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财务管理学
7734200000033

第33章 企业筹资方式(3)

一、长期借款的种类

长期借款的种类很多,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各种借款条件选用。我国目前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长期借款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基本建设借款、更新改造借款、科技开发和新产品试制借款等。

(2)按照有无抵押品作担保,分为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是指仅凭企业的信用而发放的贷款。抵押贷款,是指要求企业以一定的财产作抵押或以一定的保证人作担保为条件所取得的借款,例如企业长期借款的抵押品是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股票和债券等。

二、长期借款的程序

企业向银行借款,通常要经过以下步骤:

1.向银行提出申请,填写包括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偿还能力以及还款方式等主要内容的借款申请书,一般要提供以下资料:

(1)借款人及保证人的基本情况;

(2)财政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核准的上年度财务报告;

(3)抵押物清单及同意抵押的证明,保证人拟同意保证的有关证明文件;

(4)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

(5)贷款银行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2.银行审查借款申请。

3.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为了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企业向银行借入资金时,双方必须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基本条款。这是借款合同的基本内容,主要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包括借款数额、借款方式、还款期限、还款方式、利息支付方式、利息率的高低等。

(2)保证条款。包括借款按规定的用途使用、有关的物资保证、抵押财产、担保人及其责任等内容。

(3)违约条款。这是对双方若有违约行为时应如何处理的条款。

(4)其他附属条款。

4.企业取得借款。

5.企业还本付息。

企业应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归还本息。一般而言,长期贷款到期一个月之前,银行会向借款的企业发送还本付息的通知单。企业在接到还本付息通知单后,要及时筹备资金,按期还本付息。

三、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

由于长期借款的期限长、风险大,按照国际惯例,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在借款合同中通常会提出一些有助于保证贷款按时偿还的条款,称为限制性条款。限制性条款一般有一般条款、例行条款和特殊条款三类:

1.一般条款

一般条款是对借款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及偿债能力方面所作的要求。主要包括:(1)要求借款企业需持有一定量的现金和其他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保持资产的合理流动性及偿债能力;(2)限制资本性支出的规模,以免长期资产比例过高而影响资产流动性;(3)限制现金股利的支出;(4)限制长期负债的增加。

2.例行条款

例行条款是指在大多数借款合同中都包含的常规性条款。主要包括:(1)定期向银行报送财务报表;(2)及时偿还应交税金及其他到期债务,防止被罚款或信誉受损;(3)限制有关承诺、担保、抵押及应收账款转让等事项,避免或有负债的产生或资产的流失;(4)限制固定资产的出售,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5)违约处罚及其他等。

3.特殊条款

特殊条款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而制定的条款,如要求借款专款专用;限制职员的薪金和奖金的总额;要求主要领导人在合同期内不得离开领导岗位等。

四、长期借款优缺点

1.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点

(1)筹资速度快。发行各种证券筹集长期资金所需时间一般较长。做好证券发行的准备,如印刷证券、申请批准等,以及证券的发行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向银行借款与发行证券相比,一般所需时间较短,可以迅速第获取资金。

(2)筹资成本低。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利用银行借款所支付的利息比发行债券所支付的利息低,另外,也无需支付大量的发行费用。

(3)借款弹性好。企业与银行可以直接接触,可通过直接商谈,来确定借款的时间、数量和利息。在借款期间,如果企业情况发生了变化,也可与银行进行协商,修改借款的数量和条件。借款到期后,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

2.银行借款筹资的缺点

(1)财务风险较大。企业举借长期借款,必须定期还本付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能偿付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破产。

(2)限制条款较多。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一般都有一些限制条款,如定期报送有关报表、不准改变借款用途等,这些条款可能会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3)筹资数额有限。银行一般不愿借出巨额的长期借款。因此,利用银行借款筹资都有一定的上限。

第五节 发行长期债券

一、债券的性质及种类

(一)债券的性质及基本要素

债券是债务人为筹集债权资本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债权人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发行债券是企业筹集债券资本的重要方式。我国非公司企业发行的债券称为企业债券。按照我国《公司法》和国际惯例,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司债券,习惯上又称公司债。公司发行债券通常是为其大型投资项目一次筹集大笔长期资本。

公司发行的有价证券,是企业或公司为筹措资金而公开负担的一种债务契约,表示公司借款后,有义务偿还其所借金额的一种期票。

1.债券的基本要素

债券的基本要素是指发行的债券上必须载明的基本内容,这是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权利义务的主要约定。

(1)债券面值

债券面值即票面金额,是债券到期时应偿还债务的金额。债券的面值印在债券上,固定不变,到期必须足额偿还。债券面值是发行者计息还本的依据。

(2)债券的期限

债券从发行之日起,至到期日之间的时间称为债券的期限。在债券的期限内,公司必须定期支付利息,债券到期时,必须偿还本金,也可按规定分批偿还或提前一次偿还。

(3)债券的票面利率。它是债券发行企业承诺以后一定时期支付给债券持有者资金使用报酬的计算标准。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发行时的市场利率可能是不一致的,故也称“名义利率”。债券的利率一般为固定年利率。

(4)债券的付息期。是指企业发行债券的利息是如何支付的。它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者1年、半年或3个月支付一次。由于债券面值和利率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不论每年付息次数多少,全年或整个债券期限内的付息额是不变的。

(二)债券的类别

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债券进行不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如下:

1.按照有无抵押担保分类,可将债券分为信用债券、抵押债券

信用债券又称无担保债券,是指发行公司没有抵押品担保,完全凭信用发行的债券。这种债券通常是由信誉良好的公司发行,利率一般略高于抵押债券。

抵押债券又称为有担保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以特定财产作为担保品的债券。它按担保品不同,又分为不动产抵押债券、动产抵押债券、信托抵押债券等。

2.按债券是否记名可以将债券分成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记名债券是在券面上记有持券人的姓名或名称。对于这种债券,公司只对记名人偿本,持券人凭印鉴支取利息。

无记名债券是指在券面上不记持券人的姓名或名称,还本付息以债券为凭,一般实行剪票付息。

3.按是否可以转换为股票,可分为可转换债券和不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指债券持有者可以根据规定的价格转换为发行企业的股票(一般为普通股)的债券。根据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除应当符合债券公开发行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是上市公司和重点国有企业。

不可转换债券,是指不能转换为发行企业股票的债券。大多数债券属于这种类型。

二、债券发行

(一)债券公开发行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此外,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除应当符合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本法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二)债券上市条件

根据我国的证券法,公司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

2.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公司申请债券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三)发行价格

债券发行价格是发行公司或其承销机构发行债券时所使用的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与债券的面值不一定相等。

债券的发行价格有三种:等价、折价和溢价。等价,是指以债券的票面金额为发行价格;溢价,是指以高出债券票面金额的价格;折价,是指以低于债券票面金额的价格为发行价格。

债券之所以出现折价和溢价,是因为资金市场的利率是经常变化的,而企业债券一经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就不能调整。实际上,通常决定债券发行价格高低的因素有债券面值、债券的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债券期限。在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一定的情况下,决定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价格主要取决于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对比。一般情况下,债券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时,企业应溢价发行债券;债券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时,企业应折价发行债券;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企业可以等价发行。

确定债券的发行价格,通常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法。不考虑发行费用的情况下,债券发行价格由债券利息的年金现值和到期本金的复利现值组成。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溢价发行债券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平价发行债券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折价发行债券

【例6‐1】 某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5年,当市场利率为12%时,其发行价格定为多少?

P=1000×10%×(P/A,12%,5)+1000×(P/S,12%,5)=927.5(元)

当市场利率为8%时,其发行价格定为多少?

P=1000×10%×(P/A,8%,5)+1000×(P/S,8%,5)=1017.21(元)

当市场利率为10%时,其发行价格定为多少?

P=1000×10%×(P/A,10%,5)+1000×(P/S,10%,5)=1000(元)

(四)发行程序

债券的发行程序基本上与股票的发行程序相同,也需要经过提出申请,选择承销公司、发行债券等步骤,具体程序如下:

1.提出申请

公司发行债券首先应由董事会制定债券发行方案,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然后向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提出发行债券的申请。公司申请应提交公司登记证明、公司章程、公司债券募集办法和验资报告。

2.公告债券募集办法

企业发行债券的申请批准后,在公开向社会正式发行债券前,应当向社会公告债券的募集办法。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募集办法中应载明本次发行债券的总金额、债券利率、还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债券发行的起止日期等事项。

3.委托证券机构出售

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一般有私募发行和公募发行两种。私募发行是指由发行公司将债券直接发售给投资者。这种发行方式因受限制,极少采用。公募发行是指发行公司通过承销团向社会发售债券。在这种发行方式下,发行公司要与承销团签订承销协议。承销团由数家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组成。

4.交付债券,收缴债券款,登记债券存根簿

发行公司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由证券承销机构发售时,投资者直接向承销机构付款购买,承销机构代理收取债券款,交付债券;然后,发行公司向承销机构收缴债券款并结算预付的债券款。

三、债券的偿还

债券可以像长期借款那样到期一次偿还本息或分期偿还,或根据情况提前收回。为了减轻到期一次支付的现金流量压力,企业可以建立偿债基金,定期向代理机构支付一笔款项,通过代理机构的有效营运,到期连本加利用于还本付息。

四、债券的信用评级

公司公开发行债券通常需要债券评信机构评定等级。债券的信用等级对于发行公司和购买人都有重要影响。

国际上流行的债券等级是3等9级。AAA级为最高级,AA为高级,A为上中级,BBB级为中级,BB级为中下级,B级为投机级,CCC为完全投机级,CC为最大投机级,C级为最低级。我国的债券评级工作正在开展,但尚无统一的债券等级标准和系统的评级制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凡是向社会公开发行企业债券,需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授权的分行指定资信评级机构或公证机构进行评信。这些机构对于发行债券的企业素质、财务质量、项目状况、项目前景和偿债能力进行评分,以此评定信用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