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教辅岗位不能满足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的寄宿生数量大幅增加以及信息化迅速普及的要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出现了许多寄宿制学校,相应的需要增加寄宿生的管理岗位,但目前编制设定对此并没有考虑。同样的对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校园网络维护管理人员数量也出现人员缺口,很多地区这些教辅岗位不得不由专任教师最后,缺少保障学校安全人员的编制。为落实相关学校安全管理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学校需要加强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理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推进学校技防设施标准化建设,完善专职保安门卫值班和教工假期值班制度,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治安防范将是学校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目前中小学校配置的安全保卫人员鲜有编制,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中心学校基本聘用退休人员维护校园安全工作,而山区学校、农村学校则大部分只能依靠教师进行安全维护工作。
4.历史形成的义务教育投入导向,是造成目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差距的历史因素
在教育政策上长期形成的优先城市、重点投入、效率优先,以城市为目的、乡村为工具等政策思路一时还难以改变,这种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城乡分割的政策惯性还在发挥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乡间的义务教育不均等。义务教育城乡投入政策的偏差是造成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体制严重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性质,使城乡适龄儿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机会不平等,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首先,长期存在的城市优先政策,形成城乡二元分治的社会结构,导致城乡之间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师资等义务教育资源存在巨大差异且相互隔绝,不能共享。其次,农村义务教育长期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农村,而在统一的学业评价标准下,由于城市儿童具有较农村儿童更为丰厚的文化资本积累,农村儿童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学业的成功要比城市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儿童困难得多。
这种城乡分治义务教育投入政策使我国存在城乡两大利益集团,义务教育的城镇偏向是代表城镇利益压力集团的利益保护、决策在义务教育上的反映。长期以来,采取的义务教育投入政策扭曲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其结果是产生了不公平的结果,也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制度缺失,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等。
简言之,这种政策导向使城乡儿童,不同学校的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学习内容、教学与评价等多方面都因存在差异而导致不均等,使得比城市儿童更多的农村儿童、教育基础薄弱的儿童在义务教育过程中被淘汰。
5.教师待遇、教师培训投入与教师培训机会的差异,是造成教师素质差异的重要原因
尽管《教师法》第25条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调查发现,不包含地方津补贴在内的教师工资确实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但是,如果包含地方出台的各项津补贴在内,教师待遇水平在省内很多地区均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同一个级别教师待遇在地区之间差异惊人,有时年薪竟然相差10万元之多。
教师培训是提高在职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引起的财力差异,对教师培训经费以及培训机会的均等化也产生了巨大的抑制作用。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教师培训,很难想象其教育质量出现大幅度的提高。
在绝大部分中东部地区,即使存在教师培训,也主要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这些负责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进修学校师资水平有限,很多培训是“炒冷饭”。而要邀请北京、上海等地教育专家授课,现有培训经费无力承担这种高昂成本。据调查,请上海一名教育专家讲座一次的费用不包括往返车费、住宿费等开支,就需要支付3000~4000元,这令很多地方对聘请教育专家是可望而不可即。
四、促进浙江省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
1.以规范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为突破口,明确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等化中的责任,解决地区间的义务教育均等化
义务教育投入一般都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尽管各级政府承担责任因经济体制等方面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在义务教育均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央和省级政府是主要的投入主体,而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省级政府主要承担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负担比例较低。因此,加大和明确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投入责任,是提高义务教育均等化程度的根本。在“省管县”财政体制以及现行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通过指标量化各县财政能力、义务教育资金需求以及转移支付调整因子,进而测算省级财政对各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借此明确省级财政在义务教育均等化中的投入责任,规范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投入比例。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选择上,由于经常性投入差异主要因各地财政缺口引起,建议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中,而基本建设支出资金缺口可纳入专项转移支付中。因素法测算省级财政对各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模型,参见附录。
2.完善现有的教职工编制标准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在教师。”针对目前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不能完全适应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适时调整和统一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将目前颠倒的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归位。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以教学班设定编制,增加非教学岗位编制,如:寄宿制学校生活管理人员、计算机管理维护人员以及学校安全保卫人员的编制。
3.实施教育对口支援行动计划
(1)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杭州市等8个经济较发达的设区市本级以及第一、第二批共34个教育强县为支援地区,省政府确定的26个欠发达县(市、区)为受援地区,建立政府之间的对口支持关系。
(2)帮助培训师资。支援地区每年至少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联系受援地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结对帮扶培训。安排教师帮助受援地区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3)帮助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支援改造危房和破旧校舍、修建体育场地、赠送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等方式,帮助受援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4)资助贫困学生。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鼓励支援地区学生向受援地学校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捐赠图书、学习用品、衣物被褥等,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4.实施普通中小学教师培训行动计划
(1)实施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择优选拔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参加省级骨干培训,使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比例每年不少于农村教师总数的1%;各市、县分别择优选拔市级骨干教师和县级骨干教师分别参加市级和县级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使市县农村骨干教师受培训的比例每年分别不少于农村教师总数的2%和3%。形成结构合理的省、市、县三级农村骨干教师梯队。
(2)实施县级教师培训基地标准化建设工程。以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每县建设好一个教师培训基地。按照国家和省定的建设标准,通过5年的努力,通过单独建设、整合资源等多种方式,完成全省所有县级教师培训基地的专用培训教室和现代远程教师培训设施建设任务,适应各学科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现代远程教师网络培训服务等多种功能的需要。
(3)实施校本培训工程。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通过专题培训、观摩研讨、课题研究、导师指导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科研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开展“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每年组织数百名专家、名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加强对专家、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制度化建设。
5.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行动计划(1)加大对硬件的投入力度。继续实行扶弱的财政投入政策,加大31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县的信息化建设。使全省村小(教学点)至少拥有1套光盘放像设备和配套光盘资源,所有农村初中、乡中心小学、村完小平均每3个班配备1个多媒体教室,所有村完小(含)以上农村小学至少配备1个计算机教室。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计算机普及率、信息技术课开课率处于全国各省区前列。
(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编制完成多媒体教室配套素材资源(库)、编制面向学生学习的学科网络课程(讲座)、编制面向教师培训的资源应用示范课、学科优秀教师现场观摩课和学科专家讲座等活动。使得这些资源能通过“远程收视点”系统、“浙江省农远工程资源网站”面向全省免费实时(或在线)播放。
(3)继续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暂行标准》,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为优质资源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