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仁杰(1205年-1285年),原名元之,字善夫,号止轩。泰安长清(今济南长清)人。他才学宏博,工诗善曲,很受时人推崇。仁杰不求仕进,金朝正大年间,与麻革、张澄等友人隐居于内乡(今属河南)山中,当时元好问为内乡令,元好问说他的诗“气悦而笔健,业专而心精”。并赠诗与他,其中有“半山亭前淅江水,只可与君消百忧”句(见《半山亭招仲梁饮》)。入元后,居山东。屡被征召,均上表辞谢,终未出仕。他性格豪宕滑稽,以“善谑”著称。他的诗文散曲作品大都散佚,清人孙德谦辑得《善夫先生集》一卷,散曲今存套数三首,小令一首,另有残曲数支,见于《太平乐府》、《盛世新声》、《雍熙乐府》等集中。
庄家不识构阑(套数)
“耍孩儿”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合”。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圞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极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么拨。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绢纱罗。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懆,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剗地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胞尿爆得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赏析”
这篇套数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庄稼汉第一次进城看戏的情形。曲中通过这位庄稼汉的所见所闻,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元初勾栏戏剧演出的情形。全套共八支曲子,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庄稼汉进城看戏的情形。从剧场的形式,包括观众席、戏台到演出形式,如乐队、道具、人物化妆、角色活动、演员表演都有十分形象具体的描写,为后人研究戏曲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曲中抓住庄稼汉未见过世面、不识勾栏的特点,以夸张的手法,把他初进勾栏的好奇新鲜的感受描写得活灵活现。这个套曲全用口语写成,颇为诙谐,对庄稼汉的无知虽有嘲弄,但属善意的调侃,使全曲形成一种轻松活泼的基调,描摹人物的语言,情态心理动作,惟妙惟肖,极为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