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
7745500000005

第5章 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4)

管理的特殊规律是指在不同社会形态、管理领域、管理组织、管理部门、管理层次以及管理事务中存在并发生特定作用的规律。

在一般规律作用的基础上,这些特殊规律支配着同类管理活动的进行。

例如,公共管理中的特殊规律是在公共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这就使得公共管理除了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必须遵循公共领域中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组织、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等形成的特殊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要求。

如在省级地方政府层次的管理中,除了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外,必然受到国家利益和全省范围内公共利益要求的双重约束这一特点的制约,由此形成省级地方政府的特有规律。

(四)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的科学性要求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从客观的事实出发探求管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并在管理活动的实践中不断予以检验。同时,管理本质上是人的活动,由于人的活动的复杂性,管理又有特定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也就是说,一切管理活动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且确定具体的、合适的限度。此外,管理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管理者有声有色的管理创造和创新,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管理实践的推动下,管理学在不断深入研究和理论方法创新的基础上,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形成自己的学科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

(1)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使得对于管理活动的研究需要更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管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就现代管理学来看,它以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数学作为基本的学科依托,人们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管理现象,由此形成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同时,管理学还运用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对管理现象进行研究。

(2)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们可以把学科划分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基础学科以“是什么”和“为什么”作为学科研究的重点,以创造和更新思想、原理、范式及其相关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因此,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母体,它对于其他学科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对人类实践具有深刻的认知意义和指导作用。应用学科在研究“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前提下,以“如何操作”作为学科研究的重点,以创造和更新直接用于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为使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管理学自产生起,就是以对于管理实践活动的直接效用性为特征的,因此,管理学具有应用学科的特点。

(3)管理学是一门发展科学。尽管人们对于管理现象的关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人们对管理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使之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在百余年的历程中,管理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对于一门学科来讲,百余年的历史是十分短暂的。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一方面,管理学研究形成的若干范畴、理论、方法和规律,都需要进一步得到实践的验证,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另一方面,管理学研究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研究领域。因此,管理学的研究必然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

综上所述,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学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由一整套的原则、主张和基本概念组成,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门科学,可以学习和传授。但管理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于管理工作的对象包括组织中的人,同时管理问题和管理环境千变万化,管理学所能提供的专业手段和方法极其有限,其实践和管理知识的运用,需要有丰富的根据实际情况行事的技艺。懂得管理学基本知识并不意味着你在实践中能正确地运用它,如果只凭书本知识来诊断,仅仅借助原则来设计,靠记忆原理来管理,是注定要失败的。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人们在管理研究中认识和把握管理现象的哲学原则、分析角度、途径、步骤和程序的总称。

(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这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指导性方法。按照这一方法论的要求,管理学的研究必须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为前提。首先,从管理的客观实践出发,分析和寻求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其次,管理学必须全面、变化、联系地分析和研究管理的因素、过程、方法和各种现象。唯物辩证法以矛盾的分析作为其核心方法和内容,因此,管理学的研究应该从分析管理的矛盾及其发生和发展着手,把握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要求从管理现象产生和变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范围中去把握管理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这一方法要求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注重历史事实的分析和把握,要求分析管理现象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各种因素的联系,分析不同历史条件下管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此作为探讨管理规律,解释和验证管理的现象、理论、原则和方法的依据。

(三)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是把同类管理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求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以探求管理规律的方法。管理学中的比较研究方法,既包含对管理的总体过程和活动的比较,也包含对管理的各要素、各方法的比较;既包含对管理的纵向历史比较,也包含对管理的横向比较;既包含求异的研究过程,也包含求同的比较过程;既包含对异同的分析,也包含对产生异同的原因、本质以及这些异同对于管理的影响的分析。

(四)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对管理现象性质的分析,该方法主要运用归纳的思维方法,对客观的管理现象进行抽象,判别管理现象的客观属性和客观联系。定量研究方法是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现象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和规范,如抽样方法、资料搜集方法、数字统计方法等。

(五)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管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对于管理现象的研究必须从多学科、多角度展开,因此,多学科方法的运用,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要特点。管理学在研究中大量借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运筹学方法等。

【案例研究】

丰田式生产管理原则

杜绝浪费任何一点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资源,是丰田生产方式最基本的概念。

随着日本经济的低迷,日本汽车市场也陷于长期衰退之中,然而丰田汽车却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持续保持利润增长,最近更提出“世界第一”的宣言,宣称要达到全世界汽车销售总量的15%,显示了其迈向世界顶点的决心。丰田2002年第一季财务报表显示,丰田的净利润为3523亿日元(29.1亿美元),较2001年同期增长了1倍多,而销售额则上升了20%。环视对手,丰田在第一季度营业毛利率为9.8%,超过了本田的8.8%,更远远超越了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厂的营业毛利率:通用为3.7%,福特为1.6%,克莱斯勒为4.8%。丰田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丰田持续保持增长的关键,不仅是着重于降低生产成本,而是更强调如何提高整体竞争力。诸如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越来越依赖于折扣来维持销售,对于丰田而言,这可能是短视而无利润的做法。他们提出了“UMR计划”(United Manufacturing Reform Plan),用来强化汽车基本零件的设计开发能力,提高效率。丰田投入百亿日元预算开发引擎设计软件,目的是使生产引擎设备小型化、作业工程简单化,并且贯彻生产一体化,在工厂透过中心看板就可以掌握所有汽车流程的制造进度。

丰田生产管理的关键原则是什么呢?可以归纳如下:

建立看板体系。就是重新改造流程,改变由经营者主导生产数量的传统,转而重视顾客的需求,由后面的工程人员借由看板告诉前一项工程人员的需求(比方需要多少零件、何时补货等),亦即逆向控制生产数量的供应链模式。

这种方式不仅能节省库存成本(达到零库存),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流程的效率。

强调实时存货。依据顾客的需求,生产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的量。这种丰田独创的生产管理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为美国企业所用,并有很多成功案例。

标准作业彻底化。丰田对生产的内容、顺序、时间控制和结果等所有工作细节都制定严格的规范,比如装轮胎和引擎需要几分几秒,等等。但这并不是说标准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工作人员发现了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就可以变更标准作业。

杜绝浪费和模糊。杜绝浪费任何一点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运输等资源,是丰田生产方式最基本的概念。丰田要求每个员工在每一项作业环节里,都要重复问为什么(Why),然后想如何做(How),即“5W1H”,并确认自己以严谨的态度打造完美的制造任务。

生产平准化。平准化指的是“取量均值性”。假如后一个工程生产作业的取量变化大,则前一个作业工程必须准备最高量,由此造成库存浪费。丰田要求各生产工程的取量尽可能达到平均值,也就是前后一致,为的是将需求与供应达成平准,降低库存与生产浪费。

活人、活空间。在对流程进行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丰田发现,在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空间却可精简许多,而这些剩余的空间可以做灵活的运用。

人员也是一样,假如一个生产线上有6个人,在组装时抽掉1个人,则那个人的工作空间自动缩小,空间空出来而工作由6个人变成5个人,原来那个人的工作被其他5人取代。这样灵活的工作体系,丰田称呼为“活人、活空间”,即鼓励员工都成为“多能工”,以创造最高价值。

养成自动化习惯。这里的自动化不仅仅包括机器,还包括人的自动化,也就是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断学习创新,这也是企业的责任。借由生产现场教育训练的不断改进与激励,成立丰田学院(Toyota Institute),让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反应越来越快,动作越来越精确。

——《IT经理世界》,总第118期

【思考题】

1.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2.简述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3.简述卢森斯的管理者行为理论。

4.管理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5.管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