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7755500000032

第32章 爱心与心理和谐

一、爱与被爱,人之所需

人际关系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种系存在形式,而爱和被爱则是人际关系赖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缓冲器,两者既得益于人类进化过程又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秦观用“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唱出了爱情苦乐掺半的一面。然而,没有爱心时时浇灌,两情相悦就难以长久,思念之苦也会少了甜蜜;没有孟母爱子教子而“三迁”,也就可能少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名句传世。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名因为孩子走失而精神崩溃的妇女,从精神病院逃进了附近一家小鞭炮厂的生产车间。当几个工人和保安跑进来时,看见她正举起一个装满火药的小铁箱要向水泥地上摔,而强烈撞击就可能引燃火药,进而引发周围成品和半成品爆炸。正在外面寻找的精神病院医生们听到车间里面有人大喊:“疯女人要摔炸药了……”就循声一路奔跑过来。就在疯女人要把小铁箱扔下来的时候,一位医生大叫了一声:“别摔坏了你的孩子!”疯女人顿时愣了一下。医生又向她轻轻而清晰地说了一句:“你手上举的是你的孩子。”疯女人的神情立即安定了许多,将举在头顶的火药箱放了下来,紧紧抱在怀里,低头打量着。就在这一瞬间,保安和工人们冲了过去,夺下了那箱火药。

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亲密关系,是人格早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后期生活满意感的重要来源。由于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是高度和全面投入情感的,故而亲密关系的质量深远地影响自我概念、自我感受及其发展。故而,一个人的爱与被爱的需要,其类型、程度以及是否得到满足,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全发展和幸福生活。被人所爱使我们直接体验到幸福,而爱及他人则使我们得到直接和间接的两类幸福。正是对被爱和爱人以及其他人际情感联系的需要,将人与人之间更紧密地联结和凝聚起来,并激发一个人向未来前行。

二、爱心与个人成长

负性情绪,比如愤怒、厌恶、害怕,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从人类生存和进化史来看,这些负性情绪能够调动必要的身心资源来应对眼下或潜在的威胁,使人做出适应于情境和有利于生存的行为。另一方面,负性情绪会减小认知活动的范围,降低认知功能的效率。比如,觉知自我内心世界进而反思自身言行,常常使人们更适应当前环境和更积极规划未来行动,但若沉湎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能自拔,就会常常使人不能积极感受或思考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与行动。人类不仅需要适应当前环境,还应该为将来、为他人而积极改造自己、改造环境,成为乐观面对外部世界和积极建设未来生活的能动体和创造者。

一则故事讲道,一位仙女化作一只蝴蝶在春光烂漫中快乐地飞舞,一不小心飞进荆棘丛中,被刺挂住了,怎么也脱不了身。一个小女孩看见后,小心翼翼地把她救了下来。仙女对小女孩说:“谢谢你救了我。你说一个愿望吧,我可以帮助你实现它。”小女孩想了想说:“我希望快乐。”仙女飞到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就消失了。后来,小女孩果然快快乐乐度过了一生。在她年老时,邻人也知道了仙女与她的故事,就向她请教快乐的秘诀。她微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们周围的每个人都需要相互关怀。”

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生命之船的避风港和补给站,是家庭和谐的结果和前提;

社会成员之间的爱,是群体凝聚的黏合剂和社会存续发展的动力源。一个人通过利他行为,特别是通过基于爱心的利他行为,可以更有效地扩展人际交往空间,满足人际交往需要,增强人际交往技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进而获得社会肯定,充分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和增强生命意义感与充实感。因而,爱心是促成心理和谐、形成健全人格的强大推动力,也是一个成熟者所应具备和表现出来的品质和能力。

三、爱心与可持续幸福

李白曾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读者也可能体会到,幸福愉悦和痛苦、悲伤一样,都往往随时间流逝而渐趋平静甚至无影无踪。与消极情绪体验相比,包括幸福在内的积极的情绪情感看起来更加短暂易逝。为了体验愉悦、获取幸福,我们不断努力;而当幸福到来,我们似乎很快获得或恢复了对幸福的“免疫力”,很快适应了幸福状态而不再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为了再度体验愉悦、获取幸福,我们又不断地努力,但愉快幸福状态又很快消失……这似乎成了一个不能打破的循环。因此导出一个话题——“可持续的幸福”。换言之,幸福是可持续的吗?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幸福?

首先,这与我们对幸福的理解或界定有关。请注意前面对主观幸福感的讨论,其实幸福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评价与体验。比如,父母无论是在为孩子的未来而操劳,还是在为孩子的成长而喜悦时,都可以体验到幸福。从道德观而言,真正的爱心固然应该不求回报,但爱心确实是一种高回报的“投入”,对压力应对、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等都有特殊而重要的积极作用。一个人是把幸福定义为短时间内感受到的一种愉悦感,还是把幸福定义为我们对自己生活整体的一种满意感,往往导致两种不同的生活感受;一个人是把幸福定义为自己独个儿的生活舒适,还是把幸福定义为生活舒适再加上通过帮助他人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也往往导致或对应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所以,以长期的、利他的幸福作为人生目标,是可持续幸福的一个重要前提。

其次,这与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取向有关。比如,老年人一般比年轻人体验到更大的幸福感,而这种年龄差异的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是,老年人趋向于更关注积极的生活事件和更积极地评价自己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来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比如,你可以经常数一数你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那些积极而美好的经历与体验(而不是消极的那些);你可以更多地设想自己能够在将来营造幸福而不是当前已经得到了多大幸福;你可以更多地思考怎样去提升自己而不是频繁地进行社会比较;你可以尝试以更积极而开放的心态多参与一些社会交往而不是因别人的不公正对待而耿耿于怀;你可以尝试主动靠近他人而不是等待别人向你靠近……如此等等。总之,以更积极和更具建设性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来指导生活,是可持续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

幸福在哪里

在2002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两百余名大学生实施了7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测量,并筛选出得分最高(非常幸福组;占参与者总数的10%)、平均得分上下(平均水平组;占27%)、得分最低(非常不幸福组;占10%)共3个组。研究者接下来调查了以下哪些因素影响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社会关系,如亲密朋友关系、家庭成员关系和爱情关系;人格因素,即《NEO人格调查表》全部5个因素;精神病理学因素,即《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MMPI)部分因素,共9个;一些变量,例如宗教性、体育锻炼。

研究者发现,与其他两组相比,非常幸福者社会性也更高,拥有更强的爱情和其他社会关系;更外向、更受人欢迎、更不神经质(即情绪更稳定);各精神病理学量表上得分更低(即表现得更好)。不过,这些最幸福者并未明显多地参加体育锻炼和宗教活动,也未经历更多的客观定义的良性事件。虽然没有发现有变量能充分解释一个人为什么幸福或不幸福,但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非常幸福组的成员们大多数时候都能体验到积极却不强烈的感受,报告说偶尔也有消极心境。看来,非常幸福的人拥有一个能够对生活事件作出恰当反应从而维持和促进主观幸福的情绪系统。

爱心使人更加积极和广阔地界定幸福;使人更加积极地评价自己、他人以及各种人际关系;使人更多采取宽容、感激、开放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生活;使人更善于从过去的积极事件中汲取生活的动力;使人更多地受长远而积极的生活目标指引而不是受当下和暂时满足感的支配。尤为重要的是,爱心使人更愿意和更善于从别人的快乐特别是给予别人快乐的过程中去享受生活。在这个意义上说,爱心或许“阻碍”着那些“客观”的成功指标的实现,如权势、收入等。李嘉诚有一次在取汽车钥匙时,不慎将一枚两元硬币滚落到车底。他估计汽车一开动,硬币就会掉到坑渠里,于是当即蹲下身去拾这枚硬币。旁边一名值班员见状就帮他拾了起来。李嘉诚收回硬币后,就给他100元作为酬谢。李嘉诚的解释是:若我不拾这枚两元硬币,让它滚到坑渠,这枚两元硬币便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员,值班员便可将之用去——钱可以用,但不可浪费。这说明了一种财富哲学,也就是用社会总净值的损益来判断个人行为是否合理。当然,爱心不仅仅意味着把自己口袋里仅剩的一点钱掏出来买一块蛋糕掰成几块分给别人,更意味着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与他人分享,因而,爱心不仅可以使一个幸福的进取者创造自己的成功,也是自己和他人可持续幸福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四、爱心与人生意义

爱心是人类进化和文化传递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研究者们已经采用大脑成像技术初步了解到了浪漫爱和母爱的神经基础。母爱(母亲观看自己孩子的图片)和浪漫爱(坠入爱河者观察自己伴侣的图片)既分别激活了各自的特异性的大脑区域,也在大脑奖赏系统中(刺激这些区域将产生愉悦体验)激活了共同的部分。

同时,浪漫的爱情和温暖的母爱都能使消极情绪、社会判断和“心理化”(即评估他人的意图和情绪)所涉及的一套共同区域不再活动。换言之,爱通过一种推——拉机制发挥着双重的作用:一方面使与批判性社会评价和消极情绪相关的神经网络不活动从而缩小甚至消除社会距离,另一方面使奖赏回路活跃起来从而使个体具有愉悦体验。

显然,爱心与人类的遗传特征即生物特性有关,但它又超越了生物本能,也就是说,爱心使人不单纯追求愉快和避免痛苦,也可使人超越幸福。有爱心的人更善于在“为我”和“为人”之间、在“获得”和“付出”之间作出适宜的平衡,更愿意在“众乐乐”和“独乐乐”之间、在“爱自己”和“爱他人”之间作出利于他人的选择。而这样的平衡与选择与两种不同的幸福定义或信念有关:或者是建立在简单地获得愉悦和规避伤害基础上的幸福,也就是快乐主义的幸福;或者是建立在追寻人生意义和实现人生价值基础上的幸福,也就是自我超越的幸福。

博爱就是这样一种拥有丰富的人际价值内容和人际感情色彩的态度。当然,博爱并不是基督教或天主教的特有产物或者西方文化的独有特征。在我国西周初期就出现了“保民”、“敬民”思想,儒家文化更将“仁”作为自己思想核心,而韩愈则在《原道》中具体讲到了,“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5·12”汶川大地震后的一天,一个名叫刘守礼的残疾小孩爬到1公里以外的一个小卖部去玩,在那里听说了正在组织为灾区捐款的事。于是,他就在5月15日和18日,两次爬行近5公里山路,到乡政府为灾区一共捐出了10元钱。与这笔钱可谓量异而质同的是下面一组数字:救出128条生命、捐出785万元现金、2300顶帐篷、2.3万台收音机、1000台电视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这组数字将“陈光标”这个名字与地震灾区紧紧联系了起来。2008年5月23日上午,陈光标从成都市赶到绵阳发放收音机,在九洲体育馆安置点,恰好遇到了前往帐篷学校看望复课师生的温家宝总理。温总理紧紧握着陈光标的手说:“你叫陈光标吗?我早就听说过你,你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我向你表示致敬。企业家要有经营的理念,还要有爱心,有灵魂。谢谢你们!”

不能说爱心与一个人拥有多少资源没有关系,但对爱心来说最重要的可能不在于贡献了多少资源,而在于真诚贡献而不附加任何条件。爱心使我们更近、更深和更广地感受世界、感受他人、感受人生,使我们在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相互支持、相互联结中获取和提升人生价值感和意义感。因而,一方面必须承认合情、合理和合法的个人需要及其满足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又应该意识到人际联结和社会责任是我们用以判断自身言行的必不可少的准则。

学以致用

本章讨论了什么是爱心、怎样培养和测量爱心,以及爱心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爱心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个体在长期生活中习得的一种主动趋向他人的利他态度,是人际联结与群体凝聚的重要驱动力和力量源,也是一个人步入成熟时应该具有和表现出来的品质和能力。建议读者接下来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幸福是什么?怎样实现幸福?或者说,幸福等于快乐吗?

(2)拥有爱心与获得幸福之间是什么关系?

(3)假如请你写一篇题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爱的人?》的短文,你会怎样构思?

(4)如果你是一位父亲或母亲,你是否会以及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5)你对自己的父母说过“我爱你们”或者“谢谢你们”吗?如果你是一位父母,你愿意听到孩子这样对你说吗?

最后,你也不妨试试,先就第一节中所提到的爱心的3类主要成分,即理解和尊重、亲近和接纳、关心和承诺,按每类满分为100分给自己打分,然后看看小分和总分分别是多少。你对这些分数满意吗?另外,你还可以请一个你熟悉或亲近的人给你打分,然后比较一下你们两个人评出的分数,当然也可以和她(他)一起讨论这些分数为什么大致相同或者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