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7738400000014

第14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5)

(四)麦格雷戈的X‐Y理论

麦格雷戈(1906-1964),美国心理学家,他在1957年出版的《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首次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1.X理论。

在麦格雷戈看来,每一位管理人员对工人的管理都基于一种对人性看法的哲学,或者一套假定。他把传统管理对人的“经济人”假定叫做“X理论”,其要点如下:

(1)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恶劳的,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

(2)人没有进取心,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一般愿意受人指挥。

(3)人漠视组织的要求,天性就反对变革,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4)由于厌恶工作是人的本性,因此对人的管理必须采用严格的惩罚措施,对人进行强迫、控制、指挥与威胁,这样才能迫使人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2.Y理论。

麦格雷戈认为,不论是科学管理还是行为科学,其管理方法都是以X 理论为依据的。只不过科学管理采用的是“强硬的”管理方法,包括强迫、威胁,严密的监督和严格的控制等;而行为科学采用的是“温和的”管理方法,包括态度随和、讲求关系融洽等。

但从20世纪初以来,从最强硬的到最温和的各种办法都试用过了,效果都不太理想。

因为采用强硬的办法会引起工人的各种反抗,如磨洋工、敌对行动、组织好斗的工会等;而采用温和的办法又会导致管理的松弛甚至放弃管理,结果大家保持一团和气,对工作都满不在乎。于是,较为普遍的倾向是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即“温和地讲话,但手上拿着大棒”。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在人们生活还不丰裕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了,因为对于生活富裕的人来说,他们的行为动机主要是追求更高级的需要,而不是“胡萝卜”(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因而,用指导和控制来进行管理,无论是强硬的还是温和的,都不足以激励人们的行动。

麦格雷戈提出了Y理论,并用它来代替X理论。Y理论是建立在对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动机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新理论。其要点如下:

(1)人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工作对人们来讲就像休息和娱乐一样自然。

(2)外界控制与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向组织目标努力的唯一手段。人只要50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作出承诺去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3)对任务所作的承诺与完成任务后所得到的回报成正比。这些回报中最重要的是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它能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4)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地承担责任。

(5)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多数人都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6)人并不是天性反对变革,他们之所以对组织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的态度,通常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遭遇所造成的。

(7)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安排好组织工作的条件和作业方法,使人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具体目标而努力。这个过程主要是一个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和帮助引导的过程。

行为科学家认为,Y理论给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对于人的乐观主义看法,而这种乐观主义的看法是争取工人的协作和热情支持所必需的。但是,奉行X理论的管理人员对此表示不同意见。有人指出,Y理论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所谓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人固然不能说生来就是懒惰而不愿负责任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的确有些人是这样的,而且坚决不愿改变。对于这一些人,采用Y理论进行管理,难免会失败。同样,对于那些能够做到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人来说,X理论也未必奏效。

X理论和Y理论,究竟哪个更好呢?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两种理论都有存在的理由。这一点,已被后来的美国管理学家约翰·莫尔斯提出的“超Y理论”所证实。

莫尔斯认为,X理论并非全错,Y理论也并非全对,实施管理方式要根据管理对象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选择,有些管理对象适合使用X理论,而有些对象则适合使用Y理论。

一般说来,文化素质较低的人,适合采用X理论的管理方式,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则适合采用Y理论的管理方式。

(五)布莱克的管理方格理论

罗伯特·布莱克,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他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

布莱克认为,科学管理理论以工作为中心,行为科学理论以人中心。事实上,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仅仅是两种最基本的领导类型,在这两种基本类型之间,还存在着多种中间形式。并且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它们可以按照不同的程度结合在一起。为此,布莱克设计了一个方格图。

横向表示对工作的关心,按照关心程度的不同把它划分为9等份;纵向表示对人的关心,按照关心程度的不同把它划分为9等份。整个方格图共有81格,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领导类型。评价领导时,就按照他对人或工作关心的情况在方格图中寻找交叉点,这样就把领导的行为划分为不同类型,这个交叉点便是他的领导类型。在图中描述了五种最典型的领导类型:

(1.1)贫乏型领导。这是一种既不关心工作也不关心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软弱无能的领导,因而是不良的贫乏型,类似于自由放任。

(9.1)任务型领导。这是一种埋头业务,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的领导。

(1.9)乡村俱乐部型领导。这种领导只关心人,注意人际关系,对工作任务和效率漠不关心。

(5.5)平庸型领导。这种领导对人的关心一般化,对生产的关心也一般化,属于一般化平庸型领导。

(9.9)最佳型领导。这种领导既高度关心人又高度关心工作,能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理想的有机结合,使工作任务出色完成,士气旺盛,属于最佳型领导。

管理方格论认为,关心工作和关心人是两个不同的方面,而不是一面的两极。对人关心并不意味着必定忽视工作。同理,对工作的重视也不意味着必定缺少对人的关心。领导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对两者或其中一者表示强烈的、较不强烈的或稍有偏重的关心。

此外,行为科学中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理论还有很多。如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麦克里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卢因等的团体力学理论等。

综观行为科学的各种理论可以发现,行为科学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行为科学的研究重点是对人的行为和动机,其主要目的都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三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做工作,管理实际上是行为科学的运用。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和组织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理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许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在前人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学说。

1961年12月,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发表了名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文章,将当时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为“管理理论丛林”。1980年,孔茨认为,这一“丛林”枝叶繁生,至少可划分为十个学派。

一、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作业学派。该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是亨利·法约尔,后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和奥唐奈。由于该学派的特点是把管理理论与管理人员从事工作的过程联系起来,所以称为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认为,不论组织的性质如何,所处的环境如何,管理人员的职能都是相同的。因此,该学派首先研究的是管理职能,并将这些职能作为管理理论的基础,如法约尔把管理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项职能。之后,各管理学家对管理职能的划分虽不完全一致,但也大同小异,如有的主张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说;有的提出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协调、报告、预算七种职能说等。

孔茨与奥唐奈把管理解释为“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职能”。管理人员的职能有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五项,并按此来分析研究管理理论。有人认为这些职能是按顺序执行的,但事实上管理人员是同时执行这些职能的。这些职能中的每一种都对组织的协调有所贡献,但协调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职能,而是有效地运用这五种管理职能的结果。他们对每种职能按以下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1)这个职能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

(2)它的结构上的特性是什么?

(3)它如何执行?

(4)在它的领域里,主要的原则和理论是什么?

(5)在它的领域里,最有用的技术是什么?

(6)执行这一职能有什么困难?

(7)完成这一职能的环境是怎样造成的?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一切最新的管理思想都能纳入上述结构中去。管理理论就是环绕这样的结构,把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综合起来,提炼出管理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改进管理实践是有明显的价值的。同时,孔茨等人还认为,管理理论要吸收社会学、经济学、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和其他科学技术和知识,它们是与管理工作有关的。但不能把这些学科的所有领域都包括到管理理论中去,因为科学的进步要求把知识分门别类,有所区别。

二、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又称经理学派。这一学派中,有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其顾问等。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德鲁克、戴尔、纽曼、斯隆等。该学派把管理看做经验性很强的实务,认为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收集各类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从而为企业经理人员从事管理活动提出更为实际的建议和方法。

(一)管理的性质

经验学派十分重视对管理成功经验的总结,着重强调管理理论的实用性,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但在对管理概念的认识上,却存在着不一致的意见。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解释:彼德森和普洛曼认为,管理是一个特定的人群用以确定、阐明和实现其目的和目标的技能。管理的具体概念随应用人群的变化而变化,但其基本意义不变。例如,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军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公共事务管理;工商业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的管理,国营企业管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工商业管理。

德鲁克认为,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管理学是由管理一个工商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的。管理的技巧、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纽曼认为,管理就是把个人或团体的努力引导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以最少的资源耗费来实现预定的目标。纽曼指出,企业的经理人员往往是在他所管理的具体领域中显示出优秀才能的人,如一个制造雷达公司的副经理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电子工程师。这说明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一个经理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要成为一个好经理,仅有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相反,有些人在其所管理的专业领域并没有杰出的才能,同样可以成为一个能干的经理。而且有些经理能够在一些不同性质的企业中都管理得很好,这就证明管理活动有其特殊的内容。

(二)经理的任务

经验学派认为,经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它们承担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两项特殊任务:

1.调动各种有效资源。

经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在于克服企业中所有的弱点和困难,将各种有效资源调动起来为企业的目标服务。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为宝贵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其他资源运用的效率和效果。不仅如此,经理人员在调动各种资源的过程中,为了保持企业各项活动的协调性和有序性,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动态地考虑问题,既要考虑一个整体的企业,又要兼顾所有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

2.协调当前和长远利益。

经理在作出每一项决策和采取每一项行动时,都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每一个经理都有一些共同的、必须执行的职能。这就是:确立组织目标并决定达到目标的要求,然后把它传达给与实现目标有关的人员;进行组织工作,包括建立机构、分配人员等;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对企业的成果进行分析,确定标准,并对企业所有的工作进行评价,使员工得到成长和发展。

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德鲁克指出,经理人员的任务就是激励、指挥和组织别人去做工作,而不是自己去做。不论经理人员所从事的是哪一种工作,他的效果都取决于他的听和读的能力,取决于他的说和写的能力,他所需的是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以及找到别人在想什么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