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流浙大(百年求是)
7746500000041

第41章 化工功勋 教育先驱——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苏元复

苏元复(1910-1991)

化学工程学家。浙江海宁人。193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华东化工学院教授、副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液液萃取理论及应用。深入研究液滴传质理论,提出了水相中含少量杂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滴外传质系数的表达式;肯定了醚类-水等二元系统中存在着激烈的界面湍动;提出了既考虑前混又考虑返混的萃取塔复合模型;首创了两种新型的高效萃取塔。特别注重用萃取方法解决中国丰富资源的利用、节能和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1年6月17日,着名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苏元复不顾年事已高,抱病赴哈尔滨和北京主持国家教委和世界银行贷款中外专家评估会议,因劳累过度,返沪后突发心肌梗塞,与世长辞。苏元复为中国化工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为国奋斗的不凡一生

苏元复,又名赓芳,字滢平。1910年4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郭店镇。幼年先后在家乡和杭州上小学,同时跟从塾师学习古文、书法,晚上常被单独关在黑屋里背诵《左传》。他曾在日记中写道:“这虽然活葬了天真活泼的孩子气,却培养了忍耐性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小学毕业后,苏元复就读于海宁初级商校。1924年冬再赴杭州,考入蕙兰中学(今杭州第二中学)。1929年夏,苏元复免试入东吴大学,一年之内,两次获得成绩优秀荣誉奖。由于东吴大学费用昂贵,经考试转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当时,潘承圻执教分析化学。苏元复在大学期间,充分展示了其科学研究的能力:三年级时,他去上海天原化工厂实习,期间他测定了多效蒸发器的数据,分析了该设备的潜在能力,并写成论文发表在《浙江大学学报》上,解决了该厂技术人员多年未敢问津的问题。

1933年,苏元复大学毕业,经推荐去天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这期间,他与张克忠合作在《中国化学会会志》上发表了关于铅黄表观氧化速率的论文。1935年,苏元复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抱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理想,入曼彻斯特大学工学院专攻人造丝。1937年,他完成了题为《人造纤维中微晶体排列》的论文,获硕士学位。随后,去瑞典卜福司火药炸药厂和爱沙尼亚塔林工厂实习。他经过多方努力,掌握了制造硝酸和硝化甘油的关键技术,绘制了近百幅图样,详细记录了操作规程,增长了生产技术知识,为回国后从事国防化工工作奠定了基础。

1939年9月,苏元复经法国马赛回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无法开办人造丝厂,他毅然改行从事国防化工工作,任四川泸州兵工厂研究员,兼第五工场和氧气工场主任工程师。他常与工人一起抡铁锤,在山岩上凿眼试爆,先后完成液氧炸药、油脂水解提取甘油和甘油精制等实验研究,并建成中试工场。1941年,苏元复应聘到暂迁遵义的浙江大学任教授兼研究生导师。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利用辗转千里运来的设备,在大后方建成了第一个化工实验室。抗战胜利后,他来到上海,任江苏药水厂工程师。1948年9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化学系和化工系主任,并兼任大同大学等校教授及东海硝酸纤维厂经理。

上海解放前夕,苏元复发动并带领交通大学化学、化工两系师生,转移保存了大量仪器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在交通大学任教,积极投身恢复经济建设的洪流中。1950年3月,他受人民政府派遣,赴东北考察,为东北化工教育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向中央献计献策,他还运用自己的影响,动员许多师生支援东北建设。1952年筹建华东化工学院,苏元复是负责人之一。他历任该学院教授、副教务长、副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和顾问,长期主管学院的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56年起,苏元复曾三次参与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先后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从1979年起,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1980年1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84年,被选为国际溶剂萃取化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起,又担任国家教育委员会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中方专家组组长。

苏元复先后编写或与人合作编写了《无机工业化学》、《化工原理》(上、下)等化工教学经典教材,在业内得到广泛使用。

苏元复的一生是为国奋斗的不凡一生。无论科研、教学、为人处世,他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爱看“闲书”的科学家

苏元复,正是这样一位着名的科学家、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你能想到他在童年却是一个被认为“不守规矩”、时时“越轨”、总是偷看“闲书”的孩子吗?让我们走近这个看“闲书”的科学家吧。

苏元复6岁那年,父母把他送进了当地一所私塾。私塾那种老掉牙的教学方式让苏元复觉得索然无味,于是他经常装病不去私塾。但是,在家闲着也不是办法啊,百无聊赖中,他把目光投向了令他神往已久的父亲的书房,开始了自己的“冒险行动”。从此以后,父亲的书房便成为苏元复寻求课外知识的“宝库”,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钻进去,在那里觅取自己的精神食粮。

可惜没多久,苏元复的这个小秘密就被发现了。一天,他正在课堂上不亦乐乎地看着从父亲书房里“偷”来的《水浒传》,私塾老师忽然出现在他的身后。

“你在看什么?”

“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看这种闲书?”

“这本《水浒传》是从哪里来的?”

……

一连串的问话,令这个沉浸在“宋十回”、“武十回”等动人情节之中还没回过神来的孩子无从招架,防线一道道被攻破,“宝库”的秘密水落石出,所有的“罪证”和“供词”最终一并被上缴到了他的父亲那里。

父亲暴跳如雷。“为什么?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却要偷看那些闲书?而且,是在课堂上?”

“因为……因为这些书的内容实在很有趣。真的,真的很有趣。怎么能够叫闲书呢?我就喜欢看这种书。”

父亲终于忍无可忍了。世界上的孩子有一千种反抗传统教育的方式,而他们的家长却只有一种单调的处罚手段。苏父亦不例外,他一把将苏元复摁在条凳上,狠狠地打了一顿。从此,父亲在自己外出时,便会在书房门上加一把锁,其目的便是为了防备儿子偷偷入内看“闲书”,取“闲书”。但他想得太简单了。人一旦尝到知识的美味,普天下的锁都无法禁锢他们开启书籍之门、知识之门的决心。在父亲书房的大门向自己关闭以后,苏元复转而跑去同学家、亲戚家借书看。借来书籍后,为了不受干扰,他常常独自跑到河边去看书。他成了一个真正的书迷、书痴。在那段时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包括《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四大文学名着和《史记》、《吕氏春秋》等经典文史巨着。

就这样,一个“离经叛道”、不甘于忍受私塾旧式乏味的教育的孩子,自己寻求到了一条通向知识宝库的道路。

高中毕业时,像当时所有的年轻学生一样,苏元复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的父亲和许许多多父亲一样,对儿子的前途表示了由衷的关注:“你准备考什么大学?我是希望你考政法学院的,学法律,像我一样。”

父亲是当法官的,他希望儿子将来也当一个法官。

“父亲,可我并不想考政法学院,我也不想当法官。”

“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想当法官?”

父亲很吃惊,他总是不能理解自己的儿子。

“因为,在今天这个社会,到处都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状况。穷人有理说不清,我就算当上了法官,也救不了天下的穷人。”

“那么,你到底想考什么学校呢?”

“我想去考理工科大学。现在的政府太腐败,我要洁身自好,学习科学,而且,只有振兴科学,才能使国家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苏元复振振有辞地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父亲终于被感动了。

“好吧,既然你决心走自己选择的路,我支持你,你只管放心向前走吧!”

就这样,读过万卷书的苏元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己选择的道路,成为一名着名的科学家,奋斗在祖国的科研战线上,这一奋斗就是半个多世纪。

半个世纪耕耘科研的化工多面手苏元复长期从事化学工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以液-液萃取为主。从液滴传质的基础理论研究,扩展到液-液萃取设备的研究、矿物等资源综合利用的化工开发。苏元复长期不懈地开展科学研究,而且他的研究课题始终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细读下面的几段文字我们就会深深为苏先生的博学与巨大的贡献所折服。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元复纵观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国情,认为我国化工的开发研究应特别注意资源综合利用、能源节省和环境保护,由此先后领导开发了独居石、硼镁矿、磷矿、钨矿等综合利用新工艺。

我国耕地施用的化肥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需要大力发展磷、钾肥。苏元复结合国情,提出了因地制宜、多样并举的路线,采用硫酸、盐酸或硝酸分解磷矿,进而用萃取法提取磷酸及制取磷酸盐等方法。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耕耘中,苏元复深入研究液滴传质理论,得出了水相中含少量杂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滴外传质系数的表达式等一系列理论成果。许多成果为工厂企业所采用,并获得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萃取法提取麻黄素,改变了我国麻黄素生产的落后面貌;溶剂萃取法从独居石中提取铀和钍的新工艺,为我国核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1978年以后,他与同事及研究生一起先后完成了《转盘塔流体力学返混及传质》、《纤维硼镁矿的综合利用》、《萃取法提取食品级柠檬酸》等6个课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其成果大部分已为国内工厂所采用。其中,萃取法提取柠檬酸的研究,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7年南斯拉夫萨格拉布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有关转盘塔的研究和应用,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石油部优秀科技奖二等奖。

苏元复一生勤奋刻苦,诲人不倦。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不仅自己在科学上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化工高级人才。他从1956年起招收研究生,198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了19名工学博士、35名工学硕士。他强调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直到八十高龄,仍几乎每天去实验室指导研究生。他一生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专利7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用心血和智慧为教育和科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得到举世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