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论语》,学管理
77366100000001

第1章 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三千“儒家弟子”齐诵《论语》里的五句语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齐诵声如洪钟大吕般震撼了国人,更震惊了世界。中国国家实力的复兴,带来了中国意识的自省和中国文化的自信,进而令国人发出了属于中国的宏声大音。

全国人民网络投票选出来五句语录,以此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只是,这五句话连贯起来意义深远,是以儒家思想来定位中国、定义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又有几人看透?几人深思?几人细究?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的诸子百家思想流传到现在,依然为人们广泛认知的当属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儒家学说是倡导人类社会和谐的人间伦理之说,被朱熹称为“人类文明的‘万古明灯’”(原话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儒生精神,更是奠定了中华民族外圆内方的精神脊梁。此外,抛开自汉儒开始附加于儒家学说的一些经学、理学、心学观念,《论语》里所展现的原始儒家思想,是“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人间哲学,是“未知生焉知死”的人生哲学,是既可以修身还可以治世的政治哲学。法国启蒙运动的导师伏尔泰认为“孔子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

然而,自清朝末年,中国被列强轰开国门进行侵掠,新中国时期又遭西方国家的围困和封锁,一百多年来的内忧外患,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对中华民族的主体思想——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算是对儒家思想礼教化的反省,那么新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打倒孔老二”“批判周公”则是对儒家思想根源的彻底否定。一百多年来的大力批判和肆意践踏,已经造成了儒家思想的“皮之少存”。那么,新时期的大力宣扬,又“毛将焉附”?

毁誉之间大角度的强烈反弹,造成了现在一些复兴儒家思想的不理性、不科学、不实际的现象,或者是不得其门,或者是乱入其门,就好像是去徽南宏村旅游,从外面各个角度看来如诗如画,走进其中,也是处处惊喜,乐而忘返。但是,没有导游和地图引导,何以、何时才能一窥全豹,一解全景?

反弹到空中、如祥云一般被神圣化了的儒学,如“大力丸”一样,不仅充溢于学前班之中,也洋洒于各类成人继续教育的学堂之上,好像不学儒学就没有文化一样。我听过一些老师的课,阅读过一些书,也和一些在学习儒学的企业家朋友交流他们究竟学到了什么。毋庸讳言,除了儒学常见名词的解释就是一些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故事。一切不只是老师教学的角度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学基础知识的普遍缺失造成了理解的表面化、片面化。然而,普及了基础知识之后,再怎么学习呢?儒家思想的深刻性在哪里?与诸子百家的差异性在哪里?可用于工作、生活的实用性在哪里?可指导现实生活的哲理性在哪里?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近三千年之久,不可能只是“仁义道德”“汉服礼仪”“中庸之道”吧?不可能只是教育我们修身养性,做“温良恭俭让”的好人吧?

我曾对一个组织学习稻盛和夫经营思想的朋友说:“为何不看看《论语》?也算是知道稻盛和夫经营思想的出处了。”他说:“看不懂,不如读《六项精进》更加实用。”我理解他。《论语》是语录体,孔子思想散落于五百多句话之中,而他不会如外科手术般地剖解、研究每一句话,理清脉络又躬行印证于自己多年的营销实践。

儒家思想见于《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们在孔子去世后,集编孔子的日常言行而成文(一小部分是其弟子的言行),按照当时的思维习惯编辑成章。可以说,《论语》和《佛经》是两位“教主”的语录,比较起来,《佛经》内容系统而完整,而孔子所言则简短且庞杂。《论语》便给后人的学习带来了见仁见智的理解偏差,加之后来者如子思、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的发展解读,儒家学说就成了“蔚为大观”的博大精深了。

孔子的弟子和后世的儒生们或许是担心《论语》里的孔子有什么不神圣之处,又或许只是源于民族性“开宗立派”的习性,他们将自己理解的儒家思想如化妆品一般反复涂抹给“孔子”,再独立包装出来一统天下、发扬光大。若是一家之言,或是一时之言,则无可厚非,若一统天下,则封盖了《论语》的本来面目,限制了儒家思想的生长,宣扬反倒成了盘树之藤,结果无疑是树死藤枯,汉儒经学、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等莫不如是。

《论语》里,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就说明了“立言”方式的局限性。所以,原始的儒家思想作为一棵大树的主干,不可能只长孟子一根树枝,或朱熹、王阳明等树枝。在今天的时代,儒家思想也应该有新的树枝出现。如果我们将孔子思想比喻为高山之巅,那不同时代的解读就犹如不同的登山之路。我们应该开掘新的登山之路。

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我只选用《论语》代表原始的儒家思想,作为自己创作的元旨。我认为只有《论语》里的大多数言辞是孔子亲口说的,更能够代表孔子的原本思想,代表儒家的原始思想,而《大学》是其弟子曾参所著,《中庸》是其孙子(也是其再传弟子)子思所著,《孟子》是其数代后的弟子孟轲所著。弟子或再传弟子的文章并非不好,也是阐述和发扬光大了孔子的思想,也正是因此才有其时代的意义,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我所认为的局限性,是无所谓好和坏的评判,只是此地实用而彼地不实用、彼时实用而此时不实用的区别而已。

就儒家思想的研究而言,不疏通其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的体系问题,不理解其“仁爱、礼仪、中庸”的源头与去处,不整理其“仁、义、礼、智、信”的关联性、次第性和现实应用的问题,儒家思想可能永远是“文化祭祀”的“炮仗礼器”,不能真正成为现代社会国民价值观的主体,也不会对现代文明礼仪产生指导意义。

曲小子不敏,尝试着重新编辑《论语》,将《论语》里的所有语句按照“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次第性重新归类,进而编辑成新的章节。新的编辑秉承了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不仅是章节主题借用了《论语》中的语句来做概括,每一章节里的语录也只是依文生义,只做两种简短的白话解读,不做洋洋洒洒的主题论文。主要形式如下:

1.字面解读:忠于字面意义的解读、翻译,追求文字通顺、文理载道。

2.商人《论语》:以商人的角度、商人的语言,解读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的经营管理。

我希望新的解读可以使儒家思想在现代商业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重新解读时,我不会刻意凡尘化已经被供奉了两千多年“香火”的孔子,也不会为了行文的需要将《论语》里孔子的一言一行当成可以指导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的“箴言”。我希望给孔子卸妆,因为孔子最原始、最真实的一言一行更有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生命力。

根据佛家的说法,儒家修君子身的“恭、宽、敏、信、惠”类比于佛家的小乘思想,而佛家的大乘思想才有“仁义之行兼济天下”的抱负。两者相融,我将“修身”解读为企业家精神的修炼,将“治国”解读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品牌行为,将“平天下”解读为要成为行业领导者该有的领袖作为。

整个思路基本上是依照现代商业思维、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思路和语言来解读的。

另外,我之所以要重新进行《论语》的“字面解读”,不仅是读者随文理解的需要,也是因为我发现原本借用的翻译大多是依字解义,看似文字通顺,道理却往往“莫名其妙”。我认为,好的翻译要透过文和字,反复吟咏,感受语意,感悟语境,直至找到最契合孔子原本思想的理解,在字意、语意、孔子思想三者之间达到平衡。略举三例: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通常翻译: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我的解读:孔子说:“早期礼乐的使用,是用来规范人们粗野的行为;后期礼乐的使用,是用来规劝人们的君子行为。如果要采用,那我会选择早期的礼乐。”

我的解读,符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思。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通常翻译: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厚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也不会巩固。做事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我的解读: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严,没有主见地学习就不会有收获。为人处世要以忠信为本。不要认为朋友不如自己。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我的解读,符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通常翻译:子夏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学习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

我的解读:子夏说:“从政要做得好,是要多去学习新知识;学习要学得好,是要多去从政历练。”

我认为学习和历练不是1和2的递进关系,而是“在学习中历练、在历练中学习”的一体两面的关系。我想,它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是一样的。

新的解读不是只选择了个别语录,以偏概全地去框解儒家思想,而是包罗了《论语》里的所有语录,大家可以依照我的“导游路线”以窥全豹。

一次,在XX大学给进修的企业家们讲国学。一同学问我:“您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如何看法?”我尴尬地笑了,我说我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是公知,我对于经济的了解和同学们一样,仅仅来自于新闻媒体和一些相对专业的自媒体。不过,我还是说了三点自己的意见:

1.中国经济已经全方位地融入世界,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中国经济的好坏与世界经济休戚相关。既不会“风景这边独好”,也不会被边缘化。

2.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势不可当,而且整体性上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就算在某些新产业的创新方面,中国经济不如美国、日本或德国,但也只是暂时性的落后,只要善于学习,就能迎头赶上。现在,中国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也和世界发达国家是同步的。

3.中国经济要发挥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还需要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助力。经济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武之道,只有并举,才能实现影响力的均衡发展,否则,就是孤阳不长,孤阴不生。

初稿于杭州华家池群记咖啡馆,完稿于沈阳纯萃咖啡工坊

左手咖啡,右手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