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7755500000013

第13章 自尊——完善自我的品质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个人尊严、民族气节而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来维护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慨。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尊呢?自尊是如何形成的?怎样了解自尊水平呢?自尊与心理和谐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章我们将为您揭开自尊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自尊

赵丽是平安保险公司股东之一,她讲过自己的一次推销经历。那一次是到一家很大的合资企业,在递上名片后,公司的外方经理说会考虑。她走到拐角时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名片被撕掉扔进了废纸篓。赵丽非常气愤,转身对老外说如果不打算现在买保险,可不可以要回她的名片,因为上面印着她的名字和职业。老外无奈,问印一张名片的费用是多少。赵丽说五毛钱。老外抽出一元钱,说自己没有五毛钱,这个钱是赔偿她名片的。赵丽想夺过那一块钱,撕个粉碎,但是她忍住了。她取出一张名片,说她也没有五毛钱,这张名片算是找给他的钱,并且告诉他这不是一个适合进废纸篓的名字和职业。第二天,赵丽接到外方经理的电话,要从她这里为全体职员购买保险。赵丽维护自尊的做法最终赢得了外方经理的尊重,也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自尊就是尊重自己,是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维护。

(一)自尊就是维护自己的尊严

自尊的人会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乃至自己的仪表神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与他人交往时会把自己与他人放在平等的位置,而不至于感到自己渺小、低下而卑躬屈膝或者缩手缩脚。春秋末年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百般刁难他。因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中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说:“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王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去。等到拜见楚王时,楚王又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有规矩,派有能力的人出访上等国家,派无能的人出访下等国家。我是最无能的人,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晏子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及高超的外交手段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结果楚王自取其辱。尊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为有了尊严,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在尊严受到侮辱时,人们往往会奋起反抗,抵制别人不合时宜的行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说的就是这种情形。陶渊明面对粗俗而又傲慢的督邮,选择的是“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离开了只当了80多天县令的彭泽。对于自尊的人来说,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中讲到,齐国有个饥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饿得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黔敖对齐国饥民大声吆喝:“喂,过来吃!”饥民没有理他,黔敖又叫道:“嗟,听到没有?给你吃的!”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在当今也不乏这样的事例。

珠海一家公司的韩国老板借故向中国打工仔大发淫威,逼迫工人们下跪。孙天帅倔犟地站立着,宁愿离开工资优厚的工作,坚持不跪。孙天帅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反之,缺乏尊严的人是可悲的,在权势面前唯唯诺诺,给自己徒增苦恼,更有甚者不尊重自己,自甘堕落。五代十国时期的石敬瑭为了梦想当皇帝,不惜向辽国皇帝屈膝下跪,竟然认比他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亲,自己当“儿皇帝”。还有清末太监李莲英、汉奸汪精卫等,他们自称“奴才”,表现出十足的奴性。他们也许在生活中生龙活虎,对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狡黠残忍,但是他们的人格已经枯萎,离人的尊严越来越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尊严需要维护,然而,在尊严的实现方式上则要灵活地处理,有时为了更为远大的理想,暂时委曲求全。当年韩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么会有后来名震天下的将兵多多的淮阴侯呢?司马迁如果受不了宫刑之辱,如何会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呢!时下一些年轻人,一句话不合,就大动干戈,为害他人,这不是维护尊严,而是顾及不必要的面子。

(二)自尊是一种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对自己的价值、重要性的看法。战国时期,赵国危急,平原君要挑20个文武全才的人去楚国求救兵。毛遂自我推荐,平原君认为毛遂没有才能,便对他说:“贤能的人在世上就像锥子在囊中,它的尖立即就要露出来。你在我这里三年了却没有表现出才能,你不能去。”毛遂说:“我今天就请求进到囊中,如果我早就在囊中的话,就会像麦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而不仅仅是露出尖来。”毛遂对自己的价值有充分的信心,敢于自我推荐。

自我价值感是内心深处的动力,它驱使人们不甘于平凡而奋力追求成功。一个具有高度自我价值感的人,必定是敢于行动的人,即使是受到了生活的磨难和挫折,也绝不会轻易向困难低头认输,而总是满怀信心,笑迎风浪,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耀生活、温暖生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近卫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而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最后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

书中有段名言:“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人类的强者不在于手握千军万马,不在于力能扛鼎,而在于内心深处的勇往直前,保尔真可谓强者的化身。他用自己的顽强努力赢得了别人的敬意,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二、自尊的远亲近邻

与自尊相关的心理因素如自卑、自傲、虚荣心等,下面让我们具体地来看看。

(一)自卑

自卑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一种心态。有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业上或事业上受挫,或者生活困难,没有社会地位,或者自身有什么残疾,误认为自己在人格上也低人一等。如果这种心态长时间得不到调整,就会产生自卑感。

一般来说,自卑的人并非没有自尊心,他们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却由于不知道怎么做或不肯积极主动地去行动,只采取消极退避、不让自己受到伤害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尊严。如果这种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自我折磨,甚至自暴自弃,内心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某高校的一位女生,由于相貌不佳,学习成绩也较差,又难以与人相处,慢慢便产生了自卑感,无法解脱,终于不幸自杀。

有时自尊和自卑夹杂在一起,不易分辨,特别是那些强烈的自卑感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的反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因为自己是投靠于亲戚,父母双亡,无权无势,心理上形成了深深的自卑。不管贾母怎么宠爱她,宝玉怎么讨好她,都不能使她轻松起来。仆人们在一起议论,她便认为是在嘲弄她,宝玉哪一点照顾不到,她就担心是看不上她。实际上自己才貌俱佳,但在自卑意识的驱动下,她看不到这些,而只是寻找自己卑下的证据,结果是找到了不少,但也因此送掉了性命。自尊与自卑在黛玉身上都有极端的表现,可以说,她的过度自尊造成了她的过度自卑。

(二)自傲

自傲是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自以为了不起的一种心态。自傲的人容易高估自己,贬低别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失去了对自己的批评态度,自命不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六合八荒,唯我独尊”,以为整个世界都是为了他而存在的,他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他的需要。

《左传》说:“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正所谓“骄兵必败,傲者必毁”,自傲的人终究要遭遇失败。张飞对士兵傲慢,最后死在士兵手里。太平天国的杨秀清也是因居功自傲,为洪秀全所不容,又受众人所忌而血溅东王府。

自傲,多数是因为无知。古人说得好,“器小则盈”:容器小,少量的水便容易溢出,容器大则容量大,不易溢出;同理,肚子里越是没有多少知识的人,越容易自我满足,并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学问,无知者最容易狂妄自大。“没有见过高山的骆驼,总以为没有比自己更高的东西了”。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

一个人要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自满,不自骄于人,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过度的骄傲自满,会妨碍自己的进步。

(三)虚荣心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光彩的心态。一个人如果不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真实价值,而不顾实际地博取他人对自己的较高评价,这就是虚荣。虚荣的特征首先是“虚”,它是一种虚幻的自尊。比如:互相攀比穿名牌,开高档车,比家世等等。为得高分而考试作弊,或者考试得了高分,开始满心欢喜,后来却发现原来是老师多给了10分,这时本可以向老师坦白,但选择沉默。还有些人犯错之后死要面子,不肯认错,甚至将错就错,一错再错,也是虚荣心的缘故。

虚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是建立在自己或对他人的谎言基础上。莫泊桑在《项链》中描写到女主人公为了参加一个舞会,向朋友借项链,舞会上女主人公大出风头,却乐极生悲丢了项链。她只好借钱买项链还给朋友。从此,不得不拼命工作、省吃俭用,花了十年才还清债务。最后却得知她借的项链原来是假的,懊悔不已。

虚荣心是贪图表面上的荣耀,往往通过不诚实的行为获得荣誉。例如有的人成绩平平,不为人所关注。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故意穿名牌衣服在同学面前显摆,沉浸在别人表面的羡慕中而洋洋自得。

中国人的面子心理

中国人要面子是天下闻名的,这么说主要是因为:

一个人是否有面子是由交往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的,美籍著名学者成中英教授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脸,但在不同的场合及位置上都拥有多个面。脸与面的关系正如儒家所说的‘实’可衍生多个‘名’。”面子是一个人自尊与尊严的体现,个人没有尊严和自尊那就无所谓面子。自尊是里,面子是外,自尊是背后动机,面子是外部彰显。在中国越是要面子的人其自尊心也就越强,所以在一个人极力维护自己的“面子”时,实际上他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当一个人伤害了别人的“面子”时,实质上他是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当一个人被骂为“不要脸”时,实质上是认为他不要自尊了。

面子可分为自我知觉到的面子和他人知觉到的面子,道德性面子、地位性面子、才能性面子和人际关系面子等类型。

面子的具体运作,包括做面子、给面子、借面子与赊面子、争面子与保全面子、撑面子、丢面子和挽回面子、交换面子与赠送面子等。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制》一文中有非常形象的论述,他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

“讲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面子观念的驱动,反映了中国人自尊和尊重的情感的需要。但是过分地爱面子会形成一种离奇的心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害人害己。据报载,在某些农村,婚事大办,丧事大办,仿佛人就是为了面子活着。更有甚者,为了莫须有的面子大打出手,最终空留遗恨…

…诸如此类的现象,实在发人深思!

三、自尊的表现

自尊表现为内在的羞耻心和外在的荣誉感。

(一)羞耻心

所谓羞耻心,也称羞耻感,是一个人由自己言行的过失而产生的,表现为对自己违背内心的善恶、荣辱标准而产生的不光彩、不体面的心理,或因周围的人的谴责而产生的自责心理。孟子曾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羞耻心始于知耻,人有耻则有所不为。有个叫李封的人做了延陵令,对罪犯不加杖罚,却强迫他戴上绿头巾表示侮辱,按罪的轻重决定戴的天数,人们都把戴这种头巾出入州乡看做最大耻辱,这样竟再也没有人敢犯罪了。

羞耻心是一切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的情感基础和底线,知羞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说要“行己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知耻而近乎勇”是把羞耻化为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力量。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要勾践去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了吴王3年。勾践回到越国后,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于是卧薪尝胆,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经过20年励精图治,最终灭掉吴国,一雪前耻。

近年在倡廉建设的宣传中,常有人举《资治通鉴》中“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东汉时荆州刺史杨震,曾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路过昌邑时,王密在夜间怀揣5公斤黄金来赠送自己的恩师。杨震断然拒绝,并说:“我了解你才举荐你,你怎么不了解我呢?”于是,王密说:“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者!”王密非常惭愧。可见,对于拒腐蚀来说,自尊自爱有时是比法律政令更可靠的森严壁垒。现在社会上各种违纪犯法、贪污腐败的丑恶现象往往是从丧失羞耻感开始的。一些贪污受贿者如果在当初就能以“不畏人知畏己知”的态度自省自己,感到自己的行为是羞耻的,就不会有以后“落马”、丢官乃至丢了性命。

(二)荣誉感

荣誉感是人们在取得成就并受到他人赞赏时产生的满足、自豪感。一个人无论身居何位,境况怎样,总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总希望获得荣誉。荣誉感推动人成为高尚的人,引领着人超越自我,完善自身。

荣誉感是推动人们有所作为、取得成就、创造价值的动力。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的人不知是否注意到了,在某些将军俑的胸前有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它是将军打胜仗的标志,是荣誉的象征。由这个蝴蝶结,我们似乎看到了在那万马嘶腾的古战场上,众多的“为荣誉而战”的将士奋勇拼杀的身影。在《兄弟连》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弟兄们一开始害怕重返前线。然而,他们一回到战场,那些疑虑和紧张全都不见了。冷漠、镇定又重新回到他们身上。过去的自信重现了,战斗的兴奋感回来了,渴望优秀和胜利的欲望又会再次占上风。”为什么会有这种战斗激情,正是荣誉感使然。同样,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竞争,用实力证明了他们是最棒的,为国家和个人赢得了荣誉。

一个有着强烈荣誉感的人,对荣誉的尊重会帮助他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避免堕落,牵引着他趋向高尚与完善。人作为人存在时,不能没有荣誉感,荣誉感的存在与维持,是人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存在的基础与前提,失去了这个基础与前提,人也就不能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存在。如果一个人对荣誉与耻辱麻木不仁,毫不关心,甚至是非不清时,他也就不会有良心感与罪恶感,就会变得厚颜无耻。

当一个人对荣誉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时,就会丧失自尊,会破罐子破摔,就会逐渐地走向堕落的深渊。

四、自尊的多种形态

根据不同的标准,自尊往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形态:

(一)整体自尊和具体自尊

从涉及的范围可将自尊划分为整体自尊和具体自尊。整体自尊是个体整体上看重自己。整体自尊高的人喜欢和悦纳自己,认为“我很不错”“总体上来说,我很喜欢自己”。整体自尊低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无足轻重,“我不够好,是一只丑小鸭”。在面对消极事件时,比如在某个方面的失败,被别人轻视或拒绝,甚至被朋友责备或者反对时,整体自尊高的人不会因此而否定自己,而是会认为自己还是有价值的,只是在某个方面暂时没有做好而已;整体自尊低的人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全方面地否定自己的价值。

具体自尊是个体只是在具体的某些方面看中自己,如社交、学业、外貌等方面。

一个人认为自己很受欢迎、被很多人喜欢,则具有较高的社交自尊;一个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可能是学业自尊低;形象姣好的影视明星可能具有较高的身体自尊。

实际上,整体自尊与具体自尊是相互促进的。整体上喜欢自己使人们相信自己拥有很多积极的品质;整体自尊建立在具体自尊的基础上,对自己在某些领域的积极评价能引发高的整体自尊。

整容现象——透视身体自尊

在人际交往中,脸部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美丽的脸形容易给人以愉悦的视觉形象,赢得更多的好感、信赖和倾慕,有利于人际间进一步交流和情感领域的开拓,会使人增加自信心。而面部轮廓的缺陷、不协调,或对自身外形的不满意,在影响容貌美观的同时,对女性自尊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精神压抑,社交危机,人际关系敏感,情绪障碍,在求学、就业、择偶、社会交往诸多方面表现为自卑自怜,缺乏自信,孤独内向,情感较脆弱等,并进一步加重其心理损害。

近年来许多女性求美者通过面部美容手术改变先天缺陷,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面部轮廓的改善不仅增加了手术者面部美容效果,而且在改变外形的同时,心理也会发生巨大变化。面部轮廓的改善对女性求美者的自尊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二)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

从是否被意识到的层面可将自尊划分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是指个体潜意识里将自己和积极情感相联系,将他人与消极情感相联系。这种看法会对事物的评价产生影响。例如,本来是一只普通的杯子,因为是自己用过的,就会觉得更漂亮或更好用,有一种爱屋及乌的感觉。当被问到喜欢哪个数字时,好多人的回答是自己的生日数字,这体现了一种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是一般意义上的自尊心,是自己能意识到、了解到并能以自我报告方式测出的自尊,表现为言谈举止的不卑不亢以及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如“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此外,还有一些划分标准。从实现程度方面划分为理想自尊和现实自尊;从来源上可将自尊划分为内源性自尊和外源性自尊;从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意识程度可以分为自在自尊、自为自尊、自由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