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财务管理学
7734200000030

第30章 对外投资管理(8)

(4)本题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所以预期收益率等于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必要收益率,即A、B、C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大于A、B、D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所以如果不考虑风险大小,应选择A、B、C投资组合。

四、证券组合的类型

在证券组合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别,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组合策略,现介绍如下:

(一)保守型证券投资组合

这种策略认为,最佳证券投资组合是尽量模拟市场的投资组合,获得与市场平均报酬率相同的投资报酬。保守性投资组合策略基本上能分散掉可分散风险,并且不需要太高深的证券投资知识,这种策略所得到的收益不会该与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但这种投资组合的风险也不大。

(二)进取型证券投资组合

这种证券组合策略认为,与市场完全一样的组合不是最佳组合,只要投资组合做得好,就能击败市场或超越市场,取得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报酬。在这种组合中,尽可能多选择一些成长性较好的股票,而少选择低风险低报酬的股票,使投资组合报酬高于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另外,其组合随意性强,变动频繁。所以,采用这种投资组合,如果做得好,可以取得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报酬的投资收益,但如果失败,会产生较大的损失。这种组合是收益高,风险也高于市场的平均风险。

(三)收入型证券投资组合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投资组合策略,也称适中型投资组合策略。这种策略认为,股票的价格终究会体现优良的业绩。市场上股票价格的一时沉浮并不重要,只要企业经营业绩好,股票一定会上升到其本来的价值水平。采用这种策略的投资者,一般都善于对证券进行分析,如行业分析、企业业绩分析和财务分析等。通过分析,它追求低风险和稳定的收益为主要目标,选择一些风险不大,效益较好的公司股票。因此,这种组合策略风险不太大,收益却比较高,所以是一种最常见的投资组合策略。各种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和企事业单位在进行证券投资时一般都采用此策略。

五、证券投资组合的具体方法

证券投资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投资领域,由于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必须防范风险,没有风险的证券投资是不存在的,二防范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进行证券投资组合,以分散全部可避免的风险。常用的证券投资组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投资组合的三分法

1/3投资成长性股票;1/3投资安全性好的债券等有价证券;1/3投资中等风险的有价2.按风险等级和报酬高低进行投资组合

在选择投资组合时,同等风险的证券,应尽可能选择报酬高的;同等报酬,则尽量选择风险低的;并且选择一些风险呈负相关的证券,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3.选择不同行业、区域和市场的证券作为投资组合

(1)选择足够数量的证券进行投资组合,这样可以分散掉大部分风险。

(2)选择不同行业的证券进行组合。为了避免因某行业不景气,使投资遭受重大损失。

(3)选择不同证券市场的证券进行组合。这是避免因某个证券市场衰退使投资遭受重大损失。

(4)选择不同区域的证券进行组合。这是避免因某个地区市场衰退而使投资遭受重大损失。

4.选择不同期限的证券进行投资组合

这种投资组合要求投资者根据未来的现金流量来安排各种不同投资期限的证券进行长、中、短相结合的投资组合。长期不用的资金可以进行长期投资,以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近期就可能要使用的集资金,最好投资于风险小、易于变现的有价证券。

本章小结

对外投资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依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认真分析对外投资项目的收益、风险和环境因素,降低投资风险,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是每个企业的决策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章重点介绍了如下内容:

1.对外投资的含义、种类和对外投资的目的

2.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包括联营投资和兼并投资管理

3.证券投资中介绍了证券投资的含义、种类,分析了证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及证券投资的估价原理。重点说明了股票、债券、基金投资价值和收益率的计算分析方法及其投资的优缺点。

4.证券投资组合方面对其理论、投资组合风险衡量的方法和风险报酬率的计算进行说明;并介绍了证券组合的策略及方法。

思考题

1.对外投资与对内投资的区别是什么?

2.股票价值的两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3.比较每半年支付利息债券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4.公司的股利支付率表示的是什么?

5.解释债券到期如何影响其利率风险。

6.解释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的区别。

7.解释为什么普通股可以通过计算期望未来股利流量的现值来估值?

8.在一个大型且充分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中,何种风险将被分散或化解?为什么?

练习题

1.某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面值为1000元,10年后到期,若你希望得到7%的收益率,那么你最高愿以什么价格购买该债券?在何时你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它?何时愿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它?

2.A企业2004年7月1日购买某公司2003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10万元,票面利率为8%,期限5年,每半年付息一次的债券,若此时市场利率为10%,计算该债券的价值。

若该债券此时市价为94000元,是否值得购买?如果按债券价格购入该债券,此时购买债券的到其收益率是多少?

3.某债券8年后到期,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为9%,每半年付息一次,若该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为950元,则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4.某公司的普通股去年支付的红利为每股1.32元,红利预计将以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

(1)如果该公司股票目前的市场价格为每股23.50元,那么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多少?

(2)如果你要求的收益率为10.5%,那么对你而言,该股票的价值是多少?

(3)你会投资该公司股票吗?

5.A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2.5,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0%,要求:

(1)计算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2)若该股票为固定成长股,预期每年股利增长率为6%,预计一年后的股利为1.5元,则该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3)若该股票未来三年股利成零增长,每期股利为1.5元,预计从第四年起转为正常增长,增长率为6%,则该股票的价值为多少?

6.C公司在2001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年利率10%,于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时一次还本。

要求:

(1)假定2001年1月1日金融市场上与该债券同类风险投资的利率是9%,该债券的发行价格应当定为多少?

(2)假定1年后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049.06元,该债券于2002年1月1日购买至到期的年收益率是多少?

(3)该债券发行4年后该公司被揭露出会计账目有欺诈嫌疑,这一不利消息使得该债券价格在2005年1月1日由开盘的1018.52元跌至收盘的900元。跌价后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假定能够全部按时收回本息)?

7.国库券的利息为4%,市场证券组合的报酬率为12%。

要求:(1)计算市场风险报酬率。

(2)当β值为1.5时,必要报酬率应为多少?

(3)如果一投资计划的β值为0.8,期望报酬率为9.8%,是否应当进行投资?

(4)如果某股票的必要报酬率为11.2%,其β值应为多少?

8.甲乙两个投资项目收益率的标准差分别是10%和15%,投资比重分别为40%、60%,两种资产的相关系数为0.8,则由这两个投资项目组成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为多少?

9.已知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该项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为10%,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为0.64%,则可以计算该项资产的β系数为多少?

10.四种状况下,“成熟股”A和“成长股”B两项资产相应可能的收益率和发生的概率,假设对两种股票的投资额相同。

要求:(1)计算两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2)计算两种股票各自的标准差;(3)已知两种股票的相关系数为0.89,计算两种股票之间的协方差;(4)计算两种股票的投资组合收益率;(5)计算两种股票的投资组合标准差。

11.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数字是相互关联的。

案例分析

中策:快速组建企业王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倾向于以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为投资对象,予以兼并、收购与重组。香港中策公司在短短的时间内以合资控股方式收购了几百家国有企业,并将其中一些企业在海外上市“倒卖”,赚钱无数。

香港中策投资公司的前身是本部在香港的红宝石公司,主要经营饮食、房地产业,原是一家亏损公司。后被黄鸿年收购并易名为中策,作为一个对华投资的“壳公司”。黄鸿年是印尼着名华人财团金光财董事长黄奕聪的次子,1960年仅12岁时被其父送回国就读于北京26中,1966年毕业,随即经受了三年“文化大革命”和一年山西农村插队的洗礼,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结交了大量老三届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目前担任了基层领导,为黄开始兼并、收购国企提供了方便。黄鸿年回印尼后协助其父经营家族产业,70年代末期大举进军新加坡股市,为黄氏家族的金光集团赢得了“过江龙”称号。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黄鸿年又与中国开展了经济往来。在接受香港《资本》杂志专访时,黄称自1984年起即有志于以兼并、收购方式重组改造中国老企业。80年代末黄鸿年脱离家族财务自立门户,以香港为根据地,伺机进入中国内地。

中策公司收购中国国有企业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选择经济效益良好的行业骨干企业,加以控股,组成不同行业的中策企业集团,单独海外上市。在橡胶轮胎行业中,中策分别控股收购了太原双喜轮胎公司(注入499.8万美元,占股55%)、杭州橡胶厂(注入1524.9万美元,占股51%),将其股权纳于在百慕大注册的“中国轮胎控股公司”名下,而后增发新股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共募资1.037亿美元,随后又用所募资金收购了重庆、大连、银川等地的三个轮胎橡胶厂51%、52.5%、51%的股权,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啤酒行业中,中策收购了北京啤酒厂、杭州啤酒厂以及烟台等地多家啤酒厂,组建了在百慕大注册的“中国啤酒控股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招股上市成功。中策公司还策划进入医药行业,后因国家有关部门干预,未能成功。

第二种模式是一揽子收购一个地区的全部国有企业,泉州即为其典型。合资前,泉州市属国有企业37家,1991年实现利税3150万元,其中利润496万元。37家企业中有13家亏损,年亏损额911万元,待业在家职工6000人。1992年8月,中策公司与泉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合资成立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方以37家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价投入,占股40%,中策公司出资2.4亿元占股60%。中方在职职工全部进入合资公司,由合资按泉州市政府的规定缴纳退休统筹金、福利金。已退休职工由中方负责。合资后中侨公司进行了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按照行业特点和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企业重组,启动了闲置设备和场地。1993年一年实现利税5000万元,80%的企业盈利,职工工资也相应提高。

第三种模式是一揽子收购一个地区某一行业的全部企业控股权。中策与大连市轻工业局签订合同,收购110家企业,中策分三年投入5.1亿元,占股份51%。后因遇到一系列困难,国家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干预,只对其中两家实施了收购。

中策集团在1992年4月到1993年8月斥资4.52亿美元购入了196家国有企业,随后又收购了100多家,后因中国政府干预中止了部分合同。但中策在短短的时间内组建了庞大的企业王国,考虑到增资募股吸引的大量资金及自身股票的升值,可谓获利无穷,其成功之处值得借鉴。

(资料来源:中国投资理财网2007‐5‐27.)

讨论题

1.最近几年国际上企业收购的重大案例有哪些?

2.我国最近的并购案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3.本案例中中策收购的目的有哪些?

4.本案例中当年被中策收购后的企业,目前的经营结果怎样?

5.什么是资本运作?其优点是什么?

6.资本运作有风险吗?进行资本运作必须注意什么问题?