,早已习惯了那种刺鼻的气味,早已熟悉了那两个身穿粗布衣服的身影,只是他们至今仍不明白:这两个人年复一年,每天围着一个沸腾的大桶搅来搅去,是在炼金还是在求财?

最后他们连想也不想了,熟视无睹,而木棚子里的那个大桶仍被蒸腾得烟雾腾腾,那两个人仍在那里日复一日地搅动着、忙碌着……

树木又被春天披上了绿装,接着又褪了色,好像一眨眼般,枯黄的叶子像一片片小船一样飘落下来……

铀矿石渣还在不断地运来,刺鼻的气味日夜在木棚子里冲撞、飞散……

不仅是玛丽,连身体强壮的居里也开始咳嗽、气喘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使他们的身体都遭到了严重的损害。

真是一对怪人!不知情的行人总是这样猜测他们。知情的人除对他们抱有深深的敬意外,谁也不愿走进木棚子一步。

4年过去了,190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研究工作终于到了最后阶段,居里夫妇在处理了8吨多矿渣,熬过了1500个难忘的日夜后,用分级结晶法,终于从少量的镭—钡混合物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在黑暗的棚屋里,夫妇二人依偎着坐下来,静静地注视着玻璃试管中那略带蓝色的荧光,沉浸在幸福与喜悦之中。

啊,这就是镭!这就是他们为之奋斗了4年之久的镭!那美丽的微光,好像是一幅最美最壮观的图画……

在这微量的元素前,所有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们都低下了头,不知是对自己无知的忏悔,还是对这对夫妇的辛勤劳动所表示的敬意?

不懈追求的科学伉俪弗雷德里克约里奥1900年的法国巴黎,充溢着自由祥和的气氛。

亨利约里奥,一位生意兴隆的棉布批发商,三个孩子的仁慈的父亲,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迎来了约里奥家族又一个可爱的小生命。

亨利给这个哇哇痛哭不安分的小家伙起名为让弗雷德里克。但所有的人都亲热地称他为弗雷迪。

除了生意上的应酬,亨利约里奥把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猎、钓鱼和作曲上。

他的好脾气和丰富的想像力使他得以超凡脱俗,终日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成长中的弗雷迪。

弗雷迪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

他熟悉大自然的每一种声音。雀鸟宛转悠扬的啼鸣,林海飒飒的风声,飞瀑雄壮的轰鸣,都像是自然亲切的召唤。

对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弗雷迪自小就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每当他感到痛苦失意之时,仿佛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催动着他:到大自然去!

亨利最喜欢他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儿子了,每一次出去狩猎或钓鱼,他都要带上弗雷迪。

而小弗雷迪呢,则像过节一样,兴奋得乱蹦乱跳。

深邃的大自然培养了弗雷迪特殊的观察力和想像力,他可以凭直觉判断哪里有鱼,哪里有飞禽,哪里有淙淙的溪水。

在广阔的自然界,弗雷迪感到自己就像是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无论是在穿越森林的漫步中,还是在耐心守候猎物的时间里,或是在静寂难耐的水面上,他似乎都能感觉到大自然深沉的脉搏。

有一次,一只硕大鲜艳的野鸡出现在父子俩的视线里。

“打掉它!”亨利心血来潮,迅速举起了手中的猎枪。

野鸡像预感到了危险,“扑棱棱”展翅飞走了。

“真是一只漂亮的野鸡呀!”亨利叹息道。

“爸爸,咱们在这里等它好吗?”弗雷迪天真地说。

“孩子,它不会回来了。”爸爸微笑地拍拍他的小脑袋。

“不,它一定会回来的!”弗雷迪倔强地说。

“那好吧,我们就听从弗雷迪阁下的意见,恭候野鸡皇后驾临吧。”爸爸知道弗雷迪的倔脾气——想做的事一定不会放弃,便幽默地答应了他。事实会让他改变主意的。

父子俩埋伏在一片灌木丛后,枪口指向野鸡曾经落脚的草丛。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流逝了,落日西沉,橘红色的余晖染红了青翠的山林,森林已经开始变得沉寂,偶尔传来几声归巢的鸟鸣。

亨利有些焦急,天眼看就擦黑了,那只该死的野鸡却踪迹皆无,他担心自己的弗雷迪受不了森林的寒冷。

他想劝弗雷迪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扭头一看,弗雷迪趴在那里,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前方,似乎在遐想着什么——看来他又沉迷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了。

亨利正要推醒他,弗雷迪忽然低声叫道:

“爸爸快看,来了!”

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惊喜。

亨利抬头一看,那只鲜艳的野鸡果然翩翩而至。

亨利来不及夸奖孩子的直觉和惊人的判断力。他瞄准目标,“砰!”放了一枪。

野鸡应声落地。弗雷迪欢快地一跃而起:“打中了!”

这是弗雷迪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狩猎活动。在这段美妙的时间里,他不仅培养了观察力和想像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过人的耐力。

1905年,弗雷迪的学生时代开始了。

他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学习认真,但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惟一可以让他感到骄傲的,就是自己的足球踢得很好。

如果走进他的卧室,你会以为误入了杂货间:房间里的桌上、床上、地上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零碎东西,母亲给他收拾整齐后,不久就又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最后,母亲不得不在他卧室醒目的地方贴上字条,上面写上“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保持整洁”之类的话。

对于弗雷迪来说,这些字条无异于废纸,他依然是我行我素。

但有一条座右铭弗雷迪一直铭记在心:“创办事业不一定非要抱着希望,也不一定非要成功才能坚持下去。”

这句话是荷兰共和国的创立者威廉说的。

1911年,弗雷迪迷上了化学实验,这下,家里可遭了殃。母亲形容他“像疯了一样”,为了做实验,他把家里的煤气炉、油灯、器皿都变成了实验的“牺牲品”。

1920年,弗雷迪考入巴黎工业理化学校。

对弗雷迪来说,巴黎工业理化学校无异于科学的圣地。放射线的发现者皮埃尔居里夫妇就是在这里进行他们举世闻名的研究工作的。

弗雷迪在工业理化学校学习1年后,需要在物理和化学中任选一门作为主修课程,他选择了物理。因为他崇拜的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在该校继任着皮埃尔居里的教授工作。

弗雷迪充分显示了卓越的实验才能,连朗之万也时常称赞他是最优秀的学生。

1923年,弗雷迪毕业了。

有了工程学学士学位,他想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但由于居里夫妇和朗之万的熏陶,他又希望在学术气氛中进行独创性的研究工作。

弗雷迪找到了朗之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朗之万听后,对他的求学态度很赞成,他决定把弗雷迪推荐给居里夫人做助手。

但朗之万以科学家的坦诚告诫弗雷迪说:

“在大学里工作你有一个很不利的条件,你既不是高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也不是巴黎大学的毕业生,是不合一些大人物的口味的。如果你要让别人接受,就必须清楚地了解科学要求你全力以赴,以毕生的精力研究它,并做出优异的成绩来。”

教授的话一直激励着弗雷迪,每当他的事业受挫或受到人为的迫害时,他的脑海里就涌现出教授的谆谆教诲,从而促使他从颓丧中奋起。

居里实验室

能够做玛丽居里的助手,弗雷迪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童年时,居里夫妇对科学的伟大发现就给弗雷迪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6岁那年,弗雷迪在一本通俗杂志《大众读物》上读到了介绍居里夫妇的文章,那时他已经能断断续续地看些书了。

《大众读物》上刊登了一幅居里夫妇工作的照片:玛丽居里正面坐在工作台旁,左手拿着一个烧瓶。她的丈夫皮埃尔站在一旁,胡子长长的,右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两人显然正在研究着什么。

弗雷迪拿出剪刀,仔细地将这张相片剪了下来,还让姐姐玛格丽特做了一个精致的镜框。

在弗雷迪的心目中,居里夫妇像笼罩着神秘光环的圣人,能够亲眼目睹他们的风采,是弗雷迪童年时的奢望。

从小学直到工业理化学校毕业,这张相片一直跟随着弗雷迪,伴随着他逐步走向成熟。

现在,自己竟能够到居里夫人的身边,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怎能不让弗雷迪激动呢?

居里夫人约见他的地点就是镭学研究所自己的实验室。

1924年11月21日上午11点,弗雷迪里克约里奥身着一身崭新的军服,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到居里夫人的书房前。

约里奥所以戎装在身,是因为他刚完成在炮兵预备队的军训生活,他想:合体的军服或许能让居里夫人联想到自己是个训练有素的人。

虽已近正午,天仍寒气逼人,朔风刺骨,刀子般割痛了约里奥的脸颊。他站在门前,不住地打着哆嗦。

约里奥的心像有只小鼓般敲个不停——这位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怎样看待自己呢?

他终于抬起手臂,敲开了居里夫人的房门。

首先映入约里奥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办公桌和几只排满书的橱子,以及两张椅子。别的就没有什么了。

约里奥没有料到,这位令人崇拜的伟人,书房陈设竟如此简单。

桌子的一边,坐着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灰白的头发,不到60岁的人看上去像有70开外,苍老而神色疲惫。一身黑色的衣服衬得她的脸色更加苍白。

只有一双晶莹、敏锐的眼睛使人联想到这个瘦弱的躯体里包含着巨大的热情和能量。

这就是居里夫人。

她和蔼地冲约里奥点点头,请他坐下。

居里夫人的友好态度打消了约里奥的紧张情绪,他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做了一番介绍。

居里夫人注意地听着。

实际上,朗之万早已就约里奥的聘用问题和她做了一次长谈,早在约里奥进来之前,她已经决定要任用他了。

约里奥讲完后,居里夫人微笑地说道:

“好了,小伙子,你被录用了,”她顿了顿,接着说,“我希望你能很快熟悉自己的工作。”

约里奥的工作开始了。

他的薪水很微薄,仅能支付必要的生活费用。

生活上的拮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放射线一窍不通。

有一天,约里奥在实验室的手足无措引起了居里夫人的注意。

她走到这个年轻人面前,以不容反驳的语气说:

“约里奥,你要想有所作为的话,必须提高自己,仅有一个学士学位是不够的。”

居里夫人的话增加了约里奥的压力,他觉得自己该拼一拼了,他要在短时间里掌握放射线的知识,并尽可能早地再获得一个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约里奥的苦行僧般的生活开始了。

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他都利用上了,忙得不可开交。后来约里奥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说:

“我从来没有时间考虑以后要干什么,我惟一关心的就是现在的工作,并尽量多学点知识。”

约里奥的努力获得了社会的承认,1925年他获得第二个大学学位;1927年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

约里奥也熟悉了放射线的知识,他已成为居里夫人相当熟练的助手了。

在这期间,他和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伦娜居里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伊伦娜居里

伊伦娜是在1897年9月12日出生在巴黎的。

对于一心从事科学研究的居里夫妇来说,伊伦娜可以说是在实验室里长大的。

她的爸爸皮埃尔居里1906年因车祸意外丧生后,抚养她和妹妹艾芙的重担就压在居里夫人的肩上。

居里夫人最重视的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她为此殚精竭虑,创办了一个“家庭学校”,由她和几个同事、朋友担任他们自己孩子的老师。

皮埃尔的父亲居里大夫在教育孩子方面给予居里夫人极大的帮助。

他给伊伦娜讲解植物学,帮她在园子里栽种花木,带她散步。

在祖父那里,伊伦娜知道了动植物许多有趣的故事。如:老鼠是怎样打洞的,蛇在冬天是怎样生存的,种子是怎么来的等等。

这个睿智的老人对伊伦娜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1910年他去世时,伊伦娜悲痛欲绝。

经过两年田园生活般的教育之后,伊伦娜进入塞维涅中学。在学校里,她的成绩是最优秀的。

1911年,居里夫人因提炼纯镭成功,再次荣获了诺贝尔奖。

伊伦娜这时14岁了。12月的一天,她陪同母亲一同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

盛大而热烈的授奖仪式深深吸引了她:欢快的乐曲和热烈的掌声把母亲送上了讲台,在上千人的注目下,母亲做了生动的讲演。在伊伦娜看来,她是那么光彩迷人。

居里夫人的讲演一次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伊伦娜怀着自豪的心情,注视着这令人激动的场面。

这就是自己伟大的母亲!这就是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伊伦娜感到振奋不已,此时此刻,她的心里已暗下决心: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献身于科学事业。

瑞典之行激励了年少的伊伦娜,同时确定了她人生的道路。

伊伦娜像她的母亲一样,天资聪颖,又受到了一流的教育,因此不久就可以和母亲探讨一些简单的理论问题了。

有一次,伊伦娜随同母亲拜访了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就某个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令爱因斯坦感到惊异的是,年轻的伊伦娜自始至终聆听着他们的谈话,时而还提一些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问题。

爱因斯坦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他对居里夫人说:你的女儿很有头脑,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富于爱国心的居里夫人亲临前线,帮助救治伤病员,伊伦娜义无反顾,随同母亲一齐走上了战场。

在战场上,伊伦娜掌握了护士课程,并学会了操纵X光机。

源源不断的伤员被抬下战场,接受X光的检查。看着这些血肉模糊、衣衫残破的战士,伊伦娜的心痛苦地颤栗着。

战争!令人诅咒的战争!

伊伦娜的憎恶是无法改变战争进程的,她惟一能做的就是检查这些伤员,并尽量照顾他们好一些。

她也受到了伤害——大剂量的射线辐射伤害了她的身体,像她的母亲一样,这也是她去世的根本原因,虽然当时她一无所知。

由于她的贡献,战争结束后,法国政府向她颁发了一枚勋章,对这位年轻的姑娘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

1920年,巴黎镭学研究所落成了,伊伦娜决心继续父亲的工作,并给母亲做助手。

伊伦娜离不开实验室,这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想象不出自己还能过另外一种生活。

伊伦娜实验非常细心,每天,人们都会看到她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一声不响地埋头工作。

没有任何事情能夺走伊伦娜对工作的兴趣,她生性沉默寡言,不善待人接物,在实验室,她甚至常忘了礼节性地向别人道一声早安。

每个人都把她看做难以接近、冷若冰霜的人。

约里奥则一下就注意到她了。

他没有想到,这个体态端庄、目光坚定、头发卷曲的年轻姑娘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伊伦娜不同于一般浮华的女人,在她的身上,约里奥似乎看到了她父亲皮埃尔居里的品质:朴实的作风,敏锐的头脑,从容的态度……

约里奥发现,这位外表沉默的姑娘实际上是一位感情丰富而敏感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样喜欢运动的两个年轻人在森林的一次漫步中相遇了,他们开始了第一次长谈。

每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每一只轻灵嬉戏的松鼠,都能引发他们欢悦的情愿:大自然真是太美了!

这次漫步是他们相爱的契机,他们惊异地发现:对方的志趣和自己的竟那么的一致。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结成了约里奥和伊伦娜相爱的纽带。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惊人的相似:30年前,皮埃尔和玛丽在偶然的机会里邂逅,共同的追求使他们成为伉俪;今天,他们的女儿伊伦娜又重演了这动人的一幕。

共同奋斗

约里奥和伊伦娜的婚礼在巴黎市政府举行了。

仪式很简单,参加者也只有双方的亲戚和一些朋友。

一顿丰盛的午餐后,他们的婚礼就静悄悄地结束了。

下午3点钟,这对新人坐车回到了镭学研究所,之后,便一头又扎进了实验室。

约里奥开始显示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已非昔日的“无名小卒”了,他和居里夫人激烈地争论某个问题,有时连伊伦娜也没有机会插嘴。

约里奥从这时起被人称为约里奥—居里了,能成为居里家的一员,他深感自豪。

像居里夫妇一样,约里奥夫妇两人总是形影相随,在实验室里并肩工作。

他们为科学而爱科学,在他们的心目中,科学使人奋进,使人精神高尚。

他们从事的具体研究工作,就是居里夫妇开创的放射性。

1928年,约里奥夫妇发表了他们共同研究的第一个成果的论文。

论文阐述了镭自发衰变产生的镭-C和钋完全在空气中吸收后放出的α射线所产生的离子数,测定了形成的离子偶数。

一位化学家半开玩笑地对约里奥说:

“你现在才来研究放射性,未免太晚了。这些元素和衰变系列现在都已知道了,除了把它们的各种特性算到小数点三位或四位以外,没什么可做的了。”

但约里奥不改变主意,他的直觉和倔强的性格注定他不会回头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位化学家的看法是错误的。

约里奥—居里夫妇很幸运:他们继承了居里夫人的钋,这是实验必需的原料。他们选定了威尔逊的膨胀云室观测粒子通过气体的径迹,他们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是正确的。

他们的准备工作进行了3年,这3年他们没有大的发现,一些妒忌约里奥的人开始嘲笑他,约里奥毫不介意,他的看法是:“没有困难而取得的成绩越多,实际取得的成绩就越少。”

况且,他们马上就有重大的突破,作出关键性的贡献了。

在小小的实验室里,他们整天紧张地工作,经常干到深夜。

伊伦娜怀孕后,减少了工作时间,但同时担负起了照顾约里奥的任务,因为每次她都是说破了嘴,约里奥才极不情愿地离开实验室回去吃饭或睡觉。

1934年1月15日下午,约里奥终于有了激动人心的发现。

他拿起话筒,按捺住剧烈跳动的心,给伊伦娜、玛丽居里、朗之万……都打了电话,请他们赶到自己的实验室来。

不久,实验室里就挤满了人。

大家都屏声静气,看约里奥演示他刚做过的实验。

……

半个小时后,实验做完了,每个人都确信无疑地明白了:约里奥利用α粒子的轰击,将非放射性元素铝变成了放射性元素——人类制造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元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约里奥的发现,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他的这项成果。

当时,物理学家们一致认为:当一个粒子——α射线、质子或中子进入原子核时,原子核会发生转变,放出和入射粒子不同的粒子,并留下了一个稳定的原子核。

他们用钋的α射线轰击铝箔,在威尔逊膨胀云室观察到铝衰变时放出质子和大量电子。如果用很薄的一层铍把钋源盖住就有正电子和负电子放出来。他们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用α粒子轰击时在铍里产生的伽马辐射的内转换所造成的。

但他们的解释不能说明铝放出正电子的现象。为此他们提出一种解释:当一个2713Al原子核俘获一个α粒子时,就会有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和一个正电子放出来。无论发生哪一种状况,产生的原子核都是稳定的3014Si。

当约里奥—居里夫妇通过实验以确定能使铝产生正电子的α射线的最低能量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些粒子不是立即放出的,而是经过几分钟的辐照之后才放出的,同时在辐照停止后还持续了一个短时间。

这样,铝箔在撤离辐射源后经照射几分钟即产生放射性,半衰期为3分15秒。辐射由正电子组成。放射性的衰变是指数式的;硼和镁经照射后,它们放射性的半衰期分别为14分种和25分钟。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当时接触的是新的放射性元素和一种放出正电子的新型放射性。他们发现电子是按连续光谱分布的。这就证实了他们的想法:所产生的放射性物体和天然放射性元素是相似的。

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发现为元素的人工嬗变提供了第一个化学证明。

在伯克利,物理学家劳伦斯在自己制造的回旋加速器上进行实验时,轰击的元素个个都带有放射性,他们却从来没有注意这一点。

劳伦斯看了《报告》杂志上约里奥发表的文章后,回到自己的实验室,用回旋加速器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他们看到了约里奥发表的人工放射性元素。

劳伦斯和他的助手们一样,面面相觑。

“这个发现我们本来随时可以做到的。”沉默了一会儿,一个叫索顿的首先说道。

利文斯顿则说得更干脆:

“我真想打大家的屁股!”

1935年11月14日,约里奥收到了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电报和公函。

公函上写着:“因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瑞典科学院将193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里奥—居里及其夫人伊伦娜约里奥—居里。”

他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这是居里家第三次获此殊荣了,居里夫妇在1903年获得物理奖,玛丽居里于1911年获得化学奖。

对荣誉的看法,伊伦娜和自己的父母是一致的,她和约里奥为了躲避新闻记者,在巴黎的勒诺特大街租了一套新居。他们的经济也宽裕了。

约里奥同时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他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诺贝尔奖使他成名后,他不得不满足社会上对他提出的种种要求。他再也不能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实验室工作了。

但他仍然抽出时间,指导制造了西欧第一台回旋加速器,这台加速器可以提供能量达7兆电子伏的氘核束,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伟大的爱国者

1939年1月30日,约里奥向科学院提出了《铀和钍核在中子轰击下发生爆炸性碎裂的实验证明》的论文。

接着,他和自己的助手计算出用热中子照射铀而释放出的中子的能量至少有11兆电子伏。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计算:

假如1立方米凝结起来的氧化铀粉末重4.2吨,含有3000亿亿亿个分子,或3倍于这个数字的铀原子,每个原子释放大约180兆电子伏,总共将放出27000万亿千克米的能量。这意味着1立方米的氧化铀足以把1立方公里的水在空中举高27公里!

真是一个惊人的能量源!

当时,德国已占领了奥地利,二次大战的阴影笼罩在欧洲的上空。

德国会不会据此造出原子弹呢?

一些被迫流亡的科学家提出建议:要求停止自由发表有关原子能领域的文章,以防被德国所用。

约里奥也收到了类似的建议。

他拍去的复电是:“不。”

约里奥认为:这一建议与科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国际自由交流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他当然是反对希特勒的,但原则上认为公开发表文章必须进行下去,否则就等于希特勒又成功地扼杀了科学珍贵的自由。

约里奥也考虑到了原子能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前景问题,科学家们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

约里奥想到了专利权。

在此之前,他和伊伦娜的态度是明确的,对自己发现的人工放射性采取了最无私最慷慨的态度。

但战争随时都会爆发,要想确保法国在这一极为重要的领域里遥遥领先的地位,只有采取专利权的办法。

他们取得了建设和使用原子反应堆的专利权,然后把它转给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了。

约里奥重新穿上了军装。他主管陆军第一科学研究组。这个研究组实际上从事着原子能的秘密研究。

1939年11月,约里奥提出两项建议:

第一,向美国购买400公斤金属铀,第二,向挪威借其全部贮备的重水200公斤。

约里奥此时已明确了铀和重水是战争时敌对双方争夺的一个重要资源,战争期间,这两种原料将无处可购。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发现破裂后放出的中子,造出能产生收敛链式反应的铀介质,最后阐明了造成一个发散链式反应所必需的条件。

或者简单点说:约里奥发现了制造原子弹的基本原理。

对这一发现,约里奥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他把自己的发现写成文件,然后将它密封,存放在科学院的档案室里。

文件在科学院一放就是10年,直到1948年8月18日才启封。

文件内容是:用含有铀的媒介物造成一个无限的链式反应的可能性。

约里奥以大局为重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当然,这是后话。

约里奥的两条建议被采纳,军方立刻和美国联系,购得了400公斤金属铀。

重水的问题则让他们挠头,它惟一的大规模生产者是挪威克维尔斯托夫水电有限公司,从德国盖世太保眼皮底下将200公斤重水运到法国,无异于火中取栗。

军方为此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1940年3月,几经周折,终于将200公斤重水秘密运抵法国。

然而不久,战争形势就急剧恶化,德国人快要占领巴黎了。

金属铀、重水及一批重要的仪器和资料必须再度转移。

经过紧张的安排,这些贵重物品将由运煤船“布鲁姆帕克号”运往英国。

约里奥决定留在法国,他预见到:战争将是残酷的,但希特勒注定要完蛋,这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法国沦陷了,德国人接管了巴黎,他们在约里奥的实验室门口贴了一个通告,规定没有特别许可不得入内。

约里奥和伊伦娜一直住在克莱维弗尔,因为伊伦娜生了孩子后,身体虚弱,之后就常常贫血,留在克莱维弗尔治病。

约里奥是在8月9日回到巴黎的。

德国人立刻在他的实验室和他见面,全体工作人员都被召集来了。

德国将军舒曼风雅大度地发表讲话,表示他非常赞赏约里奥进行的伟大工作,希望他们为了科学保证共同前进,并有一个富有成果的合作时期。

然而到了约里奥的私室后,德国人的态度就大大改变了:粗暴、露骨、蛮横。他们审讯犯人般对约里奥进行了盘问。

问:“重水哪里去了?”

约里奥:“在波尔多装到一艘英国船上去了。”

问:“船的名字叫什么?”

约里奥:“号。”(一艘在空袭中被炸沉的船的名字)

问:“铀哪里去了?”

约里奥:“军备部收走了。”

问:“送到什么地方去了?”

约里奥:“我不知道,没有告诉我送去的地方。”

问:“你是说你不知道铀被送到哪里去了吗?”

约里奥:“是的。”

问:“可是,别人不知道,你肯定知道。”

约里奥:“我不知道。”

德国人问不出什么,又把目标转向了回旋加速器。

问:你的回旋加速器的情况怎么样?

约里奥:“还在安装中。”

问:“你估计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约里奥:“到时候就能完成。”

约里奥非常沉着小心,没有露出一丝破绽,德国人一无所获。

德国人要求约里奥的实验室接受4个德国研究人员,跟随他从事铀的研究。这样他们才能同意实验室重新开始工作。

约里奥的实验室生活又开始了,他自有主张,对他的法国同事们解释说:

“军事上我们打败了,但我们必须为祖国进行另一场战斗……法兰西总归要重新赢得独立,将来需要有能胜任核物理方面工作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正是由于这种精粹的爱国主义,约里奥一直保持着生气勃勃的斗志。

法国人还以另一种方法和德国人作对:德国人博特要求使用回旋加速器,约里奥同意了,但这台机器老是出毛病,开一会儿机器就变得滚烫,只好把所有的开关马上关掉。这样的事故发生了多次,德国人却从没有怀疑过有人破坏。

实际上想要它出毛病很简单:将冷却系统中的一个水龙头关掉就可以了,这件事一直都由法国主任机械师台尔曼负责进行。

约里奥还参加了一个抵抗运动小组,开展在德国的强权下挽救法国文化生活的活动。

德国人失去了耐心,他们首先逮捕了已86岁的朗之万。

消息传开,世界各地抗议声四起,巴黎法兰西学院举行了大示威,约里奥发表了讲话,他尽力克制着自己的愤怒,谴责德国人对一个伟大人物的侵犯。

最后,他坚定地宣布:除非朗之万获得自由,否则他的实验室将彻底关闭。

声势浩大的示威终于换取了朗之万的自由,38天后,朗之万被释放了。

约里奥的处境则变得困难起来。

德国人没有动他,他们还需要他带几个德国人进行研究工作。但约里奥的行动已经受到了一些限制。

1942年,约里奥加入了共产党,成为法国共产党一名正式党员。

在严峻、黑暗的日子里,约里奥的这一行为无异于找死。

“我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是因为我是一个爱国者”。约里奥这样答复那些感到疑惑不解的人。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约里奥已将生命置之度外,他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贮藏了一批枪枝、弹药、炸药、雷管,并秘密将它们提供给抗德特工队。

他曾两次被德国盖世太保逮捕,但约里奥泰然自若,德国人抓不住他任何把柄,只好把他释放了。

1934年,德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戳穿了,希特勒的帝国面临着崩溃。

约里奥以昂扬的斗志,直接参加了对德国占领军的打击行动,直到巴黎解放。

1946年3月19日,法国政府在授予约里奥荣誉十字勋章时这样评价他:

“杰出的科学家和伟大的爱国者,他的威信和他个人的行动为创造和发展这个国家的抵抗精神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由于他沉着果断和高度的才干,使组织生产在与占领者的斗争中所使用的炸弹和燃烧瓶成为可能。首都解放后,他回到了国内武装部队指挥部指定给他的岗位,并亲自指挥了制造打击敌人坦克所使用的武器,证明了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临危不惧。”

神圣的职责

解放后的法国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建筑失修,人才奇缺。

约里奥负责法国科学的重建工作。

1945年,他担任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要想使法国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能力,只有提高生产力,彻底实现现代化。

约里奥为此制定了一项庞大的、令人生畏的工作计划。

计划重点包括人才的培养、科学的实际应用、设备的制造更新等等。

这需要一笔巨大的资金,财政紧缺的法国政府能拨给科学研究部门这笔巨款吗?

约里奥亲自前往法国财政部,会见了财政部长和“拿着剪刀”坐在那里的预算主任。

约里奥简明扼要地申述了他的理由。

“款子批准了。”财政部长最后说。

预算主任惟一一次没有行使自己的“裁减”权力,约里奥所需的款项足额发放了。

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预算由1945年的301745000法郎增加到1946年的632644000法郎。

这里约里奥努力的结果,他成功地显示了启发人们心灵的才能,把国家与科学工作者紧密地连在一起。

由于原子弹在日本的爆炸,约里奥看到了科学消极的一面,他认为这是科学的悲剧,也是自己的悲剧。

约里奥热情善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才能,使他得以成为法国科学界的领导人物。

这时,他的虚荣心也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受人拥戴。

冷战时期,法国成立了原子能总署,开始了原子反应堆的建设。

约里奥负责处理所有的重大方针问题,伊伦娜负责化学上的问题。

他们的工作很困难,进展速度令人绝望的缓慢,许多工作人员都失去了耐心,焦躁不安。

约里奥没有失去信心,他向来是以乐观出名的。

1948年12月15日,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

6点30分,约里奥和他的小组成员到夏蒂荣——原子反应堆建设所在地准时报到上班了。

今天,是“重水氧化铀零功率反应堆”正式启动的日子。成败在此一举。

7点10分,注入第一次重水,记录仪也进入工作状态。

但是没有动静,约里奥有些不安,他让助手考瓦尔斯基又注入一些重水。

记数器开始上升了,巨人般的反应堆要活动它的肌肉了。

大家都聚集在仪器旁,吃着夹心面包,喝着酒,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那振奋人心的时刻。

……

12点20分,约里奥又注入一次重水:温度像箭一般地升上去了。

梦寐以求的链式反应得到了。

几分钟后,“重水氧化铀零功率反应堆”大楼的门打开了。约里奥容光焕发地走了出来,对门外等候已久的人群说:

“我高兴地宣布:今天12点20分,法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开始工作了。”

他的话立刻被经久不息的掌声淹没了,人们欢呼着向他拥来,约里奥霎时便被狂热的人群抛了起来。

约里奥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多少艰辛、误解此刻都已被泪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他的心里充溢着幸福和骄傲。

庞大的宣传机构立刻把这一伟大的成就披露于世,约里奥也成了记者追逐的焦点。

有记者问:“原子反应堆是否表示你所在的共产党独家和平实现了?”

“这是我们向法兰西民族奉献的第一项成果,是法国人民和平的资本,不属于任何政党。”约里奥回答。

“你将保守你的工作秘密吗?”

“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表我们理论研究的成果,我们现在有东西可以和最先进的国家进行交换。”约里奥毫不犹豫地说。

一位美国记者问:“你们还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制造原子弹了?”

约里奥对此做了简单明了的答复:

“我们与原子弹毫无瓜葛。”

约里奥的态度是众所周知的,但由于他是一名积极的共产党员,参加了许多科学范围之外的活动,受到了英、法、美等许多右翼报纸的攻击。

约里奥意识到自己正走在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攻击他的叫嚣声越来越高,但他的鲜明立场却一刻也没有改变。

1949年4月20日,约里奥主持了第一次世界保卫和平代表大会的开幕式,几天后发表了保卫和平、限制原子弹的声明。1950年4月5日,在共产党代表大会上,他重申了这一立场。

他惹恼了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法国为了维持与美国及北大西洋同盟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让约里奥下台。

1950年4月28日,约里奥被免去原子能总署高级专员的职务。

世界各地对约里奥的被撤职提出了抗议,但在既成的事实面前,说理是没有用的,约里奥被排斥在原子能总署之外。

伊伦娜也受到了牵连,她任职的合同期满后,也没能继续延期。

约里奥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开朗的性格也似乎变得沉默了,但是5月5日在法国大学做每周一次的讲演时,他依然显得刚毅。

在马赛曲的歌声中,他稳步走上了讲台。桌上堆满了鲜花,人满满的挤了一教室,连走廊和楼梯都挤满了人。

掌声雷动,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约里奥激动得喉咙梗塞了——不管怎么样,法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他的成就和科学家的地位永远也不会被抹杀。

他继续担任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从事着政治性的工作。

伊伦娜始终坚定不移地和他站在一起,分担他的苦恼,安慰他,她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了,她要尽力给他一些精神上的宽慰。

约里奥“保卫和平”的主张在全世界得到了共鸣,一个新的组织机构——世界和平理事会成立了,约里奥当之无愧地被推举为主席。

约里奥已经从痛苦中站起,他发现自己有许多社会工作要做,他感到生活又充实快乐起来。

然而,伊伦娜之死却又一次使他坠入了悲痛的深渊。

最后的日子

伊伦娜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不佳,因为年轻时受到X射线大剂量的辐射,她患上了白血症。

但她仍没有停止自己的研究工作,一直到逝世前,她一直主持着巴黎镭学研究所的工作。

1956年3月14日,伊伦娜病情恶化,不幸在巴黎居里医院病逝。

在从事放射线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中,她和她的母亲玛丽居里是仅有的两位因放射线辐射而致死的科学家。

约里奥痛不欲生,他们幸福地工作和生活,相濡以沫,长达30年之久,一夕之间却已永别,怎能不让他悲伤呢?

约里奥拿出了巨大的勇气,他还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做,他明白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

1958年5月,他去莫斯科作了最后一次访问。

8月2日,星期三清晨,约里奥睡觉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鼻子出血了。

他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他喊了管家安娜,对她说:“我不行了!”

约里奥被送往圣安东尼医院,但他脑子还清醒,还能和护士聊天。这样过了几天。

8月14日晚上6点钟,约里奥昏迷过去了——再也没有醒来。

当法国总理解除约里奥高级专员的职务时,他曾指着窗外一棵百年老树说:种下那棵树的园丁已去世了,但他栽的树仍在这儿,只有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社会承认了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官僚主义和人民大众这次出奇的一致,政府安排了国葬,上千人参加了他的吊唁活动——约里奥种植的树已根深叶茂。

逝世前,约里奥谈到了死,朋友忌讳莫言,但约里奥却戏谑地说:

“人总是要死的,如果你要写墓碑碑文的话,我建议你这样写: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一个为公正的世界,为没有战争恐惧、没有社会罪恶和不平的世界而进行过斗争的人。”

米高扬的发明

1959年10月的一个天气晴朗的上午,在前苏联的一个空军试飞基地里,将要进行一次新式飞机的试飞试验。试飞员格康莫索洛夫穿着一身崭新的飞行服,信心十足地登上驾驶室。随着指挥台传来的命令,飞机发动了,几分钟后便像箭一样冲出跑道,飞向蓝天。只见飞机一会儿笔直地爬高,一会儿向下俯冲,一会儿翻转机身,形状可变的机翼一会儿舒展,变成后掠形,一会儿紧贴机身,如火箭发射。最后,试飞员又在超音速状态下关闭发动机,进行了几次发动机空中启动试验。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试飞,试验成功了,这次飞行试验创造了每小时2388千米的世界绝对飞行速度纪录。在场的人们无不为这一试飞成功而欢欣鼓舞,其中最为激动的就是这架飞机的总设计师米高扬。这架飞机就是著名的米格——21型战斗机。

童年的梦想

在前苏联亚美尼亚境内的埃里温和第比利斯市之间,有一条很深的峡谷,水势湍急的德别特河流经其间,河畔有一座名叫萨纳英的小山村。这里有过狂风暴雨般的历史,教堂和村庄曾经遭受过阿拉伯人、蒙古人、波斯人的蹂躏。1905年8月5日,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一位木匠家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未来的飞机设计师阿伊米高扬。

米高扬小的时候,家中生活贫苦,虽然在当地享有头等匠人盛名的父亲拼命工作,但作为5个孩子的父亲,他只能让全家勉强糊口。

度过了高加索漫长的夏日,便是人们开始收藏食物的季节。有一天,年仅7岁的米高扬对爸爸说:“爸爸,我也要到山上去帮你干活。”

父亲疼爱地看着这个最小的儿子说:“山上的活很累,那是大人们干的活,你还小,会累坏的。”

米高扬摇摇头说:“不,爸爸,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去干活。”

父亲看着儿子倔强的小脸,只得点头同意了,但他心里很难过,正是贫穷,迫使自己才7岁的孩子过早地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从此,米高扬用一头毛驴从森林茂密的山坡上运回一捆捆树枝,一堆堆野苹果、野梨、野石枣。山村里的这些果类是全家食品中的重要部分。

一天,村子里几个最勇敢、最灵活的大孩子找到米高扬说:“米高扬,我们上山采核桃好吗?”

“采核桃要爬到树上去,太危险了,爸爸不会同意的。”米高扬回答道。

“真是个胆小鬼,爬树都不敢。”一个大孩子轻蔑地说。

米高扬听后便不服气地说道:“去就去,我才不是胆小鬼呢!”

几个孩子来到山上,见到核桃树,便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往树上爬。几个大孩子动作敏捷,只几下便爬到了树顶,而米高扬由于年龄小,却总是落在后面,因此总是遭到其他孩子的讥笑。孩子们最后来到一棵高大的核桃树下,只见这棵树高耸入云,上面果实累累。米高扬对小伙伴们喊道:“我们爬这棵树,看谁能够爬到树顶!”

“米高扬,你不要吹牛,我们一定比你爬得高。”

于是,孩子们开始爬树了。米高扬吃力地向上爬着,手上已磨出了血泡却浑然不觉,只感到蔚蓝的天空离自己越来越近,白云就从头顶上飘过,小鸟在耳边歌唱。米高扬真想生出翅膀飞到天上,在蓝天白云间自由遨游。米高扬暗想:“总有一天,我要飞起来!”

这时,忽然听到树下传来孩子们的呼唤:“米高扬,快下来,太危险了!”

米高扬向下一望,天哪!太高了!别的孩子只爬到一半便不敢再往上爬了。此时的米高扬非但不害怕,反而得意起来,他一边爬一边挑逗性地问:“谁敢跟我比,看谁爬得最高?”树下的孩子们都张大了嘴巴,吃惊地望着树枝间米高扬小小的身影,却没有人敢回答。看来,谁也不可能比他爬得更高了。

米高扬7岁时,由他哥哥看管的两只小山羊交给他来放养。要看管这两只羊,精神要特别集中,因为稍一马虎,羊吃了别人家的庄稼,就得交出20戈比的罚金。

小羊倌米高扬只能整天跟在两只羊后,山羊走到哪里,他就得跟到哪里,一步不能离开,只有等山羊停下来吃草时,他才能稍微休息一会儿。米高扬的两条腿总是被荆棘扎得伤痕累累,磨破的鞋已是补丁贴补丁。

一天,米高扬想出一个办法。他对山区情况很熟悉,他设法使羊走最近的便道,并每隔十几米便在路上放一把事先准备好的青草。这样,时间长了,羊便学会了认路。米高扬不在时,两只羊也会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而不会迷路。米高扬把自己养的羊赶到只有他一个人才熟悉的地方,然后就可以丢下它们自己玩。这并不是他的粗心大意和对农活的厌烦。机灵的小羊倌玩了一会儿后,来到他算定的地方,羊正好也在那里。这件事让邻居家的放羊娃们羡慕不已,都以为米高扬给他的羊施了什么法术呢!

米高扬8岁时进了村里的小学,从此,他产生了浓厚的读书兴趣。他喜欢绘画,酷爱算术。但这位模范学生也远不是处处都是好样的,他好动、淘气、贪玩,他和他的同学不止一次地跑到山洞里,一直玩到快下自习课时才回来。回到家里,便示威性地伸出自己早就被墨水染脏的双手。

米高扬9岁的那年,爆发了世界大战。一天,萨纳英高原上发生了一件使当地孩子们震惊的事件:一架“法尔曼”式双翼机在距悬崖不远的地方迫降了。

“法尔曼”式双翼机是早期航空史上一种典型的飞机:有发动机、板条式的骨架、用蒙布包起来的金属丝和机翼。看起来倒像个装有发动机的风筝。但是,对于这个小小的山区的人来说,这架会飞的机器像是从另一个遥远的世界上飘来的怪物。

在飞行员检查发动机和排除故障时,年幼的米高扬和他的朋友们一直围着这架飞机,摸摸这儿,摸摸那儿,长时间不肯离去。当飞行员休息时,米高扬走上前去问道:“飞机员叔叔,你真能把它开到天上去吗?”

飞行员看着这个天真的孩子,微笑着说:“那当然,我是飞行员呀,我开着它就能飞到天上去。”

此时的米高扬十分羡慕眼前这位飞行员,他心中暗想:“长大了,我也要当飞行员,我一定要飞起来!”正是为了实现童年时代这一梦想,米高扬为航空事业奋斗了一生。

勇敢的小布尔什维克

米高扬13岁时,父亲去世了,使本来就很贫穷的生活变得更加窘迫了。一天,母亲把米高扬叫到身边,说道:“孩子,我们家太穷了,我实在没有办法养活5个孩子,我决定把你送到图马尼扬姨妈家里去,并且也希望你能在那里得到一些教育。”

懂事的米高扬很理解母亲,他默默地点着头,但心里却很舍不得离开家。米高扬的姨妈是位心地善良、热爱劳动、举止端庄的人,在那里,小米高扬生活得十分舒适、平静。米高扬上了亚美尼亚学校,同时还上了“革命大学”。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图马尼扬的家当时就是苏维埃共产党的第比利斯总部所在地,那里保存着地下出版物。米高扬正是在这种环境熏陶下,培养了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

一天,几个宪兵叩响了图马尼扬家的门,图马尼扬姨妈镇定自若,她把部分材料扔进煤油炉子里一把火烧掉,而另一部分非常重要的材料却不知如何处置。这时,机智的米高扬对图马尼扬姨妈说:“姨妈,我躺下来装病,你可以把文件放在我的被子下面。”

姨妈觉得再没有别的更好办法了,于是她迅速把文件藏在被子底下。米高扬刚刚躺下,敌人已经破门而入了。宪兵们打着灯笼开始四处搜查,结果却一无所获。宪兵们不甘心,用枪指着图马尼扬姨妈吼道:“说!你把文件藏到哪儿了?”

图马尼扬姨妈从容地答道:“没有文件,就是有,也不会告诉你们。”

这时,他们注意到了床上的米高扬,一个宪兵冲上去不由分说将米高扬拖下了床。姨妈大声喊道:“别动那个病孩子!”

但无济于事,他们已把文件从床上的被子底下翻了出来。宪兵们开始用皮鞭狠狠地抽打米高扬,边打边问:“快说,这些文件是从哪儿来的?”

米高扬任皮鞭抽打,忍住疼痛说道:“我不会说的,你们打吧,你们这群坏蛋!”敌人更加凶狠了,而米高扬咬紧牙关,再没有说过一句话。敌人走后,遍体鳞伤的米高扬已经昏死过去了。

还有一次,姨妈对米高扬说:“我们的一个同志被敌人抓走了,有一封很重要的信,必须交给他,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米高扬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可以用一个很深的饭盒去给他送饭,然后把信包起来,放在饭盒底下,将饭盖在上面,盒里再装一个短勺子,这样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了。”

姨妈觉得这主意不错,但又说道:“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派谁去呢?送信人必须又勇敢又机智才行。”

“姨妈,派我去吧,我保证完成任务。”米高扬自告奋勇地说。

姨妈拍拍米高扬的肩膀说:“好吧,但你一定要小心,要见机行事。”

米高扬来到监狱中,一个狱吏用勺子挖了挖羊肉饭,由于勺子太短,而饭盒又太深,自然挖不到那封信。从此以后,一封封信件都是用这个办法送进监狱的。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米高扬的哥哥把他接到了罗斯托夫。米高扬在那里读完了技术学校,随后就在红色阿克赛农机厂旋床车间当学徒工,几年后,米高扬来到莫斯科,进入狄纳莫电机厂。米高扬在电机厂一直工作到1928年,这年的12月份,他应征入伍了,开始了他的步兵生涯。他入伍的第二年又被派到原苏联第一坦克学校学习。1930年退役后,米高扬又回到电机厂作党委书记的工作。然而,1931年他经历的一件事却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1931年1月25日,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共青团加强空军工作的决议。在通过决议那天,团中央书记宣读了《我们要驾驶飞机》的号召书。从那天起,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参加空军和航空工业工作被视为极大的光荣。在被挑选的人当中,就有党的工作者米高扬,他被派到茹柯夫斯基空军学院学习,开始了他设计世界上第一流战斗机的历程。

神奇的“十月儿童”号小飞机

茹柯夫斯空基军学院是全国第一所高等航空技术学校,米高扬从学习的第一天起就受到学院的严格气氛的熏陶。

“我们需要这样的工程师,”开学时,空军司令员阿尔克斯尼斯对学员们说,“他们善于在部队和学校的实际工作中组织大家从技术上掌握新式武器;他们能够在这一工作中成为部队的指挥员的直接助手;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在最新工艺规程和最佳战役战术性能的基础上,能够提供最完善的飞机、发动机和武器装备的样品,他们应当在不降低飞机安全系数的条件下,为减少哪怕是1千克的重量而作出自己的努力。”

学院的指挥系培养高中级指挥员。工程系培养的对象更广泛一些,获得茹柯夫斯基空军学院毕业证书的航空军事工程师,都是各个行业的专家。学员中,除了飞行员、领航员、航空指挥员和具有工程技术水平的试飞员外,还有一大批滑翔机驾驶员的制造者。他们后来都成为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和飞机设计师。在这个学校里受过工程技术教育的还有后来成了名的活塞式和喷气式发动机设计师、飞机制造厂和发动机制造厂的厂长、总工程师以及航空科学知识十分渊博的科学家……

1935年,米高扬被派到哈尔科夫参加生产实习,那时的哈尔科夫在飞机制造业中是新设计思想的中心之一。米高扬在工厂的设计室实习中,参与了许多种新式飞机设计方案的讨论,拜访了许多位飞机设计专家,对飞机设计和制造工作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回到学校后的一天,米高扬对他的同学萨马林说:“喂,我可以得到一台赖特型的发动机,我们一块来制造一架小型飞机吧!”

萨马林当然愿意。于是,两人找到米高扬的朋友希季科夫工程师,从他那里弄到了一台生了锈的25马力的发动机。他们又找了几位工人,对发动机进行了大修和改装。

米高扬和萨马林开始设计小飞机不久,另一个同学帕夫洛夫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他们决定把自己的小飞机叫做“十月儿童”。在这三个“设计师”中,米高扬是最早的牵头者,于是他便成为这三个“不到5分钟历史的工程师”组成的设计组组长。他主要负责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计算和外型设计工作,其他人负责装配。

米高扬对空气动力计算得很不错,他正确地解决了升降舵的数据和飞机的平衡问题。这对这位从未搞过产品设计的人来讲是相当不易的事了。他们一边设计、画图、放样,一边进行制造。

设计图纸终于完成了,三人请了一些专家对空气动力数据和装配图等进行了审查,并获得了批准。莫斯科州国防及航空建设促进会技术委员会在研究了呈报来的几份设计图之后,认为“十月儿童”是可靠的方案。因此,委员会决定:“把它作为最好的设计方案推荐给全苏比赛会参加评比。”为此,拨给一台发动机,立即制造样机,请求原苏联国防与航空建设促进会中央理事会准予成批生产。

这架小型飞机的设计显示了米高扬某些未来的才华。尽管“十月儿童”的发明者没有设计考验,但是他们已经考虑到了技术革新问题,考虑到了前人在设计中还没有采用过的机翼机械化,以及襟翼、缝翼和阻力板的系统化问题。这架飞机在起飞和下降时,只要通过机械操纵改变一下翼型形状和机翼的大小,便能根本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

1937年,米高扬的论文设计答辩通过了。国家考试委员会授予他“工农红军空军军事机械工程师”的称号。一个月之后,又迎来了一件喜事:他设计的“十月儿童”完成了第一次空中飞行。

开创米格战斗机时代

米高扬毕业后来到前苏联国防及航空建设促进会一号工厂的设计局,任副局长。1940年任一号工厂总设计师。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设计高空歼击机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当时有人认为只要对旧式飞机加以修改就行了,然而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坚决不同意,于是一个新的组织——设计实验处就这样产生了。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负责总体设计小组的工作。总体设计小组必须完成飞机总轮廓的草图、全部零件的细图和工作图样的全部设计任务。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分秒必争,而且还要有较大的创新性。因为要求设计一种多用途的飞机:一般方案是歼击——截击机,超载方案是强击机,带副油箱方案是护航歼击机……

然而,在设计中,远不是所有的许诺都能付诸实现的,有的方案即使经过多么精心的计算,也还难于实现。飞机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完成了空气动力学计算、飞机模型风洞试验和飞机组装配置工程之后,便开始探讨一种具体方案:先绘制一种总体设计图,再保证使新式飞机的各部件的性能正常,零部件安全可靠,空气动力数据符合要求等等。这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矛盾。从机翼到底盘,从发动机到武器装备的每一部件的设计员,都想使自己设计的部件尽可能地装入飞机。要做到这一点,那只能是牺牲别人的部件。因此,必然产生分歧。

米高扬在领导总体图小组中,常常是几天几夜不合眼,有时几个小时都在一动不动地思索。飞机的配置要紧密,必须环环相扣,而设计过程每一阶段的紧密配置又会相应地引出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设计师在其他条件下根本想象不到的。

新式飞机的样机制成后,在强度实验室里就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在试验飞机强度前,先要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做好准备工作。米高扬与他和同事们在机翼上画了许多圆点,然后在每个点上贴上一个帆布条。由这些布条来测量力的大小,以便看出飞机在飞行最危险的情况下由空气动力所产生的负荷情况。

在试验时,当负荷率达到70%的时候,辅助杆遭到了破坏。这时,许多人认为试验失败了,都沮丧着脸准备离去。经验丰富的米高扬并没有罢休,他观察一个仪器,发现仪器的指针表明,辅助杆的破坏并不影响结构主要部件的寿命。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命令道:“继续增加负荷!”

在场的人们都为他这一大胆的行动捏着一把汗。

试验以巨大的爆发力而告终,实验大厅天花板上的半圆形灯罩炸成了碎片。这并不奇怪,这是大梁和机翼的钢梁断裂了。这一声巨响犹如为以米高扬为首的设计师鸣放了胜利的礼炮。

为什么把这种破裂现象当作一种胜利的标志呢?原来在强度实验室里进行破坏性试验的飞机,在设计时要求结构的重量是最低限度的。任何一种过早或者过迟的变形都是不正常的形象。过早的破坏,是强度不够的表现;过迟的破坏,是重量超过限度的表现。因此,当结构在超负荷(即和计算数字接近)时被毁坏,强度试验师就算取得了胜利。而强度试验师总是在这架“牺牲品”被毁时取得了这种胜利。米高扬主持设计的第一架飞机正是在强度试验师们认为最理想的时刻破坏的。这时大家已经清楚,根本不需要什么辅助杆,新式飞机是可以飞上天的。

新飞机试飞成功了,它被命名为米格——1型。“米格”一词就是取自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两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

当这种飞机由单一生产的试验品变为成批生产时,航空工业部门就以造船部门为榜样,采用模线样板生产法。工作图的设制以及检验图和工艺图的制作,主要依靠模线,即在胶合板上切下或绘制成图,然后再按它取下各种尺码。

模线样板法在制造大型飞机时显示了自己的作用,但在歼击机生产上并没有采用过。米高扬是最先把它用于歼击机生产实践的人。还由于结合采用了一种专门拟制的生产图,生产时间大大减少,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惊讶:这难道可能吗?

米高扬领导的小组在三个月之内设计成功歼击机的事迹,引起了全世界的飞机制造者们的注意。他们对米格飞机的生产图和样机的结构竟是同时确定下来的事实感到不可思议。

不畏风险

1943年,制造喷气式飞机的任务被提出来了。当时原苏联侦察机关愈来愈多地得到有关德国喷气式飞机、炸弹、火箭的情报。德国人不顾一切地灭绝了那些修建地下秘密新式武器制造厂的劳工和战俘。因此,更需要有苏联自己的喷气技术来对付德寇。

苏联工程师们为了建立喷气技术,作了许多工作。几年的时间内,首先为航空兵研制了火箭武器和喷气发动机。

米高扬在第一批米格式飞机上安装了“埃雷瑟”火箭。接着便直接试验喷气发动机飞机。当时的苏联已经有人制出喷气发动机飞机,但发动机是靠最危险的氧化剂——硝酸进行工作的。这是一种能够很快穿透飞机的腐蚀剂。一位试飞员曾在试飞中牺牲。

最后,军事委员会决定放弃装液体燃料喷气发动机的飞机,提出制造复合式发动机飞机的设想。带有这种发动机的飞机头部装有活塞式发动机,尾部装有喷气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的部分功率用于螺旋桨,部分功率通过延长轴用来旋转压缩机。压缩空气进入尾部的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汽油也喷入燃烧室,油气混合燃烧,产生补加的反作用推力,它可使飞机的时速提高一百千米。

米高扬清楚地看到制造新式动力装置所带来的困难,但他认为研制压缩器式发动机不是多余的,而是必要的。他决定为实现设计意图扫清道路。

上级给予米高扬总设计师很大的权利,准许冒风险的权利,负有重大责任的权利。米高扬行使这一权利,终止了试制还是不试制的讨论,却为另一个争论开辟了更广阔的园地——怎么试制?负责试制飞机的米高扬多么希望早日为部队提供大批飞机啊!

米高扬比谁都清楚这种冒险性。形势紧迫,不可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研究工作。设计师们权衡了所有“同意”和“反对”意见,决定冒险把新式发动机直接安装在战斗歼击机上,而不是安装在试验飞机上。米高扬感到自己无权采取其他办法。当然他对喷气技术的时代还不可能作出确切的设想,但他明确地认识到,这样的时代必将来临,因此不能迟疑不前。

米高扬设计生涯的第二阶段,即取得更大胜利的阶段,得到世界公认的阶段,是逐渐地、日复一日地形成的。

一般飞机的动力装置,其安装位置对喷气式飞机来说是不适宜的。喷气式飞机的喷嘴喷出的火流要求把发动机从机身的前部移到后部。但是这一方案却使各部机件的安装布局和飞机的重心问题变得复杂了。

米高扬在复杂情况下果断作出了决定,这一决定是人们料想不到的:他决定安装布局基本上不变,载重位置也不变,但改变飞行方向。

被后人称作“鸭型”飞机的、水平尾翼放在前面的这种飞机,绝不是米高扬发明的。早在莱特兄弟所处的时代就已经按照鸭子的外型制造出一种飞行器。当时人们对飞行器利用水平尾翼向前飞行并不感到奇怪,因为还没有一种固定的看法:一定要求人们把方向舵和升降舵安装在后面。

不墨守陈规,这是米高扬的特点。他决定制造一架“鸭型”飞机。他善于花小钱办大事。他把发动机的位置由鸭子的头部移到尾部,不变重心,使喷出的气体火流经过飞机的后部,不损坏飞机的结构。总之,经过多方面考虑,制造喷气式“鸭型”飞机的想法是非常可行的。

表面看来尽管“鸭型”飞机是大家熟悉的,但实际上在许多方面都是空白点。从事飞机配置图的助手们详细研究了国内外文献,但都没有找到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于是便开始参考航空模型制造者的丰富经验,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进行风洞试验,然后设计并试制飞机。但试制成的飞机看上去却很蹩脚。

当飞行员第一次准备驾驶这种飞机升空时,机场的战士坚决不让放飞。没办法,米高扬只好亲自与机场战士交涉。战士说:“这种飞机屁股朝前……违反飞行规则,不出事才怪呢!”

米高扬通过耐心解释,飞机终于被准许试飞了。然而,这种“鸭型”飞机第一次放飞时就发生了颤振,损坏了。

米高扬经过一番检查,终于找到了祸根。一个微不足道的、被忽略的小事竟使这些严肃认真的、学识渊博的专家们陷入了紧张忙乱的漩涡。原来颤振是前轮造成的,只要准确地保持前轮的平衡,颤振就消失了。

几年后,米高扬认识到这种飞机远远不是最完美的,飞机上带螺旋桨是多年形成的传统,为什么不能打破呢?一天,米高扬对他的助手说:“我决定重新改制飞机。”

他用一根树棍当铅笔,在沙地上勾画出一幅新的歼击机草图。虽然这架歼击机仍然使用两个发动机,但这一次是把发动机装在机身上。

助手听完说道:“米高扬先生,你想想吧!发动机会使机身受热到什么程度?发动机的热度对飞行员,对操纵,对各电器系统的电路将产生什么影响?你就不担心油箱爆炸吗?”

的确,米高扬对切实解决热交换问题,还没有提出过更多的办法。因此,防止机身受热的问题同原来的设计思想相抵触,这就可能成为某种凶多吉少的和非常冒险的事业。

然而,米高扬并没有畏惧风险,他们通过断级结构、改进冷却系统等办法,将可能产生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了。

1946年4月24日,米格——9式喷气式飞机第一次升空了。每个人都为这一天而感到激动,因为这是他们用无数个失败换来的。当然,米格喷气式飞机能够起飞就是一个胜利。那低矮粗胖的飞机,装在头部的像鼻孔一样的双叉进气孔,真有点像达斯狗。看上去并不美观,但它毕竟是一种前途无量的新式飞机。5年后,这种飞机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在米高扬的指挥下,米格飞机的家族成员越来越壮大,除米格——9式外,他们还研制出带有后掠机翼和新式救生工具的米格——15式歼击机、突破音速的米格——19式歼击机和带有三角形机翼的米格——21式歼击机。

长期艰苦的研制工作,米高扬病倒了。他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鬓发斑白。设计小组人员前往探视,他们送给他一个塑像——著名的人民英雄叶麦利亚的塑像。

米高扬知道自己的病情严重,他拿着小塑像说:“我要工作!”

然而,这已经是不可能了。1970年12月9日,米高扬在心脏手术后与世长辞了。

米高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空事业,他是原苏联科学院院士,苏军工程技术勤务上将,两次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6次获列宁勋章。他是为科技事业而忘我工作、勇敢献身的楷模。他生前有句名言:在困难难以克服、障碍日益增多之时,便是胜利即将到来之日。

创造奇迹的计算机软件神童做事执著的孩童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美国西北部城市西雅图。父亲是个有点名气的律师,母亲是位金融家的女儿。显然,这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

童年的比尔盖茨生着一头沙色的头发,一双有神的眼睛,一只高高的鼻子。这个身体健康的小男孩对于孩子们聚在一起的追逐和跑跳似乎不感兴趣,而愿意一个人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尔的家庭是和谐幸福的。父母都很有教养。他们重视家庭生活。父亲不管工作多忙,在晚餐和节假日,尽量使全家人在一起度过。在孩子们的记忆中,一家人总是利用晚餐时间,在一块儿边进餐,边亲密友好地交流和讨论。每当这时,孩子们在父母面前,都享有平等发表各自意见的权利。父母的发言,也仅仅是发表个人意见,而决不用命令的语气。父母对孩子们的友好与亲近,为孩子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孩童时期的比尔,在宽松的家庭环境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他很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性格,这就是,办事执著,不从众,只要是他想办的事情,就一定干到最好,如果是与别人比赛,就要胜过任何人。在比赛和竞争中,他有着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小小的年纪,他就不受环境和舆论的左右。认准了的事情,任凭别人说什么,他都听而不闻,一门心思干到底。

学龄前的比尔,不喜欢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也不愿意看儿童们喜欢看的童话故事和连环画,而是愿意钻进父亲的书房翻那些供成人使用的书。到了7岁,他就在这些大书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常常一个人抱着这本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当有人用怀疑的口气问他,能读懂书中的内容吗?比尔不予理睬,继续专心地阅读。

上学以后,比尔执著的个性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了。这种个性与他那事事想出人头地的追求结合在一起,就表现为,干什么事情,都要干到最好。有一次,比尔所在学校的牧师见孩子们对枯燥的《圣经》不感兴趣,就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难题。他找出了《圣经》中最枯燥难记的一大段文章,对孩子们说:“谁要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这篇文章,就可以免费参加在太空尖塔餐厅举行的就餐聚会。”太空尖塔是西雅图市最高、最豪华的建筑,设在尖塔顶部的餐厅,也是最豪华的餐厅。在这里就餐,可以集旅游、观赏、就餐于一体,是任何孩子都想参加的事情。尽管像比尔这样的家庭,父母有条件带孩子登塔就餐,但好胜的比尔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这样的机会。于是,他参加了这极富挑战性的背诵比赛。结果,他用最短的时间,准确无误地背下了牧师指定的文章,获得了登塔就餐的奖赏。童年的这个小小的胜利,使比尔那执著的个性得到了强化。他认识到,干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孩童时期的比尔常常以做出别人做不了的事情为自豪。有一次,他听一个孩子说,银行里有千元大钞。比尔从来没见过这么大面值的钞票。他想别人也会很少见到,于是,就从家中要来50张面值20元的钞票,托人到银行换来一张千元大钞,然后,邀上一个好友,到了西雅图市最好的快餐店,要了一份简单的快餐。当服务小姐把他要的食品端来后,比尔装出很潇洒的样子,对小姐甩出了那张千元大钞。小姐还从未见过这么大面值的钞票,就把值班经理找来。当时,吃一顿快餐,仅几元钱。在生意萧条时,快餐店一天也未必能够达到上千元的营业额。当经理被找来时,他客气地声称找不开这么大面值的钞票,请求他们用零钱付费。比尔却平淡地说:“没有小钱。”经理为难地说:“你们先用餐,我们想办法解决就是了。”当经理和服务小姐去解决比尔给他们出的难题时,比尔和他的朋友开心地大笑起来。

湖滨中学的尖子生

童年的比尔盖茨,天资聪明,喜欢学习,再加上父母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所以,他顺利地完成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并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资。到11岁,比尔就可以上中学了。

在为比尔选择学校时,父母动了一番脑筋。如果上公立中学,可以为家中省下不少学费,这些钱可以留待将来支付孩子们的大学教育费用,但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发现比尔在智力发育、对自然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兴趣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了同龄的孩子。他们了解到,一般的公立学校无法满足儿子强烈的求知欲。为了使儿子得到更好的中学教育,也是为了使比尔的聪明才智得到较好的开发,父母为他选择了本市最好的学校——西雅图市湖滨中学。

这是一所私立中学,是由本市的大财团资助建立的学校。学校收费很高,来这里上学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为了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和教学制度,教学标准很高。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学校还建立起了竞争机制。这些制度和要求,给孩子们带来了浓厚的学习空气和竞争氛围。这样的环境很适合于喜欢竞争的比尔。

比尔在同年级的孩子们当中年龄是比较小的。可是,他进学校后不久,就成了引人注意的学生。他有着出色的记忆力。老师让学生背诵的东西,在许多学生看来是一种负担,而比尔却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准确熟练地背诵下来。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常常使一些孩子头疼,而比尔却在数学的学习中发现了无穷的乐趣。他经常整个晚上钻研数学难题。比尔钻研抽象问题的快乐情绪,让他的同学无法理解。惊人的记忆力和超常的抽象思维能力,再加上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比尔来到湖滨中学不久就成了本班的尖子学生。不管是当堂背诵,还是年级考试,比尔都能拿到好成绩。良好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使比尔停止不前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刺激了他的好胜心。过人的才智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使他的学习成绩不仅保持在第一的位置,还经常遥遥领先于他的同学们。

智力过人,成绩领先的比尔,在与人相处上却不那么顺利。人们感觉到,这个像顽童一样的中学生,自恃比别人聪明,凡事好出风头,而且达到了锋芒毕露的地步。他性情倔强,说话生硬,和人相处,有时表现出一种很不耐烦的样子。即使对待老师,他也难免使性子。当然,他不是个书呆子,他也喜欢看电影、玩游戏、野游、溜冰、开车兜风等。但他干这些活动也和学习一样,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和谁交往。

尽管比尔在同学中不怎么讨人喜欢,可是,他的过人才智和优良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同学们不得不服气。这个不善于社交也不愿意在结交人上花时间的学生,在湖滨中学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有个叫比尔盖茨的学生。

痴迷于计算机的中学生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湖滨中学早在1968年末就决定让它的学生了解计算机。比尔盖茨超常的智力和对抽象问题的特殊兴趣,使他一接触计算机就像着了魔似的。60年代末期的计算机还很落后,计算机本身巨大而且笨重,只是实行了二进制的计算方式,没有任何系统软件,更不可能有像今天这样铺天盖地的游戏软件。它在当时还仅仅是一种计算工具。这种庞大的计算工具,向人们显示的仅仅是严密的逻辑、简单的运算规则和惊人的速度。在一般孩子看来,上计算机课是一种负担,枯燥的数字让人头痛,机械的运算令人乏味。而比尔却从中发现了从未有过的乐趣。他喜欢计算过程的严密逻辑,更喜欢计算机对人的智力进行的挑战。

自从接触计算机后,比尔就不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干别的事情了。他经常把大块的时间消磨在计算机房中。他对计算机的知识,很快就超过了他在湖滨中学的老师。为了弄懂计算机的奥秘,比尔从计算机原理到计算程序无所不学。当时计算机在美国也是新鲜玩意儿,所以,使用费昂贵。计算机公司不可能让学生无偿使用它的机器。尽管学生母亲俱乐部通过拍卖活动筹集到一部分费用,但这些钱是有限的,因此,学校对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了时间限制。为了更多地接触计算机,比尔常常深更半夜爬起来,偷偷地钻进计算机房。与比尔同样痴迷计算机的还有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名字叫保罗艾伦。他后来成了比尔的合伙人。这个小伙子常常几乎和比尔同时偷偷地钻进计算机房。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不是简单地按照规定的计算机程序学习和操作。当他们熟悉了基本操作程序和计算机语言之后,就在计算机上发展少年人的兴趣,即做游戏。当时还没有任何游戏软件,比尔和保罗就利用学到的计算机语言,自己设计出了简单的游戏程序。他们在计算机上进行比赛、对抗等,找到了别的孩子暂时无法理解的乐趣。当其他的学生把学习计算机课程看作一种负担的时候,比尔和保罗却从中发现了从未享受过的快乐和充分展示少年智力的新天地。

比尔和保罗无偿使用计算机仅几个月的时间,由于学校无法支付昂贵的上机费用,不得不对学生规定,在上计算机课之外的时间使用计算机,必须自己负担上机费用。当时的付费数额为每小时40美元。尽管比尔的父母可以为他缴纳昂贵的学费,可是,却不可能为他无限地支付上机费用,因为,在当时人们还看不到计算机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开发有什么意义。比尔要想长时间地占用计算机,必须自己想办法解决上机费用问题。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个难题,因为,比尔常常一天数小时在计算机上操作,一周下来就要几十个小时,这要花掉几百甚至上千美元。一个孩子到哪里去搞这么多钱呢?难题对于有才智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益的挑战。

当学校开始按小时收费之后,比尔没有为缺少大笔的上机费而发愁。他一方面把自己有限的零用钱拿来交上机费,一方面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他很快就找到了缴少量的钱就能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方法,这就是,改变计算机的计时程序,让计算机上的计时程序长期不变。这样,他们交一次费,就可以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地在计算机上玩耍了。这个小小的得意之作,使比尔和他的伙伴赢得了大量玩计算机的时间,也给他使用计算机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启示。

计算机公司也雇佣着一批高科技人才。比尔的小把戏不久就被公司发现了。不过开明的公司负责人从这件事中看到的不是经济损失,而是计算机系统的不完善和破坏收费系统的孩子的才智。因此,他们经过分析,作出的不是惩罚比尔等孩子、而是雇佣一批友好使用者的决定。即雇佣者的任务是为计算机的系统找问题和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获得的回报是,可以无偿使用计算机。无疑,计算机公司的这个决策是聪明的,因为,他们可以无偿地借别人的智力来完善计算机程序。而比尔和他的伙伴们对于这一决策是极其欢迎的,这样,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智力赢得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了。

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干事情的执著精神,使比尔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工作。他把大量业余时间就花在了计算机房。特别是周末,当别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娱乐和游玩的时候,比尔却到计算机房上班了。他在这里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在计算机的应用中,比尔成了小伙伴们的核心。他常常是连续几小时坐在计算机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与运行程序对抗,发现问题就动手记录下来。这时,比尔花在计算机上的时间不再是玩耍和游戏,而是对计算机从硬件到软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探索。他们先是探询问题,发现毛病,然后寻找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每当发现问题或找到产生问题的线索,比尔就认真地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记录,他就进行一次总结,并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写成《计算机问题报告书》。这个看似简单的报告书,凝结着这个少年人和他的小朋友们的智慧。在探索问题和总结整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比尔对计算机,从兴趣上升到了研究。这时,他已不满足于在机上做游戏,而是认认真真地把计算机当成研究对象了。

随着研究的深入,比尔和他的伙伴在计算机的应用中越来越得心应手。他不仅可以破坏计算机的系统程序,而且能够越过计算机的密码系统去获取他感兴趣的信息资料。比尔的父母担心儿子长期迷恋于计算机会影响学习,对儿子进行了劝告,但这无法改变比尔对计算机的迷恋。当然,他也没有因为痴迷于计算机而放弃学习。相反,他的学习成绩还是拔尖的。在对计算机的迷恋,进一步开发了比尔超常的智力,使这个中学生在湖滨中学得到了别人所无法得到的东西。

开公司的中学生

比尔在迷恋计算机的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有一次,他破译了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的密码系统,导致了整个网络的混乱,因此,受到了不准使用计算机的处罚。他为此而懊丧,一度降低了对计算机的兴趣。可是,不久,计算机世界的神秘又把他吸引回来。当比尔再次坐到计算机旁的时候,他在玩计算机的同时,开始考虑如何用计算机赚钱,以便能够支付使用计算机的费用,进而拥有自己的计算机。

美国充满了商业机会。读中学的比尔盖茨尽管还是个孩子,但却有很强的商业意识。他带着自己的兴趣和商业意识在计算机世界寻找机会。1971年初,当比尔还不满16岁时,他得到了第一笔业务:信息科学公司让比尔等人为他们编制一份工资专用程序。参加这个项目的中学生们,大都只懂得一点初步的计算机语言,而对完成这个程序以及怎样和商业公司打交道却是一无所知。这种情况,显出了比尔的才能。他不仅懂得如何考虑该项目的总体设计,而且还具备商业法律知识。于是,比尔就成了这个项目的自然领导。这是一个既复杂又麻烦的工作。在编制这个软件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大家都来请教比尔和保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付出了劳动,当然要取得报酬。在如何向信息科学公司索取报酬的问题上,其他的孩子几乎对此事没有一点知识。这时,比尔提出,根据现行的法律,他们应该按照版税的形式,向信息科学公司索取一定比例的报酬。经过交涉,公司同意按该项目所获利润的10%向比尔的小组支付报酬。这些中学生利用计算机做成了他们的第一笔业务。在这项业务中,比尔的商业知识、法律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都使他赢得了同学们的赞扬。

初尝胜利之果后,比尔对于用计算机赚钱的兴趣更浓了。他和他的朋友都在寻找新的机会。1971年秋天,比尔的好友、保罗艾伦在湖滨中学毕业了。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考入了华盛顿州立大学,选择了新兴的计算机学科。到了大学,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他在计算机世界漫游的机会就更多了。保罗和比尔一样,也有用计算机赚钱的想法。

读大学的保罗离不开好友比尔。他经常来找比尔一起探讨问题,讲述自己的打算。有一次,保罗来到湖滨中学。他告诉比尔一个情况,这就是,当时几乎所有的市政部门都在设法统计和分析交通流量,但使用的办法很笨拙,即在道路的交叉路口装设橡皮带,把橡皮带与一个打孔机相连,每当有车辆经过,触动皮带,拉动打孔机,就在纸带上打出一个孔来,以此统计车辆的流量。市政局把这些原始资料交给私人公司处理,结果是,既拖延时间,又要花费很高的费用。保罗提出,为何不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数据呢?比尔听后,立即表示赞同。两个人一致决定,成立他们自己的公司,来为市政局处理交通数据。他们为公司取的名称是“交通数据公司”。这个年仅16岁的中学生,竟然办起了自己的公司。

交通数据公司成立之后,比尔和保罗除了应付必要的课程之外,就是到处奔波,寻找业务。在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市政局终于同意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试一试用计算机处理交通信息。在当时的条件下,处理这些原始数据是很繁杂的工作。为此,比尔和保罗设计了应用计算机的方案。由于交通纸带上的孔无法用计算机处理,必须先把这些孔变成可供计算机识记的符号,才能上机处理。为此,他们设计了一种卡片,让湖滨中学的学生们先把这些纸带上的孔转换成数字,写在卡片上,然后,他们再把这些卡片逐个输入计算机,再用他们设计的软件处理这些数据,并把数据分析之后制成图表。他们从市政局拿来的是带孔的纸带,而送回去的是分析报告和统计图表。

少年比尔和保罗懂得公私分明。成立公司之后,他们就不能长期用学校的计算机干私活了。于是,他们自己花三百多元钱买了一台简易微处理器,用自己的简单工具和所能得到的使用学校计算机的机会,处理了一些简单的业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两个孩子竟然招揽到了一些业务。除了支付必要的开支外,他们还赚了两万多美元。初涉商场获得的小胜鼓舞了比尔,使他看到了用计算机创造商业机会的可能。当然,由于比尔中学毕业后面临着上大学,再加上政府决定免费提供交通分析服务,这双重因素使得比尔和保罗的交通数据公司不能再办下去了。公司虽然夭折了,但由这个公司引发的开发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的火种却在比尔和保罗的心中点燃了。中学快要毕业时,当同学们问比尔将来有什么打算时,他以不容质疑的口气说:“到25岁时,我要赚到一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

弃学从商

当比尔快要中学毕业时,接到了来自一家大公司的业务邀请。这家公司看过比尔和保罗的获取免费使用计算机而写过的《问题报告》,想聘请比尔和保罗为程序员,任务是寻找解决计算机病毒的办法,报酬是周薪168美元。比尔正处在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可以不必天天来上课,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保罗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为了这份他喜欢的差使,他不得不停学。两人在该公司的驻地租了一套公寓,把做程序员的工作接了下来。

比尔中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地被哈佛大学录取。一般的孩子,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大学,会利用进大学前的漫长假期痛痛快快地玩一玩。比尔也可以如此。可是,程序员的工作和计算机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他。他无暇考虑怎样去玩,而是和保罗一起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是渴了喝一罐可乐,饿了吃一张馅饼。他们在计算机前通宵达旦地干。在这里,两个人的计算机技能和知识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进步,使他们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希望。

开学的时间到了,比尔不得不暂时离开他喜欢的计算机软件工作,到中学生们向往的哈佛大学去报到。少年比尔人进了哈佛大学,可是心却仍然留在了计算机里。好在哈佛大学有个计算机中心,这给比尔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实现自己的向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平时把主要精力用在计算机上,但在临近考试时,他却全力以赴、昼夜加班突击背笔记和必考的内容。就这样,他保证了每门课程都能获得及格成绩。而在计算机方面,他却达到了没有哪个同学能与之相比的程度。

为了与比尔及时联系,保罗来到波士顿。他已经退学,专心在计算机行业寻找新的开发项目。

比尔盖茨一边在哈佛大学读书,一边想着计算机领域的开发,而且主要的心思用在了计算机上。他几次想退学去干计算机开发的事业,可是,由于父母的反对和未找到合适的项目,他不得不继续在哈佛上学。而他的好友保罗艾伦则是一有计算机世界的新动向,就跑来告诉比尔。有一次,保罗在一份杂志上见到了一台微型计算机照片,就拿着它来找比尔。比尔见说明文中写到:“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计算机,可与商用型号的计算机相匹敌。”就高兴地对保罗说:“看来计算机像电视机一样普及的时代就要到来了。”两个人兴奋不已。他们在朦胧中看到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因为,比尔和他的朋友保罗擅长的是计算机程序。如果计算机得不到普及,那么,对程序的需求也就不会兴旺。相反,当计算机普及的浪潮到来时,人们对计算机各种程序的需求就会自然地成为一种必然,这样,比尔和保罗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两个天才少年用他们自发的兴趣和天才的头脑,预见到了一个庞大的新兴科技领域的出现,并为之准备了优秀的头脑。

在兴奋之后,比尔和保罗意识到,该是动手干实事的时候了。他们决定,为新诞生的微型计算机编制语言,即系统软件。他们早已懂得,真正的计算机用户,在得到计算机之后,所使用的主要是计算机现成的程序,如果没有便于应用的程序,计算机本身就如同一台高级废物。他们说干就干。比尔当即就给生产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打电话,要求为这台新型微型机编制使用程序。该公司的创办人已经接到了好几个这样的电话,所以,对比尔说道,如果你真的做成了,就应该拿来试试。比尔和保罗抓住这个非常渺茫的机会,立即进了哈佛大学的计算机中心。两个孩子昼夜奋战,一刻不停地干起来。经过连续8个星期的奋战,他们为微型计算机设计了一个取名为“登上月球”的游戏程序。在实验后,他们认为可以让这个程序工作了,于是,就由保罗带着这个刚刚诞生的程序,乘飞机到新墨西哥州的微型机诞生公司去试用了,而比尔则留在学校等待保罗的消息。他的心情是紧张和不安的。与比尔怀着同样心情的保罗,抑制住紧张的情绪,按照设计步骤在实验室里操作着。结果是,第一次实验就获得了成功。

当实验成功后,保罗干的第一件事是奔向电话机,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比尔盖茨。比尔接到电话后,和保罗同样兴奋。但当微型机公司提出立即把他们设计制作的程序推向市场时,比尔立即冷静了下来。这个聪明的少年,不仅有过人的才能,而且有着超越一般人的理智。他懂得,市场上需要的是完善的产品,而他设计的程序则刚刚经过实验,必须经过反复实验,直到完美无缺之后,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与此同时,比尔认识到,一个无限广阔的商业机会到来了。在这个商机的诱惑下,哈佛大学对他的吸引已经降到了第二位。他毅然决定,自动退学,和保罗一起去开办软件开发公司。就这样,比尔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亲人的遗憾,未毕业就离开了著名的哈佛大学。

成立“微软”公司

1975年7月,比尔盖茨和好友保罗艾伦成立了微软公司。公司的名称是根据他们的开发对象确立的,“微”是微型计算机的简称,“软”是代表软件。他们开发的第一个产品,就是为第一台微型机设计的运用BASIC语言的程序。由于在该程序的编制过程中比尔做了更多的工作,所以,他对公司负有的责任和得到的利益占60%;保罗则占有40%。因此,比尔就成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公司成立后,得到的第一个合同就是为第一台微型机开发能够上市的应用程序。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显示出比尔不仅是个电脑天才,而且具有经商和谈判的天资。他的商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比起成熟的公司老板来毫不逊色。在这第一个合同中规定,除了预付给微软公司3000美元的订金外,微型仪器遥测公司每销售一个微软公司的软件,就要付30美元的费用。

公司成立的第一个年度,比尔和保罗在兴奋和麈战中度过来了。这一年,他们获得了10万美元的收入。第二年,公司的工作人员增加到了六人,有了一套五间房子的办公室,财务收入达到了50万美元。到了第三个年头,公司的业务有了飞速发展。几家大公司开始使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且,微软公司也不断地推出新软件。在比尔的策划下,微软公司成功地占领了部分计算机软件市场。公司雇员达到13人,国内利润超过100万美元。这一年,一个日本人和比尔盖茨签订了一份在远东地区代理销售微软产品的合同,合同金额为1.5亿美元。到了第五个年头,微软拿到了年收入高达280亿美元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合同。进入80年代,微软获得了更加惊人的发展。1981年,公司收入达到1600万美元;1982年,增加到3400万美元。此后在比尔盖茨的谋划下,微软公司用MS-DOS系统规范了软件市场,不容质疑地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霸主地位。1986年3月,微软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开盘时售价为每股25.17美元,当日收盘时就长到了29.25美元。一周后,上升到35.5美元。一年后,即1987年,股值上升两倍,达到90.75美元。这时,比尔盖茨所持股票价值为12.9亿美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不断推陈出新,继续朝着更高新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