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精神家园
7752800000016

第16章 相思与寻觅 (2)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解读

作者用极短的篇幅,对一个思春少女作了生动的形象描绘和心理刻画。前四句写在主人公心眼里活动着的“风流年少”,人物在陌上春游的镜头中出现。后四句为心理描写,“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一句话已把情澜涌向高峰。后二句笔锋一转,“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表达了为追求自身幸福爱情的决心,情感深度在此一转之间尽显无遗。这首词语言质朴多情韵,无辞藻堆砌之感,却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在“花间词”中独具一格。

话题

1.韦庄《思帝乡)说出了女孩的心声:“妾拟将身嫁与能实现吗?这种追求有何审美价值?

2.这首词可谓妇女独立,争取自家幸福的第一呼声。分析这阅词在今夭的意义。

李煜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世称李后主。前期词风绮丽柔靡,“花间”气扰存,亡国后词风凄凉沉痛,感伤悲壮,语句清丽洗练,形象生动,音韵和谐。与李璟合有《南唐二主词》。

乌夜啼[1]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2]

[1]一名《相见欢》。

[2]别是,另有。

解读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婉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在此遐想、回忆,俯视楼下,但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末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千回百转,一个“愁”字不言而出。其情自然而出,就像脱口而出一般,语言朴素如日常口语,是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点。

话题

当遭遇“剪不断,理还乱”的混乱状态时.有哪些办法可想?

范仲淹

参见《渔家傲》一诗。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

水,[1]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2]明月楼高休独

倚,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1]山映斜阳天接水,斜阳映射在山脉,浩森水天相接。

[2]黯,黯然神伤;追,纠缠;旅思,羁旅的愁思。

解读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以开阔景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起点雄浑。而词下片情挚一转而为缠绵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透出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的愁怀。全词低回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话题

1.怎样理解“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中“非”和“留”的含义?

2.羁旅生涯的无聊与思念故乡的情绪.在整阅词里挥之不去。请分析词中的感伤基调。

晏殊

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词风婉雅,音律谐和,深曲含蓄。与其幼子晏几道并称“二晏”;有《珠玉词》。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1]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2]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3]

[1]槛,花圃的篱笆护栏;罗,续罗。

[2]谙,明白,了解;朱户,侯门大户。

[3]彩笺.精美的笺纸,代指题咏或书信;尺素,写信所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代指书信。

解读

此词经疏淡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融合,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淡、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意;承接这份意境继续行文,一直到结语的“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话题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种冷清孤寂的情绪,在其他诗篇里面有没有类似的表达形式?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仍是风花雪月之俦,写景抒情清丽疏淡。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1]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2)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3]

[1]候馆,迎客待宾之馆舍;薰,草香;舍,所骑之马的缓绳。

[2]盈盈,泪水充盈;粉泪,女子之泪。

[3]芜,草地,草原。

解读

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题表现离愁。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见。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美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自然真实地刻画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话题

写离愁别绪往往借秋冬之策索来映衬.但欧阳修《踏莎行》却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冬去容来的最色起笔。这样写来效果如何?

苏轼

参见《饮湖上初吩后雨》(选一)一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

[1]松冈,坟地多植松柏,代指坟地。

解读

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是苏轼悼念妻子所作,情词真挚,追忆深远。上片主写情致,以妻子亡后的追思之情为线,记述思念之情。开头三句,单刀直入,概括性强,感人至深。下片记梦,以梦为线,进一步表达思念之情,漂泊在外,雪泥鸿爪,凭借梦幻的记忆追忆亡妻。结尾三句又从梦境回到现实上来,“明月夜,短松冈”以凄冷幽独的环境衬托静夜幽思的深情。这种表现手法不言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诗词意味更加蕴藉有味。

话题

1.苏轼首创以词悼亡.扩大词的题材。苏轼对亡妻的悼念在词中是如何流露的?

2.当企图遗忘而不成时.便觉苏轼这句“不思量,自难忘”真是神来之笔,表现出几许无奈几多深情。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泌

宇子澄,淮南(今江安徽寿县)人,诗词细腻工炼。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1]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谢家,代指岳家。

解读

诗的起句写梦中依稀来到岳家,与情人重聚,难舍难分。第二句环境依旧,暗指往日旧情。三句明月多情遂为感慨,叹息伊人寡情。末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两句以虚入景,侧面勾画情景环境,后二句一番对比,突出怨情之意。以明月为引,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切。全诗语言清淡,情在言外。

话题

1.《寄人》中“离人”是指作者还是所寄之人,还是兼而有之?试述理由。

2.“相恨不如潮有伯,相思始知海非深。”相思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一、参读篇目

1.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李白《长干行》(二首选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艳颁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5.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膝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港鱿峭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二、象征性结构—李商隐《锦瑟》赏析(王富仁)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前略,引者注)

“庄生晓梦迷蝴蝶”用的是“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逮遗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但我认为,我们必须注意这里的“庄生晓梦迷蝴蝶”并不是用于梦醒之后的疑惑,而是用于梦为蝴蝶的自身。“晓梦”可以理解为少年梦,但作为一般性的意义,又可以是“美梦”的代称。在这种情景里,庄生即蝴蝶,蝴蝶即庄生,人与蝴蝶同体,飘飘然身若无重,恍恍然心若无物。人生即幻梦,幻梦即人生。若用两个字概括它所描写的这种境界,即:幻梦。

“望帝春心托杜鹃”用望帝魂化为杜鹃的典故:“杜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文选?蜀都赋》注引《蜀记》)上句用庄生化蝶典,这句用望帝魂化杜鹃典,但诗人的用法并不相同,含义和意境都有极大差别。庄生化蝶是非意志性的行为,是整体的幻化,可以称之为一种无差别的境界。这里的“望帝春心托杜鹃”强调的则是一个“托”字,是有目的的意志性行为,二者并没有达到完全等同的无差别的境界,只是将“春心”托付给了“杜鹃”。它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寄托。

“沧海月明珠有泪”综合了诸种关于沧海、明月、珠与泪的传说,但我认为就诗句本身理解更为重要。这句的核心分明是一个“泪”字,“珠有泪”就是珠之泪,又是珠样的泪。这是一掬清泪,月明更强化了泪之清。“沧海月明珠有泪”,依我的理解,犹言人寰清泪,衷心悲哀。我们还可能想到,这种悲哀是由失意引起的,因而我们可以用“失意”二字概括这句诗的意思。

“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县(在陕西省)产玉,司空图有“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话。我认为要精确体验该句诗的内涵,必须对照前三句。庄生化蝶是心之所慕,梦由心生,入梦为蝶;望帝魂化杜鹃在该诗中是望帝的意之所向,春心不死,寄于杜鹃;海珠遗泪是情之所至,衷心悲哀,清泪潜潜。那么,良玉生烟呢?是心之所慕吗?是意之所向吗?是情之所至吗?都不是!是日暖自生,不期而至,自然而然。在这里,我们都会想到老子的两个字:无为。

这样,我们便把这四句诗按其抽象的意义概括出了四个词:幻梦寄托失意无为

必须说明,这四个词暂时只是作为四个象征性的符号来运用的,它们像阴阳五行的符号一样,原有其一定意义,但一当进入哲学的象征性结构中,其意义便普泛化、抽象化了。但它们所表示的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这里的幻梦、寄托、失意、无为是递进的层次关系。没有幻梦,便没有其余的三项,寄托只是从幻梦中醒来自我追求某种梦想的形式,它把实现梦想、追回梦想的愿望寄托在某种现实的自我行为上。同样,有了寄托才会有失意,仅仅有幻梦的消失,还是不会产生失意感的,因幻梦是一种非意志性的行为,幻梦的消失不是自我意志的受挫,必待在有所寄托而又追求失败之后,自我才有失意的感觉,才感到意志受挫后的痛苦。意志受挫之后万念俱灰,当连这种受挫的痛苦也已消失,便进入了老子所谓“无为”的境界。这种无为境界不会直接产生于幻梦消失之后,也不会接着寄托出现,它一定产生在痛苦情感自然平息之后,因为意志受挫的根本表现便是失意的痛苦,而没有意志受挫,人是不可能放弃自己的任何有意志性的行为的。

(后略,引者注)

(原载《名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