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岁决定男孩的一生
7749500000017

第17章 有些话,千万不要对他说(2)

有一次幼儿园举行画画活动,嘉嘉没有带画笔,小朋友们都不愿将笔借给他,就在嘉嘉躲在墙角抹眼泪的时候,小凯递来一支笔。从此,嘉嘉便将小凯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有什么吃的玩的都先找到他去分享。然而,嘉嘉毕竟是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小凯的父母知道了,狠狠地把小凯训了一顿,再三强调:“不许和他一起玩,不然别怪妈妈打你屁股!”

小凯不情愿地跟嘉嘉断绝了来往,这一下,伤害的就是两个孩子。小小年纪的他们,一个失去了拥有玩伴的权利,一个失去了选择玩伴的权利。更严重的是,小凯从此就认为嘉嘉真的是个坏孩子,因为连爸爸妈妈都这样说了。

这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玩伴,还会助长孩子冷漠的心理,在将来的成长学习中,对于所谓的“坏学生”和“坏青年”,产生歧视心态,十分不利于他们健康的价值观的形成。

才几岁的孩子,怎么能轻易论断是“好”是“坏”呢?父母如果干涉孩子在交友方面的判断,尤其是这么小的年龄,对于他将来的性格形成,难免造成人际关系方面的处理障碍。

忌语八:“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

危害:同样是对孩子人际关系锻炼的阻碍,限制他的交际意识,容易让孩子养成自闭的性格。

林林和妈妈一块上楼,遇到邻居家的一位大哥哥,这个小伙子是到这儿来走亲戚,不是常来。大哥哥见林林很可爱,就拉住他的手逗了逗他,林林特别高兴,喊了好几声“哥哥”。

回到家,一关上门,妈妈就阴沉着脸,说:“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不然让人把你拐跑了!”

林林委屈地说:“大哥哥不是这种人,以前我还见过他呢,又不是第一次说话了。”

妈妈生气地说:“这样也不行,反正就是不能和他说话,记住了没有!”

父母担心孩子对陌生人太过信任,会受到伤害。这可以理解,但绝不能成为阻拦孩子正常交往的理由,因为这是两码事。前者,需要增加孩子的判断力,提高警惕性,而后者,却是他这一生立足社会的基础,岂能随便干涉?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男孩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最多的谈得来的好朋友,能够从小伙伴那里获得认可、鼓励、信任和支持。然而父母在这方面的教育却让他们的交往意识在一点点地减弱,比如林林的妈妈。

这种方式或者让儿子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者让他们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甚至让他们变得人缘不好,找不到朋友。

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时期的男孩,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这时,在不偏离正常人生轨道的前提下,父母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别暗示他们谁可能是坏人。

这些限制会使男孩过早地世俗、功利,引起他们的不满,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交往能力,甚至会使他们形成孤僻、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现实生活中,很多小男孩的表现已经让人担心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女性化倾向严重。因此,他们经常表现出不愿见生人、不敢与生人说话、无法与别人相处乃至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等现象。这正是由于父母过于限制了他们的交往意识所导致的。

交往能力强,对孩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将来在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学交往,而且能够从容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培养自己的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

做为成年人,我们都有一种体会:每当回忆起童年生活时都非常兴奋,对儿时的朋友感到特别亲切,说起与童年朋友一起玩的各种趣事,如数家珍。这些经历告诉我们:宝宝需要朋友,家长要支持和引导宝宝学会交朋友。

其实这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不要设置过于明显的障碍就可以了。

忌语九:“我的儿子才不会做那种事!”

危害:袒护孩子会助长他的出格行为,对他的未来后患无穷。

两个孩子在小区门口打架了,纷纷哭着回家找父母告状。为了解决这个“儿童纠纷”,双方的家长聚到一起,结果都护着自家的宝宝,纷纷指责对方先动手。问题不仅没解决,还闹了个大家不愉快的结局,从此以后势同水火。

袒护孩子的结果,必然是孩子继续“无法无天”,出格行为越来越多。因为宝宝自觉受到了爸妈的保护,没人能对他构成威胁,也没人能够惩罚他。别忘了,孩子都是有冒险天性的,当他觉得不受限制时,这种天性会迅速膨胀,达到一种你无法想象的程度。

换句话说,受到父母袒护的孩子,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因为他还没有形成牢固的是非标准,没有建立强大的自我约束的能力。

以前有家媒体报道了一件让人深思的案子:一个12岁的男孩,因为到大超市盗窃被工作人员抓住,送进了派出所。警察很吃惊,在调查过程中才了解到,男孩的父母从小就对儿子爱护有加,不允许他受到任何外来的指责。

在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去邻居家玩,就拿走了邻居家小朋友的一件玩具汽车。邻居发现了以后,不好意思直接去要回来,就找了机会暗示他的爸爸,多管一管自家小孩,别养成坏习惯。

男孩的爸爸不笨,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当即大怒:“你什么意思?我的儿子怎么会做那种事?开什么玩笑啊!”

两人不欢而散。现在回头看,当年父母的袒护,造成了男孩的有恃无恐,没有受到及时阻止的坏习惯,渐渐发展成了一种犯罪行为,直到公然到超市行窃。

总觉得自己的儿子什么都好,绝不会做“坏事”,是父母的一种自信,也是托大。甚至说,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有时在涉及与外人的纠纷时,会尽全力维护自己的孩子,顺便也维护自己的面子。岂不知,如果确实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你的袒护其实是在把他推向更深的“深渊”。

给父母的建议:

1.在孩子的问题上,实事求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万不可视而不见。

2.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和不良习惯,诸如打架和各种不礼貌的行为等,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忌语十:“大灰狼要来吃人啦!”

危害:恐吓性的安抚,会起到暂时的效果,但也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某种特定的阴影。

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很多家长乐于也习惯于在关键时刻就给宝宝讲大灰狼的故事,把“凶残的大灰狼”当做阻止宝宝想做某件事的“有利武器”。比如孩子每当晚上不想睡觉、还继续胡闹或者不想吃饭的时候,无计可施的父母就拿出了这招杀手锏,对儿子说:“你呀,再不睡觉(再不吃饭),大灰狼可就要来吃人啦!”

更有甚者,有些父母为了增加这种恐吓的效果,还会绘声绘色地给儿子描述大灰狼吃人的场景,尽可能地让宝宝害怕,促使他服从自己的命令。

有的宝宝通常因为害怕,赶紧钻进被窝,即便睡不着,也会努力让自己入睡。甚至为了避免“被大灰狼吃掉”,宝宝还会装出已经睡着的样子。可是,他们的心里非常害怕,战战兢兢,眼睛都不敢睁开呢。对此,作为父母是否注意到了呢,是否有过关心呢?是否想到了后果呢?

大灰狼的故事很血腥,宝宝的联想力又特别丰富。3岁的孩子,尽量不要让他们接触到这样的故事,引发使他们恐惧的联想。这就像一颗钉子,一旦扎进孩子的内心,你就很难再拔出来。一到晚上,孩子就会想到你给他灌输的这种恐怖形象,从而慢慢变得胆小畏惧,害怕黑夜和独处。

每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就进行这种恐吓性的安抚,当然会立刻起到效果,宝宝不闹了,听话了,住手了,大人觉得安静了,省心了,可是我们想过这会对宝宝造成什么影响吗?

有个孩子特别好玩,这天晚上,他就是不想睡觉,在床上爬来爬去,扔东西,拍手掌,烦得妈妈静不下心来看电视。于是,妈妈就使劲装出一副吓人的表情,冲进来吼:“赶紧睡觉!不然大灰狼马上就进来把你吃掉,吞进肚子里!”

结果,宝宝不仅没有听从命令,反而吓得哇哇大叫,按农村的说法:“孩子的魂给吓跑了。”宝宝哭了整整一夜,就是停不下来,最后哭得嗓子哑了,眼泪也没了,还在妈妈的怀里不肯罢休。

爸爸上夜班回来,见此情景,批评妻子:“儿子这是受了惊吓,赶紧去医院看看吧。”

看,这就是父母的杀手锏对宝宝的伤害。

宝宝睡前,最忌讳的就是给他讲诸如大灰狼之类的血腥故事,很容易引发他对恐惧形象的联想。我们可以讲一讲轻松的美好的故事,或者给孩子听一听柔和的轻音乐,让宝宝慢慢地自然地入睡。

平时,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也不要用这种话迎面去吓唬他,而是要尽量跟他讲道理,迂回解决问题。

忌语十一:“最大的这个给儿子吃。”

危害:或者会催生孩子养尊处优的心理;或者会让他逆反和抵触。

阳阳的饭量越来越大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贪吃。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这天,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落座,妈妈摸着阳阳的头,指着盘子里的炖鸡,笑呵呵地说:“看见了没,这根鸡腿最大最肥了,都是咱们阳阳的,快点吃吧!”

妈妈的话很贴心,阳阳很高兴,伸手就要抓。爸爸见了,立刻说:“阳阳,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你应该让妈妈把它分开,让妈妈和你一块分享,明白吗?”

阳阳想了一下,听话地说:“爸爸说得对,妈妈,咱们把它分成三份吧,一人一份。”

爸爸做得就很对,在妈妈露出溺爱孩子的苗头时,及时制止了宝宝坦然接受的心态。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并不觉得给孩子特殊待遇有什么不好,他们认为让孩子享受“大鱼大肉”是自己的使命,不但让宝宝吃最好的那份,还会常常硬把鸡腿之类的美食夹到孩子的碗里面,让他当成任务来完成。

宠爱宝宝,不意味着就要让他养尊处优。要让他从小养成“没有任何食物是能够轻易得到”的意识,才有利于他的成长。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满意和高兴,每天盘算着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比如一到儿童节,就给孩子摆节日宴、送高档礼品,不少孩子还会期待节日红包和高档玩具。不光经济条件好的如此,即便并不富裕或经济拮据的家庭,对儿子同样宠爱有加。很显然,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奢侈,是一种腐蚀,后果会在他的人生成长中,慢慢显现出来。

无数事实早已证明,过惯养尊处优生活的孩子,多数不能按家长所期望的目标成长。他们中不少人精神空虚、唯我独尊、贪图富乐,且体质虚弱。更严重的是,他们从小习惯了这种“独享大份”的生活,会养成一种自私的心态。作为父母,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平时的这种关爱方式呢?

忌语十二:“等你爸爸回来揍死你!”

危害:恐吓性的语言,容易让孩子对父亲形成畏惧心理。

你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吗?你路过小区门口,恰好碰到一位妈妈在哄他的宝贝儿子。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孩子似乎很不听劝,拼命地哭。妈妈说好话,给他东西,都不管用。最后,这位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回来让你爸爸揍死你!”并做出要走的样子。

孩子哭得更凶了,坐在地上耍赖。妈妈二话不说,扭头就走。孩子见妈妈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不要扔下我,不要让爸爸打我,我不哭了!我一定听妈妈的话,也听爸爸的话!”

这又是一种典型的恐吓型的教育方式,以暴力威胁孩子接受自己的命令,粗暴而不讲理地对宝宝实施家长的“强权”。这样的场面看着是很令人心疼的。

这位妈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这样对待孩子不可吗?说实话,用暴力威胁宝宝,是家长无能的一种表现,特别是拿“爸爸”作为威胁的工具。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的不安感。心理学上管它叫“基础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里,都经常有“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或者“爸爸妈妈会不会打我”这样的担忧。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还对孩子说“让爸爸打你”之类的话,他的潜在不安就会加剧,易于受到大人无法想象的打击。

这种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极端的心理发育,使性格成长走上歧路,为他的将来埋下隐患。到那个时候,父母后悔就太迟了。

宝宝的年龄不大,理解能力有限,他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而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是一种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让孩子变得听话,而且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像这位妈妈,拿“爸爸打你”来威胁他,也容易让宝宝产生“爸爸很吓人”的畏惧心理,拉远他与爸爸的心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