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7737800000063

第63章 附录:《营造法式》研究论着目录(2)

068.马炳坚:《铺作同跳科及其它——栀营造法式枛学习札记》,《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2期。

069.陈明达:《读栀营造法式枛注释卷上札记》,见《建筑史论文集》第十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070.李华东:《韩国高丽时代木构建筑和栀营造法式枛的比较》,见《建筑史论文集》第十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071.何建中:《疑义相与析——读斗栱的结构、起源与栀营造法式枛》,《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第1期。

072.吴梅:《宋栀营造法式枛垒造窑制度初探》,《华中建筑》2001年第5期。

073.王昕、刘先觉:《从栀建筑十书枛与栀营造法式枛的比较看中西文化的不同》,《华中建筑》2001年第5期。

074.郭黛姮:《宋栀营造法式枛五彩遍装彩画研究》,见《营造》第一辑(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讨会论文选辑),文津出版社2001年版。

075.杜启明:《关于宋栀营造法式枛中建筑与结构设计模数的研究》,见《营造》第一辑(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文津出版社2001年版。

076.王贵祥:《唐宋单檐木构建筑比例探析》,见《营造》第一辑(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讨会论文选辑),文津出版社2001年版。

077.张十庆:《栀营造法式枛研究札记——论以中为法的模数构成》,见《建筑史论文集》第十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078.张十庆:《南方上昂与挑斡做法探析》,见《建筑史论文集第》十六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079.张立柱:《把握时代精神,再现昔日辉煌——纪念宋栀营造法式枛刊布900年》,《文物春秋》2002年第1期。

080.左满常、张大伟:《栀营造法式枛雏议》,《安徽建筑》2002年第2期。

081.左满常、张大伟:《李诫与栀营造法式枛》,《古建园林技术》2002年第2期。

082.陈薇:《用多媒体技术演绎唐宋建筑》,《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

083.徐怡涛:《“屋楹数”与栀营造法式枛关系考》,《华中建筑》2002年第6期。

084.赵琳:《释欢门》,《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年第6期。

085.吴梅,濮东璐:《立灶——读解宋栀营造法式枛之立灶制度》,《华中建筑》2002年第1期。

086.何建中:《何谓栀营造法式枛之“槽”》,《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1期。

087.郭黛姮:《栀营造法式枛研究回顾与展望》,《浙东文化》2003年第1期。又见《建筑史》第三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088.张十庆:《栀营造法式枛的技术源流及其与江南建筑的关联探析》,见《建筑史论文集》第十七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089.赵辰:《“普利兹克奖”、伍重与栀营造法式枛》,《读书》2003年第10期。

090.李灿:《栀营造法式枛中的翼角构造初探》,《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2期。

091.王辉:《试从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栀营造法式枛的影响》,《华中建筑》2003年第3期。又见《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4期。

092.杨柳青:《中国古代木构体系完型之正果——纪念栀营造法式枛刊印900周年》,《华中建筑》2003年第3期。

093.傅新生:《宋代出版的几部美术书籍》,《新美术》2003年第2期。

094.徐振江:《“栀营造法式枛小木作”几种门制度初探》,《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4期。

095.肖晏:《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新建筑》2003年第3期。

096.喻维国:《栀营造法式枛900年祭》,《建筑创作》2003年第11期。

097.钟晓青:《栀营造法式枛篇目探讨》,见《建筑史》第二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098.贾贵荣:《古代建筑科技百科全书——评影印本栀营造法式枛》,《建筑知识》2004年第1期。

099.廖生训:《追寻古典的美丽——栀营造法式枛图例释略·牟言》,《建筑知识》2004年第2期。

100.沈克:《北宋栀营造法式枛中的木雕艺术》,《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01.曹汛:《栀营造法式枛崇宁本——为纪念李诚栀营造法式枛刊行九百周年而作》,《建筑师》2004年第2期。

102.王放:《栀营造法式枛:中国木构架体系经典》,《中州建设》2004年第2期。

103.刘克明:《栀营造法式枛中的图学成京及其贡献——纪念栀营造法式枛发表900周年》,《华中建筑》2004年第2期。

104.张亦文:《栀营造法式注释枛卷上“乌头门与灵星门”误作同类门的献疑》,《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4期。

105.李灿:《“杪棋”、“抄棋”探析》,《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第4期。

106.马彩祝:《关于栀营造法式枛研究的几点思考》,《经济师》2005年第1期。

107.赵冰:《栀营造法式枛解说》,《城市建筑》2005年第1期。

108.李灿:《栀营造法式枛中椽材间广屋深的模数初探》,《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1期。

109.柳和城:《栀营造法式枛版本及其流布述略》,《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6期。

110.白志宇:《善化寺大雄宝殿脊槫增长构造与栀营造法式枛制度之比较》,《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2期。

111.都建立:《中国古代石材加工和制品分类》,《石材》2005年第8期。

112.石宏超:《栀营造法式枛中的窗何以如此“简陋”?》,《室内设计与装修》2005年第6期。

113.杨国忠、王东涛:《栀营造法式枛“材分八等”科学意义研究》,《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第3期。

114.王英姿:《南京图书馆馆藏清抄本栀营造法式枛考略》,《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5期。

115.徐怡涛:《公元七至十四世纪中国扶壁栱形制流变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5期。

116.王兆祥:《栀考工记枛、栀营造法式枛、栀工程做法则例枛——城市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房地产》2006年第4期。

117.倪峰:《宋代建筑艺术探微》,《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18.张十庆:《栀营造法式枛棋长构成及其意义解析》,《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2期。

119.李灿:《栀营造法式枛中厦两头造出际制度释疑》,《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2期。

120.武存虎:《山西忻州地区传统凿石工序(一)——兼谈与栀营造法式枛、栀工程做法则例枛所述工序的对应关系》,《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2期。

121.陈薇:《贴近历史真实的解读——栀营造法式枛解读书评》,《建筑师》2006年第4期。

122.乔迅翔:《试论栀营造法式枛中的定向、定平技术》,《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3期。

123.姜来:《解读中国建筑的理念和精神——栀营造法式枛解读编后》,《建筑与文化》2006年第6期。

124.刘江峰、王其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营造学社的文献学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25.武存虎:《试谈传统凿石工序与现代石料加工方法》,《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3期。

126.李灿:《栀营造法式枛中翼角檐细部处理及起翘探讨》,《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3期。

127.刘江峰、王其亨:《中国营造学社初期建筑历史文献研究钩沉》,《建筑创作》2006年第12期。

128.朱永春:《栀营造法式枛殿阁地盘分槽图新探》,《建筑师》2006年第6期。

129.乔迅翔:《宋代建筑基础营造技术》,《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4期。

130.乔迅翔:《宋代建筑台基营造技术》,《古建园林技术》2007年第1期。

131.朱庆征:《门钉的起源、发展与礼制关系考略》,《文物世界》2007年第3期。

132.沈济黄、王歆:《宋代建筑文化的镜子——崇宁栀法式枛》,《古建园林技术》2007年第3期。

133.乔迅翔:《宋代建筑瓦屋面营造技术》,《古建园林技术》2007年第3期。

134.乔迅翔:《栀营造法式枛功限、料例的形式构成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35.陈望衡:《栀营造法式枛中的建筑美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136.王其亨、刘江峰:《栀营造法式枛文献编纂成就探析》,《建筑师》2007年第5期。

137.冯伟旖:《中国古建筑灰土技术的演变》,《古建园林技术》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