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技能领域目标 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目标指患者通过护士的示范和指导而达到掌握某种技能的目标。例如:患者能示范……患者能模仿……患者能安排……;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安排、设立、操作、组织、示范、做等等。
健康教育目标与护理计划目标有相同之处,是护士制订患者计划的依据,健康教育目标主要用来说明护士在教育活动中要给患者教什么和将产生什么结果,目标的制订是为整个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具体的、量化的指标。
(三)目标分类
根据实现目标所需的时间长短可将患者健康教育诊断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short-term goals)指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几小时或几天)要达到的目标。例如,患者智力水平较高,短期内能掌握血压测量方法,目标可制订为3天内能正确演示血压测量方法。
2.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long-term goals)指需要相对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的目标。例如,智力和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掌握血压测量方法,目标可制订为出院前能正确演示血压测量方法。
三、目标的陈述
目标的陈述应包括目标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主要的描述方法有以下两种。
1.目标基本描述方法:陈述包括主语、谓语、行为标准、状语(时间和条件)。
例如:一周内/患者/演示/血压的测量方法
时间状语/主语/谓语/行为标准
2.4个“W”和2个“H”目标陈述方法 4个“W”和2个“H”分别是:
(1)who(谁):对谁(患者、家属、同事)?
(2)what(什么):实现什么变化(知识、行为、观念)?
(3)when(何时):在多长时限内实现这种变化(即几天或几周)?
(4)where(何处):在什么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即医院、家庭、社区)?
(5)how much:变化程度多大(增加多少、减少多少)?
(6)how to measure:如何测量这种变化?
例如:一周内 患者 能正确演示 有效咳嗽。
when who how much what其中where指医院、how to measure指从不会有效咳嗽到正确演示。
制订教育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是,每一种目标制订的方法所达到的目的应是一致的,即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测量、有时间性,陈述应使用能被测量的行为动词,常用的行为动词。
第五节患者健康教育计划
一、计划概述
患者健康教育计划(planning)是为达到健康教育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方案,其目的是对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作出规定,使护士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有效地组织实施健康教育工作。护士在明确了健康教育诊断后,应与患者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使计划内容真实、可行并得以实践。
(一)健康教育计划结构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护士要为个体和群体制订不同疾病种类的教育计划。尽管这些计划的内容不同,但计划的基本结构一致,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教育目标
2.教育内容
3.教育方法
4.教育效果评价
患者健康教育目标已在上一节细述,教育方法已在第四章中细述,教育效果评价将在本章第七节中介绍,本节重点介绍患者教育计划分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健康教育计划原则
计划是组织教育活动的前提,它对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制订计划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健康教育计划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强调计划的预期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2.健康教育计划应突出重点 教育计划重点必须突出,切忌面面俱到,包罗万象。教学内容必须有针对性,符合患者利益、满足患者优势需要,并与建立健康行为相结合。
3.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组合,并结合患者的健康问题、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因素的特点,以及患者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
4.从实际出发制订教学计划 根据人力、物力,因地制宜地制订计划。制订计划时应严格按程序步骤,不仅要研究患者的健康问题,还要深入研究患者学习需求、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社会问题、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等问题。
5.教育计划要有灵活性 一切计划都是面向未来,所以在制订计划时,尽可能将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事先拟订应变对策,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即所谓“弹性计划”。
二、计划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繁多,为了体现护理专业健康教育特点,明确护理人员的指导范围,达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促使健康教育活动高质量、高效率、规范有序地进行,建立健康教育框架。
(一)健康教育核心框架
该健康教育核心框架(core framework)以美国2002年健康教育核心指导标准为依据,经过临床研究与应用研制而成。适用于医院、社区、家庭,内容包括疾病概述、疾病临床过程、检查、治疗、饮食与营养、锻炼与运动、生活方式的调整、疾病预防、家庭管理、医疗安全、复诊等内容。
1.疾病概述 目的: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定义与疾病相关的基本解剖和生理变化。
指导内容包括:
(1)讲解疾病的定义;
(2)简要解释或图谱展示疾病的解剖位;
(3)简要讨论疾病引起的主要解剖和生理变化;
(4)简要讨论主要发病因素。
2.并发症 目的:使患者了解疾病可能引发其他的病症,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管理和治疗。指导内容包括:
(1)简要描述疾病常见的并发症;
(2)简要描述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3)简要描述常见并发症的治疗结果。
3.疾病临床过程 目的:使患者了解疾病临床的主要过程。指导内容包括:
(1)简要描述发病与近期出现症状的相关性;
(2)简要描述疾病的症状、体征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3)简要描述疾病加重的症状与体征的表现。
4.实验室检查 目的:使患者了解实验室检查的项目、指标和意义。指导内容包括:
(1)介绍主要检查项目;
(2)解释检查的必要性、益处和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与治疗和诊断的关系;
(3)讨论检查前的准备;
(4)简要讲解检查结果及意义。
5.药物治疗 目的:使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目的、药物的识别、药物的用量、用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内容包括:
(1)讨论药物的规格及识别方法、用量用法、注意事项和副反应的症状;
(2)强调根据医生处方用药的重要性;
(3)简要描述药物的治疗作用;
(4)强调新药使用的用量用法必须严格根据医嘱;(5)强调列出近期使用所有药物的重要性,包括非处方药、中药等。
6.手术治疗 目的:使患者了解手术计划,包括适应证、并发症和准备。指导内容包括:
(1)简要讨论适应证和益处;
(2)简要解释手术过程、手术效果;
(3)解释手术前的准备,如肠道准备、皮肤准备;
(4)讨论疼痛的管理;
(5)强调手术后的管理和复诊。
7.饮食与营养 目的:使患者了解所需的平衡饮食和需要饮食变更的计划。指导内容包括:
(1)回顾正常的健康饮食;
(2)讨论最近的饮食习惯,帮助患者确定不正常的饮食习惯;
(3)讨论根据需要进行饮食变更;
(4)强调根据医嘱使用治疗饮食的重要性。
8.锻炼与运动 目的:使患者了解锻炼在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锻炼与疾病的关系,锻炼计划的制订。指导内容包括:
(1)解释常规锻炼对健康的益处;
(2)推荐适当的运动计划;
(3)讨论增加或限制运动与疾病康复的相关性;
(4)帮助患者建立适当的运动计划;
(5)提供可参考的社区卫生资源。
9.生活方式的调整 目的:使患者为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及康复,努力建立有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进生理和精神状态。指导内容包括:
(1)回顾患者在饮食、运动、安全和损伤预防方面的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高危因素的生活行为;
(2)强调生活方式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提供社区可以提供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的资源。
10.疾病预防 目的:使患者了解健康的生活行为能降低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指导内容包括:
(1)列出疾病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危险因素;
(2)识别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播的行为;
(3)帮助患者建立疾病预防的计划。
11.家用医疗设备 目的:使患者掌握和使用家庭医疗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指导内容包括:
(1)讨论家庭医疗设备使用的适应证和益处;
(2)讨论家庭医疗设备的类型和使用特点;
(3)演示设备使用和保养的方法;
(4)讨论设备故障特征和简单修复方法;
(5)强调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性和方法;
(6)讨论一次性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处理。
12.家庭管理 目的:使患者了解疾病过程的家庭管理,以及制订和实施管理计划。指导内容包括:
(1)讨论家庭管理计划和计划的实施方法;
(2)解释按家庭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13.安全 目的:使患者了解损伤预防的原则和环境安全的措施。指导内容包括:
(1)讨论饮酒控制、药物使用、跌伤、扭伤、烫伤等家庭安全危害;
(2)帮助家庭成员识别安全危险因素、损伤预防手段和安全改进方法;
(3)讨论不同疾病和年龄采取损伤预防的措施;
(4)识别社区促进安全和损伤预防的资源,紧急应对渠道,如110、中毒控制、社区警务室等。
14.复诊或回访 目的:使患者了解复诊与回访的重要性和制订复诊日程。指导内容包括:
(1)讨论复诊或回访的重要性;
(2)讨论复诊或回访的程序;
(3)强调复诊预约的意义。
15.患者信息的获取 目的:使患者及时获取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指导内容包括:
(1)提供患者疾病相关的信息;
(2)与患者讨论疾病所需的信息资料;
(3)向患者提供信息获取场所的资料。
(二)单病种健康教育框架
该健康教育框架以美国2000年护理评价标准和分类系统为依据,经过临床研究与应用研制而成。适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内容包括疾病概述、手术前检查、手术前准备、手术前环境及时间、手术后镇痛方法、手术后功能康复方法、手术后进食等。
1.疾病概述 简单介绍疾病定义、疾病的解剖位、发病因素、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
2.手术前检查 简单描述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波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检查。
3.手术前准备 简单描述手术方法、麻醉方法、手术前用药(如镇静药、麻醉药等),详细介绍备血目的、血的来源、个人卫生准备(包括皮肤、胃肠道的准备)、禁食目的与要求、贵重物品保管(如饰物、假牙等)、术后特殊卧位与床上大小便训练。
4.手术前环境及时间 详细介绍手术小组成员、手术时间及等待地点、手术准备室环境、手术室环境、手术恢复室环境、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麻醉清醒所需的时间。
5.手术后镇痛方法 概要描述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药物镇痛方法(如麻醉镇痛包、止痛药物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非药物镇痛方法,如加压法、放松疗法等。
6.手术后进食 进食时间及方式、膳食调理过程。
7.手术后功能康复方法 详细介绍有效咳嗽、咳痰方法,早期床上活动及下床活动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及进程、自我照顾,如饮食及生活起居护理、伤口护理等。
三、教学策略选择
健康教育工作是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使人们获得知识,树立正确态度,建立健康行为。
教学策略有多种,正确选择是达到健康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
1.语言教学策略
又称作口头教育方法,指通过语言的交流与沟通,讲解及宣传护理健康教育知识。主要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咨询法、座谈法、小组法和劝服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一般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需要特殊的设备,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文字教学策略
指通过一定的文字传播媒介和患者的阅读能力来达到健康教育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主要方法有读书指导法、标语法、传单法和墙报法等。其特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既可针对大众进行广泛宣传,又可针对个体进行个别宣传,而且患者可以对宣传内容进行反复学习,花费上也比较经济。
3.形象教学策略
指利用形象艺术创作健康宣传资料,并通过人的视觉直观作用进行的健康教育策略。主要方法有美术法、摄影法、模型法和展览法。其特点是形象、直观。
4.实践教学策略
指通过患者的实践操作,达到掌握一定的健康护理技能,并用于自我或家庭护理的一种教学策略。主要方法有演示法、操作法、实验法和作业法。其特点是要求患者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5.电化教学策略
以电能为动力,运用现代化的声、光设备传送信息的教学策略。主要方法有广播法、录音法、幻灯法、投影法、电影法、电视法、电信法和互联网法。其特点是将形象、文字、语言、艺术、音乐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式新颖,形象逼真。但是,运用电化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设备与专业技术人员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