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休闲管理
7738100000044

第44章 参考文献(3)

[88]Stephen L.J.Smith,Geoffrey C.Godbe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1):85‐100

[89]Sternfeld,B.,Ainsworth,B.E.&Quesenberry,C.P.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in aDiverse Population of Women. Preventive Medicine,1999,28:313‐323

[99]Swain,M.Gender in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247‐266

[91]Taylor.Y.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A Component of the EastLondon Urban Morphology.South African Geographer,1991(5):23‐25

[92]Vavra,T.G..Improving Your Measurement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ASQQuality Press,Milwaukee,Wisconsin,1997:4

[93]W.W.Rostow.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Cambridge,1971

[94][美]艾略特·艾登伯格着,文武等译.4R 营销:颠覆4P 的营销新论.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95]保继刚,古诗韵.城市RBD初步研究.规划师,1998(4):59-64

[96][美]保罗·彼得,杰里·C ·奥尔森着,韩德昌(主译).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第四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97]保罗·朗格让.终身教育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98]毕爱萍.闲暇的特点、意义与质量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6,(4)

[99]邴绍倩,张相国.当前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12(3):278-281

[100]查奇芬,徐文松.江苏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06-109

[101]柴寿升,张佳佳.美、日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启示.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1:27-31

[102]柴彦威.城市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3]陈刚,陈卫忠.对美国渔业管理模式的初步探讨.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3):237-241

[104]陈露.茶艺馆的文化营销.中国食品,2005(20)

[105]陈鲁直.民闲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06]陈鸥.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内陆水产.2007,8:4-6

[107]陈苹苹.美国国家公园的经验及其启示.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2)

[108]陈苹苹.美国国家公园的经验及其启示.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09]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1,24(6):664-666

[110]陈义平.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9(1):84-87

[111]陈钰芬.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2):178-185

[112]陈昭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策略.郑健雄,郭焕成.2004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中国台湾,2004

[113]陈正伟.居民休闲方式统计分析.改革,2002(5):111-117

[114]陈祝平.服务市场营销.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15]成升魁,徐增让,李琛等.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旅游学刊,2005,5(20):26-30

[116]程叙,雷炎炎,杨晓霞等.休闲农业用地浅议.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17-3218

[117]程爵浩,高欣.全球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研究.世界海运,2004,27(4)

[118]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7):144-148

[119]邓伟志.生活的觉醒——漫话生活方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20]董观志,李立志.城市RBD的成长机制与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规划师,2006(3)

[121]樊邦勇.产权酒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特区经济,2005(4)

[122]范剑平.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3]方远平,朱杳平.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城市游憩商业区功能分析——以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为例.经济问题探索,2007(10)

[124][美]菲利普·科特勒着,梅汝和等译.市场营销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125]丰广.假日经济模型分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6):43-46

[126]风笑天,易松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指标及其结构.社会学研究,2000(4):107-119

[127]风笑天,赵延东.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质量——对武汉市1008户居民家庭的调查分析.社会科学研究,1997(5):91-98

[128]冯立天.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129]高弘,高伶弘,高俐弘.我国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初探.生产力研究,2006(9):119-120

[130]勾维民.休闲渔业特征、发展动因、开发优势和产品设计.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8(2):196-198

[131]谷惠敏.旅游市场营销.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132]关丽萍,何瑛.乌鲁木齐市居民休闲活动特征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244-246

[133]关丽萍等.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64-68

[134]官卫华,姚士谋.国外国家公园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实践创新的启示.江苏城市规划,2007(2)

[135]官秀玲.香港郊野公园管理及对大陆的启示.林业经济,2007,7:66-68

[136]桂雅文.爱上博物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25

[137]郭焕成,刘盛和.观光休闲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郑健雄,郭焕成.2004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中国台湾,2004.

[138]郭焕成,任国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66-71

[139]郭晋杰.可持续旅游发展分析与战略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2004,24(5):33-35

[140]郭景萍.中国社会闲暇生活方式解析.嘉兴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21(1):99-103

[141]郭鲁芳.中国休闲研究综述.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3):76-79

[142]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中国小康标准.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43]韩海荣.森林资源与环境导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44]韩淑丽,刘燕喃.关于提高大连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8(9):77-79

[145][美]亨利·阿塞尔着,韩德昌等.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策略(第六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46]侯国林等.城市商业游憩区旅游开发的原则与产品体系.城市问题,2001,(1):18-21

[147]侯水平主编.四川蓝皮书:四川文化发展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48]胡怀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文化.大连干部学刊,2006,12(22):4-5

[149]胡卫华,王庆.深圳郊野公园的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现代城市研究,2004,19(11):58-63

[150]胡卫华.“农家乐”旅游开发探析.城乡建设,2002,(8):62-63

[151]胡志坚,李永威,马惠娣.我国公众闲暇时间文化生活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6):53-58

[152]黄瑞.日本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现状.现代渔业信息,2001,(1):11-15

[153]黄亚钧等.微观经济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154]黄震方,侯国林.大城市商业游憩区形成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4):44-47

[155]江流水.从茶馆到茶艺馆.体育文史,2001,(2):1

[156]江荣吉.入世后两岸农业的合作.台湾农业探索,2003,(01)

[157]江荣吉.休闲农渔业经营企划与策略.贺东升,刘军萍.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158]蒋青.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财经科学,2004(1):118-121

[159][美]杰弗瑞·戈比着.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60]金光得.现代休闲论.沈阳:白山出版社,1995

[161]卡拉·亨德森等.女性休闲——女性主义视角.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0

[162]康进.医疗服务体系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163]李光,任定成.交叉科学导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164]李向.杭州市居民余暇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2,24(6):7-9

[165]李小建,乔家君.居民对生活质量评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2,21(5):484-490

[166]李新家.论评价生活质量的指标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5):52-55

[167]李学东.西南地区观光农业发展与经营特点初探:以成都市龙泉驿区“农家乐”为例.经济地理,2001,(5):367-370

[168]李彦和.共建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消费经济,2001(3):19-21

[169]李益.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休闲问题的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3(1):169-171

[170]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71]李舟.体验经济时代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新疆农垦经济,2004,(3):18-20

[172]梁新阳.新昌:发展休闲农业大有可为.政策望,2006:44-45

[173]梁彦明.基于旅游者体验的旅游产品设计.江苏商论,2005,(5):73

[174]林法玲.关于发展福建海洋休闲渔业的探讨.现代渔业信息,2003,(03)

[175]林新媚.青年群体休闲文化的价值及其构件.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3(27):112-113

[176]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2006,(2):97-98

[177]刘菲.旅游饭店新业务——分时度假交换系统.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4):56-59

[178]刘俊,马风华.苗学玲基于期望差异模型的RBD顾客满意度研究——以广州市北京路步行商业区为例.旅游学刊,2004(5)

[179]刘清荣.乡村茶文化旅游发展谫论.农业考古,2005(5):173-179

[180]刘少和.中国休闲教育发展初探.当代教育论坛,2005:46-47

[181]刘水良,吴吉林,徐颂军.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旅游形象策划.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

[182]刘薇.浅谈城市外围绿化带的规划与用地管理.规划师,2001,(2):96-98

[183]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4]刘煜,张延龙.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7(1):48-51

[185]刘志林,柴彦威,龚华.深圳市民休闲时间利用特征研究.人文地理,2009,15(6):73-78

[186]柳树芬.天一阁博物馆文化休闲活动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4):114-116

[187]楼嘉军.休闲新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188]楼嘉军.休闲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